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赖三心中还有更深层次的想法。在成为潘厚仁的下属之后,赖三就深切体会到潘厚仁对于造船厂的期盼。而除开造船厂自身的规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熟练的造船师傅和工人。
孙家造船厂虽有规模,但在造船师傅和工人方面,却是远远不如太平港船厂这个官办的船厂,而赖三之所以愿意给赖不包如此厚重的甜头,为的就是将来方便找赖不包要人——不是把人要到孙家船厂,而是借用。想来赖不包是没有理由拒绝的,就算他想拒绝也不敢拒绝啊,赖三这种设计,换个后世的说法,那就是典型的“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啊!
且不说那赖三已经打定主意要准备“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再回过头来说京师,因为东厂的风声走漏,一时间整个京师里风起云涌!
可不是么,东厂,就连朱徵焲这样的“人才”都能看出其中蕴含的重大机遇,就更不用说朝廷的其他大佬了。
最不开心的除开张晓谶之外,就是内阁里的那些大佬们,只因为这个事情当初朱棣的的确确是提出来大家扯过,好像没有扯出个结果来,怎么一下子就挂牌了,当真是不把他们内阁大臣当宰相啊?
结果就是一大早的早朝时候,众臣们纷纷拿东厂设立来说事,一个个矛头不敢对准朱棣,却是针对站在朱棣身边的黄俨,恨不得将其说成祸国殃民的奸臣,也幸亏黄俨年纪大了,一辈子在宫中伺候皇上养成了副好脾性,见大家唾沫星子横飞,干脆垂下眼帘,装作听不见。
“够了!”
朱棣见众人是越说越兴奋,甚至有人喊出“清君侧”这样的口号来,顿时难抑怒火,大声道:“你们这是在干啥?清君侧,当朕是昏君么?”
说朱棣是昏君?
怕是满朝文武除开当年被折磨死的几个建文死忠之外,没人敢这么说朱棣,难不成真不怕死?况且凭着良心说,朱棣顶多算是个暴君,跟昏君完全不沾边,故而朱棣这一嗓子,顿时让大家安静了下来。
“朕设立东厂,为的是监督锦衣卫,怎么,你们还不乐意了?不乐意也得照办!哼,没个样子!你们在怕什么,怕有人代替朕监督你们么?嗯,是不是?好,好,好!朕这个东厂,人不从你们当中选,钱,不要你们支,全是朕自己掏腰包,满意了吧,满意了吧!”
别看朱棣年纪已高,嗓门却是极大的,一通怒吼下来,众臣们是个屁都不敢放。那杨荣连忙拿眼神去瞅太子朱高炽,意思是说:这时候了,太子爷您还是发话吧,真要弄出个东厂来,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杨荣的眼神朱高炽当然懂的,问题是他敢在这个时候发话么?别看他是太子,朝政当中很多事情朱棣都甩手不管,让他在负责,可他心中明白,真要是惹火了朱棣,一声令下,他就得把打入冷宫!
以前他担心自己的弟弟朱高煦,如今朱高煦乐安就藩,威胁不大,却是儿子朱瞻基已经成长起来,虽说以往没有先例,可谁敢保证朱棣就不会直接让他跳过当皇帝的步骤,滚到一边去当个太上皇,将皇位直接传给朱瞻基?
以朱棣刚愎自用的性格,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
所以即便看到杨荣等老臣的眼色,朱高炽咬了几次牙关,最终也不敢开口,只能是默默的低着头,装没看见。
“乖孙啊,看到没有,这就是所谓名臣的嘴脸!朕贵为一国之主,想要办点事情,他们就左右搪塞,要人没有,要钱,还是没有!他们想干啥,不就是想捆住朕的手脚,不让朕自由发挥么?”
朱棣表面上是在对朱瞻基说话,可声音不小,下面靠前站的那些大臣一个二个都能听见,顿时脸上变色,纷纷张口,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概因为朱棣前半段话实在是没有错,他们的的确确希望皇上每个决定都要通过他们的意思,可他们真是没有捆住皇帝手脚的意思啊!
但朱棣这话没法反驳,甚至于连提他们都不敢提!
那朱棣却没有因此而作罢,抬手指着黄俨道:“朕已经说了,从昨日起,东厂就已经正式开始运转了,而厂督就是黄俨!东厂所有的开销都由我内库支出,至于东厂的人选,不劳你们操心,朕自由主张!另外,东厂所有人等没有品级,不参与朝廷日常事务,不干涉地方管理和军队管理,东厂的唯一职责,就是督促锦衣卫工作,见官,高一级!”
或许朱棣前面的都是废话,包括东厂人员没有自己的品级之说,可重点就在最后那句话上:见官高一级!这是啥意思,也就是说,哪怕是黄俨跟六部尚书这些大佬见面,人家都要高一级!
尼玛,这可是天上落了顶大帽子,还是人人都有份啊!
如果不是朱棣强势惯了,按照中国文人的传统,这个时候大概应该有一大半的文臣要跳起脚来摔帽子,大声吼道:“老子不干了!”
可惜在朱棣时代,尤其是永乐年间最后一段时间,其对朝政的掌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这样荒唐的时期,几乎没有哪个朝臣敢做!
“张晓谶,你有意见没有?”
见众人保持沉闷,朱棣当即就将首当其冲的锦衣卫掌卫使张晓谶给拎了出来。
“臣.”张晓谶头也不抬,只是冲着朱棣拱手,此时他感觉满嘴的苦涩,苦透了,五脏六腑都是苦的,“臣没有半点意见,没有半点意见!”
他敢有意见么?
不敢!
以张晓谶对朱棣的了解,若是他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说自己有意见,那朱棣就敢马上把他给撤了,换了!锦衣卫不是朝臣,而是天子亲军,因天子荣,因天子损!也就是说不需要经过任何程序,朱棣一句话,就可以直接撤换!
所以张晓谶很识趣的表示同意,而其他朝臣就更没有话说了。没听人家皇上老爷都说了么,东厂只是监督锦衣卫,又不要朝廷出钱出人,谁再唧唧歪歪,立马就放锦衣卫了!
“黄俨!”
“老奴在!”
“朕任命你为东厂厂督,即刻生效,兼任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职,但不受掌卫使管辖!”
“老奴领旨!”
兼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却又不受掌卫使管辖,这种奇怪的任命,让张晓谶脸上再次泛出苦笑,同时也是第一个走上两步,向着黄俨拱手为礼,道:“恭喜恭喜,恭喜黄公公走马上任!”
“多谢,多谢!”
紧跟着张晓谶,重臣们一个二个的上前向黄俨道喜,这是朝廷的惯例,倒是不用考虑上座的朱棣心情,更不用说面色如常的朱高炽和略带微笑的朱瞻基!
跟历史上的东厂不同,因为朱棣如今手中有了潘厚仁这个赚钱机器,不仅仅北京的修建工程在加速,手中甚至也有了余钱,加上潘厚仁多次的建议建言,以至于东厂不仅仅提前出身,而且比历史上那个东厂更加的独立,更不用受到别人的制约!
而对于黄俨来说,深知潘厚仁在这件事情上立下的汗马功劳,加上两人之间原本就极其牢固的感情,当朱棣宣布任命的那一刻,黄俨心中就已经立下志愿——只要他在厂督位置上一天,哪怕是拼尽老命,也不能让潘厚仁受到半点委屈!
或许有人会奇怪,既然朱棣都明说了东厂不涉及其他事务,仅仅是监督锦衣卫,那黄俨又怎么能够保证潘厚仁不受到委屈了?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锦衣卫总有些事情是见不得光的,所以张晓谶必然要去巴结黄俨,那黄俨想要做什么事情,甚至不需要亲力亲为,只消跟张晓谶这么一说.
这其中的道理,朝廷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就没有不懂的,就连那刘观,看黄俨的眼神都有了几分炙热!
然而早朝到这个时候却是不算完的。
朱棣又继续提到昨天那场闹剧,最终的结果就是刘观、张晓谶罚俸,蒙景被撤职,去外地“深造”,至于说裴举,得到的结果就是留职查看!
两帮人合起伙来阴潘厚仁,最终的结果却是连人家一根汗毛都没能动,这样的结果已经是大出人意料,如今潘厚仁再有了黄俨这层关系,至少锦衣卫那边是半分动弹不得了,那刘观心中的失望是可想而知!
刘观是左都御史,可以说对天下百官都有强大的杀伤力,可他唯独不能对黄俨说三道四,倒不是因为畏惧黄俨,而是因为黄俨压根就不在他监督的体制之内,人家朱棣说的很明白了,黄俨统领的东厂,那就是朕的耳目,你刘观本事挺大嘛,竟然来监督起朕的耳目来了?
故而刘观等人心中明了,今日早朝一过,潘厚仁在众人心中的地位,怕是又要提升一个档次了!
虽说没有直接封赏潘厚仁,可是让黄俨当厂督,跟直接封赏潘厚仁有何区别呢?
事到如今,没人愿意再去招惹黄俨了,至于说暗中对潘厚仁心有不忿的人,这时候也必须要掂量掂量,是不是还要继续去捅这个马蜂窝!
“恭喜大哥,贺喜大哥,如今圣谕以下,今后大哥怕是在宫外的时间比在宫中更多了吧,咱们兄弟两个,也就能够经常见面了!”
晚上,潘厚仁在家中宴请黄俨,还搭上了一个严宽!
跟黄俨相比,严宽最近实在是没有什么进步,只不过因为黄俨和潘厚仁两人交替前进,即便严宽在职务上没有半点动静,可日子比往日好过了数倍,走出去也是抬头挺胸,得以非常!
他当然你知道这些都是谁带给他的,故而等潘厚仁敬了黄俨之后,他也迫不及待的举起杯子。
“少喝,少喝,回头还得去皇上哪里做些交接功夫,唉,二弟,三弟,我是老了,这东厂今后的运转,少不得两位的操心啊!”
听黄俨这么说,严宽顿时喜上眉梢,而潘厚仁则是深深的皱起眉头来。
半响之后,潘厚仁开口问道:“大哥,何出此言?”
“这还不简单么?大哥这是希望我们能够进东厂,帮他做事呢!大哥您放心,一句话,你指东,我绝不往西!”回答潘厚仁的是严宽,他年纪比黄俨小十多岁,而且身体也不错,在他看来,若是能够进入东厂做事,将来黄俨退了之后,就该是他去接任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可是潘厚仁却绝不想进入东厂!倒不是因为他担心东厂的名声不好,而是因为他实在是不想在一群太监里厮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