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安朝堂好似今日要发生一场大地震,无数看着宰辅大人和苑老大人一前一后跨入议事殿的朝臣们如是想着,只是结果怎么样,还没人猜得透。
顶替孙老爷子门下省尚书令位置的严明见老尚书令站在玉石阶前沉默许久,这才缓缓踏上石阶。
叶如晦离开吴州之后,便一路南下,因为带着个小姑娘,实在走的不快,这走了堪堪半月光景也才走到淮州,离剑阁所在的青城山尚有数日光景。
叶如晦想要上山。
早在几日之前,剑仙叶长亭再入皇城杀得一名第六境大宗师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大楚,紧接着这新的天下十人也很快被世人知晓,连带着他这个剑仙的侄子也是小小的出名了一把,毕竟能杀郭硬的年轻人可不多。
叶如晦不以为意,一路南下倒是也还算是走的安稳,没人来找麻烦,因为怕小叔不在青城山上,叶如晦还特意慢了几分,等到叶长亭出陵安的消息再传来时,叶如晦才稍微走的快了些。
小姑娘豆角因为这些天一直在练那本道家典籍的缘故,小脸看起来红润不少,加上这些日子叶如晦也没少给这姑娘好东西吃,因此这半月光景过去之后,小姑娘的身子总算不像之前那样单薄了,已经几乎和普通同年龄的小孩子无异了。
叶如晦和小姑娘临近黄昏的时候来到一处小镇子,因为天色不早了,便准备在小镇里住宿一宿,不过镇子里唯一一家客栈说是客满,这让叶如晦措手不及,在城里寻觅半天才被一位外出的大娘给带回自己屋子里,给安排了一处小院,说是每日一两银子,豆角姑娘当即就苦着脸说是好贵,反倒是正该出钱的叶如晦没有半点犹豫,当即便答应下来,一大一小两人便踩着夜色住进了小院。
说是江南少雪,但是到了寒冬时节也没见多暖和,况且不知道为什么,叶如晦住下那天夜里这小镇子便开始下雪,雪不大,但却和秋雨一般连绵,叶如晦第二日清晨站在屋檐下看着天空中飘落下来的稀稀疏疏小雪,心中一阵无奈,要是依着他自己的性子,冒雪远行也不是不可能,可身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也就没办法了,干脆着打定主意住下来几天的叶如晦吃过午饭之后便去借了一把油纸伞,撑伞走出了小院,豆角小姑娘裹了一件厚厚的小棉袄,戴了一顶毛茸茸的帽子,看起来就很有冬天的意味,不过却没有半点要出门的意思,看着叶如晦出门之后便一个人托着腮帮数着雪花,很是憨态可掬。
叶如晦撑伞出门,并未带剑,只是随意在镇子上转了一圈,在镇口买了几个包子之后,叶如晦走向镇子东边的一处城隍庙,昨日他进镇子里的时候,可是亲眼看见这城隍庙里有一大一小两个乞丐,叶如晦想着这下着小雪,这两人应该没有出门乞讨,这才起了心思。
城隍庙废弃已久,更是四处漏雨漏风,叶如晦一踏入此处,便是一股扑面而来的恶臭,庙内有不少乞丐,
不过大多乞丐身体还算是可以,也没叶如晦想的那样骨瘦如柴,看着提着一袋包子进来的叶如晦也没啥心思,只是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脸上还有些笑容。
叶如晦微微皱眉,大楚境内这些年也算是四海升平,边境也久无战事,按理说应该没有那么多乞丐才对,但这里为何还有这么多?
顾不得想太多,叶如晦视线在人群中一扫而过,才在角落里看见昨日自己见过那两个乞丐,叶如晦抬脚走过去,在两人面前蹲下,递过手中袋子。
小乞儿眼神炽热,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想要伸手就被半倚在墙壁上的老乞丐一把拍在手臂上,小乞儿下意识低头,不敢再伸手。
看着瘦弱但仍旧感觉得到有一股精气神的老乞丐疑惑开口问道:“公子这是为何?”
叶如晦瞥了一眼老乞丐裤管处,看到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轻声问道:“老哥可曾参过军?”
老乞丐精神一震,诧异道:“难不成……”
还没说完,又摇摇头,“不对啊,看你这样子,也不像啊。”
叶如晦把袋子放在小乞儿怀中,也不嫌脏,转身席地而坐,轻声感叹道:“家中长辈也从过军,还是边军,和晚辈说上过两句,昨日晚辈入城的时候看见老哥时其实是想起了一位长辈,那位长辈和北匈人打仗的时候被流矢射中了腿,就留下了个微瘸的毛病,几个儿子也都死在战场上了,退下来之后就在一座小城里走完了余生,不过可惜的是,这位长辈走的时候,我正好有事外出远行,都没来得及为他抬棺,其实我真的答应过的。”
老乞丐叹了口气,“我从来没觉得那些整天只知道动嘴皮子的文人说的话是对的,可有一句话,要是不打仗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说的不错,这句话叫做父母在,不远游。”
叶如晦摇摇头,无奈道:“话是这样说,其实哪有这么容易,不过这真是我的错,我真该留下来的。”
不过叶如晦转眼便问道:“按大楚律来说,退伍老卒每人每月都有几两银子啊,可老哥怎么会?”
老乞丐摇摇头,轻声说道:“不说这个,既然沦落此处便有道理,说起缘由,便又是一阵唏嘘,还不如不说,倒是少让人烦忧些,想说说军功又无从说起,倒是省了这些时间。”
叶如晦点点头,笑道:“是不好说,这无酒无肉的,说着也没劲。”
老乞丐到底是活过了几十个寒暑的人物,怎么听不出叶如晦的言下之意,不过也只是摆摆手说道:“穷惯了之后要是骤然富贵倒不是什么好事,之后的大起大落说不定更受不了,所以还是算了。”
叶如晦转头又看了一眼那小乞儿,皱眉问道:“难不成老哥便让这孩子一辈子都做乞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