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荣国府闹出的动静着实很大, 邢氏就是不用刻意出去打听也知道的差不多了。
先是家里的爷在大婚之日后半晌就不见了踪影, 后来老太君和太太去寻他的时候就晕倒了, 据说到现在都没醒过来呢!虽不知到底是因为何事,但定是那位爷闹出了十分荒唐的事。
总之就是出了大事, 因为第二日一早新进门的奶奶就做主卖了全府的奴才, 与当年大房老爷要分家时的前奏简直一模一样。
京中闲人遍布, 一听说有这等热闹,便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 大家都在等着下一步贾家还会传出什么样的奇闻。荣国府在京城热搜榜上连续占据着第一位,当真是个天大的笑话了。
只是邢氏觉得,再如何被人嘲笑,宝钗的这番做法还是十分正确的。毕竟荣国府早就没什么脸面了, 宁府的名声也十分地不堪。
要说这满京城的勋贵清流, 谁家没有一二污糟事,只是却只有贾家闹得人尽皆知,还不都是家里掌权的不知轻重,这上梁不正下梁歪, 底下的奴才们更加不知天高地厚,一没规矩二没良心,屁大点事都说给外人听。外面的人又听风就是雨, 人们向来都不吝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这等富贵人家, 慢慢的可不就落到了这样的境地。
这样的好奴才,大老爷宁可顶着不恤老仆的名声也硬给送出去了,偏贾母为博个好名声, 能买的就又给买回来了。殊不知,这样正是南辕北辙,固然作妖的主子们是滥觞,可是这些他买回来的奴才们确是荣国府名声一日比一日污糟的大功臣。
第一世时便有学者说宝钗在人际交往,世俗生存方面是有些智慧的,邢氏到现在真是觉得这话不假。如今到了这一步,瞧着她这般地非常地有胆略,虽然也有自己和凤姐儿在其中鼓动的因素,但若是换做了寻常的女子,面临这样的境地,恐怕早就没了主心骨,一任荣国府就这么败落下去也未可知。
不得不说贾母是真的给荣国府找了一位极合格的当家奶奶,却也并不是贾宝玉心目中的好妻子罢了。不过古代大家族向来如此,娶一个贤淑有眼界的摆在明面上,再往房里拉几个貌美可心意的,总之男权社会,是不会委屈了他们自己的。
而宝钗这样的人,可能是宁愿站在前面与风雨搏斗也不愿在爷们儿的房里伏低做小的。单这一点,也足够邢氏高看她一眼了。毕竟宝钗想要做高门的正妻虽难上加难,但若带着万贯家财去给人做个妾是总能想到办法的。
贾母将元春捧的那样高,可在这一点上,便落了宝钗的下乘。
只是这一番发作下来,宝钗的名声怕是要受损。不过这就跟贾宝玉和北静郡王那档子事一样,这种事情人们也只能放在私底下讨论,在明面上却也不能算是有什么错处,毕竟那些奴才们没有身契是发卖不得的,至于新进门的奶奶是如何得到身契的,那总不会是她自己抢来的就是了,都说贾家老太君惯会在关键时刻晕倒的,说不得是她老人家交代的呢。
虽然阖府沦为满京城的谈资,但若能从此求得一个家宅安宁,与宝钗而言那也是很值得了。毕竟现如今荣国府并无什么重要的官职在身,也只有贾政一个闲散的五品小官,本身又是没落腐朽的国公府,三代的经营下来虽是富贵过辉煌过但是这名声自从贾代善逝去后确实是在往被人唾弃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也就是贾母一直不肯正视这个事实而已。所以如今这点名声上的损失,对宝钗和整个荣国府而言,其实也造不成实质上的伤害。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要把腐肉剜去,虽会受些疼,可也只有这样,才能迎来新生。
邢氏觉得宝钗真的没有辜负她和凤姐儿的期望,可以说踏着大老爷的步伐一步一步走的很稳了。
只要能保证底下的奴才效忠于她,又把家底牢牢地握在手里,宝钗在荣国府便彻底站稳脚跟了。虽然如今大老爷父子在四皇子那边越来越得用,早就不用担心性命了。但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不为了他们自己,只说是为了底下的这些养在身边的孩子们,富贵还是要的。
邢氏也没想到宝钗居然会这么顺利,只是荣国府好整治,想要在京城、在大晋朝站稳脚跟,却是她一介女子在段时间内难以办到的了。只要宝钗能牢牢地把住荣国府不给他们贾宅拖后腿,日后自然也会帮扶一二的。
不过接下来不管贾母和王氏能不能醒过来,与宝钗来说都是的一个大难题,醒有醒的难处,死有死的难处,最好就是这么晕上几月。还有那李纨也总不能关上她一辈子,该如何对待李纨一事够宝钗头疼了。
宝钗的确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当家主母,贾兰虽是隔房的子嗣,但在贾家算的上个好苗子所以便能不顾远近全力扶持。只是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的,谁知李纨会不会生出更高的期望,做出更加疯狂的事情来呢。她是贾家明媒正娶来的,现而今成了育有一子的寡妇,又不是可随意发卖的下人,到了哪里都是要被善待的,这让宝钗无比地苦闷,现在她只盼着贾母和王氏能昏迷的时间再长久一些,好让李纨一直照料着这二位才是。
不说宝钗这段时日过的如何忐忑,眼下正值多事之秋,贾宅的麻烦很快也来了。
昨日太子府派人来送帖子,邀请贾宅的女眷们去参加太子妃的寿宴。他们家与太子向来没有交情,便是荣国府也只是三皇子一脉的。若说有个什么,也该是请宁国府才是,可是邢氏使人去问了,尤氏回并没有收到帖子。这就叫邢氏知道了,只怕是他们家又被人给惦记上了。
纵然现如今太子之位做的十分不稳当,可这帖子也不是他们这等人家能拒绝的了的。好在如今四皇子明面上依然是太子殿下的好弟弟,大老爷父子也是在太子的拥趸南安郡王的军中。这应该也能让太子放心不少,只是这些时日,大老爷父子立下了些许军功,官职也越升越高,这么急匆匆地想要把贾宅抓在手里,看来这太子爷对四皇子也并不是十分地信任。
四皇子的演技自还是炉火纯青的,只是太子殿下作为储君多年,怎会全然信任自己的兄弟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便贾赦和贾琏这两个爷不在家,邢氏也绝不会任人宰割的,即便对方是太子殿下。
寿宴当日,因着是鸿门宴,邢氏便将岫烟和两个孩子留在了家里,惜春是一定要跟着去的。毕竟前几日她得罪了南安郡王府,那老南安郡王妃又那般强势,又怎是轻易放弃之人?
若是直接将惜春留在了家里,岂不是告诉人家,我早知道你们在谋算什么了吗?这不是明晃晃地打了太子夫妻的脸?
这位太子妃可是个厉害的人物,如无必要,他们不能撕破脸皮的。当今天下第二尊贵的女人说的就是太子妃了,她娘家祖父是当朝太师,两朝元老,更是早年太子的授业恩师。太子成年开府后便荣封太子太保衔,是个跺跺脚整个大晋朝都会抖一抖的人物。
只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无人可将天下的好事占全。这位太子妃虽有着极尊贵的娘家和夫家,可如今年近不惑却膝下无子,连着生了三位郡主。后来便伤了身子,再也不能生育,这太子府的侧妃侍妾才断断续续地生了孩子。
不过不知是否老天故意捉弄,这太子殿下的女儿缘好到令人发指,侧妃和侍妾们一个个憋足了劲儿,产下的却全部都是可爱的小姑娘。这才让太子妃松了口气,生不出儿子这锅,终于不用她自己一人背了。
眼看着底下的弟弟们都长了起来,还一个比一个的出色优秀。尤其是眼中钉三皇子,本身就有些本事,又跟着甄贵妃学的装腔作势,不但拉拢了不少他原先看好的大臣,连着其母妃甄贵妃和其母家又得圣人的另眼相看,这也就罢了,人家儿子还多,不管是嫡出的庶出都能蹦蹦跳跳去圣人跟前卖萌讨赏了,这让太子殿下如何不急?他一直无子,也是位子不稳的原因之一。
于是,太子殿下就开始走上了施粥拜佛,广纳贵女的不归之路。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番的努力和耕耘,太子殿下终于喜获麟儿。嗯,是他醉后偶然与跟前儿伺候的小宫女生的,这真不知是老天的垂怜还是玩笑了。
若太子无子,将来谁来承嗣?夫妻一体,太子妃自然也是跟着愁的。谁知道转手老天爷就给她送来了这么一个身份的庶子生母,这可喜坏了太子妃,连做了一个月的法事道场,连带着太子府周围的乞丐们也得了不少的好处。
不幸的是,小宫女虽生下了个儿子,可是当晚就因大出血直接撒手人寰了,是福是祸真是说不清楚的。这么金贵独苗苗自然是被直接抱到了太子妃的院子里,于情于理都该由嫡母教养长大的了,只是却事关重大,并不能记在太子妃名下的,如今那小哥儿也过了周岁了,听说极得太子夫妻的宠爱。
这也是为什么,秦可卿就这样被太子丢在了外面的原因,一事母亲的身份上不得台面,二来太子府缺什么也不缺这么一个女儿。
太子虽然劲敌众多,但是毕竟是圣人亲自养大的孩子,虽然如今父子间也有不少摩擦,感情还是有的。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圣人也是如眼珠子般地爱护呢。太子爷也终于靠着子嗣搬回了一局,仿佛位子稍微地稳了稳。
不管太子的位子是否风雨飘摇,太子妃的位置却是一直都十分稳当的。今日的寿宴来的人家很多,圣人和皇后娘娘的赏赐早就如流水一般地进了府。
朝中叫得上号的几乎都整整齐齐地到了,这其中最令人不可忽视的便是南安郡王府的女眷了。他们家本就投靠了太子,又是儿女亲家,如今太子在军中也全依仗着他们家,太子妃自然待她们十分地亲厚了,如今便一直让他们围坐在身边,笑吟吟地说着话。
邢氏娘儿三个并未隆重打扮,只穿的规规矩矩的,既叫人不觉得怠慢了太子妃但也并无任何出彩之处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