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大章节)
夕阳西下,残阳似血。
大楚南境那座靖南关,终究是被攻破了,南唐人已经站上了那座绵延数十里的雄关,武越登上靖南关之后,看着这城头各处的尸体,心有戚戚。
把控靖南关的大楚靖南边军,不过数万,可也让他这二十万大军在这关外停留了一日,更是留下了他近乎两倍于守军的南唐士卒的性命。
只不过最让他意外的是,从攻城到结束,这从未有一个大楚士卒做出过投降举动,无论是这靖南边军,还是那些个州军,每一个人都是慷慨赴死,死得其所。
甚至主将靖南侯,这位大楚极具权柄的王侯,甚至是一步未退,也是力竭死在了关隘上,只不过最后的结果也不用多说,大楚这支靖南边军覆灭。
靖南关失守,甚至很快,他们便要北上了。
站在城头,武越看着远处的大楚河山,讥笑道:“大楚坐拥中原多年,现如今便该易主了。”
刘去疾站在他身旁,有些担忧的说道:“大将军也看到了,这攻破一座靖南关,便耗费了不知道多少心血,更可怕的是这大楚腹地,还有无数楚人,依着末将来看,这大楚不像那种一击便能击溃的,此番北上,还应该小心行事。”
武越点点头,这个他自然知晓,因此不必多说,大楚士卒的确是他平生仅见的军伍,他不曾见过那早已经让中原胆寒的草原狼骑,可就是这个大楚靖南边军便算的上是世间一等一的军伍,若不是有多达十万靖南步卒离开南境,这场仗还真不好打,不过现如今,他既然踏上了大楚的国土,那便不用多想了,自然是要一步步走到陵安,让大楚臣服才行。
武越不多说,很快便下令,明日清晨便继续北上,直往江南!
——
靖南关某处关隘上,躺在死人堆上的柳林奄奄一息,他神志不清,甚至已经睁不开眼睛,可挣扎许久,这个边军校尉还是努力的睁眼看了看这大楚河山,在他视线所及之处,尽是南唐士卒。
如何不让人悲愤?
柳林艰难转头看了一眼尸体就在不远处的李笑。
他倒是很想告诉李笑,你这小子真是没给州军丢脸,可是他真的说不出话了。
柳林艰难摸到一柄军刀,只是再难提起。
他生机在急速流失,在再度闭眼前,柳林看着江南方向,在心里说道:“对不起,大楚我们没守住,可你们要答应我们,替我们守住这个大楚。”
无人回答他。
可他闭眼前仿佛是听到有人在说。
“一定。”
——
烽烟再起,这次大楚再度遭遇了当年春秋乱战的处境,除去东越国尚未做出反应,其余两国分别叩关,让大楚应对不暇。
在陵安,因此战事,疏谏阁新政一事自然停滞,宰辅大人不是武人,似乎这战事一旦开始,他这个文臣领袖便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举世都在看着大楚南北的两处战场,宰辅大人便被选择性的遗忘在陵安,连带着疏谏阁这几日都显得冷清不已。
今日宰辅大人散朝之后没有记着返回疏谏阁,反倒是留在宫中闲逛,宰辅大人同皇帝陛下的情谊非比寻常,因此宰辅大人不曾出宫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因此在宫中见到宰辅大人身影的太监宫女并不吃惊,宰辅大人来到御书台。
这里现如今有三位年轻官员,苑文庭、苏妄言、以及新进御书台的邓远仕。原本邓远仕前些天进入御书台的时候,朝野便对这个声名不显的年轻人上了心,毕竟是能入御书台的人物,如何能差了?只不过随着两份战报先后抵达陵安,群臣们都在担心这大楚日后的命运,自然便也就担心不得这现如今的御书台的三位年轻俊彦。
只不过今日宰辅大人的突然造访,还是让这三个若是大楚不亡,注定前途无量的三个年轻人都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
搬了几张椅子,三位年轻人和宰辅大人在御书台的小院里围坐在一张石桌之前,一位大楚宰辅,三位以后的庙堂重臣,就这样对现如今的天下大势缓缓而谈,只不过宰辅大人说得少,听得多,三人之中,苏妄言侃侃而谈,没有办法避讳,苑文庭偶尔掺和两句,而邓远仕则是盯着宰辅大人,不发一言。
谈到现如今大楚面临的危难局面,苏妄言大笑着说道:“我大楚国泰民安,内有宰辅大人坐镇中枢,外有冠军侯以及十几位王侯得诸多名将,如何亡得?”
苑文庭轻声说道:“现如今的大楚,的确有些危急,苏兄如此说,倒是有些过分自信了。”
对此,苏妄言摇头笑道:“身为楚人,理当有这份自信。”
三人之中,本就是苏妄言最为洒脱,像极了当年那位屈陵先生,而苑文庭则是和宰辅大人自己很像,而邓远仕则是和才故去的院长大人,有八分相像,宰辅大人为何今日到此,为得便是看看这三个年轻人,看看那时候的自己。
闲聊颇多,宰辅大人才缓缓开口,“大楚危局,一如当年的春秋乱战,只不过当年大楚上下一心,现如今有江南一地不愿同心同德,便实在有些难办,南境已经是沦陷之定局,靖南关虽是天险,但架不住南唐人舍命而来,因此南境沦落,早在之前便可以预料,南唐攻破靖南关之后,往江南来了,江南还有近三万靖南步卒和现如今正飞驰而去的五万靖南步卒,只不过大抵都拦不下多久,江南一过,便是陵安,陵安现如今连御林军都调往了北境,诸位便都该知道此城守不了,如此危局,何是你苏妄言口中的那般简单,北境无法抽调士卒南下,大楚腹地又无相抗之力,如何抗衡南唐?”
苏妄言沉默不语,苑文庭不想说话,唯独那位新来之人,邓远仕平静道:“宰辅大人明明原本就知道会成此等局面,为何还非要逼江南世家反,为何非要谏言皇帝陛下抽调靖南边军平叛?”
邓远仕两问,每一问都是诛心之言。
这是他这些天冥思苦想而得,大楚朝野对于这位宰辅大人的评价无非两种,第一种旧派官员所说,这老家伙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一个疯子,而新派官员则是觉得宰辅大人所做,并未有错。可两方无论怎么说,大抵都不会说这宰辅大人会是一个别有居心的臣子,反倒是坚信他是这忠心于大楚的骨鲠忠臣,邓远仕站不在高出去看宰辅大人,可是在低处看,反倒是看出了些不同的景象,你宰辅大人既然是为大楚谋,为何明知道这江南世家要反而无动于衷,明知这抽调靖南边军要出事,却知而为之?邓远仕之前对于严明见严老大人,不过是隐晦提及,可到了宰辅大人在身前,他却是一点都不想藏着掖着了。
所以今日,故有此问。
宰辅大人平静发问,“何以见得?”
邓远仕沉声道:“宰辅大人既然谋划新政不止十年,如何不算到之后这道新政发出之后,世家大族们的反应,既然知晓,如何不会有所准备,难不成十年之中,宰辅大人便是对此都没有一点准备?若是说宰辅大人没有看到这一层,邓远仕是如何都不信的,宰辅大人一国之巨材,如何看不到此?既然能看,又不做,自然是故意为之,若说是故意让世家大族造反,以此镇压,那说的过去,不过是想把世家大族的最后一口气都掐灭了,可明知抽调靖南边军会有风险,宰辅大人还是为之,说实在的,我也能理解,无非是担负些风险尽快处理掉江南世家大族而已,可为何那位天军侯会出现在江南,禁足陵安十年都相安无事,为何世家大族一反,那位天军侯便出现了江南,这一点不是宰辅大人安排,若真不是,邓远仕想不到其他原因了,还望宰辅大人解惑。”
宰辅大人摇摇头,不准备说下去。
反倒是苏妄言站起身,冷笑道:“满朝文臣,皆是心有所想,真有一心一意为大楚谋之人?”
苑文庭叹了口气,说到这里,实在无甚可说了。
身为大楚宰辅的高深忽然笑道:“你们三人,会是大楚的好臣子,但你们可知老夫谋划了一件事不下二十年,最后却输给一个死人的感受是如何吗?”
宰辅大人笑着摇头,“老夫入朝时便想着要做那等古往今来第一人的绝世名臣,可前有神龙年间诸多名臣在前,后有你们这些年轻人在后,这件事简单不了,所以老夫谋划新政,为强国富民,让大楚一天比一天更强盛,可最后想了想,这样的功绩,不太像是能成那种绝世名臣,所以在这之外,老夫便又谋划了一件事,你们可能不太知晓,老夫与书院的那院长大人,以及前些年在陵安出够了风头了屈陵三人是一人门下,这两人一位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一人是大楚最聪明的读书人,只不过,现在这两人都死了,老夫的这局棋,明明都下到这里了,屈陵却偏偏后悔了,让收官之时变得不同以往,屈陵跳出棋局,院长师兄以死表白心迹,可我高深,怎能是那种蠢人,早在之前我就知晓小师弟后悔了,之所以不做其他应对,不过是老夫也后悔了。”
宰辅大人忽然转换话题,轻声道:“苑文庭,你去江南苑家,老夫和苑老大人重开了一盘棋,你是收官子,现在可以落下了,现如今无需多问,到了苑家,自然知晓为何。”
苑文庭深深看了宰辅大人几眼,最后还是点点头,转身离去。
无需多问。
场间便只剩下苏妄言和邓远仕。
看着苏妄言,宰辅大人笑道:“你以后和苑文庭,注定是官场上的对头,谁能坐上宰辅之位,不好说,但老夫希望是你,毕竟这大楚有了高深坐在宰辅之位上近二十年,现如今再一个苑文庭,不讨喜,不如是你苏妄言。只不过现如今,你小子得回去看看才行。”
苏妄言扯了扯嘴角,笑着离去。
还剩邓远仕。
宰辅大人笑着说道:“他们两位可以一争宰辅,你就只能在六部尚书和三省之中走上一遭了。”
邓远仕点点头,“够了。”
宰辅大人笑着示意,轻声道:“说句心底话,老夫从不敢忘自己楚人身份。”
邓远仕笑着说了第二个够了。
然后他起身离去。
小院三个年轻人走完。
半响之后,才有一个中年男人到此。
正是神情憔悴的皇帝陛下。
宰辅大人笑着开口,“最后一次了,就不起身迎了。”
皇帝陛下坐在他身旁,平静问道:“老家伙,你谋划了这么多,只是想做那种古往今来的第一名臣?”
宰辅大人笑道:“要成为名臣,为大汉倾覆大楚,能成,可要成为这种古往今来第一名臣,这样还不够啊。”
皇帝陛下扯了扯嘴角,无奈道:“真算不准你们这些读书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宰辅大人平静道:“能想什么,有事,弟子服其劳。既然我那位老师想着要倾覆大楚,复大汉,那我便给他谋,只不过谋到后来,小师弟都后悔了,这件事注定就成不了,小师弟狂且狂,但真若是不想做一件事,自然无人能逼他,实际上他把如晦小子送到陵安的时候我便知晓了,师兄弟三人,还是我最懂他。老师的复国,所靠的不过是人心,可他算来算去,师兄弟三个却是一个都没算准,院长师兄不愿意做有违读书人的事,小师弟不愿意做有违本心的事,而我,其实最怕小师弟看不起我。所以打的那个赌,其实谁都没赢,我选择站在他身侧,只不过这家伙死得早,以后的功名,注定是我这个师兄独占了。”
皇帝陛下叹了口气,他不太理解这些读书人的想法,只是问道:“接下来如何做?”
宰辅大人笑着说道:“接下来,陛下只需颁一道旨意,别管朝野如何说了,恢复白难的爵位,让他领着江南州军和那些世家叛军去将那个叫南唐的地方踏平,这位天军侯,可是和冠军侯一起布了局棋,要是没有他们,我这千古名臣,也做不得。我和苑老大人有过约定,新政可继续,只是对于世家大族们,没必要赶尽杀绝了,到时候再安抚安抚,皆大欢喜。至于北境,只需要撑得南境战事落幕,便可回身北上,冠军侯坐镇边军,加上有这附近州军驰援,应当不难。对了,征东边军可放心调往东越,东越既然第一时间没有发兵,自然也就是没有南侵之心,看来这些家伙还是想着大楚对他们的好的,不枉大楚为他们守国门这些年。”
皇帝陛下眼中神采奕奕。
一扫疲态。
宰辅大人站起身,“还有一件事,我要南下去看看了,陛下一个人坐镇陵安即可,我还没告诉小师弟这件事,不妥。”
皇帝陛下笑着点头,“我派人护送你这老家伙南下。”
宰辅大人点点头,不置可否,“陛下记得让史官将我的功绩写下来,添油加醋些无妨的,不然后人总是拿我和谁谁谁比,那这千古第一名臣的名头坐不住了。”
皇帝陛下有些无语,最后还是应承下来。
最后看着宰辅大人缓缓离去。
——
宰辅大人离京之前,先到了书院,去了藏书阁二楼,翻看了几本书,对着空荡荡的藏书阁笑道:“师兄,你当真以为我高深会是那种你最不耻的读书人?”
哪里会有人回答?
故人已故,只留余音。
宰辅大人来到那方小院,看着那颗遭受了无妄之灾被人折断树的夹竹桃。
宰辅大人没有去扶起这颗树,只是在在尚未离土的那截树身上看到了一枝新芽。
算是别开生面。
宰辅大人平静道:“所以你早知道如此。”
“其实算无遗策又怎么样,也是不能确定到底能不能成,北境和南境,两处战场,胜负都悬,人心二字,可不是那么难么。”
的确,这个世间,最难算的就是人心了。
也是对着空荡荡的小院开口。
宰辅大人大笑着离开。
……
……
灵运元年初夏,宰辅离京。
——
就在宰辅大人离开陵安之后,观星台有个中年书生虽说是一身官袍,但仍旧是书卷气浓重,他站在观星台顶端,看着那根象征着大楚气运的柱子从原来的濒临破碎,重新绽放出些新的气运。
宋玉泪流满面,看着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气运柱子里的光华,低声道:“先生走好。”
与此同时,有个老人,在江南,缓缓闭眼,死后化为光华,都尽数没入大楚。
他生而为大楚,死也为大楚。
——
南唐大军已经攻破大楚南境,正在一步步北上,大楚已经风雨飘摇,山河不保。
南境这边,还没有发出征兵令,大楚北境那边的征兵令是让百姓往北境去,这南境,反倒是没有发。
其实也只有两种情况下大楚不用发出征兵令,头一种便是之前十数年,镇北和靖南两大边军几乎无敌于世的时候,而第二种便是今日大楚这风雨飘摇的时候。
南唐军队攻破大楚南境之后正一步步向大楚都城陵安来的消息早在一个个普通百姓的嘴里传遍了整个江南。
江南无人恐慌。
甚至起兵造反的江南世家都不曾有过妄动,一来是白难摆出了不想乘虚而入的态势,二来便是那些靖南步卒坚守不出,也让这些江南叛军没有办法。
无数男人拿起所有能够带着杀人的兵器出了门,对,是杀人,他们要去杀南唐人。
其中有无数退役的下来的士卒,有的瘸了腿,有的伤了手,但更多的则是年纪大了一些,身体上没任何伤残。
甚至就算是有伤残,也没有关系。
——
杏花镇,那个江南小镇里似乎是太过偏僻,难得能在这场战乱中有着难得的太平,也或许是因为太过偏僻,有些消息甚至还没传到这个小地方。
当然,有可能有人知道了,只是没有表示而已。
小镇名字叫杏花镇,名字的由来也是极为简单,只是因为这座小镇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种上几枝杏花,然后等到之后给这座小镇取名的时候,官府来人提出了许多个名字,可最后这里的百姓真是认定了杏花镇这个名字。
甚至还有一位从这个小镇子里走出的读书人还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一直广为流传。
这小镇百姓对于杏花一直都觉着挺好的。
甚至现如今小镇里长得最漂亮的那个女子,其实也叫做杏花。
当然不可能是大名,其实就算是小名,也极为美好了。
对,杏花姑娘的大名叫做祝红楼,是杏花镇里最大的祝家祝员外的独生女,祝员外在杏花镇里一向口碑不错,虽说家境殷实,但一向宽以待人,从未有过欺辱小镇百姓的举动,就连府中下人也不曾有趾高气扬之感,祝红楼作为祝员外的独生女儿,不仅是长得好看,就连性子也极好,因此其实这些年来,小镇里不管是不是门当户对的年轻人都曾上过祝家提亲,结果大抵都一样,祝员外对此一一婉拒,理由一致,都是因为自己女儿觉得不行。
祝员外对于祝红楼的宠爱可见一斑。
既然已经摆明了这要娶到祝红楼便只能得到她的倾心,因此这些年来,小镇里的年轻人便换了方法,变着法子逗祝红楼欢心,可收效甚微,至于其他想法,碍于这祝家在小镇里的地位,倒是并无人敢去尝试。
因此这朵杏花,其实一直无人能够采摘得去。
杏花镇的东边,有一座小道观,道观不大,但往来的香客不少,在大楚王朝一向尊崇道人的今天,就算是这么一个小地方,也是如此,只不过道观里倒是没多少道士,只有一个年迈老道士和一个才不过七八岁的小道士两人。
两人便是一座道观,其实在许多小地方,很常见。
老道士生的仙风道骨,身材清瘦,一袭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道袍不知道穿了多少年,可一直不换,让人更是觉得这老道长真是那种一心修行的人物,一点都不像什么街头骗子,但其实多年之前云游而来的老道士原本在此处并不打算在此多留多少时日的,可是在见到这座废弃的道观无人时,老道士便生出了些恻隐之心,留了下来之后,先是自己去远处山林之中扛回木材修缮,之后又是亲手打出不少方正青石将道观前的黄泥小路铺成了青石小路,老道士从一个中年道士变成现如今的老道士,期间三十年,从未做过什么恶事。
因此人人对于这位老道长,都是钦佩有加。
至于那个小道士,则是两年前镇子里一处破落户里过来的,孩子的爹娘都生了重病,临终之前将孩子交付给老道士,老道士看着孩子挺喜欢此处,加上想着自己西去之后,这个地方怎么都得有人照料,便正式收了这个孩子为徒,从此一老一少两人便待在此处继续守着这座道观。
小道观从来不缺香客,因此这两位的日子其实过得还算是不错,只不过老道士每月除了留下些供自己师徒两人开销的银钱之外,其余的都尽数捐给了小镇的那处学堂,说是要是有学子要去陵安赶考,可做路费,毕竟这小镇已经差不多三十年没出过极为厉害的读书人了。逢年过节,他也总是把用朱笔写就的符箓送到每一家每一户手中,等到过年的时候更是亲手送上春联,每一副都是亲手写就,老道士的字不算是出彩,但中正平和,就和他这个人一样。
老道士在这里待了三十年,早已把此处当作了自己的家,当初云游至此然后便停下脚步不走,其实还有些害怕师父责怪,可是等他写信回山之后,那位一向不苟言笑的师父破天荒回了很多话,大抵是说吾辈修道之人,做此事,是大善。
既然有师父的话,老道士就老老实实待着,不再去想那座山,只想这座镇,但其实谁都想不到在,这个脾气温和的老道士竟然是那座道教祖庭终南山的道士,而且论辈分,当和那位现如今的掌教大人薛道冲是同辈,薛道冲要喊他一声师兄才行。
只不过老道士不去说,自然也没人知道。
这两日杏花镇里有些寂静,来小道观里上香的香客就少了许多,老道士也难得清闲几天,于是当老道士走出道观,看着自己那个小徒弟正拿着一把和他人差不多高的扫帚在清扫落在那条青石小道上的落叶的时候,老道士实在是有些忍俊不禁。
他走过去拿过小道士手中的扫帚,微微笑道:“徒儿,今日怎么有心思来扫这个地方?”
小道士穿着一身道袍,倒是合身,只不过他身材矮小,怎么看着都觉得有些大,此刻自家师傅把扫帚拿过去之后,小道士就总算是空出手来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看着已经有些佝偻的师傅,小道士咧嘴笑道:“师父,我看现如今道观里没多少香客,就想着是不是这里有些脏了,让他们觉着懒,所以才不来的,然后我就想着扫一扫嘛,干净些,那以后肯定香客就多了。”
老道士平静道:“念心,这香客多寡并非是在于这门前这条小道有没有扫干净,香客不多的原因大抵是因为镇子里的百姓有些其他事情,莫急莫燥,等他们忙完了,会来的。只是这样一说,师父倒是觉得你没事还真该来扫扫,免得你整天都去那边那颗桂花树翻看那些香客挂的木牌。”
小道士嘿嘿一笑,对于师父让他扫地这件事一点都不算上心,本来师父这个性子肯定是现在说说,真等他要扫的时候肯定又会来接过扫帚的。
只是既然说起那桂花树挂着的姻缘牌,小道士便有许多话了,他笑着问道:“师父,那些香客总喜欢在那些木牌上写上自己喜欢的人名字,只是也不署名,谁知道最后那人是不是嫁或娶的木牌上那人,如果不是嫁或娶的那木牌上的人,那得多伤心啊。”
老道士敲了敲这小家伙的脑袋,板着脸训斥道:“小小年纪,想这个做什么。”
小道士苦着脸,但其实并没有多少苦意。
老道士知道自己徒弟的性子,因此也不出声安慰,只是片刻之后好像是想起了什么,轻声道:“把名字写在那木牌上,是对于自己未来的美好想象,可这些想象,有能得到的,自然也就有不能得到的,所以不管得没得到,其实都不必太高兴或者是伤悲,人生是要继续的,不会永远停留在这里。不过既然得到了,肯定得好好上心对待,只不过你有一点说的对,不署名,谁又知道这是谁喜欢谁呢。”
小道士点点头,忽然好想是想起什么,这便说道:“对了,师父,我昨日翻看木牌的时候看到邱小楼的名字了,以往都没有的。”
小道士说起邱小楼,有些意外。
这三个字好似就不该出现在这些木牌上。
老道士听到这三个字,叹了口气。
这邱小楼,其实身世和这小道士比起来,只差不好。小道士倒是还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可这个邱小楼却是好似一点安稳日子都没过过,老道士仔细回想这年轻人从小到大的日子,只有一个苦字能够形容,幼年父母双亡,因为这个原因,被镇子里的百姓认为是天煞孤星,便又导致他从小便没有什么朋友,老道士倒是想把他收留到道观里,可这孩子却是倔强的很,宁肯自己在山上去刨些野菜来填肚子都不愿意来道观里穿上那一身道袍。
老道士也不强人所难,既然邱小楼不愿意来道观里,那他也就不勉强,只是偶尔去镇上看他的时候,给他带上几块糕点。
只是现如今,那边的桂花树上,为什么会出现邱小楼的名字,要知道,那姻缘牌上,一直都是小镇上的善男信女才会在这木牌上写上自己心仪的对象名字,按理说,像是邱小楼这种小镇上的破落户,是万万不可能有人会写上他的名字的,毕竟这谁家女子会看上这样一位要什么没什么的男子。
小道士忽然问道:“师父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弄的恶作剧?”
老道士皱着眉想了很久,这才轻声道:“应该不会的,这姻缘牌挂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可能的,或许是真有姑娘喜欢这个小子也说不定。”
小道士歪着头,“那要不要去告诉他?”
老道士想了想,摇摇头,轻声道:“不用了,要是有缘,这小子会知道的,只不过你今日去镇上的时候,给他提上一些糕点,可以让他顺便来道观里看看,当然,就不要说这桂花树上姻缘牌的事情了。”
小道士笑着点头,他天生聪慧,哪能不知道师父的想法,但是师父没有说透他也就不说透了。
在此处待了不一会儿知道,毕竟是少年心性的小道士去道观里拿了个布囊,提了一些糕点,便要和师父摆摆手,往镇子里去了。
老道士没有说什么,道观离小镇不远,他也就懒得说些什么,也不担心这小道士在路上的安危,毕竟这座小镇才是真正的得以享得太平很久了。
这不管是北境战乱,还是已经燃起烽烟的大楚南境,都不曾有此地太平。
……
……
背着不少符箓的小道士走进那座颇具江南韵味的杏花镇,开始挨家挨户把师父昨晚画就符箓送出去,镇子里的百姓对于小道士还算是喜爱,因此看着小道士,有不少人家都会给小道士的布囊里塞些吃食,小道士也不推辞,接下之后都会郑重的打个稽首,才往下一处去,等兜兜转转走遍了差不多整个小镇之后,才穿过一处狭窄至极的小巷,来到一处不大的破房子前。
这黄泥搭建的土房子本来就是摇摇欲坠,上面的青瓦也东缺一块西差一块,这一旦是遇上雨天,房里甚至都能养鱼了,可仍旧是还有人住在这里。
小道士驾轻就熟的推开本来就没有上锁的房门,果然在房里看到了那个年轻男子的背影,邱小楼正蹲在地上,不知道去哪里找的一块磨刀石,手上有一柄生锈的长刀。
邱小楼在磨刀。
这件事让小道士有些奇怪,他抱着那个装着很多吃食的布囊,看着邱小楼,小心翼翼问道:“小楼,你这是要做什么,是不是镇子上有人欺负你了,要是有人欺负你了,咱们讲道理就好,你磨刀做什么,杀人可是要被送到官府里的。”
邱小楼转过身来,一张清秀的脸看着小道士,挤出个笑脸,想着解释,好像又无从说起,顿了很久,才轻声道:“昨天听衙门里的官老爷闲聊,说是南唐人已经打进大楚了,正往江南来,咱们朝廷已经顾不得招兵了,知道战况的大楚男儿都该出去杀南唐恶人,小时候听私塾先生说过,这叫什么来着,我也只是听过一次,现在都忘了。”
小道士扯着嘴,“保家卫国。”
邱小楼好像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对对对,就是保家卫国,当兵的打不过了,就得咱们上了,等我把这刀磨好了,就去衙门要一副路引子,到时候就出去杀南唐恶人了。”
小道士有些疑惑,“这不是才说江南才有人叛乱,怎么咱们大楚南境就失守,不应该啊,咱们大楚几十年了,都没有见过有外人进来过啊。”
邱小楼对这个问题有些犯难,他没有读过几天书,也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就是记得自己的爹也是老卒,是被流矢射瘸了腿才回到了家乡,他在世的时候就老是念叨作为一个大楚男儿就应该要在危难时挺身而出才行。
他轻声道:“前些时候其实我就碰见过白发男人,他说的,这大楚会有外人,这才几天,就真有了。”
小道士不傻,很快便说道:“小楼,这样,咱们去衙门问问,要是真有这回事,再出去也行,要是没有,你这刀也别磨了,我告诉你个好消息。”
邱小楼点点头,很快便放下刀,站起身来,要和小道士一起去衙门问问。
两人一同走出小巷,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一路上小道士念叨了不少,最后还把那布囊挂在了邱小楼的脖子上,只是一直没有说那桂花树的事情。
来到衙门,小道士一问,还真有这件事,那位县令老爷还已经把榜贴出去了,其实今天来要路引子的小镇百姓已经不少了,第一批要出去的小镇男丁会在明天清晨集合,到时候一同赶赴战场,县令老爷听说邱小楼也要去,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临走的时候,他拉着邱小楼的手,平静道:“其实我和你爹也算是旧识,他当年便是打北匈蛮子落下的腿瘸的毛病,可一点都不怨谁,提起这是怎么伤的腿,还很自豪,本来你这个身子骨,别说去杀北匈蛮子了,就连当个衙门衙役都不行,只不过现在你要是去杀南唐人,就好好的去,别想着保命,别丢你爹的脸,要不然,他九泉之下都不安生。”
邱小楼点点头,眼眶有些红。
他书读的少,说不来什么豪言壮语,只是知道不丢爹的脸就对了。
离开县衙回到自己那间破房子前,一路上小道士都有些惆怅,这小楼要想着出门,他到底要不要告诉他有人喜欢他这个事情呢。
小道士一路上都很愁,后来脸上都是愁。
等重新走到那处狭窄小巷的时候,小道士才喊了一声。
“小楼。”
邱小楼转过头,疑惑的看着小道士,后者犹豫了很久,才下定决心的一股脑说道:“道观里有颗挂花树,书上挂了一些木牌,我和师父把他叫做姻缘牌,上面会有镇子里的人来写些名字,都是写上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本来这件事很好的,可是我昨天在这些木牌上看到了你的名字,邱小楼。”
小道士一股脑说完之后,才敢去看邱小楼的反应,他木然的站在原地,很久才反应过来,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说那上面有我的名字?”
小道士重重点头,他怕邱小楼没有想清楚这其中的关键,便大声道:“秋小楼,有人喜欢你,你知不知道!?”
邱小楼一下子就慌了神,他摇摇头,喃喃道:“有人喜欢我,怎么会有人喜欢我,不应该啊,怎么会有人喜欢我呢,怎么会有人喜欢我?”
兴许是邱小楼的反应让小道士觉得有些不舒服,他有些不高兴的喊道:“邱小楼,你是个男人,有人喜欢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你怕什么!”
邱小楼低声喃喃道:“可我现在要去杀南唐人啊,怎么能有人喜欢我。”
小道士叹了口气,原来这家伙是怕自己回不了家啊。
他开始有些头疼,关键是他也不知道谁喜欢他啊。
想不透的小道士不再多想,来� ��邱小楼门前时,他轻声说道:“小楼,你要去杀南唐人,是好样的,但一定得记住要回来,你走的时间里,我给你打听到底是谁喜欢你,等你回来就告诉你!”
说完之后,不等邱小楼回话,便一个人离去了。
邱小楼叹了口气,想着转身走进自己小屋,便又听到有人喊他。
这次是全名。
“邱小楼!”
这声音很清脆,不是小道士的声音。
邱小楼转过身去,看到一张很漂亮的脸。
是小镇上最美的姑娘祝红楼。
邱小楼很久没有见过她了,可再度见她的时候,还是觉得她和以前一样漂亮。
祝红楼凑近这个年轻人,好好用鼻子嗅了嗅,忽然咦了一声。
“你还不臭嘛。”
邱小楼羞涩一笑,没说啥。
祝红楼忽然柔声道:“邱小楼,你记不记得很多年之前,你在那边那条小河救过我,还替我摘了一朵杏花?”
邱小楼想说记得的,只不过又想自己就要走了,就生硬道:“记不清了。”
祝红楼没有半点恼怒的神色,摇头道:“你怎么这么笨!”
片刻之后她又笑道:“不管你记不记得了,可我记得,我今天来就是要告诉你,我要嫁给你,我爹都同意了,你准备准备,就娶我过门。”
邱小楼生硬的摇了摇头。
这让祝红楼觉得很奇怪,我都说要嫁给你了,你怎么这样?
邱小楼平静道:“我要出去杀南唐人,可能会死,恐怕没有机会娶你,你嫁给别人吧。”
他神情平静,可是心里在滴血啊,这是他从小就喜欢的姑娘,怎么能让她嫁给别人啊?
可现在,他选不了,他真的娶不了她。
祝红楼红着眼,轻声道:“我在道观的那颗桂花树上刻了你的名字,我花了好几年劝我爹让我嫁给你,我喜欢了你这么久,你为什么不娶我,你凭什么不娶我?”
实在荒唐的说法,为什么不娶她,凭什么不娶她?
邱小楼难得有些情绪低落,他轻声道:“我会死的,你不要嫁给我。”
说这句话的时候,邱小楼浑身都在颤抖,这是他把他最喜欢的姑娘硬生生推了好远好远。
祝红楼泪流满面,邱小楼不想去看,转身要进屋。
却被祝红楼拉住衣袖。
她央求道:“你娶我好不好?”
邱小楼摇了摇头,没有转身,只怕让她看到自己在哭。
他甚至都不敢哭出声。
祝红楼换了个问法,“邱小楼,你要是没有死,回来娶我好不好?”
这一次,邱小楼握紧了拳头,坚定说了句。
“好。”
他终究是不忍心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别人。
他会努力活着,努力回来娶她。
这是他在心底说的话。
他没有告诉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