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庆背着繁重的行囊,那里面有村头大娘给缝的被褥,邻里阿妈纳的布鞋,还有村子里东拼西凑起来的一吊铜钱。
他步履蹒跚的走到城门口,驻足在这里抬头观望,然后他看到了它的名字:洛阳。
百丈城头上的吾卫军的金甲在这片朝霞中浮光涌动,似能与这初生的景色交融一般。
这一座巍峨宏伟的百丈城墙,沐浴血洗了千万年的铅华荣里,若用一句话来当讲,便是如若九重云阙,金宫之境。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相得一见的神都啊。
他随着人群穿过城门而入,倏尔,在城门的尽头,有那么一团白光,蓦然的在他眼前迸开,乍现。他不太能适应它的强度,只能挡住眼睑,而后慢慢抬起胳膊,再缓缓将它睁开。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繁华盛景,他只熟悉村子里的小桥流水,蝉鸣炊烟。
他的四面八方是如此熙熙攘攘的人群,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让他无从下脚。他只能呆呆的站在那里,看它在自己眼前更更迭迭,却虚假的同画一般。
一个多月的奔走跋涉,他终于两脚发软的来到了洛阳。
这里是洛阳的坊间。
他的身边蹦跳而过黄发小童,佝偻老者,沿街走卒叫卖的货郎。摆摊卖芙蓉锦卷,绿豆羹茶的大嫂,他头顶身边的楼上,依稀还有花娘倚栏而望,白日清唱,垸声琵琶绕。
旁边摊子上的大哥在吆喝着:“白面!炊饼!”
王大庆看着身旁的炊饼,咽了咽口水,他掏了掏被褥下面的小包裹,里头还有半块菜饼。捏了捏,硬的都能砸死个人。
那卖炊饼的大哥看着摊子前站在的年轻人,样子倒是挺干净,文文静静,瘦瘦弱弱的,背着花红柳绿的被褥,满身的衣服打着一层叠着一层的补丁,甚至还有两块估计是从他娘裤衩或者衣服上抠下来的布。整个打眼一望,那大哥顿时就想到了一个字的成语,叫做:姹紫嫣红。
这个姹紫嫣红的年轻人看上去颇为穷酸,彼时正睁着一双目光炯炯的眼睛看着他簸萁里摆成一排排的炊饼,不时还咽了咽吐沫口水。
卖炊饼的大哥干干笑了笑,问他:“小兄弟,买炊饼不?五文钱一个。”
那年轻人被这话吓了一跳,整个人抖了抖,看着面前巴掌大的炊饼,呐呐道:“洛阳城里的炊饼这么贵啊。”
那大哥一听这话,火气立马就冒上来了,急急摆手:“走走走,买不起就赶紧给我走,别耽误我做买卖,这土包子。”
年轻人闻言满脸通红,旁边摊子上还坐着不少吃饭的人,都在看这热闹。那年轻人的脸越来越红了,他顿了顿,有些结巴的接口道:“当年孟公曾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陶居士又有言,志士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不过穷苦,但,但但你也断不能以此羞辱于我。”
旁边的人一看这样,都笑了,那摊主笑的更是厉害:“这还是个念过两本书的土包子,怎的,大爷我爱说就说,你没事就赶紧给我滚。”
王大庆抖着身子,再想说些什么,却已经是说不出来了。
这王大庆,齐州人士,名字叫的亮堂,但是却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穷酸儒生。这次来洛阳,是为了来参加明经科考,想着万一要是考中了,在朝廷之中,多多少少能谋个一官半职的,也算是不辜负这么多年邻里乡亲的接济教导。
但他这次连同盘缠,都是乡亲们东拼西凑才凑起来的一吊钱(一千文),这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靠着村头大娘缝的被褥和隔壁阿妈烙的菜饼才一路坚持到了洛阳,可是眼看着这菜饼就剩了半块,科考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洛阳城里连块烧饼都卖的这么贵,更何况说是住宿了。
不过这个王大庆虽说是穷酸儒生,但是却不是个榆木疙瘩,他心里盘算了一番,觉得自己不能这么下去了,他们都是经过童试和乡试之后才有资格上洛阳考试的学生,有专门的文书,他不如先去尚书省礼部南院去问问他们能不能提供考生住宿,问完之后,再做别的打算。
可没曾想,王大庆别说南院,连尚书省的大门他都没进去,门口的金吾卫告诉他:“若非结款同保,还有文解,不然不行。”
所谓结款通保,就是三个朋友组个团,互相之间能够做担保,还有地方官员的举荐信,政府才能够给你免费安排住宿。
举荐信王大庆倒是有,但是三个人组团,王大庆他们那儿,不仅是穷乡僻壤,也是人丁稀少,而且文化程度普遍都不高,他是他们乡这三年以来第一次上京赶考的举子,别说是朋友,就算是个认识的人都没有。金吾卫们看他支支吾吾磨磨叽叽的半天,摇了摇头,道:“你不如先去报名,反正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俩月,就算是尚书省没办法给你安排住宿,你也可以打打工嘛,洛阳这么大,还愁吃不上饭吗?”
王大庆一听,觉得可行,这也是个办法,于是屁颠屁颠的就跟着金吾卫去报了名,但等他真正投身去打工赚钱时候,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
首先这皇都的人,都很势利眼,先是身着,王大庆一共两套衣服,无一不是一层叠着一层的补丁,只不过一件比另一件的补丁少那么两块,而且根本就看不太出来。
那些招工的人一看,就连连摇头,不行不行。
这第二个看的,就是说话,王大庆不能说是文采斐然,但也不是胸无点墨,好歹算是饱读圣贤书的举子,但是王大庆一开口,这滋味就不对了,他不会说官话,而且他说的很多话人家都听不懂。得,那就更不行了。
第三点,就是体格,王大庆连杀个鸡都杀不死,穷苦人家的孩子,那小胳膊细的都跟个女娃娃一样,这三点一比较,所有的正在招工的人家,酒家,连同劳力,都摇了摇头。
王大庆唉声叹气。
彼时正值仲冬(十一月),王大庆看着洛阳城盛世繁华,灯火通明,彻底未央的美景,窝在桥边,包着村口大娘给缝的被褥,眼泪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