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清军巨大的军事压力,李自成和张献忠一笑泯恩仇,放弃之前的恩怨,决心抗清一条心,并立下誓言,在没有将清军击败前,大顺军和大西军不得起冲突,有故意挑衅两军敌对对立,五马分尸,夷三族。
张献忠在河南部队损失惨重,不能完成孙可望策略,张献忠果断下令放弃河南府,令李定国部重回南阳府,大顺军也做出和平姿态,撤走在郧阳府边境线数万军队。
大顺军和大西军仿佛回到当年并肩和明军作战的岁月,两军实现情报共享,两军得到情报大同小异,倒是大顺军对江南明军不是很了解,张献忠给他很多四川,贵州,江西等地明军情报。
李自成也惊讶明军在江南竟然还有数十万兵马,他放弃在江北敌不过清军,就南下进攻明军战略。
并最先做好迎战,因为刘宗敏,田见秀统帅的前营损失惨重,还在重建中,李自成令李过,袁宗第率军九万支援崇祯朝廷,其他各部兵马为预备役,随时支援前线。
大西军也明白唇亡齿寒,自然不肯甘于落后,张献忠令刘文秀率领马步弓兵十五万增援河南,明确河南军事统帅为李定国,孙可望坐镇总指挥兼任后勤,刘文秀为前锋,破灭清军霸占河南全境的企图。
李定国在河南府兵马不多,得到刘文秀支援,重振军威,率领部队杀回南阳府,要不是清军撤走,整个南阳府清军都要被全歼。
大西军回到南阳府,方小眼和徐芸也抵达南阳府,因为大西军和聆部明军在太原府并肩作战,方小眼来到大西军地盘,并没有受到为难,还顺利和李定国等大西军将领见面。
李定国为军事统帅,大西军对外策略由孙可望负责,孙可望之前试图刨食聆敬阳和大顺军顶在前面和清军作战,可南阳府两次被清军击败,让孙可望也认识到要联合明军,才有可能击败清军。
孙可望隆重接待方小眼,让方小眼有些受宠若惊,他以为大西军也是一群泥腿
子,可现在看来,大西军实力好像比大明朝还要强。
他和孙可望表明来意,聆敬阳邀请大西军进攻汝宁府,将河南地区清军消灭。
孙可望很爽快答应方小眼,让方小眼回去告诉聆敬阳,大西军在二月初出兵汝宁府,彼时,聆敬阳部从开封府南下进攻清军,大西军共南阳府进攻清军,争取在二月底歼灭汝宁府清军。
方小眼在南阳府得到孙可望出兵态度,立马带着徐芸回到开封府,但是他还没有回到开封府,聆敬阳决定先下手为强。
聆敬阳突然发动袭击,是因为他也得知清军即将大举进攻的情报,这个情报是李过从宁武关给他送来,而崇祯朝廷却装聋作哑,不仅没有告诉聆敬阳这个情报,还下令其他人也不许和聆敬阳联系。
幸好西门竹在崇祯朝廷有一定地位,他让在府上的特种局将士出城,去河南地区,把清军进攻消息告诉聆敬阳。
西门竹千嘱咐万嘱咐,让两人一定要安全抵达河南,特种局两个将士刚刚出城,就被一群锦衣卫给绑了。
锦衣卫把两人带到城郊,两人极力高喊认错人,他俩是户部侍郎西门竹下人,去城外买些野味送给李建泰大人,可不要大水冲了龙王庙。
不管那两人怎么喊,锦衣卫都无动于衷,两人喊累以后,白墩来到两个特种局将士面前,皮笑肉不笑说道:“二位,可是去聆敬阳那儿啊?”
说完,也不等两人反驳,抬手就是两刀,两个特种局将士脑袋掉地,白墩杀完人,把尸体就地埋了,然后带着锦衣卫离去。
白墩如此嚣张跋扈,是他得到陛下授权,朱由检早就认为西门竹和聆敬阳还有联系,他不杀西门竹,是保留和聆敬阳对话的通道。
但他绝对不允许西门竹在朝廷做大,也不会任由西门竹把他不想送给的聆敬阳情报送出去,他令锦衣卫暗中在西门竹府邸埋伏,只要是西门竹府上的
下人出城,统统杀了。
两个特种局将士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去,白墩回到宫中,向朱由检汇报此事,朱由检很高兴,赏赐白墩白银五百两,白墩笑嘻嘻接过赏银离开皇宫。
而朱由检心里仍然愤愤不平,他恨聆敬阳竟率军南下河南,因为聆敬阳大军突然从抗清一线队伍撤走,在崇祯朝廷中引起恐慌。
人人皆以为聆敬阳是誓死抵抗清军入侵的悍将,不可能会逃避清军进攻。
可没有想到聆敬阳会消极避战,还带着部队南下湖广,聆敬阳部兵马撤走,崇祯朝廷就要独自面对清军进攻。
朱由检下令断绝和聆敬阳任何联系,让聆敬阳成为聋子和瞎子,虽然这样会让聆敬阳部遭到清军突袭,很大可能会被清军消灭。
可朱由检内心非常痛快,天下兵马这么多,聆敬阳那点兵马算个屁?
整个江北抗清,只有崇祯朝廷在坑聆敬阳,聆敬阳不在乎,他在元宵节这一天,召集部将布置突袭汝宁府军事会议。
众人其实不是很支持聆敬阳,在大西军还没有从南阳府发起进攻,仅仅依靠明军一部兵马,难以击败汝宁府数万清军。
可聆敬阳不信邪,在他看来清军主力部队在北直隶,在汝宁府清军实力并不强,之前还在南阳府和大西军作战,也损失不少兵马,就算是吸收部分降兵,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实力。
在会议上,聆敬阳次再一次提出击败汝宁府清军,全军继续南下,不再管江北战事。
此言一出,众人都有些不是滋味,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临阵脱逃,聆敬阳理解部下心情,说道:“诸位,清军即将大举进攻河南,山西,我们这点兵马不够清军塞牙缝,只有避敌锋芒,才有一线生机。”
陈一刀等将领还不知道清军百万大军南下,和聆敬阳道:“都督,建奴能有多少人,咱们可不能怕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