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从酒泉东出发,向敦煌而去。约莫三天左右,便到了预定的地方。接着便是派遣信使,让敦煌的各个家族守将还有治吏曹臣出来接待赵烈的到来。
目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让大家混个脸熟,别以后出了什么事情,谁也不认识谁。等到误打误撞的事情都完事了,才知道方才按倒在地的人是八州总管……
其实主要的目的在于对敦煌的了解,还有对这些家族是否桀骜不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人事,在整个国政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善于察查人事,贪吝和吏治便会一塌糊涂。
汉朝之时吏治甚严,国家有风吹草动便直接划分十三州,派遣州牧和刺史、督邮(汉朝督邮是纠察郡内各县吏治的,不是小官)严查各地军、政、民、户、田等各个要害之地,意图很明显,就是遏制世家,寻微杜渐。
但是人之心贪吝成性,世家与商贾合起来,就是为了报当年汉武帝刘彻的一箭之仇。卖官褥爵,党锢之祸的影响,变成了一些世家崛起的道路。而高达魏晋三倍、南北朝五倍、明清八倍的官吏俸禄,高薪|养|廉的国朝大政,却变成了汉王朝人心的掘墓根基。
曾经一县可藏兵甲数万,而后来的一县人口不盈万,田地纵然丰收,却仍旧饿死不少人。曾经汉武帝议论以白金(白银)为通行货币,而后来的国库却连铜钱都崩盘,甚至不得不以鹅眼钱,十柱钱与五株钱并行。
如果不管理好人事,通晓人心,便是一百倍的俸禄,也难以遏制人无穷无尽的贪欲。若不能遏制人心,天底下人人都贪图享受,那整个国家甚至与每个家庭的灭亡都近在咫尺。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想要治理天下,不单单要开源节流,还得学会调配和压制人心。
赵烈心心念念惦记敦煌和玉门关,其实也心心念念着吏治和未来上进的道路。今后无论能不能谋划成功,都得接触到非常多的事情,尝到非常多的苦头。
总的来说,想要接触长安的高层和云集的世家大族,就得接触敦煌的世家,从他们的态度里,慢慢得知长安的意图。
……
令狐氏家族早早便盯紧了西域的利益,对于西域仍旧错综复杂的民族,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为了做帝国未来的支柱,整个家族得争抢功劳。
功劳抢不过人家顶尖的鲜卑世家,人口和钱帛则玩不过人家汉姓世家。整个东方面对着上至永安镇,下至湘州的所有实利除了在汉姓世家手里,便在汉姓世家手里。
千古不变荥阳郑,富得流油并州王,关拢大户霸道李,勿令笑耳两家崔(高洋曰:勿使崔家人笑耳)。
如今再来一个北贾南王,北方天下归贾氏,南方士庶归盛王。也就是说路上丝绸之路包括整个大北方,全是贾氏的天地。而南方远达非洲东海岸甚至穿越萨珊波斯直奔君士坦丁堡的一切商业道路,全都是广州王氏的。
贾氏和王氏还有一个俗成的约定,双方还保持着姻亲。其余的便各行其政,各察其人。是商贾,也是霸王。是统治整个国家隐藏
经济和人口的命脉,也是荼毒天下的屠夫。
这么比较下来……他令狐家族好像除了一个微小的“敦煌安抚”这么一个光明正大的捞钱手段,便不再有什么值得为帝国做贡献的事情了。
而这时候恰恰被赵烈档在了大周王朝开国的这么一个瞬间,如果赵烈再晚半年崛起,恐怕这条路上说的上话的,也就只有他们令狐家族。甚至于今日的见面,恐怕都应该是反过来的。
赵烈的车队慢悠悠的,好像就是在消磨着人的耐性。就连时光也配合着赵烈,燃烧着所有官吏的嘴唇和心肺。令狐休擦擦脑袋上的汗水,大中午的让人等在沙漠之中,开始都以为很快就会到,便没准备水。如今晌午的日头正盛,人们仍旧穿着厚重的官袍,这不纯粹祸害劳苦大众?
约莫小半个时辰,方才能看到似乎是倒骑驴的赵烈身着青白色的薄纱丝绸衣,慢慢往这里赶来。身后的车队晃晃悠悠的,偶尔有尘土在其后飞扬,也大都是风吹的作用。
在这西北有一句挺出名的话,叫“望山跑死马”。就是说能看见的,未必能走的到。这句话用在赵烈身上,那简直就是对令狐休的一种摧残。
等到众人晒成了人干,赵烈等人才慢吞吞地赶到。见了众人,瞧了瞧他们的模样,便挥挥手,给他们送了些酒水,便让他们回去了。
连新制的官服都没仔细看,就让他们回去了?一个郡守带着一群敦煌高级官吏在这儿等了一个多时辰,就为了看上一眼?那你发那个郑重其事的文书……究竟是为啥?
赵烈并不想和他们扯什么没用的,驱车直接绕过敦煌,从北方过了鸣湖直奔西南的军寨而去。最近商贾盛行,月牙泉驻扎了很多军士,玉门关也渐渐成为了常驻的治所。
赵烈超脱于体制之外的军队,其实也在收编之列。不过一切都是一种权宜,当整个北周改革以后,便是对着齐国卯足了力气的各种各样的军事与外交活动,根本无法对赵烈的私军构成威胁。
令狐家族的人也只能看着赵烈将各族人编制成军队,每天在玉门关内外来回奔走,甚至敦煌的守军,以令狐岩来看,大抵上也要被赵烈置换掉。
赵烈将家人安置在大营右侧,自己也单枪匹马直奔大寨而去。大寨门口全是各族百姓的帐篷,除了各族的军队融入进赵烈的军队,更多的则是茹茹人和逃窜的嚈哒人的老幼病残。
约莫十几万人,便在敦煌和玉门关的交界处,等待着赵烈的处理和安排。紫花苜蓿在这里存活的仍然不多,但是可以看出来很多靠近绿洲的地方,大抵上都已经种满了苜蓿草。
那些没有泥土的地方,也都开始种植树木,慢慢向外推广。目前而言,这个时代的环境还很好挽回,因为关中到此地,空气非常的湿润,无异于沿海地区常有的那种环境。
为何要在此地改变环境,种植树木平铺草地,其实说实话还是为了改善大环境的湿润,保持下去这种气候。如果不能保持下去,就会牵连所有向东而去的河流,慢慢失去了源头。
一群又一群的商队从北绕行而过,赵烈的马如同一道隔绝沙漠的箭矢,飞奔而至。城寨的大门轰然开放,一众人都窜过来,在几十步之外将赵烈围住,上下大量着这个“传说”中让人敬仰的将军,究竟长什么样。
张圣一直在处理军务和民事,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不过十日一封信给赵烈,还是必要的。因为他根本不懂,如果从汉人的眼光去看待各族的问题。
听闻赵烈已经身在大寨,便赶紧跑出去迎接。瞿二一直在城头巡曳,见赵烈来了,便跳下城墙,直接冲着赵烈而来。
众人都默默地看着,赵烈则将马鞭放长,一边挥舞一边驱赶道:“各司其职,都他娘给我滚回去。耽误了大事,我剁了你们的脑袋给我的马当打蹄铁的垫脚!”
老兵都知道赵烈这般豪气霸道,都笑着跑开,唯有一些新兵和听不懂汉话的各族人还在原地傻愣愣的。张圣赶到,众人方才散去。
赵烈见张圣来到,说道:“咱们闲话少叙,进去再说。”
营寨里外杂乱不堪,完全没有了之前赵烈安排布置的那样。攻守的要害之处,都挤满了人口。那些游牧之人甚至每天放马偷吃苜蓿草,有的甚至趁着关隘的守军不在,擅自出入关口。
赵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进了屋子当即说道:“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办事不利导致的?”
张圣说道:“并非我办事不利,那敦煌的太守最近换人了,不愿意与咱们一起整理户籍制度。这些天赶出来数万口人,实在忙的不可开交。那令狐休大言不惭,说什么就算是赵子陵来了,也寸步不让。”
赵烈哦了一声,而后坐下来琢磨此中的利害。他并非害怕什么小小令狐家族,恰恰是因为不惧怕,所以才要重视。
人往往会跌倒在小石子上面,不能因为轻视了敌人,便将自己的权力和把柄授之于人。也正因为这种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处理,所以才应该静下心来去好好想。
张圣见赵烈久不发声,便忿忿道:“不如咱们在玉门关后头直接弄出一座城池来,专门将敦煌的通路堵上,让他们只能从咱们这走!”
赵烈说道:“不行,这样损人不利己,两败俱伤。我想的是怎么慑服他,还要他乖乖的给咱们整理户籍,播种良田和苜蓿草!”
说的容易,做的难。赵烈之前想着敦煌的事情,其实有所取舍。西域之于宇文泰,那是重中之重的存在。对于西域各国的联合,宇文泰非常重视。552年宇文泰镇压关陇百姓起兵,曾向西域各国借钱,而高车部的可汗一次便向西魏输入了五万良马,此中利害,可见一斑。故而对西域的掌控纵然不温不火,其实也很稳固。
对于敦煌的根基还有张圣的身份,赵烈也斟酌了再三。如果张圣做了郡长史或者军曹,反而会被令狐岩压制。所以将这些军队游离在体制之外很重要。但是如果擅自使用权力,强行撤换州郡的守军,反而会让长安对他产生提防的心理。对于今后的进退,都会产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