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出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门口两边站着人,他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自己都笑了起来。
说实话,初次遇到这种情况,他还真有点不适应,以前都是独来独往,现在身边时刻跟着人,有点不自在。
第二天白虎科技公司那边传来消息,卫星发射安排在5天后,他们需要将火箭拉到发射场,还要做发射前的准备工作,程序比较复杂。
这个他倒是可以接受,但是第二次发射中间的间隔就比较长了,竟然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就让他比较纠结。
原本写书的心情也没了,直接站了起来,拿上外套就直接出门,去了一趟白虎科技公司的火箭生产工厂,看看他们这边的情况如何。
火箭生产厂房非常大,如果是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火箭基本上都是竖着组装,然后又竖着运输到发射场。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保证火箭组装状态和发射状态一致,因为如果出现一丁点问题,可能就会导致发射失败。
可是白虎科技公司的组装厂房却是采用了平躺模式,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厂房建设速度快,组装也更加方便快捷,运输工作也好做。
难点就是如何保证组装后的状态和发射时的状态一致,在设计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容错率,万一出现点问题,也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主要是从材料和结构设计着手,只有更强的材料才能谈容错率,不然结构设计再好,也扛不住发射时的复杂情况。
结构设计主要是减少组装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算是材料再强,也不能完全无视重大错误,所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都非常有必要。
当叶子书到达的时候,这边的生产线正在构建当中,但是关键性设备却没有到位,现在做的都是一些基础性工作。
然后叶子书又去了其他零部件工厂看了下,材料和结构件生产工厂,基本上已经建设完毕,已经可以生产相关零部件。
但是火箭发动机生产线,还没有建设完成,理由是一样的,那就是关键性设备还没有到位,后续工作无法完成。
火箭发动机属于高精密零部件,对组装生产的要求很高,要么使用高水平的工程师,要么就等高精度组装设备到位。
叶子书不想将人力浪费在这些组装工作上,宁愿让这些人去实验室搞研究,所以对有些管理层认为可以先使用人工进行组装的建议给否决了。
后面他又去了主要材料生产工厂看了下,这边倒是没有多大问题,相关设备已经建设完毕,开始进行相关材料的生产。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这些生产材料相关的设备,基本上是从麒麟基础工业集团采购的,白虎科技公司不用对这些设备进行专门研究和生产,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麒麟基础工业集团本身就拥有庞大的材料生产业务,自身就拥有众多顶尖的材料生产设备,白虎科技公司没有必要做重复性劳动。
一圈逛下来,问题的症结都出在了高精密设备上,包括高精密组装机械设备、整体检测设备等等。
不过也可以理解,这些设备的精密程度太高,别说是研发难度较大,就是生产难度同样非常高。
因为这些设备需要人工慢慢生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到最小误差,生产效率其实并不高,至少第一批设备需要如此做。
等到第一批设备生产出来,利用误差补偿技术,就可以实现设备生产设备的操作,不仅减少了人工需求,同时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顶尖操作工人比科研人员还要稀缺,培养这么一个工人,可能需要花费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如果全部需要这样的顶尖操作工人操作,想要大规模扩产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有些顶尖装备扩产就那么困难,并不是材料生产困难,而是顶尖操作工人数量不足,这种工人不是流水线工人,可遇不可求,培养也极为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采取机器生产机器的模式,但是机器生产机器有精度下滑的问题。
本来人工操作的话,精度可以达到0.1微米,然后使用这个精度的设备生产设备,精度可能就下滑到0.5微米了。
所以他为此专门研发出来了配套的精度补偿技术和设备,不仅不会产生精度下降的情况,在这些设备的辅助下,精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如果没有这套技术设备,人类的制造业就很难突破人类本身的极限,而人类的极限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
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个巨大的束缚,有了精度补偿技术和设备,这样的困局就彻底解除了,机器生产机器的精度只会越来越高。
当然,这个也不是无限提升的,到达一定的精度,就没法进一步提升,需要更换更高级的技术来实现更高的精度。
当他到达高精度机械手生产工厂,外面直接站着两个人,不允许在工作期间任何人进入,因为里面属于绝对静音区域。
这么做的目的是减少一切可能影响精度的因素干扰,哪怕是他叶子书,也只能乖乖地在外面等待,等里面完成了工作后,才能和相关人员交流。
生产过程中,一个任务要一气呵成完成,中部不能停停歇歇,因为一旦中间停一段时间,工人前后的感觉就不一样,但凡差异超过一定界限,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不合格。
所以他们制定生产任务的时候,是尽量将任务压缩在12个小时以内,工人进去之后,基本上是不吃不喝,直接工作12个小时,中间不会有任何间断。
而12小时持续性高强度高专注度的工作,是一个人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时间,各方面状态都会下滑很严重。
白虎科技公司本身是没有这种顶尖工人的,都是从国家有关单位借过来的,等到这批设备生产出来,就可以实现机器生产机器的生产模式。
而且工人这么上班一次之后,中途会休息至少一天,至于到底休息多少天,还得看工人保持的状态如何,一般间隔两三天。
正是因为有这些严苛的要求,导致这个环节的生产效率非常低,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一整套设备的人工生产,后面的环节只能干瞪眼。
主要还是人数太少了,白虎科技公司只借来了10位这样的人才,听说已经将国家有关单位的宝贝人才全弄过来了,虽然不知道这话真假,但应该也差不多。
这样的人才,不仅仅是培养就能成功,还需要天赋,身体各项机能和协调性要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满足这些苛刻要求的人,全国也不会很多。
当然,这些人才拿到的薪酬也是顶尖的,像他们这样工作一次,也就是最多12个小时,白虎科技公司开出了10万元。
整套设备完成的话,光是人工成本就要几千万元,幸好白虎科技公司只需要在第一套设备上花费这么多钱,不然每套都这么干,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其实钱还是次要的,别觉得在很多商人眼里,钱多么重要,实际上在国家眼里,钱就是数字,如果钱能换来等价物的话,国家并不介意多生产出一些钱。
真正的难题是有钱也无法买到等价物,全国就这么有数的几个顶尖工人,生产效率实在是太慢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产能扩张就变得遥遥无期。
叶子书在这里等了半个小时,依然没有看到工人出来,他决定不再等了,直接将这个工厂负责人喊了过来,让他汇报这边的情况。
根据负责人的汇报,这边正式开工建造已经两个月了,关键零部件完成还要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关键部分,剩下的部分就好办多了。
他们已经在另外一个工厂将其他难度不算太高的零部件完成了加工,因为这些零部件可以使用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来完成。
听到他说半个月后就能搞定,叶子书松了口气,也就意味着最迟1个月后,就能完成第一套设备的生产工作。
后面机器生产机器,就是指数级递增,别看人工需要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如果是机器来生产,一两天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
如果这些进度都没错的话,倒是能够赶得上白虎科技公司制定的总体进度,6月份还真的能够将新型火箭生产出来。
这个还不是主要的,围绕着这些高精密自动化设备构建起来的生产线,将会全线打通,生产其他装备也将不会像现在这么麻烦。
为此这段时间的等待是完全值得的,了解完情况之后,叶子书直接离开了这里,也没有出言催促,因为也没有用,人家有自己的工作节奏。
现在反而是遥感卫星那边的进度有点让他担心了,他决定在写书之余,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出来,去遥感卫星研发项目部转转,帮他们解决问题。
如果这个项目有延迟,那么今年就有可能无法完成遥感卫星系统的建设,后面的节奏也有可能跟着乱了。
------题外话------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