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刘书槐那边便派人捎来了口信儿。
他们这一队人马进城后,县城里的官民百姓都争相围观。
众人来到县公署,得到消息的县长周其仁已经带着县里的官员在门口迎接。
张庭延大难不死劫后余生,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跟县长和他的同僚们诉说着这些天的遭遇,然后将刘书槐引荐给了众人。
二人打着配合把此次剿匪的过程圆满带过,并将救下的妇女交给县里妥善安置。
当刘书槐将一千现大洋、一箱子珠宝玉器金银首饰、四十枝长短枪和一大箱子弹药,以及二三十个土匪的尸体摆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四周惊呼声不绝。
周其仁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并对他大肆褒扬。
县长大人更是从缴获的银元中慷慨的拿出了两百大洋交给刘书槐以示嘉奖。
刘书槐没有接大洋,反而扑通一跪,拿出了赵山虎画押的招书和大平庄、和义村乡亲们按了手印的状子。要状告天成镇区公所区长王金山勾结土匪祸害乡民,请县长大人为百姓做主惩奸除恶!
大庭广众之下证据确凿,这下可炸了锅!
周围民众皆是议论纷纷、义愤填膺。
有几个官员不经意的斜着眼儿看着旁边一个穿着黑色警官服的中年人。
他们的眼中有的是不可思议,也有的带着些得意和戏虐。
而那人大冷的天却满脑门汗珠,他的眼中尽是掩不住的慌乱和恐惧,过了一会儿却只剩下了阴毒。
县长周其仁看着手上的状子和招书大发雷霆,当众宣布停职查办第二区区长王金山,并责县保卫团立即去天成镇拿人。
当晚,周其仁设宴款待了大平庄众人,席间更是对刘书槐大加赞赏。而对之前县公署告示一事却是只字不提,竟好像从未发生过一般。
刘书槐经历了他家道败落以来的第一次高规格活动,自然是激动之余不免有些紧张。幸好有张庭延在一旁帮着打圆场,刘书槐才免遭尴尬。
第二天一早,刘书槐得到了消息,王金山畏罪潜逃了!
他的宅子在当晚失火,烧得面目全非,家眷仆从也都各自逃散出去。
县保卫团去捉人的时候,却只看见熊熊燃烧的王宅和在门口哭嚎着的王家人。
张庭延抓住机会向县长进言,说刘书槐剿匪有功,又将缴获物资献于政府,理应嘉奖。如今第二区原区长畏罪潜逃,区长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既然刘书槐不想要奖赏,因功而委任个区长也是合情合理的。
周其仁想了想,便让张庭延在第二日的会议上提出此事,交给大家一起来议一议。
没想到,会上除了几人以刘书槐资历尚浅,且没有民国政府的教育背景为由予以反对,其余人等大多模棱两可或默然不语。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公安局局长王和儒竟然公开投了赞成票。
最后周其仁一拍板儿,同意委任大平庄乡保长刘书槐为凉城县第二区区长一职,以示嘉奖。且即日报送相关文书至省府有关部门备案,但上任前需在县里的区干部训练所培训两个月。
心情激动的刘书槐写了两封书信,一封给郭麒云,一封给自己的婆娘黄喜娟,并让冯大年捎了回来。
他自己则需再留两日,以便对接干部训练班的事情。
刘书槐还留下了二班作为自己的保镖和门面。
在他出发前,郭麒云给了他足足五十个大洋的盘缠。如今他和二班十个人都住在县城的客店中,县城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兼之货物繁多,不知比大平庄热闹几多倍。
此时刘书槐又逢升迁,请了众队丁下了次馆子,大家自是过得滋润极了。
民壮队一班众人拉着马车回到了大平庄,郭麒云便也撤回了在外蹲点儿的大兵,此事便就此告一段落。
郭麒云长出了一口气。
“到底还是让他跑了。。。”
“会不会是有密道什么的呢。。。”
“一把火烧光了一切?。。。”
虽然郭麒云还有诸多疑惑,但是从表面上看王金山的势力已经不复存在。
而刘书槐也顺利坐上了区长的位置,原定的目标和规划基本实现,这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
不过,这件事看似完结了,却怕是隐含更深的危险。
不用想,如此短时间内能给王金山报信儿的只有一人。
王和儒!~
这次王和儒竟会投票赞成刘书槐当第二区的区长,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郭麒云不知道,但料想也不会憋什么好屎。
他必须借着此次刘书槐升迁的机会扩大自己的队伍,只要自己手里有人有枪,想动他的人就得掂量掂量。
算算时间,再有不到一年日本人就会占了东北。即便是距离会全面抗战还有六年半,但留给郭麒云的时间也不算充裕了。
前路漫漫,还不知道有什么荆棘坎坷在等着自己,他必须抓紧每一分的时间。
三天后的上午,刘书槐带着二班的人回到了大平庄。
这一路上可谓热闹非凡,县长周其仁亲自给刘书槐的胸前带上了大红花,在县公署门口点了炮仗并派了锣鼓队一路敲敲打打送他回庄。
刘书槐骑在马上好不威风,上次他带红花已经是成亲时候的事了。后来家中衰败,自己再也没有经历过如此的风光。
今天,人们像对英雄一样的欢送他,这让刘书槐倍感扬眉吐气的同时也觉得心里不踏实。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应归功于郭麒云。若是没有他这位神秘的贤弟,自己就是折腾的吐血,也办不成这么多大事。
郭麒云有的自己没有,刘书槐也不知道郭麒云缺什么。
他唯有踏踏实实用自己的真心待他这位郭兄弟,并给他全力支持,才能报答他的恩情吧。
大平庄的乡亲们已得知刘书槐被委任为本区区长的事情,乡里乡亲的都倍觉脸上有光。此时听到他回程的消息,早都跑到了庄口看热闹,就连和义村的乡亲们也来了不少。
一些半大孩子们远远看见了刘书槐的队伍立刻奔了过去,他们围着马跑着、跳着、叫着、闹着。
刘书槐欣喜的看着庄子里的后生们,从怀里摸了一把糖撒了出去。
孩子们立刻俯身抢了起来,放在嘴里望着刘书槐吃吃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