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六月中旬,贵阳求援的急报一封接一封的送到朱燮元手里。朝廷也是一再催促他尽快率兵南下解贵阳之围。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也来信说,他率兵一万已进驻贵阳东面的平越(今贵州福泉),正急等四川官军到来后联合平叛。
朱燮元也知道局势的紧迫性,他本想立刻率兵南下,但大军征战日久粮饷不济,而且将士疲乏不堪急需休整。更重要的是永宁横卡在南下的道路上,奢寅又依据险要地势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势,所以若想解贵阳之围必须先扫平奢寅叛军。
可现在的情况实在是力不从心,无奈下他只得召集众人商议如何行事。但众人也是没有好办法,总不能拖欠着将士粮饷让他们去打仗吧。但让众人吃惊的是马祥麟和杨林的发言。
马祥麟向朱燮元一抱拳道:“大人无须为这等小事烦恼。末将不才,愿率本部人马取下永宁!”
杨林道:“恩师,学生所部自山尖子大战后养精蓄锐日久,粮饷还算充足。所以学生愿率本部人马取永宁为大军开路!”
朱燮元皱眉看了看俩人,心说这两个小子怎么回事?年轻人恋战贪功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吧。我们这些前辈都没有好办法,你们仅凭着血勇之气就能拿下永宁?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他很快就从俩人互不服气的神色间猜了个大概。年轻人血气方刚就是爱争强好胜,也不看看实际情况怎么样。
未等朱燮元说话,现在仅是监军身份的傅宗龙呵呵一笑道:“二位将军真是勇气可嘉!奢寅现今尚有万余人马,而且永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不详细谋划贸然出战,恐顿挫我军心士气啊。现在大军征战多日将士疲惫,军资粮饷等物急需补充。所以二位将军不要着急。”
傅宗龙的话说的很委婉,其中的意思是你们两个小年轻的别冲动,打仗不是儿戏,现在粮饷什么的都缺,万一战败就完蛋了。所以你们两个要沉住气。
马祥麟听出了傅宗龙的意思,但自己也不能把话说的太直白了,委婉道:“监军大人言之有理!但奢逆现在大势已去,麾下士卒连遭败绩早已是惊弓之鸟,军资粮饷更是匮乏。只要官军大旗一现必是心颤胆寒。所以末将愿承担此重任,趁奢寅气势衰微率军直进,永宁必弹指可破!”
杨林也紧接着道:“我们现在困难是不假,但敌军比我们还困难。无论从那个方面来比较敌军都居于劣势。如果我们现在不趁机进兵永宁,万一奢寅和安邦彦同流合污在一起,利用川黔交界之处的有利地形与我们周旋,那么战事必将旷日持久,我们将得不偿失。所以卑职与马大人的意见一样,应该即刻南下永宁,一是将奢逆老巢摧毁;二是趁此威逼安逆的老巢水西,让其分兵回援以缓贵阳压力。而后我大军主力可分路出击进入贵州,以平安逆之乱!学生不才,愿率本部人马取永宁!”
“你们两个不要说了!”朱燮元闻言抬高声音道:“难道老夫还不知道这些道理吗?破敌之事老夫心中自有计较,你们只要约束好手下将士就可以了!”
马祥麟和杨林闻言相视一眼。杨林嘴角一扬,那意思是马将军不是我不接受你的挑战,而是朱大人不答应。看来这名将之花的称呼还得戴在我的头上。马祥麟怎会不知杨林的意思,眉梢一挑对朱燮元道:“大人,现今取永宁正是千载难逢之机。如大人怕末将不能完成使命,末将愿立军令状,如取不下永宁提头来见!还望大人恩准!”
这时始终未说话的秦良玉道:“大人,何不让吾儿祥麟试试。吾儿虽年少,但临敌经验尚可。再说也不用出动大军取永宁,只要让他率本部人马即可。胜了,可为大军南下扫清障碍,鼓舞我军心士气;败了,对大军来说也未伤筋动骨。也正好让吾儿再长些临敌经验。年轻人不经历练何以成才?所以请大人三思!”
朱燮元可以不听其他人的意见,但不能不听秦良玉的意见。她不仅英勇善战忠心耿耿,而且她的白杆兵更是平叛的主力。看今天这情形,这娘俩一明一暗明显是奔我那学生杨林去的。如果自己一味的压制,反倒容易落个不明事理袒护下属之名。想到此处,他想了想道:“秦将军言之有理!不过仅让马指挥使一人率军前往永宁似乎不合情理。这样吧,方才我那不成器的学生杨林也说要取永宁,莫不如让他为马指挥使观敌瞭阵做个策应,这样岂不是更好。不知秦将军和马指挥使意下如何?”
马祥麟闻言心中暗喜,杨林小子,只要你和我去取永宁,你必输无疑!我白杆兵乃天下精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你就准备为我鸣锣送匾吧。抱拳道:“多谢大人成全!末将必凯旋而归!”
秦良玉微微一笑道:“杨守备青年才俊屡立战功,又是大人您的学生,如为吾儿观敌瞭阵恐要委屈了。莫不如让杨守备充分发挥才干,与吾儿各自攻取永宁,看谁立这头功!”
朱燮元现在是完全明白了。秦良玉母子这是盯上杨林了,非要通过攻取永宁的事与他分个高下不可。这也不能怪人家,谁让他在平叛战争中名头这么响呢。而且还被皇上器重,任谁也会产生不服和嫉妒的心理。武将之间有争强好胜之心是好事,但现在可不行。一边是自己倚重的大将,一边是自己屡立战功的学生,那一边分量都不轻。如果是马祥麟先取下永宁,那么杨林名将之花的称号不保不说,自己的脸面也得受损。若是杨林先拿下永宁,那么秦良玉母子肯定面子上挂不住,到那时再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就坏了。这可怎么办?真是难以取舍啊。
此时其他在座之人再笨也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了。本来是商议如何行事,结果却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虽然秦良玉母子没说要与杨林比看谁先拿下永宁,但话里话外可都是这个意思。这个事可麻烦,乱说话容易得罪人,还是静观其变吧。
杨林见朱燮元皱着眉头没说话,便向马祥麟道:“马大人,方才您说愿为取永宁立军令状,此话可当真?”
马祥麟虽不知道杨林什么意思,但还是很痛快的道:“那是自然!马某人自小便学圣人所言的做人之道,说出的话自然不会食言。不知杨守备有何赐教?”
“大人言重了,卑职的学识和阅历不能与大人您相提并论。赐教二字可不敢当。”杨林笑道:“马大人是我大明军中的赵子龙、小马超,单骑冲阵斩将夺旗之勇无人可及。卑职佩服之至!不过自古军中无戏言,卑职乞望大人您能凯旋而归!”
杨林这些话的中心意思是你不是说要立军令状吗,那么你得写下来啊,否则谁能信服你?
马祥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他是文武全才,自然明白杨林话中的意思。心说这小子好奸猾,这是抓住了我的话柄算计我。不过我倒要看看你还能耍出什么鬼花样。想罢道:“原来如此!杨守备放心,我这就立下军令状!来人,笔墨伺候!”
朱燮元见状可有些急了,马祥麟立下军令状不要紧,他若是攻不下永宁怎么办?难道自己真要砍他脑袋?忙出言劝道:“马将军不要如此认真。今日我们只是商议如何行事,又不是全军南下破敌之时,立军令状之事万不可当真!”
朱燮元说到这转向杨林呵斥道:“蠢才,放肆!你目无尊长毫无礼数。立军令状岂是儿戏?还不快快向马指挥使赔礼道歉!”
“不必了!”秦良玉起身道:“大人好意我替吾儿心领了。吾儿既然愿率军去取永宁,并愿为此立下军令状,那么就要言出必行!否则还不得让人耻笑!”
秦良玉说到这看了看杨林道:“杨守备,吾儿立下军令状之后,你可敢与吾儿各自率兵攻取永宁?”
杨林一见秦良玉那冷冰冰的眼神,就知道自己的形象在她眼里糟透了。尤其是方才自己用军令状的事挤兑马祥麟。看来这奸猾狡诈之辈的帽子一时半会是甭想摘下去了。不过为了下一步的行动,自己只能这么做了。他见马祥麟正在奋笔疾书的写着军令状便道:“卑职斗胆,愿率兵策应马大人!”
杨林这话的意思其实是模凌两可,怎么理解都可以。秦良玉的理解是,杨林这句话是答应了与马祥麟各自攻取永宁的事。马祥麟的理解是杨林应下了挑战。朱燮元的理解是,杨林出于礼节和顾及秦良玉母子的面子才这么说。其实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只有杨林自己明白。
朱燮元见马祥麟写好了军令状,只得无奈的道:“既然如此,老夫预祝马指挥使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必不辜负大人期望!”马祥麟抱拳施礼道。随后看向杨林,意思是我军令状写好了,你小子有胆量写吗?
杨林仿若视而不见,端起面前的茶杯美滋滋的小饮了一口。那样子就好象快成亲了似的。
会议后,众人陆续向外走。刚出门口,马祥麟从后面赶上杨林道:“杨守备,为何不立军令状啊?是不是心中无底啊?”
杨林拱拱手道:“大人放心,卑职定当率兵策应大人!”
“好,你不要忘了咱们之间的誓约。看我们谁先取下永宁!不好意思,先行一步了!”马祥麟说罢大笑着与几名亲兵离开。
这时在外面始终等候杨林的王信过来道:“大人,您真的要与马祥麟去攻打永宁?”
“谁说要去攻打永宁了?”杨林掸了掸袖上的灰尘道:“我只说要率兵策应他,没说要攻打永宁。”
王信一听就急了,道:“大人,您和他可是击掌为誓的。如果不攻下永宁,您就要给他鸣锣送匾了。到那时您和朱大人就要颜面扫地,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杨林闻言一笑道:“善战者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善谋者胸怀天下不拘一城一地之得失。人生在世就是一块匾!他不就是要那块匾吗,虚名而已,我拱手让他就是了。”
“大人三思啊!这不仅仅是一块匾的问题。”王信急道:“名将之花乃天子所评,岂能轻易送人?届时您让天子如何看待您。甚至可能因此受到朝臣非议弹劾,得不偿失啊!”
“唉呀,王提举王大人,我的意思是送他块小匾,我则得块大匾。这怎么叫得不偿失呢?”
“什么意思?大人您这话把下官都弄糊涂了。”
“很简单。我要趁此机会去贵州,永宁就留给马祥麟好了。”杨林转首望向东南方道:“我要去水西、去毕节、去贵阳,去所有让安邦彦睡不着觉的地方,这就是我要的大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