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书生肯为家国死,焉能低头做胡人。”赵烈狠狠地拍了十几下手,对于这种人才,他最需要!不过不能助长他这种风气,最好也不要打压。
那文士伸出手臂,向外探道:“还请大人放过在下……恕不能与胡儿为伍!”
赵烈嘿嘿一笑,不顾什么仪容仪表,往胡床上一坐,而后招呼道:“公且坐下,我素常遇不到公这样的人,所以总也会失去自我。有时候解决了一定的事情便会目中无人,飘飘欲仙,好像自己是个什么人物了一样。”
文士见赵烈死皮赖脸,也不好再说什么,他能住在驿馆而不是荒野,还得看赵烈的脸面。不过他也不肯接受赵烈的邀请:“我不食胡肉,不着胡衣。平素更不愿意坐胡床!”
赵烈将一块西域蜜糖放在桌子上,悠然道:“我知道我说不动公,不过……这天底下总归会有人说的动你。”
文士唇齿相讥:“在下一无父母,二无长亲,三无兄弟,四无媒亲。不知大人欲让何人来劝说我?”
赵烈将那老者赠予他的百工谱从行囊里拿出来,昔日他总觉得自己除了传承这个东西……别的还真没什么用处。不过有了便能用到,若不是他执意将其带在身上,还真想不到这百工谱会有这么用的一天!
文士将百工谱拿起来,摸着上面的古朴与沧桑,眼泪处地流了下来。他将书籍轻轻摊平在桌面上,不敢用手去触碰。前后寻找了好几次,便将其他书的书页撕下来,贴在手指上一页一页地慢慢掀开来看。
良久,文士问道:“此书……大人是从哪里得来的?”
赵烈说道:“此书是我传承于我的恩师,也是当今的隐士卫公。而今恩师已经答应我的请求,出山助我。公见了这百工谱……便知道我师的心意了。”
文士粗通其术,知道从这纸张到里面的技术,一样样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和精华。甚至鲁班锁的精解,都用隶书和秦文详细写在里面。为了对比,书中尚且保留了大量的七国文字,对无论历史还是技术的传承,都影响极深。
他抚摸了良久,甚至俯下身来,闻了闻书中古朴的味道。那淡淡的墨臭,还能扑鼻。就算这东西是用行书和楷书写的,只要里面的东西是古法,那么这东西就是十足的好东西!
赵烈并不催促,他甚至能看出来此人对这本书的热爱,甚至超过了他对这本书的保护。
文士转过身来,泪流满面。他径直走到赵烈身旁,跪拜道:“野士高如字安邦,见过大人!自今日起,如便追随大人,鞍前马后,效力前驱,为我中国(此中国当中央之国讲)汉家,尽绵薄之力!”
赵烈赶紧将他搀扶起来,老泪纵横道:“有公如此,不愁天下不安!如今永安镇正少人才,如今有了公,我便多了一肱骨之人。”
高如诉苦道:“此生仅为做汉臣,不肯为胡虏!若不是看在卫公的面,我定然拂袖而去,绝对不肯侍奉大人!”
赵烈赔笑道:“如今已经成了定局,我纵然一心恢复汉家名
声,也要顺应时事。不能一味违背,做人嘛,总也要违心而行。天下谁人……彻底干净?”
高如默然,赵烈问道:“公此前在这刺史府做过什么,可与我说说?我对公的才德很是好奇!”
赵烈之前就考虑过了,能为刺史府写文书的人,定然不会太差。纵然差,也能做一个郡守,好一些都能做一个州官。如果真有大才,那用在哪儿,不都是赚?
路遇石头,刨开发现是玉。不过从反面来说,纵然用人需要选拔需要磨砺,庸才却生在郊野,而人才藏于缝隙。这是用人之人的过失,而并非人才的过失。
高如说道:“灵州刺史时常作奸犯科,偷税而漏财帛。整个灵州沆瀣一气,上下不通畅。众人大都是靠着买卖官爵或者亲戚相互攀附来得到地位的,所以对很多事情都不懂。
我时常替他们做税,替他们发文书安民。汉家的人还是很多的,三十年前六镇之乱,六镇的人大都迁徙去了关内长安以及秦风二州一带,此地……还是汉人居多。”
赵烈点点头,而后说道:“我经常问起身边的人,五胡之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与我说过很多,大体上就是除了一部分的杂居已经彻底融合以外,其余的都是聚集在六镇而后迁徙而来的。
虽然看起来非常之乱,但是大抵上能看出来,从前魏(北魏)到如今,鲜卑儿用了很大的力气去处理这些人和民族的问题。世家大族虽然时有通婚,实际上手握重权,很难被连根拔起。汉儿越来越多,根基便会越来越深。如今虽然反对汉化,却已经是回光返照,强弩之末了,鲜卑儿早晚会坍塌下来的。”
……
次日清晨,赵烈简单收拾行装,准备北上归镇。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约见了夏州的使者和刺史部的一些人。众人划分土地,丈量沃野,好不痛快。
赵烈给他们打上一记先手拳,告诉他们一定不要太过张扬,慢慢把事情都安排好。这些被选中的土地则当即做价租赁,赵烈绝对不还口。且将白条打上,准备回去之后,就用双厢车运钱交易。
这个算盘……其实打得绝妙!此地地处偏远,又没有世家大族在此掺和,正是绝佳的天然土壤。趁着这一波周王朝的强国之梦,将自己的根基狠狠地向外铺张而去。不仅如此,还能吸引世家大族的注意,慢慢拓宽以永安镇和敦煌郡为线的道路。
而且这河南之地,对于棉花来说,正是生长的沃土。依着如今的推广力度,再加上赵烈组织的女红人数,一如丝织品远洋海外,和棉纺织品,最起码能在十年之内,让赵烈赚他个盆满钵满!
不过赵烈对这些算计能产生多大的风暴并不预估,也不怎么上心测算。因为世家大族不是傻子,他们曾经在东汉末年亲手推动了风暴的生成,除了没有将皇帝这个思想从人们身上抹去,一切工业革命该干的,他们都干完了。
圈地买人,结党营私,卖官褥爵,把持朝政。这些只有某个不落帝国做到的,他们在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感觉到危险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党锢之祸禁的是谁?东林党又会为何逼迫皇帝?天底下没有君臣的矛盾,只有权力的矛盾。作为皇帝是给予臣子嚣张的权力的,作为回报,臣子必须服从皇帝。一如军队纪律,将士必须服从命令,臣子亦然。如果臣子造反,不是为了夺权,便是清君之侧。
一如当年太傅陈蕃百人攻宦官,天底下无论忠奸,无论大小官吏,必须得保护权力的来源,才能稳坐自己的江山。
想要天下臣子反对皇帝……只有世家大族能做到!而现在的世家,恐怖的根本无法直视。天下百姓到底有多少在他们手中……很难说清。山东世家,光是东海煮盐的世家,就根本不敢加以指摘。
以百姓为器,日夜煮盐,有如下海采珍珠的人,十颗珠子不过百钱,而卖出去给皇家和富贵女子,则百万钱不止。天下世家坐拥海船数十万,如今广州之人,扬帆入海者十之八九。西往各地,无人不知中国,无人不晓世家。
那些沙门高僧,为何宁愿渡海前去中国传递佛法,也不愿意在当地普度众生?钱财……虽说身外之物,但若是听说佛像十丈高都是用真金铸成的,哪怕不到自己手里,也荣耀异常!
赵烈非常不齿这种行为,因为通过内部压迫来让外人羡慕,其实很难能维持得住政局和根基。民不着衣,食不果腹,却以世家之威畏怯天下,这样的感觉……其实仔细想想,整个世界,都在步这个制度的后尘。
一个制度是否崭新……得看汤药里入药的药草是否换了,否则还是一如既往的换汤不换药。
……
赵烈出灵州北上,一路上官吏提携相送,甚至户曹还临时组织了百姓送瓜果蔬菜,甚至有的百姓还被强迫送子孙为奴婢。
鲜于安通怀着激动和谦卑的心情想赵烈再三作揖,赵烈只是挥挥手,什么都不带,什么也不收,只是告诉他们一定要让百姓把东西收好。而后带着那些亲随和高如,趁着阳光明媚,尚且温凉的早上,慢慢踏上归镇的行程。
旅途之中,伴随着良田千顷与花红柳绿,几人倒也轻松息遐。高如穿着新衣,骑在马上,显得有些局促。但是良久之后,他还是找回了自己曾经的感觉,那种穿着短衣时候,滋意放纵,无欲无求的感觉。
赵烈忽然回头问道:“公平日,可曾游历名山大川,拜访隐匿的修士、方士?”
高如嘿嘿一笑:“清贫半生,除了河内和灵州,我还没去过别的地方呢!现在想来,人的寿命,忽然就变短了。之前我总觉得天生我命,不过看着满目疮痍,而今却发现要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了!”
赵烈说道:“公祖籍河内?”
高如感慨道:“正是,我父祖曾学墨家,好侠义而善于做工器。奈何世道艰辛,祖父被乱军所逐,不知所踪。我父则因工器出现问题,身陷囹圄,实际上贼人却惦念我母亲的美貌。
父死母丧,族皆充婢。唯有我一人因为被接到了外房亲戚家里,逃出生天。从那以后,无论胡儿汉犬,我一个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