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沉寂不语,他自幼饱读诗书,纵然与赵烈瞎看了几年百家书,却依旧对诗三百一流保持着绝对的敏感。
郑履轻轻使了个眼色,几个幕人便驱赶着那些僮仆,慢慢退出了堂屋。烧水的火炉,甚至都抬了下去。堂内只有两个人,还在打着官腔,一脸的正色。
徐平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但是正所谓欲取而先与,得卖出破绽,听听人家怎么说,才是上策。只不过这个破绽,得卖的恰到好处。
郑履这时候将茶盏放下,语气忽然缓和下来,好像讲故事一样,娓娓言说:“长史久居于塞外,恐怕对朝堂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吧?别的且先不说,就说这等牧牛放马的活计,便不是一个上官的作为。”
徐平点头称是,言语之中似乎也颇为认同他的观点。他手上全是上北地以来的褶皱,赵烈起家之前,沃野镇贫穷且官多贪吝,他费了好多的心血,才稳住了一种实在不平衡的政局。
郑履自然对这种风餐露饮尽收眼底,他知道赵烈与其是发小,但是兄弟尚且为了钱财而刀剑相向,何况这等朋友?
“天下大势,永远都在变化。久居朝堂的人,才能保持自己的机敏,还有对大事的参知的权力。在朝堂之外,这不……无异于放逐在外吗?”
徐平问道:“言之有理,大人说的,下官确实是疏忽了太多了。我一向以宰辅为本身之志,现在看来……倒也失了诚正了。”
郑履见他上道了,便心下有些放松:总说这沃野镇开头不小,可是这千般提防,万般谋划,终究不敌老夫这一言以蔽之。
郑履说道:“这朝堂目前正在改制,整个国家都要变了!这天下大势,越来越趋向于统一。今后一旦统一,功劳何在,功绩何出?这不都是问题嘛。”
徐平问道:“这……不过我这等品级的世家,焉能比之于大姓世家出身?”
郑履说道:“有我在呢!只要长史想着往长安行进……我可以为长史谋划一个出路来啊!不然在这等鸟不拉屎的地方……哪天能出人头地?”
徐平心下了然,果然猜测不错。宇文护的想法,其实就是从中作梗,威逼利诱。想必对于赵烈和他的揣测,其实还是太过于轻视了。两个人年龄小是不假,但是他徐平天生的静如处子。这种不急不恼的性格,就不像宇文护那样,见了功劳,也不管前面什么火坑,说跳就跳。
他也不怎么做声,任凭场面忽然冷下来,郑履这时候反倒耐不住了,当下说道:“这沃野镇,将来可是要改变制度,权力是要收归长安的。这北方可并非什么善地。
长史在这儿多年,想必不可能不知道这里是我国与突厥还有齐国必争的要冲吧?”
徐平一愣,要冲?这里距离那怀朔镇十万八千里,中间隔着好几段阴山,连夏州都在沃野镇的东边更远的地方,怎么就成了要冲了?
这郑氏子弟想来也是胡诌八侃,平淡无奇的人。倚仗着世家的威名做了大官,又有什么用处?宇文护这人选的……实在失败。
郑履依旧不肯松口:“这沃野镇将来是要地,国家必然不肯轻易放下来。他日朝堂稳定,天下也稳定了,沃野镇一定会是家国亲信之人受任的……长史想必是应该知道的吧?”
徐平并未答话,只是在心中默默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这后边还有一句,大夫不匀,吾从事独贤。
……
张崇一直就在盯着郑家小妾的去处,想来也是色壮怂人胆,偷女子这等事情,想想都刺激。莫说气血逆行向两头汇聚,这等想法,有时候越长越来劲。
徐平将为数不多的驿馆整理出来,安排郑履的家眷还有僮仆住下,恰巧这个驿馆张崇非常熟悉。整个驿馆是个三层的院落,里面正中间是一处楼阁中的楼阁,四周则都是三层的小楼,按照常理,一般人的家眷都是放在偏房的。
偏房分左右,张崇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摸进去。过去他手下那些兵油子没少在这儿偷钱,他也经常抓这些家伙。不过赵烈和徐平来了之后,一切就都变了。
过去穷的叮当响,所以才不得不偷人家来往商贾的钱财,现在则吃喝都是赵烈给予的补贴,自然不用再冒什么风险了。不过这个手段,却被他完整地留了下来。
一直想来没什么用处,没想到这等歪门邪道也会有一天有用上的地方。想起白天那女子的暗送秋波,阳光下偶然露出白色的肌肤,便想的浑身酥麻,痒痒的不行。
草原上空见牛马,什么时候能见到这等女子?小手指细嫩的,如同白色的根茎那样。顾盼的那个样子,让人觉得沙漠中忽然出现的绿洲……这个形容并不恰当,就像是母猪群里趴着一个真切的女子一样。
再想想如果他摸进去的时候,人家正巧在洗澡呢?那种画面,似乎想想都觉得忍不住。这时候院子外的狗一阵吠叫,将他从那些幻想之中拉回现实。
他空骂了一声:他娘的,大白天叫什么叫,死犬。唉,有钱有势的人,就是会享受。
……
赵烈的队伍一直在黄河南岸逡巡,实际上却耀武扬威。在河岸边十里一处地插旗子,来来回回的马队昼夜不停。
实际上就是故布疑兵,让北山的那些如同百姓害怕,不敢往南靠近,而且隔着一个黄河,突厥的探子也不敢来探查什么军情。
实际上赵烈这一千人不过是带了几千匹好马在这里来回倒换折腾。人也是三班分倒,只是为了给予他们精神压力而已。
眼下接近深秋,北山的草也已经枯黄了很久了。赵烈故意恶心他们,不让他们轻易放牧,放心大胆的收割秋草。
他还在黄河留下几处浮桥,专门游曳骑兵。实际上那浮桥只是固定在两岸,根本站不了人,大兵一到,人马一踩踏,马上就塌。
但是他赌的就是人家不知道,假戏真做,所以来的凶猛无比。拜崇赞国事繁多,草原之上部落实在太多,根本管不过来,纵然小可汗与八姓部族多如牛毛,也实在不可能管理二千里的所有人。
这样一来,赵
烈的动作,就会像一颗沙子,就在他们的眼皮里来回磨动。管……也不敢过分,以免影响两国的交情。但是不管,恐怕这北山又回到赵烈的手上。因为冬日将至,游牧民族追逐水草,必然要迁徙。
眼下听说北方发生了好几次旱灾,甚至前些日子北方不知多远一处大火,烧没了小半个草原。这些……都是赵烈趁人之危的理由。
黄河北岸的斥候们乘小舟往南岸而来,下船的第一步便是将船拖上岸。赵烈问其军情,他们都回答道:“北边儿的部落请了阿史德部的兵马,约莫一千人,奔着北山而来。俺们数清了人数,方才毁了沿途能用的木头还有小舟,只留下这么几条船,跑回来了。”
约莫半天不到,突厥的骑兵便冲了过来。不过他们并未敢靠近黄河沿岸,只是躲在后方,似乎在掩护着那些部落民收割秋草。
这时候一群兵士都想着要打一仗,就连赵烈手下的幢主刘贺孤(刘姓匈奴后裔),也都嚷嚷着要侧路出击,抄袭敌人。
赵烈则说道:“敌人以兵力压制咱们,实际上确是要退兵的征兆。而今咱们故布疑兵已经起到了效果,这个时候得沉得住气万万不能因为敌我的士气,影响了战斗的大局。”
对赵烈来说,士气固然重要,但是人的心理上,大多数时候还是不在状态的时候比较多,故而只要不是低迷的心态,一般而言都不可能出现太大的问题。如果因为士气去贸然出击,很可能会挑起两国的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赵烈按兵不动,那群突厥骑手则起了劲儿,他们奔走在黄河对岸,向这边呼号呐喊。约莫一里多宽的河道,两边的人互相叫骂,骂什么的都有,却没人把浮桥当一回事儿。
这时候突厥人骂急眼了,可是又够不着汉儿和鲜卑儿,情急之下一步跨上浮桥就往这边儿跑。一群骑手见浮桥真能走人,便急不可耐地跟上去,想着冲到对岸,却没想到刚踏上去不久,就因为浮桥实在承受不住这么多人的重量,直接就塌了。
刘贺孤问道:“将军,为何不能主动出击?想必咱们跑到对岸,也不可能引发战争。他们必然有人节制,咱们就把他们赶走足够了!”
赵烈说道:“并非如此,敌攻我是真攻,我攻敌是假攻。他们跨过河岸来,我们未必能将他们怎样,只能擒住他们,给他们送回去。
咱们要是主动出击,只有死路一条。”
刘贺孤有些沮丧:“难不成就看他们在我国国土上任意放肆?今日一退,明日一拒,何日能将我国土收复?”
赵烈有些风轻云淡:“从来大势都不能着急,咱们现在不与他们争夺,因为他们是阿史德部的精兵,看他们的弓弩都是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想来作战也是极为凶狠的。他们总是要退却的,唯有一点,我现在非常担心。”
他担心的是敌人撤退的时候故布疑兵,特意在某些地方埋伏他们,等到他率领军队进了包围圈,就不再好脱身了。
“你附耳过来,我与你仔细说说其中的用兵之道。”赵烈对刘贺孤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