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生
第一卷
第七章 桥队混饭吃
时代的浪潮浩浩荡荡,被裹挟的我们一如既往,一个声音在高叫着“放弃抵抗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们拼命抵抗?我们屈膝投降?不,卑微如我们,只想在这浪潮中安然无恙!
-------------------------------------
所以呢,从挖方地段往这边填方地段运输卸土的渣土车很多,远远的能清楚的看见飞驰在主线路基上的渣土车后带起的尘土纷纷扬扬,浩浩荡荡的此起彼伏着。这肯定是环保不过关的,扬尘太大,不过这里前后左右村庄少,又都拿到了一定的补偿,所以并未有任何的举报投诉,民不举官不究嘛。
几乎所有的工地都或多或少的有违规的地方,但都是不会放到明面上来的,这是常情,不然很多项目都做不了。
也不是不能做,只是现有的单价根本做不出来,低价中标法的连带后果就是企业为了赚钱会削减相应的非必要措施,无论是国企私企,都是一样的操作方法,但请各位看官放心,绝大部分的工程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保证质量这是原则也是最后的底限,真正的施工技术人员与企业都不会越线。
这里指的措施一般是安全施工措施,相对的削减,工人和机械少了羁绊和约束,会增加工作效率,这也是大家都知道明显有违操作规程却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采取相应投入小的措施来保护施工人员及机械的安全。
在这里必须向劳动在一线的务工人员致敬,很多时候你没有亲眼见过,你不会知道他们的伟大和辛酸。
他们衣衫褴褛,他们背井离乡,他们吃最差的饭抽最次的烟,他们住最简陋的工棚。酷暑寒冬他们没有空调,逢年过节也没有多少加班费。为了拿更多的日薪,他们甚至漠视自我的性命。他们大多大字不识,却有着劳动人民与生俱来的狡黠与智慧。他们是我们民族脊梁的一部分,他们配得上我们所有人的敬意。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和立法,务工人员的待遇也在逐渐的提高,近些年已经比较符合市场规律了,技术工人的工资总体是高于施工管理人员的工资的,只是企业里边的人多了五险一金,而工人现在并没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国家会完善这方面的政策。这是应当应分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抛开这些思绪,回到工地现场,除了渣土车在按现场指挥人员有序的倒车卸土,推土机,铲车,压路机,挖机都在各司其职,一派热火朝天的情形。
主线路基上有测量人员带着本地杂工一早打好的灰线方格,每一个方格中都只倒了一车土,而每一车土石方量都是大体不差的,所以看起来还是比较规范的。当然了,据林云所知,很多工地都不会这样去做,而相对粗糙一些,只有一部分大型中字头央企和地方龙头国营企业会去做这样的工作。
嗯,这就是标准化施工的好处,方便掌控质量又看起来规规矩矩。很多靠经验工作的老一辈施工人员是不屑这一套的,他们每一个都带有他们那个年代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有深厚的临场实践经验,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和这个靠数据和试验室指标去临场指导施工的时代已经格格不入了。并不是年轻一辈抛弃了他们,而是时代选择了进化和更新。当然,也有一部分老一辈的施工人员与时俱进了,但他们几乎都到了更高和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主线路基边上几个当地的杂工在路基队技术人员的指点下在疏通导流沟,看来路基队也接到了防雨防洪通知,正在有序的做准备,见这边干的有条不紊,林云只和路基队技术人员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嘱咐了几句,抽了一颗烟就继续往前。
一路走走停停,每个工队,每个工点都抽调了人员机械该挖导流槽沟的都在有序的挖,看来曾老板是每个工队都通知到了,而工队都执行的不错。
雷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密集,一路无事。
差不多快到项目中段的时候遇到安全科一行人,安全科带队的是科长蒋大勇,另外两人一个是他徒弟孙科,一个是吴西,这两个小伙子都是去年的实习生,为人也算谦虚,毕竟是大学生,安全科的资料管理及安全技术交底都搞得妥妥贴贴的。
好几次林云都看到两人在现场登记工人信息,收集身份证。林云也知道这两个小伙子对工人搞的安全教育弄得不错,什么入场教育,岗前教育,班前会什么的都时常在搞,弄得有模有样的。
林云一边羡慕一边腹诽,MD,人安全科还三个人呢,自己这边全抽测量组去了,留自己一个光杆,想压榨一下年轻人都找不到机会。
几人打过招呼,相互交换了一下来路上的各工点准备情况,林云惦记帮监理办做的汇报材料的事情,和蒋大勇一行分开后,招呼小罗依然走主线路基但是不停车,走马观花一样的回到了项目部。
回到项目部时间都下午4:25了,刚坐定拿出U盘把资料和和照片拷出来,电话响了,桥队老黄打的,接起来。
“林工,能不能让拌和站把混凝土发出来,让我们把昨天做那个桥台基础浇了。”
我去,这事麻烦了,很有可能这雨就要下来了。桥台那地方又是位置低又有基坑,这浇吧,怕浇筑不完就下雨,不浇吧,百分之一百扛不住大雨,基坑泡水是小事,塌方就有点棘手了。
去球,有什么好慌的,先问下情况,再说昨天是给拌和站报过计划的,真要出料也就最多半小时就能抵达工点。你看,关键时刻人还就得有那么一种二杆子精神,慌是没有用的。
“老黄,你们模板合好加固好了?”
“合好了,你不在,质检科罗工过来看过的。”
“那给监理报检没?”
“罗工说让你报。”
我去,罗兵这小子人呢,MD,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跟监理办的人接触,大哥,你再看不惯监理办那种工作作风,只是工作也。算求,别去想他了,得想办法把这事处理了才是对的。
林云打定主意,浇,必须浇,至于怎么浇筑先看情况,给监理报检什么的程序暂时顾不上了,只有先斩后奏了。
“老黄,我马上给拌和站打电话让他们发料。但是你必须要有心理准备,抽几个得力的工人,抓紧浇混凝土,遇到下雨就浇一半,得保证基坑下雨时候不会塌方,你得把薄膜准备好,一下雨随时覆盖。”
“没问题,你先让拌和站发料,我让仓库拉一卷薄膜过来,顺便带几个工人。”
“好,就这样搞。”
林云挂完电话,给拌和站打电话交代了混凝土,让他们按昨天报的桥台基坑混凝土计划拌和,拌和好直接发料,如果没拌完遇到下雨就停。
林云回头又给罗兵打了电话,没提监理报验的事,只说自己去工地守着浇混凝土去了,让罗兵一会儿回来把他电脑上的U盘里边的资料和照片素材拷过去,抓紧把监理办的PPT汇报材料做了,做这些,人家是内行。
按说两人是平级,林云因为心里有点火,吩咐起来时也没客气。不过罗兵这小子干活是没得说,虽说不爱和监理办这伙人打交道,但是干活还是不含糊的。
林云把电话打完,又到司机班找到小罗,幸亏今天测量组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要走了一辆车,所以林云才能随时用上车。
下午4:40,乌云密布的天空越压越低,风一阵紧过一阵。
五里冲大桥桥台基坑旁,老黄正指挥着工人在调整溜槽的位置,为浇筑混凝土做着最后的准备。
溜槽,劳动人命智慧的结晶,一种混凝土导流装置,可定制,可自制。视不同的工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结构物可任意调整,模样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但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得到耗子的就是好猫。因其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易于操作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深受广大包工头及工友们的喜爱。
泵车?大哥,小方量混凝土使用泵车,工人还要不要工资了。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物溜槽和泵车,也开发了一款混凝土布料机,不过多用在房建,这里不多说。
混工地第六条:成本是第一位的。划重点
非具有政策性强制要求及安全性必要措施外,其余的一切措施及操作方法,所有的工地都会采取成本低廉且便于操作那一个。
为什么?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办法。再好的指导性思想,再好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和实践相结合,都只能流于形式。这么说吧,农田里边,再好的奔驰宝马法拉利也干不过拖拉机。
林云刚接了电话,预计混凝土15分钟以后到达现场。因为现在是基坑混凝土浇筑,所以会非常快速,如果准备工作到位,操作和运输衔接得当,每小时能浇筑至少60-80m3,当然这仅仅是单纯的搅拌及装卸运输混凝土的时间,不包括振捣及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处理的时间。
林云一直在这里守着,从第一车混凝土到工地时间的下午5:10分开始到现在,一共完成卸料的搅拌罐车一共是4辆,三车12m3,一车15m3,合计浇筑了51个m3,差不多快到一半了。
林云心里正求爹爹告奶奶的祈祷老天千万要晚点下雨,要再给最多一个半小时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了,到时候就是下刀子也不关林云的事了。
可从来都是天不遂人愿的,时间下午6:30,第5车混凝土刚卸了一半,黄豆大的雨点就开始砸下来了,看着工人手忙脚乱的样子,林云也只能一阵苦笑。
“老黄,赶紧让卸料的工人把卸料开关开到最大,趁这会雨不大把料卸进去再说。还有把另一根振捣棒也用上,抓紧时间振捣,完了直接把薄膜盖上去。”
又一阵鸡飞狗跳,老黄亲自下场提着振捣棒去振捣混凝土去了。
这个一般混凝土都属于多孔结构,振捣设备的作用呢,就是要让混凝土结构变得密实,主动去把结构物中的空气排出来。当然空气是绝对排不完的,只需要排到肉眼不可见,并且能满足混凝土结构物设计受压及抗折强度就够了。而日本发明的自密性混凝土呢,因为成本高昂,并不适用普通混凝土结构物。为什么要加后面这句呢,因为杠精太多,不得不防呀。可见杠精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能让一些原本不够严谨的说法必须去变得相对严谨。
其实林云让工人完事儿后用薄膜去覆盖混凝土呢,并没有什么卵用,而是因为这个基坑浇筑并未向监理报检所必须做的无用措施罢了,大概就是最后的遮羞布了。因为混凝土只浇筑一半多一点的原因,上边裸露出来的一截子钢筋笼会因为雨水的原因产生锈迹,要说用薄膜防雨,纯属扯淡,基坑积水是肯定免不了的,而现在混凝土并未凝固,所以一旦积水,已完成部分的表面10-20CM混凝土肯定会被污染,因为雨水的浸泡,这一部分的强度肯定也是不够的。
只是相对于基坑垮塌来说,这样做今后最好处理,只需要把被污染部分和表层的浮浆凿除点就可以了,二次浇注的时候先淋上一层纯水泥浆再浇注就一切OK,并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连续性及质量。
等工人把一切弄完都已经七点零几分了,林云倒是早就躲车上了,所以衣服没湿多少,而其它的工人全部成了落汤鸡,包括老黄在内,绝对内裤都能拧出水来。
因为项目部已经过了6:00的吃饭时间,也没打电话叫留饭,所以呢林云提议让老黄带着工人大家一起去镇上吃点。
老黄说不用,说工队驻地还有饭菜,也有酒,让林云和司机小罗一起去工队驻地食堂吃饭。
林云也没客气,让老黄先带走四个工人,剩下的三个工人则坐着林云和小罗这辆车,林云让小罗往镇上开,买了几个凉菜一箱啤酒。
雨越下越大,就像天被捅了一个窟窿,像瀑布一样的雨从天上倾泻而下。
此刻林云坐在桥梁工队的餐桌前,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吃过饭了,大圆桌前只有林云,老黄,小罗以及一起的这几个工人,其中就有带队的工长老王,对,就是那个集万千宠爱与技能与一身的老王,至于他住在谁的隔壁林云肯定是不知道的。
隔壁老王,不知道怎么搞出来的梗,这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最先被这个社会搞坏的词语是小姐,然后是老师,教授,专家,校长,现在轮到老王了,如果有一天造词的速度赶不上毁词的速度就麻烦了。林云一直在想中国这几千常用字,不知几十几百万的词语如果都被丑化了,出门碰见熟人该说点啥呢。啊~哦~也不行,别问为什么,问隔壁岛国去。呵呵,估计今后相互见面就剩傻笑了,还必须要笑的纯洁。
桌面上的菜还算丰富,证明桥队老板对工人还不错,一盆芋头烧鸡,一盆莴苣烧肉,一盆糖醋白菜,一盆西红柿蛋花汤,全是大份量的。工队不像项目部那么讲究,都是桌餐。而现在的大部分项目部呢对传染病防治这一块做得好一些,都是分餐制。
如果各位今后有机会去参观像中建或者中铁这样的央企,或者一些排名靠前的地方龙头企业,一定要在他们的食堂吃饭,去亲自体验一下,你们就会发现,真的不错,饮食荤素搭配非常合理,营养、卫生、又丰富。不说学校食堂比不上,这绝不是说大话,很多机关食堂都比不上。而且只要五块钱一餐,而这五块钱还是餐补,反正项目部人员呢,不用直接掏这个钱。嗯,就说这么多,虽然不能大鱼大肉,但是菜品多样,好吃管够,吃货就别去了,吃胖了不负责。
绝对没有骗大家去工地上班的意思。哈哈哈
工人嘛,无论什么工种的技工都会做或多或少的体力活,所以呢,饭菜呢,分量是管足的,口味也还过得去,现在这桌上两荤一素加一个汤,另外林云买的猪耳朵和卤牛肉,够大家喝酒吃饭了。
林云分别开了两瓶啤酒递给老黄和老王,然后工人有愿意喝白酒的喝白酒,喝啤酒的喝啤酒。
这是林云第一次到桥梁队驻地吃饭,几个工人还有点拘束,老黄老王倒是能放得开,其余几个还真有点小心翼翼的意思。不对,不能是这个氛围呀。林云端起自己身前的啤酒,也像工人一样没有用杯子,对瓶吹,不行也得行,跟工人打交道得有那么一股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气,才能抵消相互之间的距离,才能化开那种莫名其妙的拘束。
“来,我敬大家一个,今天下午辛苦大家了。”
林云一仰头咕嘟咕嘟灌了半瓶,一桌人端白酒的端白酒,吹瓶儿的吹瓶儿,司机小罗则闷头吃饭。林云也没管这话说得对不对,不过明显抢了老黄的词儿,管不了那么多了,酒得喝起来。
几杯酒下肚,一桌人的气氛慢慢开始热烈了,可见酒有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好东西。
“老黄,怎么不见你那个搭档呢。”
桥梁队两个老板,一个姓黄,一个姓张,两人岁数相当,怎么拆账的林云肯定不知道,但现在现场忙里忙外的只有这个老黄,而另一个老张林云很少见到,所以就无话找话的问了一嘴。
“张老板在另一个工地呢,那边还没完,完了就过来了。”
这么随便一问,随便一答就透露出了很多信息,这得看个人的理解和接收能力。林云虽然是无意问的,但是至少知道了桥队两个老板是以老张为主,因为老黄说的张老板并没有讽刺的意味,说得很自然又真诚,结合其他渠道了解的信息,两人中以老张为主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饭桌上林云还收集了一个更重要的信息,万精油老王是张老板的人,虽然这个信息对目前的工作没有任何的帮助,但搞工地的都知道,对上对下,一定要把关系理清楚,所谓管理终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混工地第七条:工地待人接物一定要理顺关系。划重点
与工人或者同事上级打交道,一定要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为总有一天在工作中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