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寿春城内的暗影卫传给皇甫超博的情报,寿春城略呈方形,设有瓮城、谯楼之设,重关叠雉,制度森严。城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濠,北环淝水,四隅有河,东北、西北隅各设水关一处。城置4门,分别是东面宾阳门,西面定湖门,南面通淝门、北面靖淮门。
寿春城的城垣周长约为三十余里,垛墙之下墙体高两丈六尺高,底宽七丈,顶宽两到三丈。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用条石砌筑数尺高的墙基。城墙外壁贴砖石,城墙砖石之间都是用糯米汁拌石灰等物弥合,非常牢固。旧有“铁打的寿州城”的称誉。
寿春城四门皆于城墙外再设瓮城,内外门洞均为砖石券顶结构。寿春四门的瓮城门均与城门不在同一中轴线。东瓮城朝南,西瓮城门朝北,南瓮城朝西,北瓮城门朝东,均与所在城门在平面上呈90度直角,如果从天空上往下看,四门中轴线与四面瓮城城门之间形成了一个倒着的“”字形图案。这种巧妙设置是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即敌军突破瓮城后,需改变方向才能攻击城门,守军可乘机关门打狗,消灭瓮城内之敌。
寿春城除了外城,内还有内城和皇城,外城各面城墙长约八里,内城长约四里多,而皇城则只有两里有余。与洛阳城的十里、七里和四里相比,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对于这些情报,皇甫超博相信不仅是自己,曹操与孙策两人应该都是心知肚明。
三路大军各自抵达寿春城下之后,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先安营扎寨,然后三家之间互通使者,准备在攻城之前先进行一次会晤,以使三家能够更好的合力攻城,以及攻入城后能够更好的搜括财物而不至于出现冲突。当然,不要想着三人兵马进入城内之后会严格遵守约定,但是至少还是划出来一个大概的区域。
于是,在城内十数万大军的紧张注视下,城外大军之间骑兵往返奔走,使者之间往来不断。让城内的袁术军将士紧张不已,其实寿春城内共有近十七八万大军,而在城外的三路联军一共才三十万大军,按道理来说袁术军应该是胜算不小的。
比如当初皇甫超博的安东军,哦,当时应该还叫做洛阳军,当时凭借着不到十万大军硬生生的扛住了吕布、张杨和袁术三家二十万大军进攻,最后不但大败三路诸侯,反而俘虏了数万大军。
以目前袁术军与前来进犯的联军兵马比起当初的洛阳军更有优势,按理来说袁术军的胜算也是不小的。可惜是,战场之事永远不是1+1=2那么简单。
目前城外的大军有皇甫超博的十万大军(除了最初从舒县北上的八万大军外,皇甫超博又下令从已经占领的各城中抽调出两万守兵,一共凑满了十万大军。)。曹操军本部加曹洪部共计十二万大军。孙策部六万大军。如果再加上三家各有的数万民夫和俘虏的足有四十余人。
而袁术军虽然有十七八万大军,其中的精锐更是有近十万,但是自从去年袁术称帝之后,袁术军便是逢战必败,然后一路损兵折将,接连丢失了汝南、广陵、下邳三郡的地盘,今年更是连经营数年的庐江都丢了。
如今才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敌人已经兵临都城的城下,自家皇帝更是已经神形枯槁,远没有当初称帝时的那种意气风发。不仅如此,当初称帝之时的数十万大军如今已经只有不到二十万。大军士气低迷,十数万大军,面对城外的三十万敌军,已经胆气全无。
而袁术军的十数员大将当中,陈纪、袁胤、刘勋、袁焕、桥蕤或死或俘,如今都是音讯全无。而另外诸将当中,太子袁耀以及大将袁嗣、李灵与陈兰也都音讯全无,生死不知。能够知道的就只有李丰尚在期思,却因为安东军的虎视眈眈,只得紧守城池,不敢轻动。
如今的寿春城内,只有大将军纪灵领着雷薄两人回防寿春。哦,对了,要说能够领兵的还有一位,那就是驸马黄猗,只是纪灵已经不愿意用他为将了。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进来围攻寿春的三路诸侯都不是易与之辈,而三位诸侯身边都不乏智谋高深之辈,所以袁术军所期盼的三路诸侯之间内哄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曹操孙策还是皇甫超博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彻底覆灭袁术。
当然也不完全一样,孙策还有一个必得的物品,而曹操估计也盯着那个东西,而皇甫超博则是抱定了捞好处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和孙策拉拉关系,准备明年联合弄翻曹阿瞒。
正是因为如此,三家之家的使者走马观灯一般跑出几个来回后,终于三家将会晤的时间的地点确实下来。
那就是孙策军营地以南两里处的一个叫做高家岗的山头,那里四面都是一望无遮掩的原野,三家商定,三家主公各领一千人赶到会晤处,然后三人各领一位谋士和一位武将前来会晤。
最主要的是,无论是曹操还是皇甫超博都不愿意到对方的地盘上去,以曹操的多疑肯定是不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当中的,而皇甫超博自己的话问题不大,但是他却不愿意属下诸将跟着去冒险,但是三方谈判的话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军师出席。所以到了最后,两家都只得建议将会晤的地点放在孙策军控制区域内。
下午申时初,三家兵马都护送着自家主公抵达的会晤地点周围,孙策军在北面,皇甫超博在西面,而曹操部则在东面。
三家兵马在离高家岗约一里的地方停了下来,高家岗的会晤地点是由三家士卒共同布置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哪家预先布置陷井杀招什么的。
三部兵马停下来后,皇甫超博几人皆领着自己同行的两名属下骑马朝着高岗处的会晤地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