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第一个回合——不败而败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一天的血战,终于随着日军的退出而暂告结束。

战场上,枪声渐息,突然陷入一种异样的沉寂,异常的平静中埋伏着多少不安!

清军士兵们紧张地整修阵地,调整兵力,补充物资。

对面的日军呢?

惶惶,戚戚,茫茫然,在雨水中发抖,震颤……

日军的攻击,也到了强弩之末。

…………………………………………

反复翻读手头的各种史料,对平壤的战斗,我始终有四不解:

一不解——日军元山支队进至顺安,要切断清军后路,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应该出乎日军预料。原定留守后路的各营清军(虽然分驻,但总数近5000人),却没有阻击,也没有袭扰,战斗发起后更没有趁机前来夹击日军。日军竟然无须北顾,得以分出主要力量参加攻城。

二不解——日军大军围城,为什么不调整部署。奉军不明不白被调往别处,仅剩4营不到,而同一阵地体系中,反而调入了江自康部。不是江自康部不行(实际上是不大行),而是这么做,拐一个大弯,有必要吗?

三不解——日军破城的危急时刻,为什么不向北门方向增援?

四不解——日军攻入玄武门,在内城困顿于一隅,为什么不发起反冲击,将日军赶出城去?日军自行退出后,为什么不乘机追击,恢复阵地,哪怕是一部分。

这次战役以后,叶志超还为自己辩解,说闻听北门失守,就冲过去探看情况了。那个“叶大呆子”,一个战场表现十分无能的将领,再次葬送了一场战役,也葬送了大清的整个对日战争。

…………………………………………

15日的战斗,各个战场可谓艰苦卓绝,有的地方险象环生。但综合一天的战况,清军并未有明显失误,还远未到失败的局面。

日军虽经苦战,夺取玄武门,却未能突入内门,只得退守。其他各路日军,也被阻挡在城外,攻击一天,寸功未建。

但因为一个主帅叶志超,将清军无可挽回地引向失败。

城未破,叶志超的胆子先破。

到这时,估计日军扎起一群草人,都能让叶志超肝胆俱裂。

在此胜负未分之关键时刻,这个躲在城中心、连前线都没有去过一趟的清军统帅叶志超突然决定:弃城。

…………………………………………

叶志超没有一条继续打的理由,却能找出一打逃走的理由。

供给不足,弹药不足,兵力不足……还是那一套。

可能是吧。清军的后勤保障这么艰难,这么无序。

我开始的时候是不理解为什么打仗了还在大车小包地往朝鲜运军饷,将士们都把脑袋别在腰带上了,你拿银子来有嘛用?后来想到,清军的打算实际是想就地购买补充粮袜给养。

可惜了运给牙山的军饷,0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没有弃到海里,成了日本“海盗”的战利品。

现在来看,现地补给已无可能,即使有银子,也不可能买到了。

驻防部队报告:“朝鲜地瘠民贫,大军云集之时,一切米粮及日用所需无从购觅,皆需由奉天省城及凤凰城转运而往。”

清军粮食供给问题一上朝鲜战场就露出破绽。

叶志超又提这“一壶”,也许真的算是一条站得住脚的理由呢。

后来我知道,就这一条,也纯粹是扯淡。

还有兵力问题。

按照军事上的常理,进攻一个准备充分的固守之敌,需要付出比防御一方大得多的代价。整个战争史都证明,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平壤一战,目前为止,日军付出的伤亡远远大于清军。虽然各种史料上统计的数字不尽相同(说实话,也不可能统计那么准确),但对这一点,大家观点基本是一致的。

这些,打了一天的将领们肯定是比谁都知道真实情况的。

…………………………………………

叶志超召开军事会议,再次强调了种种理由,准备跑的时候,多数将领们却再没有反驳。

叶志超言:“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若敌兵连夜攻击,何以御之?不若暂弃平壤,令彼骄心,养我锐志,再图大举,一气成功也。”[《盛档甲午战争》上]

这次,除了马玉崑据理力争,强烈反对弃城,激愤道:“余带兵三十余年,经数百战,常以不得死所为恨,岂临敌退缩自贻罪戾哉?”

可惜,左宝贵已经不在了,其他将领没人再支持马玉崑。

马玉崑的经历,何尝又不是叶志超曾经的辉煌?而“临敌退缩自贻罪戾”这句警告味儿很浓的话,真的成了叶志超下场的预言。

这些话,没有打动叶志超,也没有再吓住叶志超。事情遂不可挽回。

平安道监司闵丙奭苦苦哀求,再三劝说,也无济于事。

叶志超立即派一个朝鲜人用平安道监司闵丙奭的名义,致书日军要求停战。

“平安道监司闵丙奭致书于大日本国领兵官麾下:现华兵巳愿退仗休让,照诸万国公法止战。伏俟回教,即揭白旗回,望勿开枪。立俟回书。”[《甲午战争史》引自《楚囚逸史》]

立见尚文接到停战书,心头按捺不住大喜:天照大神显灵,这可救了日军的命!

…………………………………………

叶志超不知道,战场的平静,根本不是更大规模进攻的先兆。

叶志超更没有判断出,日军对平壤发动的是一次极为冒险的进攻。

按他的判断,清军后路被断,什么都不足,但实际上,对面的日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有比大清朝强很多的后勤兵站体系,但也有断档的时候。

本身运输船不够,加上海上大清舰队的威胁存在(日本人想象中的也算数,效果是一样的),运兵、运粮、运弹,十分困难。先运兵好,还是先运粮好,这是一个极为令人挠头的选择题,不得已,日军只能以运兵优先,先把人弄过去再说。

正因为如此,日军才希望以快制敌,打一场速决战。

但长途艰难跋涉,又在平壤胶着一天下来,此时的日军,也已经断粮,连饭团子都吃不上了。一句话,推进太急,后勤跟不上来了。

所以,对面的日军也在苦苦的坚持。尤其是弹药不足,更是日军最大的不利因素。没有子弹,步枪虽不至于成烧火棍,但也就是能当红樱枪使了,就算拼刺,能爬过清军火网,贴上清军士兵,发挥“两米之内的硬功夫”吗?

有本书讲:“叶志超只看到自己缺粮,却看不到日军也在苦苦支撑。”

老实地呆在平壤城里的叶志超,根本没有胆量派出机动部队,估计也没有派出什么侦察人员,朝鲜也成了“敌国”,各种信息不通,成了聋子和瞎子,怎么可能看到日军的情况。

于是,在一个被吓破了胆的将军——叶志超眼里,只有不利条件,没有有利条件。

…………………………………………

这一天,平壤战场天气骤变,雷鸣电闪,大雨倾盆,疲惫不堪的日军只能在雨水中露营,苦不堪言。日军将领清楚,不要说清军还有有生力量,可以发动夜袭,即使清军能在暖暖和和的营垒中舒舒服服睡上一觉,等到日上三竿再杀出来,恐怕都能一鼓作气将日军赶出平壤地区。

再打下去,确实十分危险。

正在惶惶无计的时候,意想不到清军竟会“高挂免战牌”,主动提出停战,怎能不让日军喜出望外。

读过停战书,确认自己眼睛没花,疑心未消的立见尚文又接到手下报告:在七星门上挂出了一面白旗。

…………………………………………

清兵要求停战,在日军看来,就是要投降。外强中干的日本人决定干脆再装大一点,写好回书,并派人接洽受降事宜。

一名大尉——大队长桂大尉带一小队士兵前去。

有记载说是立见尚文旅团长亲自至玄武门,这一说不可信。日本人为了体现自己军事指挥员的英勇,常把他们说得亲冒矢石、冲在前面。那都是吹牛的,别听他们忽悠。

我曾仔细琢磨过侵华日军的指挥体系特点,他们联队长以上的指挥官离前线很远,比有些国军将领都不如。日本人有个“肉弹攻击”的战术,就是不惜代价向敌人阵地集群冲锋,直到用堆成山的尸体把敌人吓疯,把对手的意志摧垮,可是被驱赶的都是下级军官和士兵,到联队长,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

抗日战争中,日军被打死的高级军官很少,其实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只有研究我们才知道,八路军在黄土岭用几发迫击炮弹炸死日军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需要潜进日军阵线多深,需要另加多少偶然因素,这一战果得来多么不易。

一个少将旅团长会为和清军洽降这个尚未确定的事,甘冒危险,到清军把守的城门下吗?回答是不可能。

这种危险还是下级军官去担吧。桂大尉带人进入玄武门,到内城门前喊话。

估计是:投降,挂白旗不算,得缴枪才算……这类的话。清军却并不听他嚷嚷,也不打开城门。

因为言语不通,桂大尉即用铅笔在纸片上写道:“若降服,可允。应速开城门,集中兵器缴于我军;否则,即攻取之。”强撑着架子再吓唬清军一把。写好,从门缝塞进去。

等了一阵,清兵从门内又塞出一张纸。上面写着:雨太大了,一时难以通知到各军,明天早上一定打开城门(清兵亦书于纸上答以:“降雨甚,刻下兵多,难以速散,当期明朝,开放此门。”)

拿大雨为借口,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就是熟人给你下请帖,请你参加婚宴,你说雨大去不了,人家都可能认为你是托辞,何况是敌对双方?两军对垒,计出百端,谁不留个心眼?

没有敲开城门,立见尚文一时倒也做不到“即攻取之”,他沉思之后,下令:“提高警惕,严加防御。”

有书上说,立见尚文一下子看透了叶志超准备逃跑的企图,马上将伏兵埋下,这又有点《三国演义》了。

反正恐怕有诈,做好防御准备是对的。管他是夜袭,是逃窜,还是一夜没事。

饥寒交迫的日军士兵,又要硬挺着在雨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了。

…………………………………………

叶志超已决心突围了。

说他突围,都是高看他了。

还是前边讨论过的战术问题:退却。此时的退却,就是敌前的退却。

我们说过,敌前的退却,是一门复杂的指挥艺术,是一支久经战阵的军队才能顺利完成的活动。

而我们知道,叶志超不是这方面的行家。至少牙山、成欢已经证明了,他撤也撤得没人家漂亮。

现在,他却还要玩一把。

没有“声东击西”制造假象,没有派出得力的前锋、后卫,没有选准一个部位一举冲破敌人防线,打开撤退的通道……

甚至没有开一个象样的军事会议,周密地组织。而这些,恰恰是一场军事行动成败的关键,生死攸关的关键。

当然,即使有会议,当突围明显成为逃离,谁还愿意打头阵,或当后卫阻击部队,都是一个问题。承担最危险、最悲壮,基本上是牺牲自己的任务,这样的部队,除了有“钢火”,还要有精神。

叶志超所做的部署就一个简练的目的:跑!

从双方的记载,特别是亲历战争清军官员写的材料,基本可以证实这一点。

叶志超只是事先密传各营,轻装持械,趋夜而退。就这道命令,还因为叶志超跑得太着急,时间不足,没能详细传达到各个部队。真是坑人!

晚上8时,清军开始撤退。说是撤退,就是选择七星门、静海门(这里离老家近,又处于日军接合部,估计逃出容易些),一下打开城门,结队成群,蜂拥而出,挤不开的就从城墙攀越而出。

出去之后,或取甑山大道而走海岸,或由义州大道而向北奔。

但是,路在哪里?

大雨迷眼,黑夜之中,根本分不清南北,只能是瞎撞瞎碰,争相逃命。一些清军部队迷失方向,撞上了“严加防御”的日军。

开始,日军听见人喊马嘶,还以为是来夜袭营寨的,急忙上前迎战,开枪开炮阻挡。

排枪打来,前面的清军死伤遍地,而后队仍不明情况,还在拼命往前涌,挤在一起。溃兵“回旋不得出,以避弹故,团集愈紧,死亡愈众”[姚锡光《乐方兵事纪略》]。前边的人想回头跑,后边的人只听见前边枪炮声,黑夜中辨认不清,有的误将退回的人当成敌军,慌忙开枪。部分清军就这样被敌我两面夹击,糊里糊涂送了命。

亲历此役的盛军军官栾述善,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情况:

“阴云密布,大两倾盆。兵勇冒雨西行,恍似惊弓之鸟,不问路径,结队直冲。而敌兵忽闻人马奔腾,疑为劫寨,各施枪炮,拦路截杀。各山口把守严密,势如地网天罗,数次横冲,无隙可入。且前军遇敌击,只好回头向后;而后兵欲逃身命,直顾奔前。进退往来,颇形拥挤。黑夜昏暗,南北不分。如是,彼来兵,不问前面是敌人抑是己军,放枪持刀,混乱相杀,深可怜悯!前行士卒,既遭敌枪,又中己炮,自相践踏,冤屈谁知?当此之时,寻父觅子,呼兄唤弟,鬼哭神号,震动田野。人地稍熟者,觅朝鲜土人引路,均已脱网。惊惧无措,非投水自溺,则引刃自戕,甚至觅石碣碰头,入树林悬颈。死尸遍地,血水成渠,惨目伤心,不堪言状!”[栾述善《楚囚逸史》]

求死反生,求生反死。

和日军死拼一天,都没有牺牲这么多人。

对死者来说,没有死在阵地上,死在逃跑的路上,真是再也没有比这还冤的了。

叶志超,实在该杀。

…………………………………………

9月16日晨,日军占领平壤。

意外截击清军、报了一箭之仇的朔宁支队,野津师团本队,还有被打得胆寒,加上雨寒,哆嗦了一夜的大岛旅团,都以胜利者的姿态,列队入城。

平壤本是计划中清军进兵汉城的基地,不仅工事构筑坚固,而且军储甚厚。据日方统计,日军在平壤所缴获的战利品有:各类大小口径炮三十五门,步骑连发枪五百五十支,后膛单发枪及其他枪六百一十支。炮弹七百九十二发,子弹五十六万发,行军帐篷一千零九十二顶,军用锅三百五十四口,各种粗细杂粮四千七百石,大车一百五十六辆,乘马及驮马二百五十匹,金砖四十三公斤,金锭等五十三公斤,银锭五百四十公斤,以及火药、信管、纸币和其他物资无数。[《甲午战争史》引自《日清战争实记》]

这就是叶志超所说的“物资缺乏,补给不继”!

看到这份统计数据,我的吃惊不打一处来。清军的后勤保障困难,官员,民夫,看来十分努力。辛辛苦苦运到平壤,囤积的军需,竟然被叶志超转手补给了日本人。再说,你带不走,可以一把火烧了,埋了……仓促得连这点工夫都没了。

叶志超纯粹在找借口,满口谎言,此前有一阵子我还信了。现在看,仅凭这些东西,打他一个月,都还有余。

不敢说,再支持两天,日军即告弹尽粮绝,不攻自溃。如果坚持十天呢?不用出战,只管守城,战局都有可能改变。

因为,大批的清军已经在往平壤支援的路上。

叶志超,真是杀一千遍也难抵其罪。(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我有一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相关推荐:娇袭我有门徒三千异世龙逍遥这座高校由我来守护黄金耳我将在诸天世界高举龙旗旧神回潮全才杀手我有一口仙气宋朝好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