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沙军师身死,孙敕自尽,赵六被杀。西瓯王终于退兵,并且答应永不再犯。这本是令人兴奋愉悦的事情,可是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太多人了,而且战事发生在富裕繁华京城前。这让城中百姓真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庆幸之余,未免有着几分悲凉。
而枢密使李洪义,为保国家,舍身取义,更在人们心头,增添了浓郁的伤感。
七日后,李洪义出殡,葬于城郊北坡。追谥忠武,封永宁王。
皇帝亲自扶灵,文武百官相送。甚至在长街上,无数老百姓自发前来,为大将军送行。
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唯独缺了邵安一人。
自那日战事毕,邵安心痛旧疾又犯了。他疼的昏睡了几日,一直在相府养伤。期间邵府闭门谢客,唯有刘汝卿在床前日夜照顾。
张三、李洪辉、徐磊、高巍等人,都密切的关注着相府,关注着邵安的动向。他们想劝却被拒之门外,而刘汝卿想劝,却不知如何开口。
李洪义下葬后第九天,张三终于忍不住,仗着自己右腿伤势快好了,便翻墙进入了邵安的府邸。
而邵安并没有听见张三的脚步声,他斜靠在床上,安静的看向窗外,云卷云舒。
“邵安!我……你……”张三一见到邵安,发现自己准备好的所有说辞,全都说不出口。世间没有任何言辞,能够安慰得了床上愈发消瘦的邵安,能弥补得了他心头的伤口。
邵安回头望向来人,他知道张三想说什么,虚弱的笑道:“张哥放心,我看得开。战场凶险,我心里清楚。其实从他第一次出征,我便有着准备。可是保家卫国是他从小的理想,我怎能阻止他上战场?”
“他说他要当大将军,保家卫国。可他一个孤儿,小小年纪,哪知道什么是家,什么是国?我觉得他就是听书听多了,才想去当什么将军。”张三想起他们年少时,整日玩乐,无法无天,只想着混吃等死。只有李洪义有着青云之志,却被隐卫们嘲笑,觉得那是空想。
然而谁也没想到,李洪义终究还是实现了年少时的理想,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这是李洪辉托我给你的,你哥哥的……玉佩。”张三小心翼翼的捧着玉佩,“李洪辉说,他去的时候很开心,没有痛苦。把玉佩交给你,是他最后的遗愿……”
邵安双手接过玉佩,抚摸着上面的花纹。李洪义死在和弟弟相认的期盼中,死在阴谋没有揭开的前一刻……
他再也不会知道,他敬爱的皇帝有着怎样的心机,也不会知道,邵安这些年,又是怎样的煎熬。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无忧无虑,潇洒快活。
“还有一事,想请张哥帮忙。”邵安说道。
“你说。”
“侍卫司权力过大,毒害甚远。张哥可愿放弃都指挥使一职,请圣上撤立侍卫司?”
张三自从知道了丁一真正的死因,早就不想再效忠于圣上了。他点头道:“我自然愿意,只是皇上会同意吗?”
这点邵安早有准备,他取过枕边一个小木盒,交给张三,“进京多日未曾面圣,这是兵符,张哥帮我代还了吧。”
“我知道了。”张三接过,这是要以兵符威胁皇上,撤暗卫。
“里面还有相印,也一并交给圣上吧。”
张三闻言一惊,“你又要走?”
“不走,只是辞官。”邵安继续望向窗外,望着李洪义墓地的方向,“若我走了,恐坟茔新草,无人祭扫。惟愿有生之年,折柳携酒,执杯相祭。”
※※※※※
没过多久,张三提出撤销侍卫司,文武大臣虽然惊奇,但都纷纷附议。皇帝思量片刻,最终同意。至此,安王府的所有隐卫,全都陆续离京。
离开那天,张三、李洪辉、陈五、徐七四人在京城城门口道别。
“老五、老七,你们以后去哪儿?”张三笑问道。
徐七漫不经心道:“先去江南转转,再去大漠看看。反正天高海阔,想去何处就去何处吧。”
“挺好。”张三看徐七丝毫不介意丢了官位,反而因为脱离了隐卫身份,更加自在洒脱了。
徐七问陈五,“五哥,你呢?”
“我江湖上有朋友,估计以后和他们一样,闯荡江湖了。”
“五哥武艺出众,一定会成为大侠的。”徐七抱了抱拳,“各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别过了。”
陈五也对众人道了声:“告辞!”
目送着那两人远去,李洪辉问张三:“以后你靠什么营生?”
“你忘了我的本行了?不干隐卫,我还可以开酒楼啊。或许不久你就会听到,天下第一酒楼老板张三的名号了。”
“你还用张三这个名字?怎么不用你的本名?”
“我的本名……”张三尴尬的摸摸鼻子,“我觉得还是张三比较亲切。”
李洪辉淡淡的笑了笑,这得是多奇葩的名字,才会比张三更难听啊!
“喂,别乱想。我的本名,很正常,非常正常,必须正常。”张三强调着,却是越说越可疑了。
于是他急忙转话题,“老二,你想要恢复本姓,叫王辉了?那你以后做什么?”
“装了李洪辉许久,也该做一回王辉了。”李洪辉含笑说道,“以后我可能会著书立说吧。当年邵安赋闲时,曾写过一本《奇门遁甲集注》,他给我看过,我觉得想法很好。我也想写下对于阵法的研究,就叫《阵法新编》如何?”
“甚妙甚妙,那我可等着拜读王辉军师的大作呢。”张三笑了笑,最后恋恋不舍的看了看京城,对他说,“我们走吧。”
两人轻骑快马,并辔而去,微风吹拂着他们的披风上下飞舞,依稀还是旧时长安中张扬模样。
然而他们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所有离开的隐卫们,心中都十分清楚,恐怕他们这一去,此生再难回到京城了。他们得罪过太多的人,也冤枉过太多的人,京城上至文武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不会欢迎侍卫司的人再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