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特产倒是有些独特,是一味很有些神奇的药方。”汪平和不再卖关子。
“药?!药有何稀奇?”姓常的太监有些不以为然。
“这药方成为特产当然不稀奇,叔父难道忘记了东阿阿胶了?”汪平和所说的东阿阿胶在明朝已经是非常有名,《本草纲目》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东阿阿胶汉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贡品,历代《本草》皆将其列为“上品”,誉为“圣药”,这阿胶的配方可以说价值连城,万金难换,谁拿到了这样的配方,完全就可以说是拿到了一个传说中沈万三的聚宝盆!
“哦?!难不成贤侄说的药方竟然可比东阿阿胶?!”姓常的太监听到这儿,才突然来了些兴趣。
“哈哈哈哈……比得上东阿阿胶?!东阿阿胶能治伤寒吗?东阿阿胶能治恶疮吗?东阿阿胶能治肺病甚至肺痨吗?”汪平和一阵大笑,倒是让一旁姓常的有些摸不准深浅了。
“怎么,你是说那味药这些病都能治?!”姓常的太监这会儿才第一次重视起汪平和所说的话来。
“不仅能治,而且见效极快,据说,除了这些病,还能治很多病,这可不是什么江湖讹传,如今卖这味药的那个药铺在津门可真是远近皆知,京城里的不少贵人也都使人来这里买药!”汪平和信誓旦旦地对姓常的太监说。
“哦?!竟真有如此奇效吗?”姓常的太监坐正了身子,连那有些干枯的,握着杯子的手都有些颤抖。
“千真万确!”汪平和拿杯子使劲儿碰了一下常太监手里的杯子。
“如此……那方子的后台是谁?”姓常的太监沉吟了一下说。
“不过是个五品的锦衣卫千户。”汪平和语带不屑地说。
“王敏?!既然是王敏的方子,我就不好插手了吧……毕竟算是自己人……”姓常的太监摇了摇头说。
“此千户可非彼千户,是一个姓张的人,因为献了个火药改进配方,所以被封了个没有实职的官衔而已。”汪平和赶紧摆了摆手,怕姓常的太监误会。
“哦?!”姓常的太监因为刚刚从南边回来,对于京津一带最新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太清楚,虽然他手中也有一支精锐的情报队伍,不过毕竟大明朝的通信限制,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无法跨越,他也只能了解京津一带发生的大事的概况,而对于张阳的具体信息,还是没有办法具体得知。
“嗯,不过这个姓张的千户似乎跟京通仓的提督太监蔡用有些关系。”汪平和赶紧又跟姓常的太监解释了一下。
“蔡用?!那根墙头草!若是他,便不必顾忌!不过是个锦衣卫千户,随便给他安排个罪名,石文义大概也不会说些什么,最多,这方子的功劳,也分薄于他一些。哼哼……”姓常的太监拍了一下桌子说。
“叔父英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汪平和喜得脸上仿佛要开了花一般,却又使劲儿憋着,好险没有憋出病来。
“嗯……跟你说,不要外传,这次,某家去南边,其实是想去查某位大人物的机密事,那位大人物在京中多贿有重臣,这次算那姓张的走运,算他恰逢其会了,哼哼……”姓常的太监有些阴阴地说。
这位姓常的太监,其实就是刘瑾手下新设立的内行厂,也就是俗称的内厂的大档头。
明朝的特务侦察机构,除了锦衣卫之外,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厂”了,这个“厂”指的是东厂,西厂和大内行厂。
其中,东厂,即东缉事厂的历史最悠久,成立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当时东厂设立的最重要职责,正是替永乐大帝清理建文帝的余党。
而西厂则是成化十二年,当时的一位奸臣李子龙以“左道”驰名一时,在朝中有极多的亲信。在亲信的帮助之下,李子龙有机会深入内宫,到万岁山等地观察。虽未明其真正之意,但据传李子龙意欲弑君,并且被锦衣卫校尉发现,李子龙遂伏法。
当时二十余岁的成化帝明宪宗得知此事后,认为到处都布满危险,因而大为紧张、疑神疑鬼,为了避免类似的事再次发生,明宪宗朱见深十分想了解宫外的民臣动向,于是令宦官汪直从锦衣卫中选人乔装成平民,出宫伺察。
这个乔装成百姓的侦查是不成气候的,于是宪宗组织了西厂,以大太监汪直为首,并从锦衣卫中选拔成员。
随后,汪直凭借着手中的力量,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但俗话说:“物极必反”,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几年以后,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便就此烟消云散。
直到如今的正德皇帝即位之后,西厂才重新设立,如今正是由由“八虎”之一的宦官谷大用任提督。
以刘瑾为首的八大太监,人称八虎,分别是刘瑾、张永、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其中刘瑾掌司礼监,大约相当于如今的就是中央秘书处,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控制着皇家最核心的护卫力量。
原本一开始,刘瑾倒是跟他的小伙伴们能够拧成一股绳,合力对抗外朝的大臣们,然而很多时候,人性就是如此,可以共患难,但绝不可共富贵,随着刘瑾的大权在握,八虎之中也开始明争暗斗,除了张永站出了公开跟刘瑾唱反调之外,丘聚和谷大用两人也开始对刘瑾阴奉阳违。
为了制约张永、丘聚和谷大用三人,刘瑾在两年前成立了大内行厂,抽调了大量的锦衣卫精锐和各种江湖人士,数量规模及其庞大,可以说远超东西两厂的规模,再加上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旗帜鲜明地倒向刘瑾一方,刘瑾的势力完全凌驾于张永等三人之上,然而这样的形式,却让三人更加抱团,以至于刘瑾一时对此三人也无从下手。
而这次,常夜奉命南行,却是因为其他的事情,他口里所说的那位大人物,正是如今被封在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
两年前,也就是正德二年,朱宸濠重贿刘瑾,恢复了自己已经被裁撤了的护卫,然而为了维持数量庞大的王府护卫需要巨大的开销,仅凭封地的那些收入根本入不敷出,为此,朱宸濠只能在封地极近搜刮敛财只能事,为此朱宸濠封地上的官员民众无不怨声载道,御史言官也曾屡次弹劾朱宸濠。
为此,朱厚照特命刘瑾安排内厂的得力干将南下调查。
常夜如今正是自南边调查回来,携带着的除了“查无实证”之外,还有的自然就是从南昌带回来的大量“土特产”!
“嗯,今夜便在津门停上一停,去!把人都找来,准备办事!安之,你去把那姓张的千户都具体跟我说一说,他的药铺在哪里,既然打定了主意,那便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常夜倒是个急性子,听完汪平和的述说之后,便说干就干。
这倒不是因为常夜有些操切急躁,实在是因为内行厂成立这两年以来,实在是权势滔天,无法遏制。
别说在京城里可以横着走,无论再大品级的王公大臣见到内厂的人都要绕着走,就连那号称土皇帝,号称南国一霸的宁王朱宸濠,见到了他常夜之后,还不是小意的称兄道弟,伺候地极其周到?!若是上一任宁王活过来,看到朱宸濠如此作态,大概都会感叹,这小子对自己的亲爹大概都没有这么好过!
也正是因此,常夜自从当上内行厂的大档头之后,可以说是春风得意、自我膨胀,甚至常夜自觉,虽然自己在刘瑾之下,但是与那张永、谷大用之流也可平起平坐,至于八虎的其他几人,常夜已经不放在眼里了,这时候的常夜,张阳在他眼中,最多也只能算是个汪平和给他准备的开胃甜点而已,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
正当常夜和汪平和在他们的画舫上筹谋计划着一切的时候,运河的岸边,也有几个人在暗中观察着。
“怎么样,风筝,那些是什么人?”一个穿着码头苦力装束打扮的人询问着另一个刚刚从水里爬上来,穿着水靠的另外一人说道。
借着依稀的月光,这个说话的人,正是那次跟张阳他们一起在青县救人的,外号叫做货郎的那个锦衣卫。
“差一点就被发现,尼玛,绝对不是一般人,闻着味儿,应该是我们的同行,我刚一摸到船底,上面便有动静,应该是有人在船底专门负责监听,这手法儿,不是卫里的,就是厂里的,绝不会错!”被称作风筝的人,爬上岸,一脸晦气地说。
“……”货郎沉吟了一会儿,“无论是哪里人,看来都不是善茬,那姓汪的上了这艘船,我们不能防,你在这里继续盯着,我马上回去报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