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战最焦灼之处,在城头之方寸之间。
文安县破城之战后,刘备和李孟羲两人借城墙之便,操练攻守战法,当时论定,攻城之时,要错开城后楼梯所在的位置, 因为我军将士若于此处上城,将面临来自左右和来自楼梯口叁面敌人的围攻,且离楼梯口近,敌军增援到达迅速,进不利我攻城之士。
故,攻城之主攻点,应避开城后楼梯处。
最好的攻城点,应该是城墙角,因为……
刘备和李孟羲两人, 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沿着城墙,往城墙角看,他们看到了,城墙角耸立的,高高的箭塔!
刘备和李孟羲都愣住了一会儿,两人一左一右仰望箭塔的眼神,有那么好一会儿的迷茫和不解。
就像,是智障al数据库不全,然后扫描到陌生东西时,当机了。
好一会儿,刘备和李孟羲不约而同的回头,看向彼此,默契尽在不言中。
“奥,”李孟羲抬头看着刘备,恍然奥了一声, “原来, 城墙角, 会有箭塔来着!”
早前文安县推演攻守战法, 文安县城小破城一座,城墙角没有箭塔,因此,李孟羲很快就发现,攻击城墙角这个位置,第一,攻城队承受的箭雨密度最低,第二,跳上城墙角这个位置之后,攻城士兵周围的敌军远比城墙中端的敌军要少。
简化一下来比较,就拿打架来说,打架的时候,背后靠墙,就能避免来自身后的攻击,就能少应对一个方向的敌人。
城墙角这个位置,也等于是靠墙了,也能减少一个方向的攻击,登上左城墙角,不用面临来自右边的攻击, 登上右城墙角, 不用面临来自左边的攻击。
城墙角毫无疑问是防御薄弱之处。
然而,现在见到前方城墙角耸立的箭塔,李孟羲意识到了,古人也知道城墙角防御力的不足,并发明了箭塔作为补充手段。
攻城队如果攻击城墙正中,那么毫无疑问,将承受前方和左右的弓弩的重叠攻击,将承受最密集的箭雨。
但,攻城队攻击城墙角时,只有承受前方和一侧侧翼的箭雨,敌军箭雨密度大减。
这是敌城没有箭塔的情况下。
但敌军城角耸立着箭塔的时候,情况就变了。
在城角的方寸的空间,箭塔数层,每一层都可站上弓弩手,一下让城墙角的兵力密度提升数倍。
于此时,攻城队再从城角进攻,虽说少了侧翼的箭雨,但却多了箭塔高处的箭雨,城角此时,箭雨密度不再薄弱。
等到攻城队从墙角踏上城池之后,因墙角箭塔的存在,攻城之士将再次受到左右围攻,城墙角的兵力薄弱不复存在。
多了箭塔,瞬间让城墙的防御结构大变,墙角一跃从最薄弱的位置,变成了最牢固的位置。
攻守从来都是一体,古人筑城之智慧,令人叹服。
李孟羲遥望城墙上的箭塔许久,他学到了新的知识。
攻城战法2.0更新。
筑城守城战法2.0更新。
【城角箭塔之用,墙角乃结构,人力,箭雨,之薄弱处,亦被攻破。
为解此缺,增强墙角之防御,可于墙角处筑箭塔。
箭塔高数层,可容甲士强弩数十,亦可屯擂木巨石金汁以备防守。
箭塔一出,城上固弱易势。
墙角无箭塔,则墙角最薄弱,而墙中段防御固强;墙角有箭塔,则墙角防御最强,墙中段防御亦强,城防无薄弱也。
知攻城之法,若敌城墙角有箭塔,则必使床弩投石机火箭等,先摧箭塔,再强攻城角。
于守城之法,墙角有箭塔,守城之时,可多派强弓劲弩上塔,盖此处高耸开阔,高城墙丈余,塔上居高临下,能更尽弓弩之威。
于墙中段,敌军不时跳梯而入,墙中弓弩手时时被扰,不能全力发矢。
于箭塔之上,敌军纵自墙角跳入,其不能极高,塔上弓弩手不为其扰,可全力发矢。
于筑城之法,城但有角,则必要于城角处筑箭塔,不然,则城防有缺。】
攻城守城战法更新,李孟羲写完所有,卷起布匹,收起笔墨,再抬头看,远望敌城箭塔,李孟羲眉头微皱。
城墙角的防御破绽不能利用了,主攻点不能选在城角了,那就只能从城中段攻了。
攻城墙正中,应避开墙后楼梯处,遥望城池看了半天,也看不到墙后什么地方有楼梯啊。
想起来了,古代攻城时,有专门用于观察的攻城设备——井阑。
井阑是一种非常高高度看完了超出敌城很多的一种大型器材,井阑最大的优势就是高度,借由高度,井阑上方的士兵可以把城中看的一清二楚,敌军任何兵力调动都能观察的到,自然,城墙构造,墙后何处有楼梯口,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井阑可有观察功能以外,还可把井阑推的离城墙近一点,井阑上的强弩手可借高度居高临下的打击城头之敌。
甚至,井阑上搭块板,还能放床弩。
一架床弩对着城头敌军不停的射,那守城之敌,心理压力得上天了。
为弄清城墙构造,需要井阑。
李孟羲和刘备一起去木匠营,和木匠们沟通井阑怎么做。
军中现在有了厉害的军械匠人,是卢植旧部,从董卓手里挖来的。
从军械匠人那里得知,井阑需要不少木头,还费功费时。
木头不是问题,费工费时的话,李孟羲问,需废工时多少?
军械匠人沉思片刻,四五天。
四五天时间就有些太久了,尤其是军粮不继的现在。
李孟羲眉头皱了一下,以李孟羲的理解,井阑最大的用处就是高度,也就是,只要够高就好了。
往远看了一下,还能看到远处城池的轮廓,“这样如何?咱就搭个高架子,越高也好,然后找根长竹,竹竿上绑着一人,把人举起来举高,也能看到城里。
如此,不就省了许多工时?”
李孟羲的方法让工匠们诧异,工匠们习惯了踏实干活,李孟羲跳脱的思路完全出乎匠人们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