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是文人的事,打仗是武人的事。
宣战是内阁的事,调兵是军队的事。
这边忙着宣战、做官样文章的时候,日本乘胜而进,马不停蹄地按计划向朝鲜大举增兵。
………………………………
轮到大本营发挥作用了。
日军大本营是从德国学习来的,但又有超出德国的“高招”。明眼的人会看到一个现象:大本营还有一套自上而下的参谋体系,来确保作战命令的执行。
探究日军侵华战争时的指挥体系,我就发现它有两个独特之处:一个是,本级的参谋长既负责制定计划,辅助部队长指挥,还有监督之权,发现不对头,可以阻拦或上报到上一级参谋长。第二个是,如果本级对上级的命令有疑义,可以提出意见。实在不行,可以上诉请求裁决,师团一级的参谋长可以一直把“官司”打到大本营。记录中这样的事情还发生过不止一次。
这就等于在军队指挥上,又弄出来个“二元体制”,好处就是确保军令畅通,并大大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坏处是,很多急功近利、近躁冒进的事,都是这帮参谋们干出来的。
而在大本营,我们说过,它能独立行使指挥权,其他部门无权干涉。此时,可以充分地享受站在帝国权力顶峰的感觉了。
………………………………
8月14日,日本大本营根据现实的情况重新制定冬季作战指导方针。
大本营决定,除第5师团其余部分立即开赴朝鲜,并增派第师团入朝,与第5师团合编成第1军。枢密院议长、陆军大将山县有朋被任命为第1军司令官。
大本营给第1军明确的任务是:在联合舰队配合下,北攻平壤,将清军驱逐出朝鲜。尔后,相机进攻奉天,吸引直隶清军主力出援。
大本营还敲定,同时组建第二军,以待机攻占辽东半岛,建立进军基地。
一个跨过鸭绿江、进攻大清辽东的计划已经成型。
………………………………
宣战后,联合舰队就在那边到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与北洋舰队决战,与陆军配合的行动不得不往后推迟。
这个情况在下边的章节内讨论。
毫无疑问,陆军遇到了很大困难——运兵。
但困难吓不住大日本帝国陆军。海军不行,也不全是坏事,这正好是显示陆军老大地位的时机,必须证明给海军看。
于是,激情澎湃的山县有朋决定不等海军成功这一天,而是刻不容缓,独自发起朝鲜的进攻。
………………………………
再提提夺得首功的日本的外交官们吧。外务省官员也没闲着,始终处于亢奋状态的他们争分夺秒地行动,一口气逼朝鲜签下了《日韩暂定合同条约》、《大日本大朝鲜同盟条约》,紧紧地把朝鲜控制在日本手中,“使其就范,不敢他顾”。
事实上——只是没对外宣称,到此为止,日本已经如愿以偿,将朝鲜纳为自己的“从属国”。
日本人已经首先从着手建立釜山到义州纵贯铁路开始,“帮助”朝鲜规划和搞建设了。
当然,我们现在,包括将来也不要看到类似事情,就相信什么“殖民不是坏事,能促进发展”这样的卖国的无耻言论。
别忘了,钱是需要朝鲜出的。卖儿卖女卖老婆,砸锅卖铁也要出……不够?先向日本借,高利贷,或者把XX年的所有权、使用权做抵押,“当”给日本。
至于建成以后有什么用,谁都能看出来。日本人最着急的是将来用这条铁路运兵直达鸭绿江,好对抗大清和俄国,方便争夺和控制中国的满洲。
你以为日本人的思想那么纯洁吗?
朝鲜的境地,跟欧洲列强满世界建立的殖民地没有实质性区别,而且是“升级版”的。
指望借日本帮助脱离大清的朝鲜“独立派”们估计能够想到,却无力摆脱这个“饮鸩止渴”的结果。
很快,日本人连这个“独立”的名分,都舍不得给朝鲜了。
………………………………
支持战争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融资”到位了。
打仗是要花钱的,而且是特别烧钱的生意。国库不足,但为了避免沦为外国的附庸和国际银行“大鳄”的奴隶,天皇明确,决不向列强借款。
那就只能面向不足4000万的日本国民发行公债,筹措战争资金。
“筹款机器”开动起来之后,竟取得了远超出预期的效果,计划筹集5000万,实际筹集7694万日元。
好象不多啊,一人才1.91日元。
别忘了,这可不是今日买双“靴下”(袜子)都是“千円でし”(千日元)的情况。
那时候日元是叮当响的银洋,“值钱”!按当时1两白银折合1.5日元,日本人筹集到了5000多万两白银。一人1.5两银子。
还没有什么感觉?有资料:大清一户普通农户,10口人家,年收入5两银子。比大清农户还不富裕的日本,该是什么情况!
日本士兵踏上中国东北,看到中国乡村稍好点的青砖瓦房,都被惊呆了:这么富裕啊!
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如果我再告诉你日本皇家一年国库收入000多万两(超不过500万两),你有什么感觉?5000万两,至少是国库收入的1.5倍!
那些政府扶持的企业,既有钱投资国债,又能从战争中揽到活干,大挣一笔,战后还能从国债中得到丰厚回报。一场战争,就是一场巨大的经济活动啊。
节节胜利,也给日本人民强烈的希望,日本人民也逐渐发现其中的好处,而热情参与。
国家兴亡,“女支者”也有责,娼妓也走上街头宣传,参加了捐献活动。
政府终于筹集到了用于战争的资金。
………………………………
做好种种准备后,日军大本营于9月1日由东京迁往广岛。
明治天皇9月15日也驻跸广岛,以显示靠前指挥,亲自督战。
这一日,日军对平壤发动总攻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