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你说的钱引?”德川庆喜拿着巴掌大小的纸片,仔细端详了良久,问道:“为什么只做一两和十两金额的?”
“为了方便流通,这样能替换日常使用的小判和大判。”太一回答道。
此时,岛国与天朝一样都实施的是银本位,只不过与天朝相比,就自身经济体贸易量来说,岛国属于金银矿比较丰富的国家,也便比较早的就以“金币”代替了称重金银。
当然这时名为“小判”和“大判”的金币,并非后世带有国家信用的金属货币,与同时期西方使用的金币相同,仍是按照称重黄金的等同含量铸造,只不过因明码标价,在使用上较以前更为方便。
金小判一般也称金一两,并非是说它代表一两黄金,而是含金在一钱左右(旧制,约3.7克),对应的法定银本位的一两白银的价值。金大判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是价值十两白银。
也就是说,如果计划顺利的话,太一可以用1张代表一两的纸……币,临时“扣押”江户人一钱的黄金或一两的白银。
“你直接确定钱引的价值,而非按照存储金额重新誊写金额,确实流通起来会方便一些,但万一被有心之人仿制怎么办。”德川庆喜一眼看出了问题关键,指着钱引上繁杂的文字和花纹说道,“虽说有密押存在,但一般人不可能精通辨识这个,无法判别就不会敢收,毕竟小额的钱币不可能跑到店家去先验真伪,真如此麻烦还如何推广;而如果教给大家辨别密押,那钱引就能被人仿制。”
“您所虑也是在下等人前期所困扰的,”太一点头称是,又笑着提醒道,“您拿起来对着阳光看一下。”
德川庆喜将手中的一张钱引举高,立刻露出了惊叹色,然后又将钱引放下反复观察,惊奇道:“这是……‘暗像’吗?如何做到的?”
“与布匹纺织用到的暗像技术类似,不过我这个可以称之为‘水印’。”太一仅仅简单解释道,但对其中的原理并不细说。
古代其实也有类似于后世水印的技术,不过主要是在纺织工艺中用以编织暗纹,以增加布匹的华美程度,太一尝试了一些办法,甚至想出制作布钱,不过防伪效果都不太理想。
最后太一从上一世看过的一部,探讨制作假币的“纪录片”《无双》中找到了灵感,电影中的假币贩子想出了三张纸叠加实现水印效果的点子。
而太一不需要对照参照物仿制,完全看自己发挥,精细度上也没有太大要求,可操作空间无疑更大了一些。
七月底,鹿家承诺提供的川纸通过长崎港转运到了江户,这种纸张是天朝官定印制银票的原材料,其地位类似于后世专门用以印制美元“无酸纸”,已可归类为限制出口行列了。其以竹浆为主要原料,成品光滑细腻韧性好,算是太一现阶段用以加工纸币的首选材料了。
加工水印这种东西,工艺自然不好让太多人知道,太一同寿太郎、舍助三个外行也是闭门造车了很久。他们先将油墨印在一张纸上,待油墨干后刷上浅浅一层纸浆,再取一张纸将油墨印痕夹在中间,两张纸基本固定后,再过纸浆浸泡后晾干,便得到了带有水印的纸张。
虽然经过此程序之后纸张略厚,但由于川纸本就纤薄倒是不太明显,后面的工艺就简单的多了,由工匠以制成的密押雕版覆盖花纹及文字,作为第二道防伪凭证,一张响当当的钱引便诞生了。
钱币水印的概念现今还没有,只要工艺上保密,短时间内不会有人能够仿制。而水印方便了普通人辨识纸质钱引真伪,再有纠纷也可以凭借密押到店中验证,这也是目前太一能够想出最好的解决方式。
“印一张这个钱引也不便宜吧!”德川庆喜摇了摇手中的纸道。
“是,但就一张纸来说是挺贵了,林林总总加起来,试制的这第一批大概每张在40钱左右,不过真正开始大量制作的话,可以将成本控制在20钱以内。”太一答道。
“你很用心!这样我也便放心了。”德川庆喜点头肯定道,“加上你自己联络的松代藩,本家一桥藩以及水户藩、佐仓藩、彦根藩、二本松藩等大大小小十几个藩主已对钱引的计划表示了支持,崛田正睦老中还承诺幕府在江户勤务的俸禄十五石到五十石御家人之禄米也交给你。不过诸藩都是将禄米押给你,换取这纸质的钱引,禄米的变现要你自己去与米商谈,关键所在是确保能够兑付。”
“价值几何?”太一有些心理没谱。
“米价是有波动的,不太好说,本月大概有十二万石左右大米。”德川庆喜说道。
“可以!”太一倒吸一口凉气,不过咬了咬牙应了下来。这与他设想到不太一样,无疑加重了工作量,不过也不是很麻烦的事,又次郎老板那边是做“物流”的,与米商会有联系,销售渠道应当不会太难找。
问题在于这笔“存款”的规模,按照十二万石大米算,粗略估计价值白银八万两,月息就要支出八百两,这还不算要从民间揽储造势的部分支出,这就有点快达到通商屋能承受的上限了。
不过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虽说风险有些大,但太一还是决定试上一试。
以葵纹作为水印的请求也被德川庆喜应允,理论上作为御三卿的一桥藩有权力决定该家纹的使用,不过德川庆喜比较谨慎,也可能是担心钱引的事出了问题,自家担不起责任,因而表示会请示将军,以幕府名义赐下“三叶葵”纹的使用授权。
太一对此自然无不可,他甚至琢磨是不是在水印中加上“幕府监制”或“大君钦定”的字样,以增加“纸币”的官方属性。
经过大一个多月的筹备,价值八万三千余两的“通商钱引”,由各藩发放给了当月在江户执勤的藩内武士。
与此同时,一家名为“通商两替店”的店面,在江户最繁华的日本桥一带开门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