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徐家,随着徐清的官职做的越来越大,权利也越来越重,徐清也慢慢成为了皇家之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家族之一,可以于范文正公的范家相提并论,不过因为徐清本人早年丧父丧母,之后徐清便跟家族疏于往来,虽然随着徐清发达之后,那些亲戚便开始络绎不绝的来到徐府,求着见徐清,希望能够沾他这位首辅的光。
但因为本身就不熟,徐清这具身体的主人也没受到过这些亲族的太大恩惠,所以徐清除了给一点路费之外,外加汴梁城住着几天的钱给付了之外,其余便再也没有什么多的,至于帮忙,如果是可造之材,徐清可以出钱把他们送去学校接受教育,至于那些吊儿郎当的社会闲杂人等,徐清可没有帮助他们的义务。
人情世故,徐清不可能不做,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一点有好有坏,那就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亲戚会帮你,可别说什么亲戚都是坏亲戚,起码徐清现代的亲戚都是好亲戚,只有极少数是一些见不得人好的坏亲戚而已,在家人生病,徐清没办法照顾的时候,他们会来照顾,还有大家一起去旅游,一起去玩乐这些都是亲情的体现,但亲情也有坏的地方,那就是别人帮了你,你也必须要帮别人。
亲情是相互的,只想得到,不想付出,那是父子母子之间才会有的感情,而在这一方面,徐清也不得不帮,即便他跟这些人并不熟悉,但也必须帮,至于王梨家的亲戚,徐清自然也必须要帮衬一些,比如给他们钱,让他们在当地可以做一些买卖之类的,又或者是送他们进入自己的企业和集团工作,这些都是徐清力所能及可以帮助的,至于有心仕途的,徐清则给他们机会,毕竟王梨与自己不同,自己与亲戚之间感情淡薄,而王梨的父母虽然亡故,但兄弟姐妹却很多,不像徐清,独生子,并没有什么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王梨家里总共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且都是诗书礼仪传家,两个哥哥一个举人功名一个秀才功名。
如今在徐清的帮助下,都成为了地方上的主官,至于两个弟弟,现如今也都进入到官场上,不过徐清能够帮他们进入仕途,但至于到底能够做到哪一步,这徐清就不看亲情而是看才能了,顾忌亲情,徐清只能让他们实现梦想的第一部,至于后面该怎么走,徐清还是要看他们到底有没有才能的。
比如说王梨的五弟,在金融管理上就有不小的才能,所以他也是王梨四个弟兄之中官当到最大的,如今已是三司使钱粮属的主官,正三品,位列朝堂,主管整个宋朝所有的粮食储存,运输和买卖价格,权利极大,至于剩下三位则都没有什么才能,便只是在地方上担任一些科长、室长之类的职务而已,不入品阶,只是一些小官而已。
在这一点上,徐清是绝不容情的,毕竟让一位没有才能的人上去,危害的不仅仅是一地的百姓,更重要的是会形成一种风气,到时候上行下效,徐清把自己没有才能的亲戚扶上去,其他人自然也会有样学样,长此以往下去,朝廷必然形成贪污腐败之风气,而自己想要再行新政难度就会增大无数倍了。
毕竟若想进行改革,最重要的不是政策有多好,也不是领导人有多么的英明果决,最重要的便是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张弛有度,这是很难的事情,试想如果宋朝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全部都是亲戚推荐进来的,那么这个团队有何能力可言呢?而宋朝的朝堂,不就变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模样了吗?
这是徐清所不容许的,取消科举制度,是为了更加多样的选取人才,而不是为了让某几个家族把持朝政,最后整个国家就被几个家族控制着,这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国家要想进步,朝廷必须要吸收优秀的人才进入其中才行。
而不是故步自封,仅仅在少数几个家族内部选拔人才,这是不对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宋朝其实是面对这一个很大的问题的,那就是上层的权利过大,几乎掌握着这个国家除了兵权之外的全部权力,想要推荐几个人进入中央这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或许也是君主集权制度的好处。
比如说明清时代,虽然被历史描述成是一个封建君主制达到最高潮的时代,是一个人没有自由的时代,但正因为君主的权利达到了最高潮,世家们彻底失去了对抗皇权的力量,所以在这个时代,许多平民才可以真的获得锻炼的机会,从而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比如张居正,不过是一个兵丁的儿子而已,这种例子在君主集权制度下比比皆是,且越往后越多,不得不说这是极端君主制的好处。
因为皇帝不喜欢世家的力量庞大,所以必然会削弱世家,而选用一些寒门子弟来作为官员,如此往复,朝堂之上大多数的官员,便是出生普通的官员而已,并不会像魏晋南北朝那样,大家族的官员遍布朝堂,底层平民根本无法居于庙堂之上,这便是集权君主制度的好处。
那就是天下所有的权力都是皇上的,世家也好,读书人也好,不过是代天巡狩而已,所以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是很大的,这是君主集权制度的好处,而坏处便是皇帝昏庸的话,那么国家很快便会衰弱,甚至一代灭亡也不是不可能的,比如隋炀帝就是如此。
而如今的朝廷,因为皇帝的权力被削弱,大量的权力落入到官员们的手中,如今的宋朝,其实不像是集权君主制,倒像是封建君主制的国家了,这一点让徐清很是担忧,这也是他建立党派的原因,如果没有党派,那么世家制度的建立将会非常迅速,而如今有了党派,底层平民即便没有政治资源,但可以相互结党,从而形成一个团体,这样一来便可以在政治上形成互动,小股力量慢慢积聚变成一股大力量,这便是结党的好处。
当然这么做也有坏处,那就是国家的政策将会出现巨大的问题,王安石变法所引动的新党与旧党的争斗,这在历史书上已经很清楚的写出了党派斗争的坏处,而东林党作为明朝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是充分证明了党派斗争的坏处,但凡是总有利弊,结党可以让底层平民拥有一个上升最高领导人的通道,这一点十分重要,所以最终徐清还是选择了官员可以拥有结党的权利,但这种党派仅限互相沟通而已,不能因为党派而有特殊的政策立场。
党派不能拥有政治立场,这是徐清的规定,不然国家大乱,便会从结党开始,除此之外,党派的作用也被徐清严格限制,并且规范起来,任何党派,都必须要在吏部进行登记,不然便是非法结党,如此便要取缔,在其中的官员也都会被撤职查办,因为历史上结党而毁坏国家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徐清还是十分谨慎的,务必保证可以既让上层建筑不至于被几大家族完全控制,又要保证底层的官员们结党营私,这一点很难完全做到,但徐清只能尽力而为。
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或许共产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但这种制度对于治下的子民要求实在太高,简直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人永远只是人,即便在某一个时刻他变成了君子,但君子也是人,而共产主义,便要求人不能像是一个人,你的追求要是高尚的,你的生产力要是发达的,你的欲望是要有限的,而这些,人类都很难做到,或许生产力是最容易的,至于追求和欲望,下里巴人永远爱之者众,而阳春白雪,往往听得人寥寥几个而已。
所以总归来说,世界上依旧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你要求开放,就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犯规,而你若要保守,则必然使国家的经济开始慢慢停滞,你想要科技发达,就必须要加大投入,你想要享受美好的生活,自然也需要花费力气去经营,徐清能做的只是尽量平衡。
至于在平民的生活上,徐清也慢慢开始搭建起一些惠民工程,比如说医疗体系的覆盖,当然,不可能像现代一样,搞什么全覆盖之类的东西,宋朝可支付不起全国所有人的医疗费用,宋朝能够做的,便是一些常见病的药材,让他们的价格下降到一个普通老百姓可以消费的地步,至于多出来的钱,则由国家一力承担。
至于那些重病,那就只能自己医治了,毕竟朝廷的财力有限,能够做到的只有如此而已,若是想要达到全民医保,所有医药费都由国家来支付,那以宋朝现在的速度,起码再发展五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走到,现在能够把基本医疗的费用承担下来,这对于宋朝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了,若不是殖民地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徐清是万万不会做这件事情的。
至于养老的经费则更是有限,最多只能保证穷困的老人不饿死而已,至于能够有养老金之类的东西,现在还是暂时无法推出的,只能等待机会慢慢发展,等有钱之后再慢慢推动这一项社会福利了。
毕竟养老金可不像医药费,人生病的情况很少,且医疗保险也只是涵盖最基础的毛病而已,所费钱财并不是特别的多,基本上老百姓交上来的医疗保险费用就可以自己支持,但养老金就不同了,随着医疗技术的上升,卫生常识的普及,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这虽然有很大的好处,但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养老的问题,老人少,养老自然就比较轻松,可随着年纪大的人越来越多,养老就变得非常复杂了,而国家是无法承担的,即便在现代,养老金的费用依旧是许多国家的重大难题,非常的不好解决,因为养老金对于政府来说,是永远不可能持平的,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得到,美国的养老金是靠投资国家债券来增值的,中国是靠国企股份来保证的,单单依靠年轻人上缴的养老金,是根本不可能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的。
再加上因为经费有限,尤其是在面对老年人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的时候,徐清一般会更加偏重年轻人一点,所以即便有经费,他也更愿意投资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所以养老这件事情,徐清只能暂时放在一边,等到国家有余钱之后,在慢慢开始建设起来,而眼下能够做的,便只能是让老人暂且不饿死而已了。
还好,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这个传统,如果有子女,或者是亲戚,起码不会让老人饿死在家里,冻毙在街头,这就给国家省却了许多的负担,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在宋朝发生,宋朝的底层平民数量一直在减少,中产阶级在壮大,这也给了徐清一些时间,不然若是家里没钱,那即便有孝道,但恐怕也很难妥善照顾所有的老人。
而现在不同了,大部分人家里都有些钱财,养两个老人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再加上宋朝的医疗发达不仅仅让老人的寿命增加,也让新生儿的死亡率降低到了历史最低点,宋朝也不禁止生育,大多数老人家都会有四五个孩子,大家一起来养,压力自然不会特别的大,而这也给了徐清很多的时间,让他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们身上,等到生育力下降之后,在慢慢把注意力放到老人的身上,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思想,也让中国的养老问题相比起其他国家来说,要好的多得多,不至于出现老人在家中老死却无人问津的悲惨事件发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