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八章 神童汇聚,共商登基大典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李得一大为惊讶,连连摇头不肯相信。当年他学会识字之后,背这军规,可是前后用了八天,才磕磕巴巴全部背诵出来。当初他师哥还叫小刘医官,为了教会这个笨蛋师弟,可没少费时间。

“这才一天而已,难不成你小子是个神童?来来,俺检查检查!”李得一当然不肯相信。

说背就背,朱标不落一个字,不打一个岔,顺利地背诵一遍。

“嘿!你这脑子,真行!”李得一可是高兴坏了,他还是头次见这么聪明的学生。他先前收的那五十三个孩子,就没一个有朱标这么聪明的。更别提后来那帮开蒙的精锐战兵,学习起来,个顶个笨得要死。

你还有脸说别人,你当年不也笨得要死。

其实李得一得感谢宋连给朱标打下的好基础。

朱标从学习认字开始,每天就要背诵大量生字,后来能通读文章,就开始整篇背诵文章。虽然这么学习起来很死板,若是一直使用这种死板的学习方法,很容易学成书呆子。但不可否认,这种方法确实能极大提高记忆力,记忆力强,以后不管学什么,都很有帮助。

第二天,李得一继续带着朱标晨练,只是今天没再去那个馄炖摊打扰。李得一带着朱标换了一家卖小笼汤包的早点摊子。

这天刚吃完早饭回到府中,刘基就派人来请李得一。

刘基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幼博闻强记,看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成诵,与宋连一样,也有“神童”之称。而且刘基不似一般人,幼时常有出人意料之举。

神童这种光环,可不是那么容易顶在头上。要知道这个“神童”的称号,可是读书人给的。此时天下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有幸读书认字,这些读书人大多颇为聪明,兼之文人相轻的行业臭毛病。能得同行读书人这么赞叹,可是了不得,没有几分真本事,是绝对不会得到这个称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禄臣能够网罗如此多的神童到他麾下效命,可见他确实有几分帝王气运在身。

刘基少年求学时,有一次路过一山形似倒扣的小舟,他进山之后在机缘巧合下,居然得异人传授《六甲天书》,由此刘基还掌握了南传的《奇门遁甲》之术。

这本《六甲天书》,与孙老医官所掌握的《星辰推衍图》,一南一北并称天下两大奇门秘术。孙老医官的《星辰推衍图》,能够测算天下大势,推衍世间万事的发展演变。而这《奇门遁甲》之术,则是擅长揣摩人心,测人的吉凶祸福,知人前因后果。

两门秘术另还各有许多种不同妙用,而且每逢乱世,这两门秘术必会显耀于世间。

关于这两门秘术,天下至今没人知其来历,但却一直代代秘密相传,一直在天下流传不息。据《山海异闻录》这本不知作者的书中记述,在极北之地,乃是冰雪覆盖的一片荒凉大地,那儿有一处不可知之地,从未有人去过。据这书中记载,《星辰推衍图》就是从这极北那处不可知之地流出,而那《六甲天书》则是从南面不可知之地流传出来。

李得一曾经问过师父孙老医官,师父的师父是谁?但孙老医官每次说到这儿,都是语焉不详。不是孙老医官故意瞒着李得一,而是孙老医官赫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记不得授业恩师的面庞,就连当年随着师父学习的点点滴滴事迹,都在渐渐淡去。

这两门秘术,都是代代单传,全部本事只传一位徒弟。比如孙老医官,他虽然收了两个徒弟,但小刘团长得了他全部真传,李得一则只学了些《星辰推演图》的皮毛。不是孙老医官不教,而是师门规矩如此,而且师门当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番话:“二徒并教,龙争虎斗,一死一伤。三徒同收,师父绝寿。再若多贪,天谴之。”

刘基身负秘术,但同时也刻苦勤学前贤典籍。在他二十三岁时,就考过平周朝的朝廷公试。但他当年看出时局凋敝,朝政败坏,很明智地没有出仕当官,而是老实回家闲居。

后来他又忍不住拳拳报国之志,终于接受朝廷征召,出仕为官。他从基层县令做起,治理地方,首先严惩乡间豪绅恶霸,明察秋毫,为民除害,接连打掉几个抢男霸女,鱼肉百姓的豪强污吏。短短几年功夫,就把一县治理的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刘基也因功升迁,但过了不久,他因大胆上疏弹劾而得罪在朝中颇有背景的地方监察使,最后不得不辞官归隐。

随着突辽人破关南侵,六百载平周朝一朝覆灭,战火在整个天下蔓延。刘基也只能找个安静的乡间,老实隐居下来。

后来朱禄臣横空杀出,在一众枭雄的激烈拼杀当中脱颖而出,顺利打下大片土地,势力渐渐扩展到,应天,东杭,双湖三省。

朱禄臣求贤若渴,听人说起刘基这位乡野遗贤,就立即派人把他礼请出来,作为自己的谋士。刘基向朱禄臣提出一系列策略,使得朱禄臣成功避免两线作战,把周围的强敌各个击破,成功做大做强。

现在,刘基已经官居太史令。

他这次找李得一来,也是有事相商。

朱禄臣称吴王之后,下一步必然是称帝,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如今欠缺的,不过是称帝大典尚未准备好。刘基与胡庸备,李擅长等一干文臣正在全权负责筹备登基大典。

刘基在筹办这开国大典时,主要就是参照六百年前,史书上记载的平周开国太祖所办的那次开国大典。

但其中也有不少问题,此时朱禄臣虽然准备登基称帝,但毕竟仅仅才据有三省之地,离着一统天下还差得远。

平周开国太祖当年,可是一统天下之后,才顺势登基称帝。所以朱禄臣这次登基大典,在规模上,肯定要相应缩小,若是完全仿照平周开国太祖当年那次开国大典,恐怕会被世人耻笑不自量力。

但减少多少,这度也十分难以拿捏,就少减一点,肯定依然会被世人耻笑不自量力。可要是缩减幅度的大了,朱禄臣肯定也会不满意。

一边是天下人的口舌,一边是朱禄臣的皇帝之威,到底该如何取舍,负责操办此事的一干文臣也是颇为两难。

最终,还是刘基心眼儿多。他看这位李副团长颇有些歪点子,很能解决问题,因此今天特意邀请李得一过府一叙,与他商讨此事。其实最关键是,李得一是定备守备团副团长,到时候出了事,皇帝不满意,往李得一身上一推,轻松就能把自己摘干净。

不大会儿工夫,李得一带着朱标,一起来到刘基家中。

刘基亲自把李副团长迎进屋中,落座之后,开门见山,直接就提出这个两难的问题。

李得一皱着眉头寻思一阵,道:“刘大人,你方才说已经有所规划,可否拿来给俺看看。”

刘基拿出一副绢书,上面一条条写着相应安排。打头的,还是群臣三请,朱禄臣三辞这套老把戏。演这套把戏好似在说,吴王,天下苍生需要你啊,我们这些人也需要你啊,没有你我们就好像没有了爹娘一样痛苦。你可怜可怜我们,登基称帝吧。

然后朱禄臣就勉为其难,勉勉强强,勉力而为,终于点头答应,登基称帝。随后就是择吉日,举行开国大典。这其中的重头戏,就是朱禄臣的那道登基诏书。

这道诏书有专人高手代笔,暂时不需操心。刘基要操心的,无非就是这开国大典上,应该用护卫几人,皇帝的仪仗队,又该安排多少銮仪卫,番旗几面。这一类具体数量上,实在是难以取舍。

李得一打量几眼手里的绢书,道:“不如就用平周开国太祖当年的规模,一应人手,旗帜,等等诸般事物,皆不必缩减。”

刘基道:“可如今吴王尚未一统天下,如此夸大,恐为世人耻笑。”

李得一直接道破天机:“被世人耻笑,总比被另一个皇帝李势銮耻笑强。若是让朱禄臣知道自己登基大典不如那李寺乃,可不大好。那李寺乃当年的登基大典,一应安排皆是比照平周开国太祖当年,丝毫不差。”

刘基听完这话,立即瞪大眼睛,表示对这个情报非常重视。他未曾见过李寺乃的登基大典,当然对此事不大清楚。定北守备团在洛都城里,可是有一家老店,对南边邻居那场大典,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得一眼珠子转转,心里有了个主意,对着刘基低声耳语一番。

刘基听完,耳朵动了动,道:“李副团长所说,臣闻所未闻。不知李副团长可有把握?”

“还有多长时间举行登基大典?”

“黄道吉日就在立秋之后,具体时间,请恕臣尚不能说。”

李得一道:“那时间尽够!到时候俺鼓捣好了,先拉着你们几个一起看看!审核一下!”

刘基点点头,表示自己会与其他几位同僚商量。

事儿说完,李得一带上朱标就走。

走在回去的街上,李得一带着朱标,沿街慢悠悠逛着。悍马这回没跟来,在家忙着骑他的赤云兔。

瞅着朱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得一道:“想问什么就问,给俺当学生,不必那么拘束。你那些师兄们,平时一个个可都活泼的很。”(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人族镇守使 星汉灿烂 从长津湖开始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仙子别追了我真不是妖什么叫对线型中单啊雷电秩序掌控者异类名单全面征服者无良神医绝对良医我在帝国当劳模灵天师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