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沧海悲歌仍会继续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不能否认,黄海海战中,是一次处于劣势条件下的顽强战斗。

在敌人面前,除了两艘船擅自逃离战场,其他官兵,包括洋人雇员,都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不屈不挠,直至日本海军率先退出了战斗。

北洋舰队付出巨大的牺牲,但仍然完成了护航和警戒任务。

要知道,海战之时,铭军将领刘盛休在隆隆的炮声中心急如焚,卸载作业显得尤其拖拉,时间漫长难熬。

作为应急手段,他命令铭军炮队首先登岸,在江口设立阵地,准备与日舰决一死战。可一旦到那个关头,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唯有盼望大清海军能够战胜日军,为自己争取到生机。

遭到重创的北洋舰队,拖着残破之躯,回到大东沟,只是尽自己的职责,实际已无力再战。如果不是伊东胆寒,判断失准,结局仍然没法想象。

但北洋舰队仍然回到自己应该在的位置。

“查兵船开仗,运船极险,幸日船被创颇甚,退去修理,铭军乃能乘间起岸,日内不致游弋截夺……”[《中日战争》]李鸿章的电文,也不全是虚词。

仅凭“完成任务”这一点考虑,事后,朝廷也不应完全按交战失利来追究。

…………………………………………

一支成熟的军队,胜不骄,败不馁。战事未休,应整装再战,不允许自甘败亡或斗志焕散。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

对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在如何对待战争胜负上,态度更加重要。

北洋海军,需要一段时间来抢修军舰,更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自己。

但北洋面对的,首先是要应付来自上方的压力,需要给当权者一个“合理”的交待。

这是一个很费脑筋,很扯牵精力的事。

报告内容就颇费斟酌。评功摆好,推诿责任,保奖参劾,都是一门大学问。

时间紧迫,很多情况根本来不及核实。

但丁汝昌很快便将第一通电报发往天津了。

他只是讲述海战的过程,双方损失,对其他问题避而不谈,绕开了那些需要大学问才能摆平的事情。

这其中包括了作战不力人员的情况,对临阵脱逃者方伯谦,开始,丁汝昌也并没有打算把他推出去。

这种报告显然是无法令上级满意的,事关责任追究,只表扬、不批评,讲问题只讲原因、不讲具体人员,是交待不过去的。

李鸿章当然也要对上运用“大学问”,但在部属打“擦边球”上,既瞒不过他,也擦不过去。

一番来回之后,于是我们看到,随着李鸿章收到丁汝昌的报告,再上报军机处,有些本身就说不清的情况,甚至还有些“谎言”,也在层层向上传递。

本来,北洋海军损失“致远”等五舰,日舰一艘未沉,一场我方损失严重的败仗,经李鸿章的“润色”,成了“以寡击众,转败为功”,“我失四船,日沉三船”。当然,有一舰是自己在家门口触礁的,不是海战中造成的。

打成这种结果的话,绝不算是败局,起码也是平手。

当然,北洋官兵确实认为被自己打得失去战斗能力、逃出战场的几艘日舰,是指定经不起波涛、回不到老窝的。客观来讲,接下来的战斗也说明,日军有几艘船已经“倒地十秒不起”,无法参加中日战争了。我认为,虽然所报不够准确,这和战损无甚区别。要真说当场看到沉没才算数,或者说要达到我们在后来一些时期坚持的“敌人被击倒三分钟没动,没有掉在战壕里,也没有被人救走,才算击毙”的严格标准,那时候也没有。

统计战果,不准确有之。但怀有“曲意回护”之意,故意夸大缩小,则是不容肯定的。

其实,小日本也惯会搞这一套,持续到抗日战争还是。伊东回去以后的报告,大家可以查一查,也虚报了大清的伤亡。对国内的宣传需要这个,对保护和激励士气也需要这个,谎言说一万遍,连说谎的人自己也都信了。现实情况跟理想状态是有区别的,很多问题就是这么吊诡。

当然,这些数字对后来的研究者,会造成很多干扰。还原历史真相是重要的,李鸿章的这些数字,也广受责备。

军舰庞然大物,不是小木桨船,知道自己的军舰数目不好隐匿,就转而从敌方那里上做“假账”,当然是要狠狠揭批的。

但很少有人具体考虑一个问题:大清的事,说不清。

…………………………………………

于是,大清朝廷也以为“东沟之战,倭船伤重”,给予大力褒奖。

10月5日,李鸿章根据海战报告,为英勇牺牲的邓世昌、林永升、陈金揆、黄建勋、林履中申请抚恤,其中陈金揆、黄建勋照总兵例抚恤,其余全部按照提督例待遇,并分别追赠称号、世袭官职。邓世昌的事迹尤为壮烈,还被赐予谥号“壮节”。

而且,因邓世昌、黄建勋、林履中等管带不愿独存,与舰一同沉海殉国,痛心之下,李鸿章建议并迅速得到了朝廷允准:今后各舰凡前敌冲锋尽力攻击而致船沉,或机器损坏,或子弹罄尽,或伤焚太甚者,准免治罪,仍予论功,以为海军保存人才。

这条对海军章程加以完善的重要规定,确实在对待官兵、看待成败上,具有了今人所称道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一个进步。通过这条,也是对邓世昌等英雄精神的再度肯定。

剩下的就是处罚了。

除了斩了一个,撤了一个,还有一个丁汝昌是最尴尬的。以“留用察看”处分的“戴罪之身”指挥这场战斗,虽然带伤,但指挥不力和领导责任两项,无论如何也推脱不掉的。

朝廷明确让李鸿章另择合适人选。正好,丁汝昌伤情严重,看东西两眼难睁,走路都迈步困难,所以也向李鸿章请假疗伤,并建议从两位总兵中选一人暂时代理提督职务。

李鸿章根据个人秉性、能力,权衡之后,向朝廷推荐了北洋舰队的第三号人物、右翼总兵刘步蟾。

这里,李鸿章一改不久前还在请功折中称赞的,“提督衔左翼总兵果勇巴图鲁林泰曾,整队迎攻,坚忍不拔”[《海战请奖折》,《李文忠公全集电稿》],推荐时对舰队排在二号的林泰曾只字未提,可以看出他内心里对林泰曾性格上的柔弱始终不太放心。但值得玩味的是,李鸿章虽然在请功折中曾称“头品顶戴右翼总兵强勇巴图鲁刘步蟾,号令指挥,胆识兼裕,拟请旨以提督记名简放”[《海战请奖折》],算是对刘步蟾认识较为一致,此时也降低了评价的调子,仅淡淡地以“经此战阵、稍有阅历”,算做回应朝廷的征询,也可看出李鸿章内心矛盾,而且仍有自己的打算。。

估计与敌周旋,积日累久,经此一役,丁汝昌也心力交瘁,只想图个“无官一身轻”,不想也没有心力再上阵复仇、一雪前耻了。

前前后后仔细思考,就会理解丁汝昌——这个位置担子太重,也太难干了。自己受了处理,其他英勇战斗的人能保全,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交待。

但他能激流勇退吗?不可能。

李鸿章还得依靠他。在自己已经被处以“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处分的情况下,李鸿章还给丁汝昌、刘步蟾发电报,温词慰勉。“禹亭伤痕渐愈,前虽据情奏令刘镇代理,旨令伤愈仍行接统。有此恶战,中外咸知,前此谤议顿消。望仍勉力视事,督催修理各船早峻。以后专在北洋各要口巡击,倭犹有忌惮也。”这也等于对北洋舰队明确:丁汝昌仍实际督责。

李鸿章明白丁汝昌此前所担“避战行为”,一大部分是替自己背黑锅,这次海战,也比较了解情况,所以对丁汝昌仍曲为遮护。

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比如,闽党军官的防范问题。

是,但还不仅是这些。而且刘步蟾能顶得上来不一定,李鸿章要顶住的,还有其他人安排的另外的人。

…………………………………………

即使是这样的方式和结果,对北洋来说仍然只是触及表面的。朝廷和舆论对海战的评价,对北洋的负面影响不小,北洋内部官兵也有“赏罚不明”的感觉。

其实,一场战争,往往有很多事情说不清。赏罚严明,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既是荣誉,也是利益。而一旦和利益挂起勾来,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不变得复杂的。

当然,还有制度上的原因。

“来远”舰帮带大副张哲濚就指出:“受伤虽住医院,而扶持之役,资派本船水手;阵亡者,衣衾棺椁出己之薪俸口粮。领恤赏之时,亦有幸与不幸。士卒一念及此,安得死敌之甘心?谁无父母妻子,使能给养其家,何有求生之念?”这一席实话,说出了这种制度缺陷带来的深刻影响。

大清战时没有充足的医疗,更谈不上有什么符合近代要求的战地医院,这与日本有专职军医,看护妇(护士)上前线救护伤员,差距很大。不但伤者要有本船出人去看护(也不管这样会占用战斗人中,削弱战斗力),战死之后,衣服棺材钱还要个人出资。加上抚恤也有差别,牺牲者无法养活妻儿老小。这些,当然会影响官兵杀敌的勇气。

…………………………………………

北洋舰队战后,总体士气虽然低沉,但不能说是完全焕散、不可收拾。

我这么断定,是因为,除了几个敌舰数字上不够光明,舰队各级还专门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战场检讨。从各书上的记载来看,他们还找到了很多问题。这种状况,颇具“自我批评”精神,也说明从军心上仍然可用。

也是因为这个情况,我甚至对北洋在几条舰的数字上造假的故意,也有了几分怀疑。

但检讨中所道出的很多问题,舰速迟缓,炮不如人,弹药不足……这些解决的难度远小于对人员精神培养、士气振作、技能训练的问题,解决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

…………………………………………

判断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光看战场能打,也要看他战斗力的恢复速度。这也向来是制约一支军队成败的重要指标。

北洋舰队一回到旅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安排军舰修理。

旅顺港东澳,从没象这样拥挤,摆满了战舰。宽阔一点的西澳内,只有一个忍受着“逃兵”耻辱的“济远”号,带着几处说不清道不明的伤口,孤零零地待在那里,谁也不愿意靠近它停泊。

由于军舰伤损过于严重,旅顺港修理设施、工人都不够,修理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即使从天津、南洋各局商调工人,采取船坞外船只水上部分修理同步展开,官兵们都要动员起来,参加干活,仍然不足。看起来整个旅顺港口都沸腾了,夜间也灯火通明,成了一个超级工厂,但是,恢复速度还是严重不够。

很多火炮,因为是进口的,根本就不是自己能修理的。现在可以知道,依靠钱来买装备,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我保障能力,是一个多么严重的缺陷。

日本那边,情况就好多了。除“松岛”这样的重伤员们拖回了日本,人家派出了改装成工厂一般的维修船到朝鲜沿海修理,车床什么的一应俱全,工人也充足,干劲也大,没白没黑地赶工,有的轻伤的船,4天就基本恢复了战力。

弹药的问题对日本人也不是问题,日本国内储备充足,一下子拉来三运输船的量,各舰补充得足足的。

不需要再细说,两相对比,应该能说明什么了吧。

包括,对接下来几个月,甚至整个甲午年开始的这场战争,是否也预示了什么,也已经决定了什么呢?

答案大家知道。可原因,却不容易被人看得到。

…………………………………………

历史就是这样。对北洋来说,黄海的悲歌没有停止。

该奖的奖过了,但是迎接他们的,还有新一轮的打击。

该斩的斩了。而对将领的口舌讨伐之声并未停息。特别是对负有领导责任的李鸿章、丁汝昌,责难四起。

北洋将领们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沉默。默默地干工作,同时抚平疮伤。

而且,对有些参加过生死战争的官兵,这种心理疮伤可能会伴随一辈子。

当然,把对方说得狼狈,自己的损伤加以掩盖,除参战知情者外,上上下下不知道,会严重加剧对局势的误判。

很快,北洋就要被“出击”“与敌决战”的命令逼疯了。(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我有一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相关推荐:娇袭我有门徒三千异世龙逍遥这座高校由我来守护黄金耳我将在诸天世界高举龙旗旧神回潮全才杀手我有一口仙气宋朝好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