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要进攻辽阳、奉天,只有两条行军道路:
一是由安东、大东沟或大孤山经岫岩,先到达海城,再经辽阳直趋奉天。
一是由凤凰城经过雪里站(又称薛礼站)、樊家台、通远堡、草河口、分水岭、连山关、摩天岭、甜水站等地,到达辽阳,再北上至奉天。
当然,这条道弯弯曲曲。你别拿今日的地图对照,现在那里到处是大桥和高速、等级路。过去那里有山,只能爬那几个垭口,有河而且有几个湖,还必须得绕。
山县的意图是,到这两条路线上都试试,碰碰运气。心比天高,眼大肚子小。
……………………………………………………
岫岩是盛京省南方的重镇,西通海城、盖平,北连辽阳,东达凤凰城,南接大孤山,可谓四通八达的要冲。因此,山县决定先取岫岩,然后打通辽阳东路。
出乎意料的是,夺取岫岩竟颇为不易。
本来相比北边那些地方,这里是不太有利于防守的,所以,这算给山县提个醒。
14日,山县“朋友”规规矩矩使出老战术,抽调两部分兵力,两路分进合击:
步兵第三师团的大迫尚敏旅团长率一部兵力,由大孤山出发,从正面进攻岫岩。又从驻凤凰城的第五师团中抽调一个步兵大队及搜索骑兵一分队,从凤凰城北上然后左转,作为迂回攻击部队,经黄花甸、松树沟、兴隆沟,迂回岫岩之后,切断岫岩后路。
按开战以来,清军一触即走的情况看,一个大队也敢深入,足够了。
15日,大迫支队从大孤山出发,当天到达桂花岭。此处地势险要,岭道左右皆悬崖绝壁,足有二十米高,连绵一百余米。令大迫意想不到的是,日军到达桂花岭后,遭到了不明身份武装的连续袭击。
有书记载:“岫岩州东南之桂花岭,其地有复来社,本属岫岩地,划入金州,后又拨归岫岩,故名叫‘复来’。居民多从事掏煤,俗呼为‘煤黑’,连村数十,自练乡团。贼来犯之,乡团极力抵御,以抬枪毙敌无算。”[易顺鼎《盾墨拾余》,见《中日战争》]
跟日本作战的,是当地的团练,称乡团。
在战斗中,乡团中有一名乡民中弹牺牲。日军检查死者,竟没有发现军人符号,不知属于哪支部队,感到很奇怪。[《日清战争实记》]
由于团练的不断袭击,大迫尚敏多次增加兵力攻击,才得以通过桂花岭。中间一度认为得手不了,还另派骑兵一队,由土门子探路,进逼岫岩。
清军聂桂林奉军(包括靖边军)步队八营、马队四营和炮队一营,侍卫丰升阿的盛字练军步队四营,早从鸭绿江边一路跑到岫岩。在这里,岫岩城守尉嘉善仓促招募八旗子弟,组成马队二千人及步队七十人,也拨归丰升阿统带。
没想到很快,日军便分南北两路攻过来。聂桂林与丰升阿决定分兵御敌,一部驻守城北十里的黄岭子,抵挡北路之敌;一部分兵力赶往城南十里的洪家堡子、土门子岭,以防御南路之敌。
双方连续在土门子岭和洪家堡子,发生激烈战斗。
迂回日军也向城北黄岭子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全在山上,隐蔽于岩石之间居高临下狙击敌人。日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都被清军击退。
三原少佐选拔了四十余名日兵,避开清军正面,围着山转圈寻找,绕到山的西侧,发现了一处好爬的地方,手攀脚挠,偷偷地登上了山顶。
清军在日军的背腹夹攻下,终于撤离黄岭子,退到兴隆沟。
聂桂林、丰升阿都是很机灵的人物,见岫岩被围,立刻决定西撤。
总体上说,清军战斗比较英勇(比起他们自身的战斗表现,属于英勇,包括丰升阿在平壤那点表现),在撤退上也组织得比较严密。担任阻击的清军部队也没有含糊,殊死抵抗,胜利掩护了主力的撤离。
日方记载说:“此日,岫岩敌军开始陆续撤退。坚持战斗的部队都是掩护敌军撤退的,有数百名敌骑兵和四门火炮殊死坚守阵地。因此,支队主力不能顺利前进。我军不得不眼看着敌军撤退。”[《日清战争实记》]
17日上午8时0分,大迫支队先由南门进城,占领了岫岩。
……………………………………………………
然而,在另一路上的尝试(走近路,不需要绕远),山县的部队开始遇上真正英勇的战斗,从此便无力再从此路向奉天前进。
摩天岭方向。
按照山县有朋的命令,日军第十旅团长立见尚文计划以凤凰城为根据地,以旅团主力,分兵两路进犯。还是日本人一个学校教出来的那个固定的打法——两路或三路进攻,迂回包围。
一路东趋赛马集。要保障作战,必须首先扫荡依克唐阿军,以解除侧翼的威胁;
一路西进连山关,想夺取辽阳东路第一险要摩天岭。
这一方向上,日军的进攻展开较早,但“试验”所用时间却长于夺取岫岩。
结果也不太高兴。
……………………………………………………
11月9日,立见尚文便派足立武政大尉带领一个中队步兵,作为搜索队,由凤凰城出发,首先进犯赛马集。
1日,足立率搜索队经叆阳边门,向赛马集进发。
赛马集是依克唐阿精心选好的地方,早就有所准备,依军在赛马集以南占据要地,并布置了野炮四门,在此等候多时。
足立下令“据高发炮”,先轰轰试试。可能足立也认为稍稍摆个架势,就能将清军驱赶走。没想到双方战斗了三个小时,足立搜索队支持不住,平井信义大尉率队(看样子也就一个中队)从大西沟赶来支援,掩护足立搜索队后撤。
清军阵地上派出了骑兵,一路追击。日军仓促退到一高地,停住组织阻击。步兵靠两条腿跑,是跑不过骑兵的,找个山坡停下,卧倒战斗,可能是唯一办法。唯一死得慢点的办法。
平井据守大道东侧,令小队长柳原楠次中尉夹大道据守,以正面狙击清军。这道损人利己的命令直接把柳原送到了清军马蹄下。“清军骑兵猛进,突入其中间”[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日军防线登时被踏破,日军终于不敌,柳原以下14人被击毙,其余日军趁机逃回了马鹿甸子。
实际试探证明,赛马集的依克唐阿不是轻易好惹的。
……………………………………………………
在派出搜索支队东犯赛马集的同时,立见尚文派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一大队自西路,进犯摩天岭。
11月11日,这股日军由凤凰城北上,经雪里站、樊家台、通远堡抵达草河口,又转道向西过了分水岭,突然向摩天岭以东的连山关发起了进攻。
连山关是摩天岭的前关,盛军派马队出战,但日军兵力较多,占据优势,清军马队抵挡不住,迅速撤回,连山关被日军夺占。第一回合,清军没打好,失分了。
聂士成闻知消息,再派兵驰援已经来不及,便牢牢扼守摩天岭,并“于丛林张旗帜,鸣鼓角,为疑兵”[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使敌人一时未敢轻犯,化解了敌人的连续攻势。
日军随后扎营,守住连山关,以图进展。
攻占连山关后,立见尚文担心兵力太少,难以守住关口,便派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二大队增援,并命联队长富冈三造中佐亲往连山关坐镇指挥。
相信日军将领神勇的朋友看看吧,日军一中佐联队长(团级)就不爱到前线去,我说他们的精神连后来的我国军都不如,是没错的。
富冈联队长接令,又接到赛马集日军败绩的战报,顿时感到右侧很不安全。又抽出一个中队东进,侦察赛马集的清军动静。
这还是比较聪明的,两个中队被打跑了,再派一个中队过去……反正也不是去打仗。
但依可唐阿可是认真跟他打仗的。这个侦察动静的中队到达草河岭,便遭到依克唐阿军的截击,当晚退到通远堡,派快骑至连山关向联队长报告。
富冈判断,自己已两面受敌,而日军“在连山关谷底,蹙处此地,摩天岭山脉三面环绕,才一径平路通东,三面不可置兵”[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人家在山上,他在谷底,颇不利于防守。坚持到日,只留少数兵力驻扎,将联队主力撤至草河口。
富冈看中这里扼东西两路之咽喉,可以切断聂、依两军的联系。
同时给自己留出一点后路,防止被聂、依两军卡住了自己的脖子。
……………………………………………………
但是,富冈三造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依、聂两军还是及时地取得了联系,已经约好11月5日为期,两军合攻草河口日军。
这一天,依克唐阿亲率敌忾军和镇边军向草河口日军阵地发起了猛攻。
依军担负主要攻击,共有马步十余营,计5000余人,携大炮六门,分两路进兵:北路由草河岭直进,南路由草河城从岭南进击。
聂士成军负责牵制和助攻。共派出马步三营,携大炮两门,从西路进击,以牵制日军。
聂士成于日刚接到上谕,已经于阵前被任命(实授)为直隶提督,对前线将士也是一个不小的鼓励。4日,聂士成召集军事会议,激励众将:“我们若不力战,就会步叶曙卿(志超)、卫达三(汝贵)的后尘!”
这天夜里,雨雪霏霏。聂士成连夜提前行动,秘密通知盛军负责接应,自己亲自率数百骑,要乘敌不备,夺回连山关隘。
本以为天气不好、可以放心睡觉,敌人尚在梦中,被聂军一个冲击,一部分立刻被送进了靖国神社,还有一部分被冲下连山关。连惊带吓,逃窜至分水岭。
5日天明,盛军各队赶到集结地,便展开向分水岭攻击过去。
……………………………………………………
富冈三造见清军东西两路来攻,立即组织分头应战。
草河口日军总兵力为步兵六个中队、骑兵三个中队及大炮四门。安满伸爱第二大队配以两门大炮,扼守草河口东边的坡路,抵挡依克唐阿军;今田唯一第一大队的两个中队,配以大炮两门,防守分水岭,以抵挡聂士成军;其余兵力为预备队。
日军兵力本来就不多,分兵之后,处境愈加不利。
上午11时,依克唐阿军开始向日军发起猛烈的进攻,双方展开了激战。
草河岭一带山路崎岖,但敌忾军将士无不奋勇直前,步队统领寿山带队“绕山越涧,披荆力战。”骑兵不能冲击,马队统领永山就下令下马,步行攻击。
依克唐阿在山头指挥,看着部队勇猛冲击,全然不顾牺牲。连统领寿山、永山也沿山脊冲锋陷阵,身边的护卫亲兵(戈什哈)不断伤亡,仍不稍停,率部猛攻。[见《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奏请奖恤伤亡弁勇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清军攻势之猛烈,使日军异常吃惊。日本的随军记者写道:“敌军似不使用其惯用的防御手段,而以攻势的姿态前进,真是奇中又奇!敌军一反常态,奋勇直前,攀岩石,冒弹雨,向我军冲锋。”[《日清战事实记》]
二十二联队只参加了平壤西南十分平常的一次战斗,还有攻击鸭绿江虎山阵地接替攻击的战斗,可以说,到今天算是经历了,也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激战。
这里还得为盛军说一句公道话,虽屡受诟病、主将被斩,但从激战平壤、虎山阻敌,到这次争夺战,盛军表现确不失为淮军精锐。
战斗一直打到黄昏。日军死伤死伤枕藉,伤亡是清军的4倍以上。
幸而老天帮忙,黄昏后,下起大雪,咫尺不辨。恶劣的天候下,清军停止了攻击。
聂士成已达到牵制日军的目的,便引军回守连山关。
随后,依克唐阿也下令撤离战场,退回白水寺。
虽然日军苦撑下,清军未能将敌全部驱逐,但使日军受到很大震动。
开战以来,清军由守首次转向攻势,这种变化是很令日军恐慌的。
……………………………………………………
6日,立见尚文接到草河口的战报,判断之后,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清军以赛马集为根据地,对日军右翼造成了极大威胁。
棋逢对手。依克唐阿将军当初从全局出发,选中这个地方,就是这里地势有利,与聂军连成一体,能有效地屏护摩天岭左翼,而且还能相互配合作战。
弄清形势,立见决定倾全力以攻占该地。
前期的战斗,同样吸引了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的目光。他也瞅出了门道,已经命令步兵第十一联队日由九连城出发,再次向依克唐阿抵抗后又放弃的宽甸城前进,先击退宽甸近旁的清兵,然后转向赛马集攻击。[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
立见立即率第十旅团主力倾巢出动,从凤凰城出发,取道大西沟,与西岛支队并进,准备对赛马集采取包围的态势。
这股日军以步兵第十二联队及部分骑兵、炮兵,及及卫生队和辎重队组成,按前卫、本队和后方次序,经过三天的连续行军,9日才赶到赛马集南。午后,日军前卫悄悄摸进静悄悄的赛马集,怪了,没有半个清军的踪影。
这个时候,草河城那边又出情况了。
突有飞骑来报:富冈三造二十二联队的辎重队在草河城附近,遭到了清军的袭击。死伤不多,但辎重却丢光了。
……………………………………………………
找不着依将军的影子,摸不清当面清军的情况,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立见立即下令:本队变前队,骑兵和炮队跟上,前队担任后卫,撤退,向草河口靠拢。
当天傍晚,立见抵达草河城,组织驻扎。
0日,立见探到,清军在白水寺。这次摸准了,确实是依克唐阿军撤退的地方。
立见立刻命令转道向北,攻击白水寺。
可前卫友安大队到达白水寺,结果又扑了个空。
友安派出骑兵,四处巡探,才知道,清军已经在东北方向的崔家房布阵。
友安立刻率前卫进击崔家房。依克唐阿所部敌忾军、镇边军约四营,已占据村北最高山,对日军展开阻击。打到日暮,日军攻击不下,两军在山上形成对峙。[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
1月1日,日军发现,对面山上清军又不见了踪影。
……………………………………………………
这次攻击,日军所获甚少,却苦不堪言。
这地方山高路窄,还河流密布。更让日军吃苦的,是1月份的雨雪严寒天气。
而且奇怪的是,日军士兵竟然还穿着单衣,还有草鞋!
日军是这么记载的。
立见尚文率第十旅团主力进攻赛马集时,“6日从凤凰城出发,涉河流十数道,草鞋悉冻,此夜宿于三家子。7日至马鹿甸子,涉河流又十数道。天寒雪降,入夜更大,全军彻夜围着燎火(才挨过来)。8日踏雪进入羊柳子,人马滑倒者颇多。”[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
这样的天气下,不用清军来攻,日军冻伤的兵员已是“十居**”。日军还记载:仅1月日一天的时间,第十二联队冻伤的就达00名,其中150名“全休”,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草河口那边,没了辎重的第二十二联队也冻伤155名,其中不能行走者16名。
最终纪录没见到,但按这个速度,十天时间,日军基本就被天气消灭了。
可见,日军后勤保障困难。要不是盲目蛮干,按照大本营“冬营”的命令,暖暖和和待在帐篷里,民房里,多好。
坚持到5日,立见果然顶不住了,不得不率领各部队经草河口撤回凤凰城。
……………………………………………………
日军准备缩手,但清军却仍不让他消停得了。
在日军第十旅团回到凤凰城的当天,聂士成看清了时机,立刻挑选了1000余精锐,分作三队,悄悄埋伏到分水岭,突然冲出,奋力突击。敌人遭遇袭击,弃岭而逃。聂军一举夺回分水岭,并一直追杀到草河口,才收兵回营。
此后,清军利用天寒气候,依托有利地形,在固守阵地的同时,不断派兵游击,出没于草河口等地,并相机袭击凤凰城。
到此时,这场辽阳东路争夺战,粉碎了日军原定经摩天岭直趋奉天的作战计划,是甲午战争中清军一次成功的阻击战。
……………………………………………………
这次争夺战中,依克唐阿采取运动战的方法,飘忽不定,让敌人摸不着踪迹。抓住时机,突然袭击或攻击,给敌人猛烈打击。敌人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而遭受很大的损失。
日方认真总结,认为依克唐阿这种战法的特点有三:其一,在运动中“避众击寡是他的唯一战法,我军侦察队为此而三次受到敌军袭击”。其二,“实行完全的攻势运动”,“他们在草河口战斗中从前后夹击我军”。其三,“神出鬼没,进退灵活”,“在宽甸城、赛马集附近收容各部队,派出后卫有秩序地后撤;在崔家房战斗中,派出千余骑兵殿后,以掩护作战,而主力在数天前就离开了白水寺。”并称赞依军“漂亮地实行了上述三种运动”。[《日清战争实记》]
不需要再解释,日军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很认真的,认识很准、很深刻。
依克唐阿确实是一位作战特点明显的将军,从鸭绿江之后的一系列行动,也显出了他很深的军事造诣,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所率部队也不愧“依军声誉远出诸军上”的赞誉。
可惜的是,他所实行的运动战只是他自发的创造,引不起高层的重视,把它提高到战略的地位上来认识,也不会有人总结推广,形成全军的有效战法。清军的战斗,仍然还是依赖于前线各将领的个人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得承认,我们在总结方面差日军一大截子,甚至还没有象北洋舰队一样,组织一个检查总结。
……………………………………………………
同样情况的还有聂士成。
聂士成在摩天岭,也是坚固防守,并相机组织阵前出击,以山地游击战的形式与日军周旋,或袭击敌后勤辎重,或突袭敌人阵地。这种打法,也极具特色,使日军非常痛苦。
但是,非常可惜,这种作战样式,同样未得到高层的重视,也未在清军中得到充分运用。
……………………………………………………
还是那句话:晚清的军事水平,确实是中国军事史上较低谷的阶段。
日本人看到了当前大清的虚弱,所以,日本鬼子敢于进攻中国,并得逞了。
直到四十年后,侵入中国的鬼子在后方战场,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战略性的游击战争,也领受了广泛的运动战所带来的痛苦折磨。
历史会证明,在战略上,日本人根本没有达到登堂入室。在战争艺术上,日本人也仍然只能是中国人的学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