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滴水不漏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皇帝看似很风光,看似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也要分人分朝代。

一般来说,除了开国皇帝说话底气十足(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说话当然硬气),继任的皇帝一般都没有他祖先老子那么硬气,很多皇帝说话并不好使。

其中最出类拔萃的是宋朝和明朝这两个朝代。

宋朝太祖赵匡胤定了一个规矩:不得杀士大夫,这条规矩令宋朝继任的皇帝一个个是焦头烂额。

那些有功名,有官位的人拿着这个护身符,肆意抨击皇帝,皇帝虽然生气,但是最多只能罢官,根本拿那些士大夫没有任何办法。

到了明朝虽然这条规矩改了,但是内阁票拟制度却大大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说起来很好笑,内阁的票拟权是皇上给的,最后却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皇帝为什么要给内阁这么大的权力?这不是摆明让内阁的大臣瓜分皇帝的权力么?

其实皇帝也不想让大臣分掉他手中的权力,但是不给不行,不给的话,所有的事情都要皇帝来做。

举个例子:某个地方知府离任,需要任命一位新的知府,选谁?怎么选?

皇帝不可能对下面的官员都了如指掌,只能让官员们来选,也就是吏部那帮人来选这个新任官员,然后皇帝做出选择。

这时吏部那帮人拿出一摞子名单,然后把这些人的履历资料交给皇上,让皇帝去选。

要知道国家的事情实在太多,可不是每天只选几个官员这么简单,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能做出决定,累死皇帝也干不过来这么多的事情。

而且这么多资料,皇帝看得过来么?只能找人帮着看,找谁看,就是内阁这帮人。

内阁这帮人从这些名单中筛选出几个比较合适的交给皇上看,皇上看了以后再从中选出一个中意的,这样一来,皇帝就等于把权力下放给内阁。

就像刚才选知府,皇帝把选人的权力交给了内阁,内阁挑选出几个人,把结论写好拿给皇帝。

这就是票拟权,也叫提名权,皇帝看了以后批示,这名官员就可以去上任了。

要是皇帝再忙一些,连这几个人的资料都没时间看,或者说皇帝再懒一些,不愿看这些人的资料,那么最后选人就是内阁来定,实际上就是首辅来定,也就是说首辅选好了人,皇帝只管盖章同意。

选官员是这样,别的事情也是这样,内阁拿出方案交给皇帝,皇帝看了以后盖章。

有时候,皇帝有中意的人选,但是内阁却不同意,便把皇帝的命令封还,让皇帝再重新选人。

这时,内阁的权力已经急剧膨胀,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宰相,有时候甚至已经盖过了皇帝。

也就是说,到了这时,国家有没有皇帝已经无所谓了,内阁就可以发布各种政令,没有皇帝,国家机器照常运转。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的皇帝可以不务正业,国家却安然度过了两百多年依然不倒的原因。

同样,明朝也是名臣,权臣,奸臣出现最多的朝代。

每当奸臣当政,国家就会动荡一番,衰落一段时间,等到了名臣当政,国家就会发展稳定一段时间。

正因为内阁有这么大的权力,因此很多时候,皇帝想干什么事情需要经过内阁同意才能去做。

这样一来,皇帝在很多事情上并不能为所欲为。

当然,皇帝是有权撤换内阁成员的,但是换了人又能怎样?难道换了内阁的成员,他们就不行使自己的权力了么?

无论谁当了内阁首辅,都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

内阁是一种制度,是药,内阁成员是汤,换人等于是换汤,换汤不换药,能有屁用!

如果说皇帝拿内阁制度没办法,那么还有一个东西比内阁制度更令皇帝头疼,那就是大臣们结党。

如果不是结党,皇帝总能选到一个听话的内阁首辅,然后让首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但是大臣结党,就不好弄了。

这个党可不是几个人那么简单,那可是一个利益群体。

朱由检刚刚当皇帝的时候,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魏忠贤,而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面前,朱由检都得小心翼翼地行事,靠着隐忍麻痹了魏忠贤等人,最终才一举把阉党拿下。

但是拿下阉党以后,朱由检发现,一个比阉党更难对付的群体冒了出来,这就是东林党。

比起阉党,东林党更难对付,因为这些人都是文化人,而阉党里面还有不少文盲,尤其为首的魏忠贤本人是个文盲。

当东林党这帮人登堂入室以后,朱由检发现,这帮人为了争夺权力使用的手段简直比阉党还讨厌。

阉党经常使用的一般都是流氓手段,属于强拿硬要的那种,要是对手实在太强大,弄不到他们也就放弃了。

但是东林党不同,这些人为了夺权那真是锲而不舍,什么正事全部抛在脑后,整天不是弹劾这个,就是弹劾那个,总之不把对手搞下来誓不罢休。

朱由检是很想做一些实事的,但是下面有这么一帮人,他能做成什么事?换掉?提上来的还是东林党的人,这些人就像野草,哪里都长,哪里都有,朱由检有时想想自己都感到泄气。

不过自打李景横空出世以后,朱由检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李景所在的山西平阳府,从来没有一封奏报是弹劾人的,更没人弹劾李景。

弹劾李景的都是朝堂里的那些人,说的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

如果有平阳府的人弹劾李景,那朱由检还有理由去查办李景,但是现在一个都没有,拿什么理由查办?

有时候朱由检都有些佩服李景,他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让平阳府的人对他一点成见没有?

难道只是用钱收买这么简单?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大明朝不乏不爱钱的人,李景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收买。

另外,朱由检就奇了怪了,这次李景在河南搞了这么多的事情,河南的那些地方官居然同样没人弹劾他,这个李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和王承恩两人看了一会儿奏折,朱由检叹了口气,将奏折推到一边:“大伴儿,不看了,没用的,这个李景做事滴水不漏,根本抓不到他的把柄。”

王承恩点点头,把奏折收拾好,重新放到朱由检的案头。

琢磨了一会儿,朱由检道:“大伴儿,你看有什么办法,把李景调出来?”

王承恩沉吟了一会儿道:“皇上,要调李景自然容易,这次李景赈灾,论功当赏,提升一下职务也在情理当中,不过李景现在已经是参将了,再升就是副将,难道皇上准备让李景手里的军权越来越大?”

见朱由检微微摇头,王承恩接道:“如果不提军职的话,那就得把李景转为文官,这个比较难办,李景是商人出身,转为文官的话,那些言官又要说嘴了。就算没人说嘴,那皇上准备给李景安排个什么职务?李景现在是从二品的武官,转为文职,皇上怎么也得给个四品以上的品级吧,四品以上那可就是知府了。”

朱由检默然,让李景掌军权,他肯定是不愿意的,转为文职难度太大,大明文官转武职的比较多,以武职转文官的却如凤毛麟角一般。

见朱由检不语,王承恩接道:“皇上,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话,您听了可别见怪。”

朱由检闻听摆了摆手。

王承恩接道:“皇上,依老奴来看,您把这个李景调到任何地方都没用的,因为他手里有兵,您要把他调走,只是徒然让他扩大地盘势力而已。”

朱由检闻听默然点了点头,大家都知道李景手里有兵,但是李景的兵是民军,并非正式编制,你要说他手里有兵,他可以说这些兵解散了,你一掉头,他的兵又回来了。

他要把李景调走,这些人必然还会跑到李景的身边去,那可真成了给李景扩大地盘了。

“难道就这样让李景拥兵自重?”朱由检道。

王承恩忙道:“那自然不能,老奴的意思是,皇上给李景下道旨意,问他手里有多少兵,他总不会说手下只有几千人吧?

这次他带到河南护送粮食的士兵就有一万人,这可是大家亲眼所见,这他可不能作假。

另外李景到河南赈灾,平阳府难道不留下一定的兵力防御泽州的流寇?依老奴看至少还有一万人。

如果李景说他的兵力不到两万人,那他就是欺君,皇上以后要拿掉李景,就可以用这个借口。

如果李景说他手下的兵有两万以上,那皇上就下旨给李景,让他把兵交出来。李景总不会弄一堆老百姓来糊弄您,那他也是欺君,只要他把兵交出来,那皇上还用担心什么?”

朱由检闻听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李景不会因此反了吧。”

王承恩摇摇头:“这个老奴不敢保证,不过以李景现在的实力,他要造反,谁也拦不住,但是他既然帮着朝廷赈灾,又答应每年给您孝敬一百万两银子,我看起码眼下他还没有造反的意思。另外,皇上下旨的口气最好用商量的口吻,也别把李景逼急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自己这个皇上做的窝囊啊,居然沦落到要看下面的官员的脸色行事了。

不过朱由检确实非常隐忍,略一思索,便同意了王承恩的主意。

“大伴儿,朕马上给李景下旨,你派一名精干之人去给李景传旨,务必要探明李景的真实意图。”

说完朱由检斟酌了一下用词,提笔写了封手谕,盖上印章,封好后交给王承恩。

王承恩恭手接过手谕说道。“老奴这就安排人去给李景传旨。”

朱由检挥了挥手,王承恩转身疾步离开。

见王承恩离去,朱由检叹了口气,不知李景见了手谕以后如何行事。(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我与吸血鬼姑妈的奇幻之旅洪荒之武神济世鬼医我修仙日常被徒孙直播了快穿之甜度百分百圣地天使霍格沃茨的大德鲁伊纵横都市之我本善良我在异世界成为血族真祖科技之虚拟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