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高太尉觐见官家。官家问起缘由,那高太尉便道:“是杭州宁海军苏都监所领两万本部人马前来。”寇准听闻此言,不由诧异道:“可是斩了辽人大将萧挞衮的宁海军都监苏文?”
高太尉忙道:”正是宁海军都监苏文亲领两万大军前来救援。”听闻此言,那寇准便大喜道:“官家,如今我等解困之日不久矣,陛下定要保重身体,来日也好重掌乾坤,扫平宵小,还我大宋朝廷一个朗朗乾坤。”一面说,一面脸上难掩喜色。即便是如寇准这本沉稳之人,听闻此信,也是喜不自胜,盖因被困于应天府日久,心里难免悲愤绝望,故此有此刺激,便掩饰不住。
哪知官家只是面皮上略有喜色,旋即叹道:“那苏文如今只得两万宁海军,如何与这辽人十万大军争得?只怕来,也不过是送了块肉与那辽人凶狠狼口罢了。”
寇准却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那苏文便是屡次以少胜多,大败辽人,更是斩杀了辽人大将萧挞禀、萧观音奴,前些时日又以数千步卒,破了辽人数万人铁骑,更是斩了那辽人大将萧挞衮。如此善战之人,便是辽人也要畏惧几分,如何不得救陛下与水火?”
官家听闻此言,便坐起身子,精神略振作了一些道:“朕前时也听闻有人斩得那萧挞衮,却原来是他。”又觉此名有些熟识,便道:“先前朕依稀记得此人名,好似朕前一年还封赏与他,却不知与这个苏文有何干系?”
高太尉忙道:“去岁之时,陛下确赏赐过一名叫苏文之人,只因是那苏文破了梁公山山贼,陛下亲发诏书予以褒奖,又是杨太尉亲送至扬州城。如今陛下问起,那斩杀梁公山山贼之人,便是如今往应天府来的救驾之人,此系一人耳。”
官家闻言大喜道:“果然是个忠勇之士,当年朕却未赏错了人。如今朕被辽人所困,想来天下之大,却无一人来救朕与水火,也只得这苏文了。”官家心中稍霁,话儿也多了,便笑道:“如此瞧来,这苏文既能以数千步卒击破数万辽人马军,当真是难得将才。”
寇准也笑道:“如此,官家便大可放心。只要那辽人一退,官家无逾,各地兵马前来,我等还可乘胜收复那京畿重地,回复我大宋社稷之地。”
官家听闻此言,自然龙颜大悦。只得那高太尉愁眉苦脸,莫不出声。官家奇道:“既有援军,眼见得这解围有望,爱卿何至愁眉不展。却有甚么事?休得瞒朕。爱卿只管说就是。”
听闻此言,那高太尉便磕头道:“那苏文来救,纵然是妙事,只是如今各州府军马却不来救援,其中却有些缘故,方才臣旧部岳大路回城后,却有一事,正踌躇之间,不敢告之陛下。”
官家见高太尉如此模样,不由心下暗自叹气,只怕也不是甚么好事罢了。便压下喜悦之心,轻声道:“爱卿只管言就是,朕被困了这些天也无逾,却听不得你一言乎?”
那高太尉便磕头惶惑道:“臣那旧部所言道:今日楚王遍发信函,约见各路州府军马,相约前来应天府救驾。如今各路州府都奉楚王为盟主。那楚王如今拥各州府之军,又兼有潘美近二十万禁军,若是真个救驾倒也是天大喜事。臣只怕……”高太尉言到此处,便不再出声,俯身在地,不敢顾圣颜。
果然那官家一听此言,便不觉悚然而惊,“啊呀”一声,跌倒在龙榻之上,牙关紧要,全身抖动。寇准急传御医前来。那御医慌张而来,一番诊治,那官家这才长长叹出一口气。御医便长出一口气道:“圣上身体虚弱,却是病中带怒,怒极攻心之症,幸得大人及时相招,方保得无逾,切不可在有怒气盈胸,小心调养才好。”说罢擦了额头汗水。
官家幽幽醒来,挥退了御医,叹道:“我那哥哥,如何便要落井下石?这偌大兵马在他手中,即便苏文解得我之围,只怕我等也死无葬身之地矣。”一面说话,一面思之,不觉悲从中来,痛哭倒于龙床之上,寇准并高太尉忙劝解,多时才渐渐好了。再看是,却是两眼呆滞无光之状。
“这边如何是好,还望两位肱骨重臣教我?”官家心急之下,忙问计于二人。这二人听得官家此言,不觉大惊,忙跪倒在地道:“陛下何处此言,为陛下分忧乃是为人臣子本分,我等便是拼得一死,也要抱得陛下无虞。陛下如此待臣,只叫臣无立锥之地矣。”
官家也叹道:“我素知你二人对朕忠心耿耿,因有此一问。莫疑有它就是。若是能解得此困,朕定然记得两位卿家忠勇。”说罢,又长长叹了一气。
二人忙跪倒道:“敢不为陛下效死命乎?”一面磕头,一面失声痛哭。
官家也心有戚戚,道:“那楚王果然好手段便要于此时动手。若是真要坐拥天下,却不妨对朕直言,也好过再此时机,乘乱起兵,如此一来,我大宋江山,岂不是要葬送在朕之手中?教我如何对得住列祖列宗,却叫朕如何将这大好河山葬送与蛮夷异族之手?”二人本就心有伤感,又听闻此言,不觉悲从中来,方又大哭起来,一时间君臣三人,悲声不止。
却不说君臣三人如何悲伤。却道苏文引大军急速行军,果然不出两日便遥遥望见那应天府城。前方斥候传来信道:“那辽人果然三面相围,只留得一方不曾围困,却日夜是游骑军往来相扰。苏文听罢,不觉叹气道:“那辽人如此围城,果然用的好心机。这围三缺一,不过是留一线生机与官家,诱使官家沿此方突围,然后便好寻机一鼓歼之。好一个引蛇出洞。”
一旁王安甫点头道:“辽人深知要破城不易,却使得计策让官家突围,好寻机歼之。果然是好计谋,如此之见,那辽人军中定然也有高人。还望将军谨慎待之。”
苏文点头笑道:“我岂不知?那辽人军中韩德让乃是当世名将,我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前些时日之所以能大胜辽军,到底是辽人吃了轻敌之亏。如今前车之鉴,如何还肯轻易使我等得手?只是所幸官家中也有人识得此计,也不见官家突围而出。”
王安甫却微微摇头道:“虽如此,在下却有几分忧虑。如今官家就困,听闻援军即到,只怕反而变沉不住气,要趁势杀将出来,如此,只怕凶多吉少。”
听闻此言,苏文不由点头叹道:“只愿官家能看的透彻,莫要误听了小人之言才好。”眼见得距辽军不愿,便于距辽人二十里之外背山安营扎帐。一面遣各路斥候四处打探。苏文自引王安甫去那野地里查看。那王安甫并苏文上得山来,立于那顶峰之上,四下擦看地形。
苏文立于一突兀岩石之上,远望那辽营之地。却见漫山遍野皆是辽人营帐。营帐自有章法,进退有据。苏文不由摇头苦笑道:“辽人吃了几次大亏,便不肯再生骄横之心,如此安营扎寨,却叫我等如何来解得此城之围?”
王安甫笑道:“辽人如此安营扎寨果然是有几分气象,那韩德让果然是个知兵善战之人。却也是我军一大劲敌耳。只是他如此安营扎寨,即便气象森严,却与我等有何干系?他自扎营帐,我自再次遥遥相望就是,大人先前便以算计此事,却又为何心生感叹?”
苏文不觉大笑道:“你如此揭我心事,却不厚道矣。也是,他自扎营帐,我自相望罢。”
“如此大人便有五分胜算矣。”王安甫望苏文微微而笑。
苏文一手指王安甫笑道:“听此言,安甫此前却不看好于我乎?”
王安甫笑道:“大人欲听实言么?”
苏文大笑摆手摇道:“即便不说,我又岂能不知?虽我于军中所言胜算在握,然我心下却亦知我之胜算不过四六之数罢了。”说罢又摇头叹息道,“只不过为形势所迫罢了!”
王安甫摇摇头道:“大人心中只怕是连着四六之数也无有,如在下所料不差,大人与辽人决战,只怕是二八之数,也算是高估了。”说罢抿嘴而笑。
苏文拍了大腿,指王安甫笑道:“果然是个大才之人,这也叫你看的透彻矣。”
王安甫笑道:“不是在下大才,实乃大人之心,并不在官家,而在兵势罢。”说罢笑道:“大人所图者,不过是牵制辽人,使其难以全力攻城,为那应天府官家留的一线生机。如今看来,这辽人虽围三缺一。实乃上策,然却于大人而言,何尝不是一件善事?”
苏文不由看顾了王安甫一眼道:“如何是个善事?”
王安甫便道:“此正留大人与应天府联系之路,大人若是藉此来策应官家,想必官家定然会相委大人重任才是。如今那楚王号令勤王之事,只怕也要传到应天府中矣。若是如此,不出在下所料,这两日便要有应天府中之人前来。”
苏文笑道:“若有上差过来,自然是联系我部解围之事,可慎重待之。”
王安甫便微笑道:“大人这两日,便在营中坐镇,只待应天府中人道来,只怕大人到时受官家重用,破格拣拔也是未为可知啊。”
苏文并不回应,心中暗道:即便如此却不知是好事坏事?只管到时再言罢了。数人又张望一回,苏文边引人下了山,自去军中布置不提。
却说苏文安营扎帐,止步于辽军二十里处,却急煞了官家并一干大臣。原本有一线生机,如今却渴望不可及,如何安生?那高太尉心中也暗道:果然这厮没得好心,看其架势,却是要以此来要挟官家不成?如今之计,只怕没得封赏,难以使得这苏文效死命。于是便出班奏道:“陛下,如今那苏文距辽人二十里安营,却无另行破辽之举,臣私下揣测,那苏文不过是五品都监,不如陛下顺势封赏于他,拣拔他委以重任,施恩于他,好使得他为陛下拼死效命。”
官家点头道:“却是这个理。如今朕便阵前拣拔他做个定国节度使,授武卫大将军之职,命其统领京西路、淮南路、两浙路军马,号令诸路军马,前来救驾。”
那官家一语刚落,便听得有人大呼一声,跪倒在御座之前惊呼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那苏文不过是小小五品都监,如何的陛下如此厚爱,拣拔如斯?”一面说,一面一头抢地道:“陛下且不可坏了祖宗之法,即便有功,也该交有司论赏,且不说如今那苏文还无一寸之功。”
官家瞧此人,乃是枢密院事王若钦,不由道:“爱卿,如今乃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那苏文一人领军前来救驾,便足见其忠勇,如此忠勇之士,如何不能超越拣拔?”见那王若钦还要说话,便哼了一声道:“如今朕意已决,卿不必多说。”说罢,便一拂袖,往后宫去了。
王若钦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只得愤愤然冲那高太尉冷笑道:“却不想高太尉为陛下出得好主意,使得一个小小都监,得官家如此看重。”
此事寇准便道:“官家此事自有决断,我等又岂能逆圣意而动?”那王若钦见寇准也如此说,便不再说话,只得“哼”得一声,摆了袖子,扬长而去。高琼太尉见王若钦远走,不由叹道:“如此短时之人,却也能窃得高位,又是何道理?”
寇准便笑道:“他实乃权欲熏心罢了,怕是他思虑乃是你高太尉私拉帮派罢了”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如此到落了我一个恶名。”高琼叹了一句。
寇准大笑道:“若是为陛下之事,便是恶名又何惧之?”因又道:“陛下此举,我细细思之,却是大大良策,实乃陛下高瞻远瞩。”高琼亦点头称是。寇准便道:“只是那传旨之人,太尉可曾思量过?”
高太尉便道:“莫若岳大路最好。”
寇准大笑道:“正是如此。我等这便出见官家,谏使岳大路为传旨使。”此一去,太尉并寇准一起保奏岳大路为传旨使,那官家岂能不允?当即着岳大路准备出城。临行,高太尉便招岳大路道:“如今去那苏文大营,千万谨慎,此去与往常不同,你要当众宣读此诏,并好言相劝,切不可鲁莽行事。”
岳大路答应一声,将黄绸布裹了诏书,背在身后,又领数十亲兵,辞别了太尉,开城出门,一路躲过辽人巡骑,望苏文军中飞奔而去。
却说那苏文这日正与军中大帐中,与王安甫并吴大牛商议军情,便听得亲兵禀道:“营寨外有人自称大宋皇帝传旨使,着大人前去接旨。”
“果然如此!”那王安甫大笑起来,“如此大人定然升官,可喜可贺。在下先与大人贺喜。”说罢便走下座位,冲苏文深深一揖。苏文大笑道:“官家果然是个知情识趣之人。”说罢,便一手拉起王安甫之手,招呼吴大牛道:“你等皆随我去迎那传旨使,若是我所料不差,这传旨使定然是我等一位故人。”
那吴大牛听得云雾一般,被苏文扯住就走,一边走,一边道:“哥哥,那官家如何要升你官?却不知要做得多大官儿?小了自然是不能要的。”又道:“说是旧相识,倒要瞧瞧是何人。”
那营寨之外,果然一对数十人马,为首一个,便是岳大路。苏文忙上前急行几步道:“快快请进,怠慢了传旨使大人,真是我等罪过。”一面便走到营寨门口,携了那岳大路之手,便往营内而去。
那岳大路也不矫情,笑道:“此乃大人治军有方,在下只有敬佩,哪能责怪大人?如今一别,大人果然重情守信,领大军前来,因此官家特下旨褒奖,大人何不整顿营中军马军士,同听官家圣旨,以显官家宽厚仁德,有功必赏之心?”
苏文便道:“如今我文武官俱都再次,如何宣不得?若真要全军将士集中起来,便要坏了军中布置,只怕辽人窥见,起大军来攻,我军与那辽人不过二十里之遥,辽人铁骑弹指可到,我等应变不及,只怕要吃那辽人打败,到时我如何救得官家,并一干重臣?”
岳大路见苏文如此言,只怕他不答应,没得奈何,便只道道:“既如此,何不调各部统军前来听旨?”
也不待苏文说话,却听得王安甫叹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各部统军皆负有要职,若是擅离职守,便要受军法处置。若大人真要各军统军前来,我家大人也只好请来,只是军令又不可违,只好在统军军官听了圣旨之后,我家大人再治他一个擅离职守之罪,以正军法。”
岳大路只得长叹一声道:“如此,便请大人接旨罢。”一面说,一面从背后取下黄绸包裹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