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偃旗息鼓杨天义的计策不可谓不高明,可惜,却是瞒不过身为百官之首的崇祯的一双火眼金睛。
他开怀大笑了一阵,便拍着杨天义的肩膀,不无感叹地说道:“你这招‘扬人抑己’果然厉害!看来,你的为官之道也颇有几分修为了!呵呵,不错,不错!”
杨天义见自己的用意已被识破,倒也并不否认,便嘿嘿一笑道:“皇上过奖了,其实我这也是跟别人学的,这就叫吃一堑,长一智嘛!”
表面上叙功示好,实际上则暗布陷阱,这正是当初曹化淳举荐杨天义为山西总督之时,曾经使过的招数。
崇祯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却也并不点破,只微微一笑,道:“为官之术,千变万化,以退为进,亦不失为一道良方。这样一来,张凤翼或许就不会再这么喋喋不休了。”
杨天义听出了崇祯居中调停的意思,心中一阵感慨,却是喟然一叹道:“皇上,他肯不肯投桃报李其实无足轻重,我真正担心的是,以他的立场和声望,会不会对朝廷的新政绊手绊脚?”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就算张凤翼肯息事宁人,杨天义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而他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说到底,这还是为了崇祯的复兴大计。
崇祯心里清楚,杨天义的担心并不多余,但是,他依然不能对杨天义的做法表示支持。
哪怕,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结局。
位置决定态度。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决定一名官员、尤其是中央级高官的任免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他做过什么或者是否称职,而是取决于他的去留对整个朝局的平衡与稳定可能造成的影响。
因此,身为皇帝的崇祯,就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以一种更为全面和开阔的眼光去审视和思考这个无法简单地用优劣善恶加以衡量和判断的问题。
打个比方说,就是当别人只是考虑吃什么药才能治病的时候,崇祯却是要考虑如何才能尽可能地控制用药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这便是所谓的帝王心术。
听了杨天义的话,崇祯便不置可否地一笑,仍继续说道:“其实,这样也好。杨嗣昌的资历倒是够了,但他毕竟是刚进兵部,威望和经验都还欠点儿火候,还是再等些日子再说吧。”
杨天义心有不甘,正要继续争辩时,崇祯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接着说下去。
“反对杨嗣昌的还不只是张凤翼一人,据我所知,洪承畴也很不乐意。他现在是三边总督,封疆大吏,他的意见,我也不能不有所顾及。”崇祯说着,便自嘲地一笑,又道:“这二人跟你都有交情,彼此间却又是死对头,即便由你来决断,那也得一碗水端平吧。你说呢?”
杨天义一下子便无言以对了。
杨嗣昌与洪承畴,一个是御边守土,一个是平叛安境,论起功劳来算得上是平分秋色,也都有问鼎兵部尚书的资格与实力。只是二人在杨鹤一案上结下了世仇,如今,眼看杨嗣昌已捷足先登,那么,仍在陕西与贼兵鏖战的洪承畴,心中又怎能不忿忿难平?
而对于洪承畴的态度,自己又怎能置之不理?
见杨天义只是一个劲儿地挠头,似是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崇祯便随和地一笑,道:“平衡,平衡啊……眼下,杨嗣昌的当务之急还是得先站稳脚跟。至于张凤翼嘛——你要记住,台阶在成为台阶之前,首先就是一道障碍。”
听了崇祯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语,杨天义便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经过认真权衡,他已是意识到,目前由杨嗣昌来做兵部尚书的条件的确还不成熟。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暂缓进攻,让张凤翼在这个位置上再多几日盘亘——障碍何时会变成台阶,就看自己的脚步何时迈出了。
但是,虽然杨天义不得不承认崇祯的想法更加稳妥可行,却并不意味着他就放弃了扳倒张凤翼的努力。
战略目标没有改变,唯一需要调整的,仅仅是在实施的步骤上,需要稍稍推迟一段时间而已。
只可惜,杨天义试图缓和斗争的“善意”尚未发出,又一场直接针对他的争论已是接踵而至!
第二天,恰逢朝会的日子。杨天义刚把朱玥和阿秀送进内宫,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皇极殿,参加这新年之前最后一次的百官聚议。
由于此次朝会只是年终总结表彰的例行公事,而他又是昨天才回到京城,因此原本并未被要求出席。可不知为何,崇祯却又给他下了一道“即刻赶至”的临时通知。
杨天义来到的时候,却是意外地发现,一场本该是气氛祥和的会议,此刻正吵得不可开交。他站在殿外略听了一会儿,已是大概明白了其中原委,便在崇祯的传诏之下,踌躇满志地走进了大殿之中。
原来,就在户部尚书何如宠汇报工作之时,提到了希望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在一些省府设立试点的建议。
不料,何如宠话未说完,张凤翼便立刻予以了言辞激烈的驳斥,直言此一作法势必引发地方官员竞相攀比之意,随之而来的便是重商轻农潮流涌起,最终必将动摇大明立国之基,竟是与自取灭亡无异。
捎带着,张凤翼又对议和谈判中在辽阳设立自由边贸区的条款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质疑,更是以天朝上国怎可屈就于番邦蛮夷为由,提议理应在辽阳派重兵驻守,决不能跟鞑子做一根针一粒米的交易。
殿中官员人人心知肚明,这两项主张皆是杨天义所提,张凤翼此举,便意味着他已将枪口对准了杨天义。而且,他的这番话大多都是先朝成例,其言语之中亦是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辩驳起来倒也颇为不易。
但这只是对旁人而言,放在杨天义嘴里,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上,微臣在外面听得清楚,张大人所言所语既合先皇治国之道,又应圣人经世之理,可谓守中持正,字字珠玑。相比之下,微臣的想法便颇有些离经叛道,其激进突变之处却也不言而喻。”
杨天义三言两语间,便在肯定张凤翼的同时,又毫不避讳地进行了一番自我批评。他话音刚落,大殿内便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之声。
在场的百余位官员无人不知杨天义词锋了得,对他在八月十五平台应对时连消带打的表现更是记忆犹新。正当大伙期待着欣赏一场精彩刺激的辩论表演之时,却是失望地发现,杨天义甫一开口,便流露出偃旗息鼓之意。
这是怎么回事?
他这是要打退堂鼓吗?
这跟他一贯的风格可是判若两人啊!
而全场之中最为惊讶的人,却是非张凤翼莫属。
事实上,他在选择向杨天义发难的时机和进攻的重点上,是有过非常慎重的考虑的。
为了对付这个如日中天的杨天义,朝中已有数位高官先后落马,出于对稳定政局的顾忌,同时也避免给杨天义树立更多的敌人,崇祯断不会在这个敏感时期再对一位二品大员痛下杀手。
故而,只要自己把握好分寸,对事而不对人,就应该不会招致崇祯太大的不满与反感。
而在进攻方向上,由于辽东之战的功过是非此前已有公论,他也无意再在这上面自讨没趣。那么,从经济方面发动突袭,便成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最佳选择——得手的话,则既可打击杨天义的嚣张气焰,又可削弱崇祯对于杨天义所倡导的经济改革的信心;即便失利,只需推说自己不够专业,便既能免于官职受到牵连,又能为自己赢得一个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的美名。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用杨天义的咄咄*人反衬出自己的儒雅宽容,亦想用不论成败后的主动退让,换取崇祯在钱文铎一案上的网开一面。
正是有了这种既无后顾之忧又可一举多得的想法,张凤翼才会在这个皆大欢喜的时刻突然跳出,说出了那番与新年气氛格格不入的话来。
可他却万万没想到,杨天义居然一反常态,直接用从谏如流的表现,将虚怀若谷的评价据为己有,这怎能不让他大为震惊?
同样感到震惊的还有那些对杨天义的为人知之甚深之人,东厂提督曹化淳便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他很快便从震惊中平静了下来。偷偷地瞟了一眼始终面带微笑的崇祯,又斜眼瞄了一下面色沉静如水的兵部侍郎杨嗣昌,他的心中已是恍然如镜:好个杨天义,果然是早有准备!
对于张凤翼看似不识时务的没事找事,曹化淳一开始也感到很是意外,但以他为官多年的阅历,马上便体察到张凤翼此举的精明之处,也随即体会到了杨天义所面临的两难局面。
改革,本就是对先朝既定政策的推翻与重建,这一点杨天义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而这其中一旦稍有差池,便会立刻将崇祯与他本人置于不孝与悖逆之万劫不复的深渊。
面对张凤翼以祖宗成法为招牌的质疑,杨天义若是针锋相对反戈一击,为稳妥起见,崇祯多半不会也不敢对他公然表示支持;而杨天义若是知难而退避而不战,“保守派”便会趁机从这里撕开一个口子,将包括此前的改革一并打入永无天日的地狱。
一时之间,就连一向老谋深算的曹化淳也不知该如何应对。
而杨天义的这一番话,却是打消了他所有的疑虑。他也随之发现,时隔四个多月,杨天义的从政艺术已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就在他思索之间,杨天义的话已再次传入了耳中:“……微臣深信,张大人此番言辞,完全是出自一片拳拳忠君爱国之心。微臣这里正有一份奏折未及呈递……”
杨天义说着,便从袖中掏出奏折递给了王承恩:“此次辽东大战,世人只看到我大明雄师浴血杀敌,却未曾有人提及张大人保障支援的卓越功勋。像他这样的无名英雄,那才是真正的国之柱臣!微臣便与时任锦州总兵杨嗣昌杨大人联名上奏,朝廷除了赏赐有功将士之外,万万不可忽略了张大人的默默奉献!”
顿时,张凤翼便觉得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怎么搞的?他怎么不接招啊?
这就好比是一柄利剑插进了棉花堆里,有力也没处使啊。
而身为旁观者的曹化淳,此时却是露出了一个了然于胸的笑容:嘿嘿,好一招避实就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