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最有前途的小王爷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
这个故事《南华经·外篇》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庄子在去楚国的途中遇到一个骷髅,他拿着这个骷髅当枕头睡着,半夜骷髅托梦于他,两人进行了一番生死的辩论,庄子说可以将它复活,恢复形体,然而骷髅却很为难地说,我怎么能抛弃死后的快乐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司马昱一脸期盼地等待谢安的答案。
谢安脑海里已将此人的资料拖出来过了几遍。
先帝司马绍的六弟,最小的弟弟,阿衍的六叔。
私下的场合,皇室子弟间的称呼并不会太正式,也跟寻常百姓家那样叫着叔叔侄儿,或小名,也只有到正式场合才会称王叔、王爷或皇叔。
所以司马衍喊他小王叔。
司马昱名声在外,与谢安同岁,两岁被封琅玡王,会稽和宣城都是他的食邑,而他被封王那年刚好是王敦之乱起,元帝司马睿甚疼爱这名幼子,所以将他和他的母亲郑阿春送往会稽暂住。
后来司马睿被王敦逼死,太子司马绍继位,司马昱安然跟随母亲在会稽住着,直到司马昱六岁,母亲郑阿春去世。
司马家以孝治天下,这位小王爷是孝中典范,他请求为母亲服重孝,守着母亲陵墓三年,未曾踏离陵园一步。
今年司马昱已服完三年重孝,又逢皇兄司马绍过世,这才回到了建康城,年初被封了会稽王,并被拜散骑常侍之职。
散骑常侍是皇帝近侍,由高才士人担当,规谏过失,亦是皇帝的顾问,也是骑马散从。
九岁的小皇帝,十岁的小皇叔,一群十岁上下的侍读,这些少年郎宛如东晋在江南初生的芽叶,亦如这满湖未曾绽放的菡萏,青春朝气,足可让在一旁的几位权臣暗生羡慕与追思。
司马昱在考谢安,这算不算是六打一?谢安心中笑了笑,这几人里,除了刚刚打成平手的荀羡,好像都是他的好友,这些年互相交流切磋也不少。
司马昱又重复了一遍,“不知三郎有何见解?”
谢安见众人都在看他,不由压低声音问司马昱,“小王爷是不是习惯了隐居生活,所以回来之后不开心?”
司马昱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并没有……”
谢安颔首道:“骷髅所处之乐园,正是现实的反面,人世困苦,庄子与骷髅之言,正是让我等尘俗苦恼之人寻求解脱的乐园,如玄修之道上的蓬莱阁……小王爷选了此篇,若是心境不苦闷,那么便已有超脱负累,弃绝名利的想法。”
司马昱展颜,“三郎过誉,只是想法而已,若本王真要弃绝世俗,也不会奉召前来辅助皇上,不过,隐居山间、远离尘俗的确是我所愿,三郎聪敏过人,仅凭择句就探出本王心境……”
旁人只见两人在互相谦让,夸赞,然后又谈到了会稽的风物,因为谢安当年所住的剡县也是在会稽郡,江南腹地,可谓风物秀美婉约,又超尘脱俗。
庾太后与在场的权臣们却听出,这是司马昱在借此机会,说出自己并非有志趣涉入政局。
因为司马昱是元宗最宠爱的幼子,若非早早离开建康,否则如今司马羕这位老祖宗会推他坐上帝王之位。
幸好他年纪小,庾太后忍不住想,如今看起来这小少年并不热衷权势,想要早早离开建康,可惜司马羕不肯放人,借口小皇帝身边需要人辅佐。
所以庾太后才动了一口气在司马衍身边放上五位小才俊作为辅助。
谢安与司马昱侃侃而谈,司马昱忽然道:“我在会稽听闻一桩逸事,是关于谢家三郎的,大家可有兴趣?”
司马衍连连点头,“当然有兴趣,阿狸都很少跟我说他在乡下的趣事。”
“我那时还小,都忘了。”谢安有些摸不着头脑。
“三郎阿兄谢无奕在剡县为官时,曾罚过一个罪翁,罚的是醇酒,老翁醉了谢无奕仍让他喝,那时三郎不过四岁,心觉这老人可怜,劝阿兄不要让老翁饮酒,后来谢无奕不再生气,就放了那老翁。”司马昱赞道,“三郎心慈。”
“那老翁是惯犯,阿兄对他又气又怜,才只用酒罚,若做苦役只怕这老人身子受不住。”谢安并没有说自己,只言,“我家阿兄才是真正心善慈悲又循礼尊法之人。”
司马昱微笑道:“三郎过谦了。”
少年们言谈辩论得热闹,将大人们搁在一旁,何充作为第一试的发起人,当下与庾亮眼神交流一番,然后道:“方才诸位小郎君所选的庄子之言,都各具风格,不过谢家三郎的诗与书十分出色,但所选《说剑篇》中之言却不适合主公。”
谢安想着刚才胡之他们都是说些人生道理,唯独他在说剑道,自然不会讨喜,“对,我有些离题。”
王敬和陆纳严肃道:“但诗和书法已在我等之上。”
其他人纷纷表示同意。
顾悦之甚是奇怪,“阿狸,你失踪半年,莫非也有练字?”
谢安如实道:“嗯,虽然有纸墨练习,但是太贵,所以常用树枝在沙地里写字。”
诸位小孩很是惊奇和佩服。
不过谢安摇摇头,“不过在沙地写字并没有帮助进步,因为纸张与沙地终究不同,我的行草是之前练好的,但总不得意境,如今能够写出韵味来,全赖在沙地上恣意书写。”
王胡之沉吟片刻道:“书写基础自然重要,但下笔时的神韵与心境亦是重要。”
少年郎们纷纷沉思着,像是在琢磨自己的字。
这算是打成平手了?大人觉得有些轻率。
少年郎们没有太过在意,急着想知道下一个比试选项,只因这几年同龄人之间各展风采,唯独谢安每每都出人意表,这回半首《侠客行》与一手行草就让他们既是热血沸腾,又是心服口服。
接下来比什么,才是重要的。
但司马昱抢在庾亮之前开口了。
“听闻今日小郎君们在比试,不知三郎可否与本王手谈一局?”
吟诗、写字、对弈、弹琴……这些雅事都是千年来文人的喜好与消遣,在士人风流的晋朝,是世家子弟们扬名的必备技能,还要加上清谈。
幸好这位小王爷不是要与自己清谈辩论,诗和字都已经出手,如今就剩棋与琴,其实他更不介意比试骑射,然而,士人们不喜欢,因为不风雅,不出尘。
谢安应了,然后小皇帝司马衍开口,“母后,朕也想跟小郎君们下棋。”
卞望之见状,提议两两分组对弈。
司马昱与谢安,司马衍与王敬,王胡之与陆纳,顾悦之和谢万。
剩下荀羡,他表示要等谢安,还要与他比一局。
这小孩是缠上他了吗?谢安无语。
对弈的气氛并不激烈,也没有火药味,庾氏兄妹有些失落,是的,因为他们忽略一个问题,谢安跟这群少年太熟了,谢安虽每次能胜过他们,但又不会让他们产生嫉妒,反而关系还越发好起来。
因为每次谢安跟他们分析自己进步的经验与心得,少年们互相交流,并无藏私。
除了谢安没有将王熙之这个师父交待出来。
原本口中囔囔着要与谢安比试一番的荀羡,也似乎对他颇有好感。
望着少年们专注对弈的模样,何充忽然幽幽道:“谢家三郎若在小主公身边,果真是让人不安的。”
庾亮身为何充的大舅子,两人关系交好,问道:“为何如此说?”
何充若有所思道:“因为他的一言一行很容易影响到身边的人,即使你对他很生气,但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很佩服他,这样的人,我少年时就遇到一个。”
庾亮莫名其妙问道:“谁?”
何充觉得庾亮有些迟钝,“你不觉得他很像茂弘兄吗?”
茂弘,是王导的字。
庾亮想了想,道,“若是如此,谢家三郎更不能留在小主公身边,若被他教唆影响,后患无穷。”
……
这边大人们在窃窃私语,而司马昱与谢安在说着悄悄话。
司马昱在说着长公主主动去替司马衍去陵园守孝的事。
谢安想到这公主的跳脱泼辣性子,心里不由有些佩服,先帝司马绍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公主也不过十二岁啊……
司马家能用之人当真少啊,不然小王爷司马昱也不会借着“庄子见骷髅”的故事,故意向场中的庾太后与庾亮表明自己想远离尘世的愿望。
毕竟眼下,司马氏被庾氏给吃得死死的,司马羕司马宗那两位老王爷,虽手握先皇的遗诏能与庾亮抗衡,但还是敌不过人家在朝中人多。
所以现在只能将司马昱束在这京师么?毕竟大小也是个王。
但就谢安来看,这位与自己同龄的小王爷倒是十分有前途啊,孝顺的名声传遍江左,又听闻是文武兼备之才,写得一手好书法,虽然因为隐居没有入弱鱼池,但谢安见他刚才在纸上的字,写得十分出色。
“三郎可有字了?”
“未曾得字,小王爷呢?”
司马昱观望棋盘,顿了片刻才落子道:“父皇当年被困宫中,也不忘给我取字号,三郎以后可以叫我道万,不过我见你与主公是以小名称呼,倒是有些嫉妒你们的友情了。”
“小王爷重孝,是名士典范,你与阿衍有所生疏只是一时,血脉亲缘,这一点我是万万不能相比。”
“你以后也可以叫我阿昱,我们同岁,你若常在宫中,我们以后能常对弈。”
谢安目光清亮地在司马昱脸上转了一圈,然后在清风蝉鸣中落子,云淡风轻地浅笑道:“谁说我以后会常在宫中?”
===============
最近又忙又累,睡眠不足,差点忘了更新,拍脑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