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轮的弩枪攻击,虽然没有对鲜卑士卒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还是破坏了不少盾牌。失去盾牌的鲜卑士卒,要么直接往前面冲,要么自己跑到自己身边的其他盾牌下面去了,如此一来,每个盾牌里面的人都是暴满,面对这种情况,城头的黄叙肯定不会放过机会,马上下令弓手进攻攻击,失去盾牌保护的鲜卑士卒的箭雨的洗礼下,伤亡很快增加,而井阑上面的弓手则主要是针对鲜卑士卒里面的弓箭兵进攻攻击。
鲜卑士卒进攻的队伍进入到八十步的范围后,城头的床弩不得不停止攻击,因为已经超出了它的攻击距离,没有床弩的攻击,鲜卑人的士气似乎又上升了一点,进攻的速度又加快了一分。虽然有不少盾牌已经被摧毁,但还是有大部分的鲜卑弓手有盾牌保护,两边的弓箭兵开始对射。
鲜卑士卒有了自己弓箭手的掩护后,很快就已经攻到了城头下面,一时间,数十架长梯架到了城墙上面,可惜的是,因为没有工匠,所以长梯里面有半数都达不到城墙的高度,尽管如此,还是有三十来架长梯伸到了城头,很快就有士卒陆续攻上城头,终于,在经过两天的时间后,鲜卑士卒第一次攻上了汤头沟关的关墙之上。
黄叙早已经估好准备,弓手已经退回到了关墙的后半部分,前面接战的士卒是刀盾兵和长枪兵,而弓箭兵也并没有停止攻击,而是城头的弓箭兵都在朝着城下抛射,而井阑上面的高级弓手还是针对鲜卑弓手进行攻击,相反,因为已方士卒已经攻上城头,城下的鲜卑弓手却不得不停止攻击,只有少数精锐弓兵在进行点射。
经过半个时辰的进攻,攻上城头的鲜卑士卒终于后继乏力,眼看着不断的士卒攻城头,但是城头的位置却丝毫没有扩大的迹像,中军的夫蒙察知道,这一轮的进攻已经失败了,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退。很快,战场上响起了鲜卑人撤退号角声,不到片刻,城头和城下的鲜卑人便撤退得干干净净,就连战场上面的伤员都大部分被撤退的鲜卑士卒带走。
看到鲜卑人终于撤退,黄叙马上令人安排打扫城头的战场、统计伤亡情况、抢救已方受伤士卒,现在已经顾不上城下的鲜卑士卒的伤兵了。这一轮进攻给汤头沟关造成了近六百人的伤亡,而鲜卑人则丢下了三千尸体。黄叙刚令人将受伤士卒运下关墙,鲜卑人的第二轮进攻又开始了,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渐变晚,还有不到两个时辰就要天黑,黄叙知道,这一轮的进攻,鲜卑人的准备会更加充分。
果然,打退这一轮进攻后,黄叙发现,虽然自己竭尽全力避免更大的损失,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伤亡达到了七百余人,而鲜卑人也留下了4000人在城下。这样算下来的话,前面两天隆化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但第三天一天时间就伤亡了一千七百人。
现在隆化两镇两关一共一万两千士卒,还有两千新卒守在白虎沟镇和白虎沟关,这才一天时间,损失就达到了差不多两成,虽然这里面有一半经过休养治疗后还能够恢复,但是那也是十天八天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明天汤头沟关上能够参战士卒只有八千余人了。黄叙与田豫商量后,决定在隆化再征兵三千人,只是如此一来本来普通民众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人的隆化两镇,经过两次征兵后只剩下了一万五千人,而且里面的青壮只有不到五千人,其他都是老弱妇儒了。
新征的三千士卒有一千人被派到了白虎沟镇那边,将原有的两千士卒替换回了隆化,而剩下的两千人则被安排在了床弩和投石车的操作上面了。如此一来,汤头沟关上的士卒达到了一万二两千人,比之前的一万还多了两千,只是质量方面,唉,说多了都是泪。
招好兵后,两人又连夜安排将已经做好的各种器械都安装到位,经过几天的时间,投石车已经达到了四十台,井阑又增加了两台,而床弩则增加了五台,把这些都安装好后,已经到了下半夜,黄叙又上城墙巡视一圈后,才在城墙上面的城楼里面休息了两个时辰。
汤头沟关的战斗正酣的时候,卢龙要塞的战事也拉开了帷幕。
素利作为东部鲜卑的大人,能力还是有的,大军到达卢龙要塞后,素利马上安排人伐木制作各种攻城器械,在准备了半天时间后素利便开始进攻卢龙要塞。相对于夫蒙察的偏师而言,素利的进攻就如同暴风骤雨一般,一开战,就甲方进入了白热化。
面对卢龙要塞的公孙赞大军,素利一次性投入了三万士卒进行攻击,猝不及防的公孙赞,差点让鲜卑大军在要塞上站住了脚跟。还好久经战阵的白马将军很快反应过来了,迅速将关内的士卒调上城头,亲领着单经王门数将奋力杀敌,终于将鲜卑人赶下了城头,然后关靖马上指挥轮换的士卒迅速接管城头,防止鲜卑人马上进行第二轮进攻。
果然,鲜卑大军退下去不到一柱香时间,第二轮进攻如约而致,看到鲜卑人如同疯了般进攻,关靖又马上建议公孙赞,将异人和他们的士卒调上城头协助守关,而公孙赞自己的士卒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数量以便于时行轮换。公孙赞马上同意,将所有的玩家和玩家的士卒分成了数个部分,然后轮流调上城头参与守城,又将自己麾下的士卒分成了数部,由几名将领分别率领也都轮流上城墙守城。
如此下来,几轮攻守战斗之后,卢龙要塞依然坚如磐石一般,妥妥的掌握在公孙赞手里。不过,一天的激战让攻守双方都伤亡惨重,公孙赞大军因为第一轮进攻猝不及防损失四千多人,再加上接下来的战斗,一天下来,大军折损八千有余,而鲜卑大军则更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