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操,王允是不喜欢的,主要是曹操此人出身宦官,又与之前的外戚大将军何进走得太近,不过曹操怎么说也算不到董卓那儿去,王允一直以为曹操就是一个中立派,左右逢源,到处打秋风的机灵腹黑的小小官员罢了,除此并无其他印象。
曹操见引起了各人的注意,尤其是宴会的主人王允的注意,得到了关注,也就收敛起了笑声,表现得不再轻狂,端庄了身体坐着,两手将抚手拍掌改成向各官员拱手行礼,毕竟说起来,在坐的各官员论官职和地位都甩曹操好几条街。
曹操不过只是一个骁骑校尉,但在坐的却有许多公卿、大儒,说起来根本就轮不到曹操在这里放肆,但曹操却善于捉住机会。曹操生怕拖得太久,王允等人不再对曹操的怪异行为感兴趣,到时有再多的说辞,估计都难进各人耳中。
于是,曹操打铁趁热,依然不改笑意地说道:
“诸位别恼,满朝官员,上至公卿,下至校尉,都在这里从夜里哭到天明,再从天明哭到夜里,只顾一个劲儿地哭,难道还能哭死董卓不成?在此痛哭,实属可笑。”
曹操那是抬杠不嫌事大,直接说在这宴会之上大哭特哭,根本不济于事,在这里痛哭都不会起任何作用,不会对董卓伤及一根毫毛。曹操这样说,可就诛心了。
先是王允带头痛哭,现在各官员也跟着痛哭,虽说曹操所提的也是事实,在这里痛哭,对于想要行刺董卓等事,根本没有任何帮助,但曹操这样直白地提出来,那就是赤裸裸地打脸了。
其实,最主要的不是因为抚掌大笑的人是曹操,或者说痛哭于事无补的人是曹操,而是曹操出身与宦官曹节、曹腾等人有关系,又兼之曹操官职太小,只是一个骁骑校尉,故而曹操一说,各官员首先是感到羞愧,被说中了心声。
其次则是愤怒,再怎么不是,那也轮不到曹操这个校尉来看笑话。只不过各官员并非是王府的主人,也不是官职最高之人,实在是不好直言替王允出头,于是只能怒目而视,狠狠地瞪着曹操。
王允被曹操这么一打断,也是内心不爽,王允是希望有人来出谋献策,但王允不觉得那人会是曹操曹孟德,况且曹操一开口却是笑各官员痛哭一事,更令王允大觉不喜,毕竟各官员就算心有余而力不足,至少也会痛哭,表个态,与董卓划清界线,证明自身的清白。
反观曹操,王允还真不觉得曹操比在坐的各官员好到哪里去,王允觉得应该反怼回去了,这里是王府,在坐的大多是公卿,不能容忍区区一个骁骑校尉在这里妖言惑众,大放狂词。于是王允语气不善,怒而反问道:
“曹孟德,忒是无礼。说起来孟德的祖宗也曾食禄汉朝,一心为国,为国出力,为君分忧。到了今天,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怎么到了孟德这里,不但不反思如何为国效力,报君之恩,力除董卓,誓杀汉逆,反而大笑不已,反其道而行。”
所谓说人不揭老底,王允却是一开口就说曹操的祖先也曾是汉臣,吃汉朝之禄理应为君分忧。曹操的祖先那就是曹节了,曹节也是十常侍之一,虽说十常侍名声都不太好,但曹节比较低调,宫斗没能幸免,但曹节至少还算是替汉灵帝办过实事。
因此王允这是一箭双雕,说曹操的祖先是宦官出身,此为一污;又说曹操的祖先曾食汉朝之禄,但也算干过实事,而到了曹操这一步却只懂嘲笑他人,而不思报国,此为二污。王允所说的,既是事实又显得曹操只顾个人官职,不为国效力的情况,当真是字字珠玑。
可惜,当曹操决定不人云亦云,跟随各官员一起大哭特哭的时候,就做好准备面对各种拮问了,当王允皮笑肉不笑的指责曹操,曹操并不感到有任何影响,反而觉得来得正好。王允的发难,正是给了曹操借题发挥的机会。
若是王允什么都不说,而是派人将曹操这个异类直接赶了出去,那曹操这种不念皇恩,不思报效的说法就给坐实了。到时说什么都晚了,曹操暗暗庆幸王允始终还是太心急了,或者王允根本就是想要找一个勇士,替王允出头,强行去行刺董卓。
不管真实的情况如何,至少曹操押对了。曹操得到了解释的机会,各官员也将注意力放在曹操,毕竟有人给王允台阶下,那是最好不过了,不然一直在假装痛哭的各官员还真不知怎么收场。
要是真的有胆敢前去行刺董卓,哪里还需要王允设宴,私自聚集各人再次提醒,早就像伍孚一样,伺机出手了。不过曹操的出现,也算是给各官员解了围,不管曹操说不说得出解决方案,总好过宴会进入了全面冷场。
曹操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生怕真的出事,不敢再吊各人的胃口,尤其是王允,万一王允显得不耐烦,无论曹操说什么,都直接定性曹操是乳臭未干的小子,口出狂言却从不踏实做事之辈,到时曹操不但得罪了各官员,还硬生生让王允把名声给弄臭了。
毕竟对于王允来说,找到个类似于曹操一样的替代品来充当曹操计谋的人,并不难。曹操就怕王允过河拆桥,便有些讨好地说道:
“司徒莫恼。扣并非是笑别的事情,只是觉得区区一个董卓,想要诛杀并非难事,根本不值得满朝文武这么重视。各官员心中大有抱负,满腹计策用来设计诛杀董卓,实乃是大材小用。”
“操得受皇恩,赏赐任当为骁骑校尉,虽是不才,没有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但操却愿冒险一试,前去行刺董卓,并摘下董卓的人头,高悬在京师洛阳城的城门上面,献给各位,用来答谢各位的赏识之情,以及大汉的提携之恩,还有天下万民共同的期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