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儿,于工作之外,活脱是另外一个样儿,喜恶分明,不拘小节,随性,话多,还喜欢唠叨。
李景明听出他在损下属、夸自己,却并没有得意洋洋。
他果然有范,不抬头,不看人,这可不是简单的轻视下属、难伺候的主,而是个要求特别严格的堂官。
何俐抱着一大堆物事,跟在后面,和曾瑜两个说着什么悄悄话。
一到小会议室,范部长就让李景明大跌眼镜。只见他把门随手一关,立马掏出香烟来,递了一支给李景明,“啪”,自个点燃了一根,用劲唆了一口,龙吸水一般吸到肺尖上,“嘶”,犹噙着烟屁股道:“馋死老范我了,你可能不晓得,我烟瘾大,一天得三包,但是在外人面前不抽烟。”
看来,他没把这三个人当外人。
见他这做派,李景明心里好笑,这是一个性情中人,应该很好打交道。
他不由想起一个人来,纪晓岚纪大学士,太可爱了。
看到小会议室椰圆形的长桌,他犹如见到肥田的农夫,控制不住、技痒起来,以和蔼可亲的语气对何俐说:“你把这些东西放台子上就可以了,小姑娘,让我自己来。”
只见他先把墨迹斑驳的毛毡打开,铺在台子的中间,然后,把纸笔墨砚一一摆放妥当,再熟练地揭下一张宣纸,轻轻地展开,弓着腰,细致地用实木的镇纸压熨帖了。
曾瑜站在旁边,欲出手帮忙,他阻止道:“不用你帮,一边看着就行,伶牙俐齿的小丫头。”
等这些工序全部做完了,他心满意足地瞅了瞅,然后用胖嘟嘟的手、顺手拽过一支斗笔来,三番五次地在墨池里探来探去的,让笔吸饱了墨汁,却封在羊毫里,不致滴落半点。
老范这范儿。
他想也没想,运腕如飞,援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却是“伶牙俐齿小丫头”!
“这齿字和头字是繁体,别以为我不认得,范哥你骂我呢。”曾瑜在旁边笑嘻嘻地说。
范部长没有马上回答,人家口里一直叼着香烟呢。
他弹烟灰的动作是这样的,上下嘴唇一错,直接把烟灰震断,任由它跌落在地板上,无视烟灰缸,有一双巧手,却不用。
他的手是用来点烟的。只见把笔搁在墨池边沿上,腾出手来,又从烟盒里掏出一支烟烟来,含在嘴里,用原先的那个烟屁股点燃了,“叭叭”地叭了两口,再把烟盒丢在李景明面前的台子上,意思是,要抽自个拿。
“哪里是骂你……夸你呢。我们做组织工作的,就是要能说会道,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块字用好,这是基本功。”范部长一边说着,随着厚厚的嘴唇翕动,口里一边喷出烟雾,又浓又白的那种。
何俐挤到曾瑜身旁,望着这七个字说:“这行草写得,龙飞凤舞,信手拈来,功夫确实到家了……她不喜欢我喜欢,老师能不能送给我?正好我的名字里,有个俐字。”
“好啊!喜欢就拿去,别客气。”范部长随口应着,把这一幅字平端着放到一旁,重新取过一张纸,压实了,又伸手拈过斗笔,左右看了一眼,弯下腰,写了四个字,这次是“白璧无瑕”。
他侧过头看了一眼曾瑜,道:“这次满意了吧,小丫头?要不喜欢,我又送给俐俐小姑娘,不给你了。”
“别别,喜欢喜欢,这明明是送给我曾瑜的嘛……谁不知道范哥的墨宝千金买不来,却只换烟酒啊。”曾瑜忙不迭地说。
敢情,他还好酒。
也千杯不醉、斗酒诗百篇?
李景明很喜欢看张国立演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看了好几遍。眼前这主儿,分明就是现世的纪晓岚啊。
他喜欢纪晓岚的真性情。他不但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还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首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他性情诙谐又风趣滑稽,机敏多变又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
何俐作为学历史的,也专门考证过纪晓岚的详细资料。其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确是《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她跟李景明追剧的时候,在影视剧里见到,这个纪大烟袋纪晓岚有铁齿铜牙、三寸不烂之舌,身材高瘦,嗜烟酒。但是,根据史料记载,纪晓岚本人肥胖,近视,曾经患有轻度口吃,所以颠覆了常人对他的印象。他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五十多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而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
李景明研究过对联,他从文史记载中看到,纪晓岚自由聪明好学,但也很调皮。所以才出了“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这一妙趣横生的经典对联。纪晓岚稳重但又不失狂傲,也有过“纪郎不愿留诗句,恐压江南十六州”的豪言壮语。
野史中说,纪大学士还有跟吸烟一样闻名的特质,这里就不说了。
范部长写给李景明的四个字是“春和景明”。
他有个有趣的怪癖,写字从不问人的。如果有人出命题作文,可以,看心情,不过得烟酒相见。
呵呵。
李景明把这几个字端在手里,用嘴吹吹干,简直爱不释手,“这字是教科书级别的字体,如果有印章就好了,将来可以流芳百世。”
范部长拎过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一个锦囊来,说:“这有什么难的……我老范写字,不怕留名,不嫌字丑,印章一直随身带的。”他用大手把一堆大大小小的印章倒在毡子上。
李景明取过一枚闲章,一看,是“阅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