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绝影马虽好,但曹操更加惦记着身家性命,毕竟刚才献刀一说,糊弄董卓和吕布还行,遇到真正的行家李儒,那肯定是妥妥的被揭穿。曹操有些心急,却不敢操之过急,只好待董卓对绝影马进行一番评价之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恩相,西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操一见此马就知非同小可,敢向恩相借来试试,愿意骑一骑,试骑一下这绝影马是否如刚才恩相和奉先所说,快若闪电,动如奔雷。”
曹操是真的担心,万一董卓不肯,看完绝影马之后就拉着曹操回了小阁,那事情可就要糟了。不过曹操是幸运的,毕竟董卓赠送曹操战马,也存了心思想要拉拢一下曹操,因此曹操提出要试骑,也没有多心,爽快地将马鞍、马绳等物,都扔给了曹操。
曹操接过马鞍和马绳,内心一喜,却又不敢表现出来,依然一脸谦逊地答谢董卓,而且曹操还不敢在丞相府里面立即上马,免得被董卓和吕布看出端倪。曹操内心担心,但外表却不露声色,拉着绝影马缓缓地走出了丞相府。
曹操暗想,但愿这绝影马如吕布所说,其速度无马可及,不然如今想要逃出京师洛阳城,还真的有一定的悬念。出了丞相府,曹操立刻跳起绝影马,脚踩住马鞍,手紧握住马绳,然后两脚一夹,催着绝影马快速地奔跑起来了。
绝影马一跑起来,曹操心里就有底了,这绝影马果然如吕布所说,其速度快若闪电,奔跑起来,快得就连尘土都没怎么扬起,就已是瞬息跨出去好远。
曹操快马加鞭,再也不敢回头,一直朝着京师洛阳城的东南城门而去。曹操一去不回头,董卓和吕布在丞相府待了一会儿,才发现这曹操试马怎么还老不回来,吕布不由得更加猜疑,只好将心中所想向董卓汇报一下,提醒一下董卓,免得董卓不以为然,没有多加防范曹操这个人,吕布惜字如金,挑选重要的说道:
“义父,孩儿刚才挑选绝影马回来,刚进入房门之时,看曹操似乎有行刺的样子,其眼神闪烁,神色颇有些许慌张,不太镇定,估计是被义父大声喝破,才停止了行刺,将行刺推托为献刀。”
“曹操此行前来丞相府,恐怕不是专程为献七宝刀而来,否则刚才一见面就应该将七宝刀拿出来,而不是待义父喝破之时,才推说是献刀,这七宝刀锋利无比,又是短刀,适合收藏于贴身之物,正好用来行刺,孩儿觉得曹操并非有心投靠,恰好相反,乃是为行刺而来。”
就算曹操隐藏得再好,吕布毕竟是经常上过沙场的人,对于杀气的捕捉十分机灵,也许是曹操刚才没能将全部的杀气散尽,被吕布灵敏的嗅觉和感应发现,兼之借了董卓的战马,名为试马,却是久久不回,疑点重重,吕布这才不得不将这些告诉董卓,以防自误。
吕布这么一说,董卓一想还真的有可能像吕布所说,越想越后怕,刚才要是曹操乃是为行刺而来,若是董卓没有听到马嘶,和看到面前衣镜里反映的寒冽刀光,被曹操从背后偷袭,后果还真不堪设想。
“我儿奉先,这曹操刚才拿出七宝刀的时候,被我偶然发现,却是说为了献刀,为父只能选择相信,但曹操的一举一动,为父也觉得十分可疑,忠奸难辩。”
董卓面对吕布,当然没什么不能说的,也将心中的猜疑说出来,好让吕布一起参详,可惜吕布却是纯粹的武将,对于人心的猜测和把控有限,分析来分析去,没有个最终的结果。
好在董卓和吕布左右为难,犹豫难定的时候,正在讨论来讨论去,刚好碰到李儒回来了,李儒原本替董卓料理大大小小的事务,经常有一些事情需要向董卓汇报,往来丞相府极勤,倒也不是外人,于是董卓就将吕布刚才所提的可能性和董卓自身的一些猜疑告诉了李儒。
李儒作为董卓的女婿,素来有谋略,仔细地听了董卓和吕布所说的事情之后,略一沉吟,就有了主意,无非就是想断定曹操是真心献刀,还是有心行刺,是忠是奸,这种小事根本就难不倒李儒。
现在曹操不是骑了董卓所赐赏的绝影马,久久不回来嘛,李儒就设了一计,刚好拿绝影马这个来说事,只需要简单地测一测,曹操的真实本意立即就显露无遗。于是李儒胸有成竹地说道:
“岳父大人,这曹操只是一个骁骑校尉,客居在京师洛阳城,并无妻子或子女在京城,只是一个人独居在军营之中,如今曹操骑了岳父大人的绝影马而去,不知所踪,其意难明。岳父大人想知道曹操是否有心归顺,有意投诚,只需要做一件事即可,自见分晓。”
“那就是派人假装若无其事地前去曹操所在的军营宣召,若是曹操有心投靠岳父大人,内心无鬼,坦荡荡必然会前来丞相府一见,那么刚才就是真正的献刀;要是曹操寻找借口,不敢再前来丞相府,那么刚才曹操必定是行刺无疑。如此,则可以派人擒住曹操,捉拿追问,再论定其罪。”
李儒不愧是董卓的第一智囊,三言两语就替董卓献了一高计,只要曹操真的不来丞相府,就说明曹操根本不敢再来见董卓,生怕董卓已撞破刚才行刺之事,有心设计捉拿曹操,曹操惧怕自然也就反过来侧面地证实了曹操行刺的事实。
论起计谋,董卓加上吕布都比不过李儒,董卓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况且李儒素来料事如神,既然李儒说了这样是最快地获知曹操是敌是友的办法,那准没错。
董卓马上派出四个看守监狱的士卒负责前去传唤曹操,回来丞相府一见,还交待了这四个人,若是曹操不愿意前来丞相府,则四个人即刻宣布董卓的命令,将曹操捉拿归案,押回丞相府审问,再按罪论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