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抵挡李青昌乾坤火灵剑气的青色巨网,有个名头叫做“天罗地网”,便是这无边落木大阵的一个高明变化。不要说那个太极第一层入微境界的小子使不出来,就算是换个太极第六层丹成级别的修行中人来,也断然不可能施展出来。
这是阵法天生的限制,便如同剑气雷音对修为的要求一般,乃是不可更改的。
因此,李青昌心中如明镜一般,知道布下这道无边落木大阵,困住自己的,绝非那修习了九转太阳真火诀的小子,而是另有其人。
这个隐藏的敌人,十有八九便是那小子的师门长辈,也正是那小子为自己所设下的陷阱。
此人道行修为,必然在太极第七层道基级别之上。不然也无法催动无边落木大阵中的“天罗地网”这一变化。
而李青昌按照常理推断,这人只怕是和自己一样,乃是太极第九层温养境界,位于太极级别巅峰的高手。
一方面,也只有这样的高手,才敢于用这无边落木大阵,企图困杀自己。若是道行稍差,哪怕是太极第八层脱劫级别的修士,也断然不敢如此行事。
另一方面,这天罗地网的变化,能够抵挡自己的乾坤火灵剑气,也变相证明了这一点。
若是修为比李青昌低的修士,虽然也可能使用天罗地网,只怕也不能用这桩变化困住他。
李青昌心思电转,遍思自己的过往经历,苦苦思忖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招惹了这么一个太极第九层温养级别的大修士。
要知道,这种已经达到太极巅峰的修士,只差一步便可以迈入阴神之境,自此长生有成。所以大部分都是闭关修炼,以期能够早日突破。
修行中人历经千辛万苦,为得不便是这一朝吗?长生可期,只差一步的情况之下,哪个还不知道发奋图强?
因此这种级别的大修士,非但比之普通的修行中人更不欲同人生死相斗,就连在世间走动的,也是不多。
大殷王朝之中,十个太极第九层温养级别的大修士,倒要有七八个在闭死关。
天星剑阁的九大太上长老,除了业已成就阴神的两个,其余七个,便是终日闭关。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长老,并不怎么打理门派之事的原因。
李青昌也是因为到达太极第九层温养境界时日尚短,刚刚稳固了境界,这才并不急于闭关,反而更想寻寻机缘。又加上师门有命,这才下山走动。
这次事情了了之后,李青昌只怕也是要回到天星剑阁闭关苦修,以期能早日问鼎长生大道。
但凡有心气的修行中人,无一不是以成就长生大道为最终目的,罕有人肯无缘无故与人结仇。就算是有些小小恩怨,大多也会先放在一边,淡然处之。
乍看之下,倒是颇有几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超脱境界。
不过,这些修行中人也不尽是心胸开阔之人,硬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显然不现实。他们之所以不愿与人争斗,大多还是抱了几分“斗法术,哪里及得上斗道行”的心思。
这样我先你一步修炼到更高的层次,举手之间便可将你摆布,任你法力多么高强,也只是无济于事。
有与你苦斗的时间,还不若多提升一下道行修为。
白痴哪里能够修行?这笔账,却是大多数修行中人都会算的。
盖因为此,李青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招惹了一个同为太极第九层温养境界的大修士。
看这架势,此人绝对不止是为了救下那个太极第一层入微级别的小子,反而有几分将自己困杀于此的意思。
甚至说不定,那个小子也是此人故意安排下的一枚棋子,特意引诱自己上钩的。如此一来,那小子身上有几件精妙的法器,倒也说得通了。
李青昌之所以这么想,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要知道,无边落木大阵这等高明的阵法,绝不是可以轻易布下的。若是没有阵图,想布下如此大阵,非得需要相当数目的法器作为阵眼不可。而且这些个法器,还不能是普普通通的低级法器。
本来,这些法器并非是一次性的,还是能反复使用的。但这种层次的无边落木大阵,根本不可能永远地困住李青昌这种级别的太极巅峰修士。
也就是说,这批价值不菲的法器,经此一役,十之八九都要就此化为一堆废铁。
如此大的手笔,若说对方没有险恶之极的用心,打死李青昌也不会相信的。
至于对方拥有无边落木大阵阵图的可能性,李青昌更是连想都没想。
阵图这种东西,也跟法器相类,需要不断地祭炼。而因为阵法乃是由无数法术组合而成,祭炼难度远超普通的法器和法术。
因此,除非是那几个拥有无边落木大阵真传的名门大派,耗费数代人的心血,才能祭炼出这么一副可以收发自如的阵图来。
且不说李青昌从未听说过,大殷王朝中,有哪个门派拥有这无边落木大阵的阵图。就算是真的有某个名门大派珍藏有此阵图,也断然不会轻易地将其取出来,而是会当做镇派的宝物,藏得比什么都紧。
要说是专门为了对付自己,那也是说不通的。能够拥有无边落木大阵阵图的名门大派,哪个没有几个阴神高人坐镇?
不说李青昌久在天星剑阁,并没有招惹他们。就算真的不经意间惹下了滔天大祸,也不至于派一个太极第九层温养级别的弟子,带着镇派之宝来对付他。
随便一个阴神高人出手,李青昌便无所遁形,连抵挡片刻也不能。
李青昌微微思忖,便明了其中的关窍,知道这个看不见的敌人,费尽心思、不惜代价布下这无边落木大阵,必然是欲置自己于死地。
这等级别的生死大敌,李青昌却是怎么也想不出来。
李青昌能够从亿万修行之人中脱颖而出,修炼到太极第九层温养境界,才智自然绝非等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