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内心的悸动,其实还是诸葛亮所说的结为姻亲的人是甄宓,还让她主动挑选,表面上看是为了甄家着想,然而这样方式实在是令甄宓难以做出决择,害臊难忍。甄宓作为甄家家主,与青州州牧之子结为连理,彼此都够分量,也显诚意。
甄姬重新理了理思维。镇定了一下思绪。明眸皓齿的笑了一下,说道:
“公子所说的,甄家感谢公子的信任,会慎重考虑的。不过。不瞒公子得知,甄家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存粮可以即时运往青州。”
“大多分散在大汉各地。公子携诚而来。我甄家也不会识好歹。无论如何。我甄家都愿意结一善缘。待公子返回的时候,将目前甄家能调动的存粮皆运往青州去,并在青州设立甄家据点,由宓儿亲自坐镇,至于其他,再慢慢商议。不知公子,如何可好?”
事实上,甄家在中山无极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甄宓也早有意愿,想要将甄家搬到其他地方,至少不能全部身家押在这里。
商人走南闯北,十分敏锐。对于大汉的情况有目共睹,早就发现大乱的端倪。眼下,诸葛亮主动找上门,表达了诚意,显得是十分重视甄家,甄宓没有理由不博一下。
若是真的去了青州,发现一切如诸葛亮所说。青州州牧是诸葛亮的家父。青州也的确需要大量的粮食,并且有意发展商业,设立商院,征辟甄氏族人为博士。那增加将一份,那甄家将部分身家押在青州也无不可。
至于甄家与诸葛氏联姻,好是好,一切还得看了实际情况再定,如果一切顺利,甄宓也不反感嫁入诸葛氏,毕竟眼前的诸葛亮也给甄宓一种很不错的感觉,懂得深海寻珠,慧眼识人。
甄宓能那么快地做出决定,实际也让诸葛亮感到出奇,不愧是能当上文昭皇后的甄宓,光这份决断,就非一般女子能做到了。
诸葛亮倒是想起以前人们曾传说,甄氏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人都放佛看到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大家对此都很奇怪。甄氏三岁的时候,父亲甄逸去世,年幼的甄氏因为思慕父亲哭的非常伤心,这样的早慧使家内和周围的人更加感到她有别于众了。
之后相士刘良为甄氏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刘良指着甄氏说:“这个女孩将来贵不可言。”甄氏从小到大,都不好戏弄。八岁时,院子外有骑着马耍杂技的人,甄氏的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不去,几个姐姐奇怪而责问她,甄氏便回答说:“这难道是女孩子看的吗?”
甄氏九岁时就非常喜欢读书,博闻强识,只要看过的篇目就能够立刻领悟,还多次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哥哥笑她说:“女人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吗?”甄氏回答道:“古时候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的。不读书,用什么来借鉴呢?”
曾经曹操领兵东征孙权,甄宓的二个儿女曹丕及曹叡跟随卞夫人、东乡公主等人一起去,当时甄氏因为生病所以留在邺城。直到大军返回邺城,卞夫人的左右侍婢们看到甄氏容颜更胜以往,便奇怪地问她:“夫人您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反而脸色这么好,为什么呢?”甄氏笑着回答:“曹叡和东乡公主他们跟随卞夫人照顾,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由此可见甄宓是一个十分有才学兼之大度之人,诸葛亮虽是吃惊,仔细一想倒也算是甄宓素来的风格,敢作敢为,勇于决断。好在是一个比较互利的结局,至少甄宓并没有拒绝诸葛亮。对于甄宓提出的问题,诸葛亮觉得无非是小菜一碟,只见诸葛亮从怀中掏出一物,说道:
“甄家主谨慎无可厚非,一时之间要筹备大量的粮草也实属为难。不过在下有一物,可解各忧,使问题皆迎刃而解。这物为在下领兵平定黄巾之乱时缴获,名为储粮图,标记着黄巾反贼各地的储粮地点。眼前甄家的存粮,当然是多多益善,有多少都要可以运往青州,青州必会按高于市价的钱财买下,或者与物互换。”
“以后也是如此,只要有粮草或者物资,皆可运往青州贩卖。至于甄家只要与我诸葛氏结盟,互为友好,那出任商院博士之后,在下便会将储粮图绘制一番给与甄家,由甄家将黄巾反贼多年贮藏的粮草给取出来,供应整个青州发展,统一调度,安排分配。”
之前谈的只是一个意向,直到诸葛亮拿出了储粮图,甄宓总算是正视了一些,甄家做的便是粮草生意,敏锐的直觉告诉甄宓,诸葛亮手中的储粮图必定数量不少,甚至能够左右粮食行业的生意。
不过,甄宓也没有拒绝入伙青州,还是留了余地,愿意前去青州一观,反正只要诸葛亮说的不虚,没有水分掺假,那甄宓自然也愿意顺手推舟,锦上添花。别说是效忠诸葛氏,或者与诸葛氏联姻,能保证无忧地当官出仕,光这一点就能够吸引甄家了。
更何况诸葛亮缺粮也是一时,诸葛亮手上有储粮图,缺的只是时间和人手,一旦让诸葛亮缓了过来,解决了一时粮草之困,凭着青州的发展,以一州之力,以后再想用区区粮草就换来诸葛氏的庇佑,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乱世一旦来临,甄家一无武力,二无军队,又身怀巨富,相信很快就会成为众人眼中的钱袋子,被全部有野心的人所惦记,还不如像诸葛亮所说的,雪中送炭一次,说不定还能替甄家找来新的一丝生机。
“公子,既是如此,那就一言为定。还请公子在甄家小住几日,待宓儿将甄家各事安排妥当,就随公子前往青州一观,同时带领甄家商队携带粮食等物齐行,宓儿在此预祝双方合作愉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