一处暗邸。
这次并没有那么多人。
只有区区几位勋贵,寂静的让人发寒。
首座便是阴沉着脸的于和志,他左右看了看默不作声的勋贵们。
“怎么不说话了,难道都哑巴了不成。”
“难道就这样被那个小皇帝给吓破胆了吗?”
“你们好歹跟先祖皇帝打天下的众位老臣,怎么今日被小皇帝那么一吓,连话都不敢说了吗?”
“还是你们荣华富贵已经享受过了,等着把自己项上人头送给那个小皇帝吗?”
“轰隆!”
案桌四分五裂,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当空。
一个留着胡须的老者,耷拉这眼皮看了一眼于和志道;“我们不是不说话,只是这个小皇帝太过奸诈,不费吹灰之力,便把我们仰仗的势力,全部瓦解。”
“聪明如于公,不是也着了那个小皇帝的道吗。”
“亲手把自己的部下给杀了。”
“哼!”
于和志怒视着说话的老者道;“怎么杨国公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刺耳呢。”
“你难道是想怪本公爵吗?”
杨国公也不惧,并且大家同等位置,只是因为他出生世家,才会让他当拿事之人。
但看看这几日的结果。
三番五次的计划失败。
不仅没有搞死掉小皇帝,而且竟然让他势力越发的强势。
就连勇冠公,王德顺都让小皇帝给杀的片甲不留。
连个后裔都没有留下。
怎能不让这些王公勋贵们,胆寒呢。
而且这次早朝,小皇帝真的是带了一手好节奏啊。
先假意赏赐那些八位将军,随后引起内讧,而且小皇帝还不需要自己动手,只是借刀杀人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怎能不让这些以于和志为首的勋贵感到憋屈呢。
这一番错误的决策,全因于和志没有审视局,导致一招下错,满盘皆输。
他们都是勋贵之人,也是五朝元老。
已经对于和志心生怨言,所以才有后来的杨公怼于和志。
“于公好大的官威啊,怎么你也想把老朽杀了吗?”
“哼!”
“我还怕你不成!”
于和志怒斥着杨公,看着气氛直转之下。
旁边的一脸慈祥的老者连忙打圆场道;“大家都是为先祖皇帝,流过血的功臣,何必这样呢。”
“我们这几个人可是眼见的不剩下几人。”
“何必在窝里斗呢。”
“现在最主要的便是怎么搞定那个小皇帝才是啊。”
“大家之所以来这不也是畏惧当今皇帝,天下人都皆知,皇帝就是想搞死我们这些五朝元老们。”
“现在要是自家人打自家人,那不是平白无故,让那个小皇帝捡了便宜不是。”
听着李公如此劝解,两人也分得清楚主次,随即作罢。
毕竟现在的强敌,是当今小皇帝。
不能在内耗下去了。
于和志平息了心中的怒火,随即睁开眼道;“今日我请大家来,想必大家心里也明白。”
“小皇帝日以逼近,依然是事实。”
“现在十二营之中虽然中流砥柱还是我们的人,但统帅已经被婉勇这个人拿去。”
“现在不得而知,婉勇到底是不是皇帝的人,但我们还是要防备才是。”
“谁知道,那个小子是不是与皇帝,唱了双簧戏。”
“嗯,于公言之有理啊,这一点我们不得不防啊,十二营乃我们立朝根本,这一点不能有闪失。”
那个面色慈祥的李国公,不由的扶了扶胡发,对于于和志的建议表示认同。
“啪!”
一声惊雷炸响。
说话之人乃杨国公;“早知道这么麻烦,当时那个小皇帝登基的时候,我们应该早就杀了才是。”
“也不必现在如此这般被动。”
于和志不由的鄙视了杨国公一样,你早干嘛去了。
当时小皇帝登基的时候,你不是也赞许了吗?
还说小皇帝心软,成不了什么大事。
但现在看到小皇帝连眼睛都不眨的杀掉王德顺全家老小,又说这句话。
事后诸葛亮,也不是你这样当的吧。
匹夫!
没有脑子的匹夫。
于和志权当没有听见一般;“今日还请各位诸公,出一下良策。”
“大家已经看到王公府是何下场了吧。”
“我觉得不然我们夹着尾巴做人,就不要在惹事了吧,毕竟我们可是有功在身,那个小皇帝在想杀我们,是不是也要顾忌一点脸面不是。”
“呵呵!”
于和志看着这位面露胆怯的大臣心中鄙视不已,看来这位公爵大人,是真的老糊涂了不成。
“赵公,敢问你今年多大。”
“老朽依然109。”
“哦,109了啊,敢问赵公你还能在活多少岁月呢。”
“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公一脸警惕的看着于和志。
“没什么意思,做人不要把事情想的那么简单才是啊,如果活了一大把年纪,还跟小儿一般,是不是就白活了。”
“行就算你有功,那个皇帝顾忌了一下脸面,但你子孙后代呢。”
“这,这,这。”
赵公张张嘴,便一阵语塞,他其实就是抱着侥幸的心里,对啊,我有功,皇帝顾忌脸面不杀,但不见得自己子孙也让皇帝顾忌脸面啊。
看着不知说什么好的赵公。于和志冷笑了一声;“你可知有个词语,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我们的小皇帝,可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啊。”
“自古皇家无情,不要说我们这些外臣了,他小皇帝就连自己亲儿子他都敢杀。”
“你现在去看看王公府,知道现在夜晚还有鬼哭狼嚎之声。”
“杀人,对于我们这位小皇帝来说太过简单。”
“你可不要真的以为我们小皇帝每日的嬉皮笑脸,但心中的杀气,加起来要比从尸骸之中走过来的我们还要多。”
“于公我有一计,不知当讲否。”
“哦?”
于和志看向刚才劝架的李国公,在所以勋贵中,于和志最忌惮的便是李成河。
这个姓氏是先祖皇帝赐予李国公。
别看此人面露和蔼,但在手中丧命的人,不下十万之众。
他坑杀降兵的事迹,可以说让小儿止啼。
可能是杀孽太多,让他直到如今也未曾有过后代。
于和志作揖道;“还望李国公,出此良策,解我们之忧。”
“哈哈哈,不敢当,不敢当。”
“我也是心中有个小小的提议罢了。”
李国公捏着胡须道:“皇帝之所以如此敌对我们,不就是没有外患嘛。”
“嗯?”
于和志心中一紧;“可否李国公明示。”
“引兵入国!”
“嘶~”
在座的各位全部倒吸了一口冷气,看向笑眯眯的李国公,心中汗然。
饶是他们这般大逆不道的臣子,这句话还是让他们心中一惊。
“引兵入国,引什么兵,当然是那些境外的蛮夷。”
“但这一招棋可谓是自损八百啊。”
“那些蛮夷可不像他们这等好说话,勋贵们再反,也只是针对皇帝,并不会涂炭生灵。”
“但只要是引进蛮夷,那这天下可是再一次进入混乱的年代,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变成两脚羊。”
“这可是有为违天道啊。”
看着摇摆不定的勋贵们,李国公仿佛不知一般,笑眯眯的喝着眼前的茶水,等待他们的决定。
“够了,不要再吵了。”
于和志怒斥了一声,随即双目狰狞道;“是皇帝逼我们在先,是他的果,便有他吃。”
“我赞同李国公的意见。”
“谁反对,谁赞成。”
杨国公看了看众人随即一拍案桌道;“他娘的,我赞成,小皇帝无情,那就不要怪我们无义。”
“我附议。”
“我也赞成。”
“好,很好。”
于和志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昔日他们是驱逐蛮夷的功臣,但现在竟然成了放开边境,引蛮夷入国的奸贼。
这一切的一切,来的如此突然。
这世间又有谁能说的这对于错呢。
看着勋贵们大部分都同意,剩下的几人默不作声,也恐怕难出这间屋子。
随即李国公作揖道;“听说五王爷已经先于蛮夷交涉,我们不妨改朝换代,视为五王爷唯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