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诸葛亮对广宗郡城之内的敌军情况分析,卢植才开始重视黄巾反贼的粮草储备问题,卢植一直以为黄巾反贼不事生产,只重掠夺,将黄巾反贼全数围在广宗郡城之内,久了必定粮草短缺,从而导致黄巾大军战力低落,人数锐减。
现在听诸葛亮提起,卢植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兵家大错,黄巾反贼是不事生产,但黄巾大军所过一个地方,都将平民百姓的全部家财、粮草都统一没收,统一调配。以黄巾大军攻略了这么多冀州的郡县城池,利用之前各郡县的存粮,汇于广宗郡城一处,由此可想广宗郡城里面的粮草储备恐怕难以计数,达到天文数字之巨也有可能。
卢植暗暗庆幸有了诸葛亮的广宗之行,才算是提前发现自己的疏漏之处,来得及弥补。不然,若是再继续下去,哪怕卢植围城再久,说不定未能消耗死黄巾大军,卢植军队的粮草可能自己先垮下去了。
“诸葛贤侄言之有理,分兵先行支援其他地方的大汉友军,待攻克黄巾反贼之后,再合大军于广宗郡城,一举攻城,斩下黄巾贼首张角的贼首,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计策。玄德怎么看,有没有更好的妙计?不妨也说说,战事如水,常无定形,众人有想法都可说说,这样仔细参谋之后,才能做出万无一失的作战安排。”
卢植作为全军的最高统帅,要论军职当数卢植最高,因此卢植不得不保持全军统帅的风度,无论诸葛亮说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至少先表扬肯定一下,给积极的出谋划策者一些言语上的鼓励,卢植还得带动会议的氛围,不让整个议事过程冷场,因此,卢植夸完诸葛亮之后,仍然主动地向自己的学生发问,给刘备一些表现的机会。
可惜,刘备却并能理解卢植的苦心,每次刘备内心没有好的计谋时,最怕卢植突然的“关心”,对刘备起了关注,比如现在,刘备刚刚又一次苦战而败退,内心苦闷,无精打采,完全没多大的心思去想如何更好的作战,刘备只感“宝宝内心苦,但宝宝不说”的内心辛酸。
好不容易从卢植手上又要到了兵马,结果这一次仍然是未能攻陷广宗郡城,刘备觉得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理想好像离他越来越远了,不像一开始一样,感觉就像是在向他招手,挥手引领着他前进。
刘备此时的心态完全让卢植给弄崩了,听到卢植点名,要求刘备出来说两句,刘备是紧张的,这种感觉就像没有做作业的学生,直到老师检查之际,一时拿不出来,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凝视,一万点的伤害般的痛苦。
“恩师,学生以为诸葛贤侄的提议甚妙。虽然黄巾反贼盘居于广宗郡城,我等大汉天师自是不会怕了黄巾反贼,可是强攻之下,伤亡在所难免,这不利于恩师一向爱兵如子,视如家人的作风。”
“依学生看来,广宗郡城之内的黄巾反贼有贼首张角在,必定不会随意撤退,遁走他地,而是会一直坚守下去,我等只需用少量的兵马将广宗郡城围死,围而不攻,若黄巾反贼胆敢出城来,那就在野外将黄巾大军消灭殆尽。要论最野外作战,哪怕是黄巾大军十倍于我等,也不济于事。”
“这样一来,军中将士也能少些伤亡,会感谢恩师的善待,黄巾反贼也能缓缓图谋,学生认为分兵支援他地,然后再引各郡县的官兵一起前来广宗郡城,乃上上之策。诸葛贤侄之智谋无双,备不如也。”
刘备絮絮叨叨,就一直在围着诸葛亮所说的进行分析解释,一点都没有自己的主见或者新意,卢植听了也只能在内心感叹惋惜,自己这个连记名弟子都算不上的学生刘备,底蕴还是少了些,虽然心有大志,奈何大汉的人才多如牛毛,恐怕刘备难能有大的成就,除非刘备勤能补拙,靠毅力弥补自身的不足,方能进一步有所增益。
刘备其实也是有一些私心的,虽然攻破广宗郡城的妙计,刘备没有,可是卢植交到刘备手上的军兵,那是实打实的兵马,刘备也知道那些军兵是他刘备发家致富的根本,不宜过多折损,此时顺从诸葛亮的提议。
既是给诸葛亮一个面子,卖诸葛亮一个人情,也是刘备能名正言顺的不将手上的军兵还给卢植的原因。支援其他郡县,总要有人去吧,莫不成卢植还能亲自前往,那广宗郡城城外的几万军兵,难道卢植会放得下心?
若是诸葛亮的计策得到卢植的采用,对于刘备来说,也是一大好事,虽然刘备自从接过卢植给的军兵之后,就没来没打算再将这些军兵还给卢植,但刘备还是不愿和卢植撕破脸面,毕竟卢植是大儒,是名扬大汉的将帅,更是刘备自诩的恩师。
当然了,刘备也是深饱受手下无兵的折磨和痛苦,不见为了筹集几百兵马,弄一二个统兵将领,刘备身为汉室宗亲,不得不和卖枣的关羽、卖酒卖肉的张飞打交道。就算如此折节,耗尽张飞的全部家财也才募集到五百左右的兵马。
更别提为了置办兵器、战马,刘备作为带头大哥,得扯下老脸,腆着面子前去向才几岁的诸葛亮借来军资和器物,从而欠下人生之中第一笔巨债,至今尚没还清呢。因此刘备不像卢植一样,统领着几万军兵,丝毫不将一千、二千的军兵看在眼里。
刘备套着个汉室宗亲,却也比不了诸葛亮,出身世家,豪门望族,有大量的钱财可以养士蓄兵,可以任意挥霍,诸葛亮哪怕是再像刘备一样,失败再多十次,诸葛亮也能东山再起,毕竟有钱就能募集到大量的军兵,无非就是重新训练一番罢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刘备已经不再是像以前的刘备了,不会再用游侠的眼光和行事去对待这一切的事情,而是注意自身实力的培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