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禹水没有接:“下官也算是弃城逃亡, 还是请张大人择日将知州大人的事上报朝廷吧。”
张知州应了:“官家虽然打定了主意议和,因金人尚未同意, 便下诏各地将领带兵入京勤王。本州本已打算明后日便起兵往汴京去, 带上这官印也无妨。”
他将其他人都打发出去, 这才又对施禹水说道:“施通判,你虽不是一州主官,然也有失城之责, 要不要与本州同往,赚取一点功劳, 日后也好面见官家?”
施禹水摇了摇头:“下官实在只是一名书生, 于军事上一窍不通, 就不跟着添乱了。”
张知州有些不悦, 语气也有点严厉起来:“施大人亦是蒙受皇恩的,如今有机会报效国家, 为何如此畏首畏尾?甚至于以不通军事之语来哄骗本州?”
施禹水急忙起身行礼:“大人误会了,下官并非推脱之言。大人请想,官家甫一登基便任命了李纲大人为东京留守, 李大人一力主张坚守都城,待各地勤王之师到达京师, 金人自然不敌退却。而且, 下官也听闻李大人亲自督促汴京城内军民打退敌兵, 稳固城守。”
“可官家却又听从宰执等人议和之言,不断遣使到金营求和,把李大人百般布置全都做了废。下官因此百般提醒自己, 万不可明明不知兵事却硬言兵事,以免误国。请大人明鉴。”
张知州闻言思索一阵,竟点了点头:“你说的有理,是本州误会了。”
施禹水急忙询问郓州可以调动多少兵马勤王:“下官与郓王是同年。王爷曾告知下官他在朝中言防备金人之事被太上皇误会,因此就国;其后在其郡国内招募了上千壮丁训练,以备将来对抗金人。王爷也说曾与张知州报备过。如今大人要入京勤王,正可将这上千兵勇由暗转明。”
张知州深深地看他一眼:“原来足下与郓王还有这样深的交情。不错,王爷的确向本州说起过招募兵勇的事,去年还在本州这衙门里调了两员小将去做教师。”
州衙兵马一共才有五六千人,总要留下一半护卫郓州,郓王的一千壮丁的确算是个补益。
张知州考虑过利弊,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但他也有顾虑:“不过如今郓王携着王妃并子女到杭州见驾去了,郓王府上只留了长史、管家等人。这一千人本州若是直接带走,恐怕将来郓王回来会责怪。”
施禹水忙献计:“不如下官往杭州一行,将此事告知郓王?”
张知州大笑起来:“施大人是想在上皇面前露个脸,也好防备官家日后追究吗?”
施禹水面上略带尴尬:“大人明察秋毫。官家如今被困汴京,恐怕会迁怒下官这样的失城官员。下官的确有失城之责,但下官自认罪不至死。当此之时,不想直面官家怒火,枉送了性命。”这是瞎话,他当然直到现在入京的话,等到年底金兵再次入侵,就逃不脱一个“死”字。
不想张知州竟颇为赞同:“自古以来便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臣子莫不视做荣耀。岂不知为了成全自己,令那上面坐着的君王得了一个什么样的名声?便是人子尽孝,亦有‘小受大走’之说呢。施通判此举眼下稍有避嫌之意,为长远计却是上策。”
他很快就同意了:“施通判且随本州一起前往郓王府,本州带走一千壮士,施通判向长史说明前往杭州面见郓王报备此事之意。”
两人带了几个随从乘轿来到郓王府,长史得知是知州亲临,立刻开门迎接。
施禹水从后面的轿子里出来,向门子笑道:“这位上下还识得下官吗?”
门子细看施禹水,终于惊叫起来:“你不是早上那个花子吗?”他懊恼地跪下请罪,“小人不知大人是官身,多有冒犯。”
施禹水亲自把他扶起来:“上下请起。王爷王妃不在府中,上下谨守门户,何罪之有?”
长史出面接待了两人,张知州道明来意,长史为难道:“这,下官不敢做主啊。”
施禹水跟张知州再三说明,长史终于松了口:“既是这边带走人马,那边就去通知王爷,下官便斗胆应承了,施大人莫忘记在王爷面前为下官美言几句。”跟着又吐露人马还在梁山上训练,府中倒是有王爷特制的兵符。
张知州性急,催促长史将兵符拿给自己:“充做教师为王爷训练兵勇的是下官州衙的官员,下官再有这兵符在手,定能调动梁山人马。”
存放兵符的钥匙在管家手中,长史又去请了管家来见,施禹水立刻认出这是在汴京郓王府上见过的那位管家,当下与他相认了。
管家知道施禹水是自家王爷的人,很快就交出了兵符。张知州急不可耐地带着兵符走了,施禹水被管家留了下来:“施大人确实是要去杭州的吗?”
施禹水点点头:“这是自然。”他除过把忽悠张知州的理由拿出来之外,又私下说了另一个理由:“万一汴京也落入金人之手,自然要另立新君的,王爷在上皇身边可谓近水楼台,下官此去亦想劝王爷耐心侍奉上皇,静待时机。”
管家对后面这个理由大为赞叹,跟着就托他带一个孩子一起去杭州:“王爷大婚之前有过几个妾室,大婚后有的放出去了,有的留在府里继续服侍。王妃产女后,其中一个妾室也与半年后产下一子。妾室虽不幸亡故了,王子却活了下来,如今已有五岁了。”
“王妃所出的王子今年三岁。王妃性妒,见不得大王子,因此王爷命小人将大王子养在偏院里。前番王爷出京,大王子重见天日,王妃又心怀不满,求了王爷,要把大王子过继。王爷不肯丢掉自己的子嗣,这件事才不了了之了,只是大王子的日子仍不好过。”
“今次王爷见驾,王妃以及王妃所出的子女俱随王爷到杭州去了,府中只留下大王子一人。施大人既要到杭州去,便带着大王子同行吧。”
施禹水略有不解:“王爷王妃都在杭州,大王子便是去了不是仍要看王妃的脸色?”
管家叹息一声:“上皇召见王爷,诏书上是叫他带着家眷一起的,大王子是被王妃故意留在郓州的。大王子不得王爷重视,若是再没在上皇面前露脸,日后哪里还会有前程?他终究是王爷的长子。”
施禹水点了点头:“那好,劳烦管家请出大王子让下官拜见。”
管家很快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出来了。他的衣服看得出料子还是上好的,洗得干干净净,只是穿的时间长了有点发灰,而且也不太合身了。
小男孩并没有拘谨之色,等施禹水行了礼便沉稳地叫他起身。略说了几句,知道这位施大人会带自己到杭州见父王和皇爷爷,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喜色。
管家命人送王子回去,这才欣慰地向施禹水道了谢。
施禹水忙说不敢,又提起上桥村跟自己一起来到郓州的村民们:“这些村民有家回不得,还请管家在郓州寻个村子安置他们。”
管家点点头:“既到了郓州,日后便是王爷的食邑了。小事一桩,施大人只管叫这些人到王府来,小人亲自吩咐人安排他们到附近的庄子上落户。”
施禹水这才告辞。
他再次来到州衙,白县令已经决定跟随张知州勤王之师回京请罪。施禹水便请出了自家娘子,带武泽和王大回到客栈。
他先吩咐白县令的两名随从到州衙去寻他家大人,又请来乔里正:“本官已经到郓王府上说过了,你等只管去王府找管家安置。请恕本官另有要事,不能相送了。”
乔里正等人满心的感激涕零:“多谢大人援手。”之后却不肯在客栈留宿,当下就往王府去了。
施禹水这才有空把“郓王的管家请自己带大王子到杭州”的事说给淑娘。
淑娘觉得妾室是娶王妃之前就有的,生孩子也在王妃之后。况且那妾室已经死了,王妃把不满发泄到一个小孩子身上的行为不对。
她对那个大王子深表同情,立刻就表态路上会好好照顾大王子。
成衣铺子的裁缝也听说了客栈里住着官员的事,悄悄地找老掌柜的打听过。知道只剩下施禹水四人还住在客栈里,便先紧着这四个人的衣服去做,只隔了一天便做好了。知州已经于前一天动身勤王去了。
妇人亲自拿到店里来请淑娘看:“夫人的衣服是奴家带着女儿跟儿媳动手做的,没敢叫男人们上手。”
淑娘倒不在意这个,只检查了款式、针脚等都不错便收下了。见妇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忽然想起衣裳钱可能给的不够,忙又取出一个金豆来:“这些够了吗?”
妇人接过金豆看了看,认得是金子做的,喜得连连作揖:“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施禹水叫王大下去跟掌柜的结清房钱,带着几人来到王府去接小王子,准备启程。
管家一脸羞赧:“府里的马匹原有几匹,都被王爷王妃带走了。小人只寻到了这两只大走骡并两架车,请施大人包涵。”
施禹水摇摇头:“管家说的什么话。先前逃难时,下官把浴桶当船还坐了十余日呢。如今去杭州这一路,别说还有骡车了,就是一头犟牛拉的慢车,也强似两只脚走路。只委屈了大王子要跟下官和娘子同车。”
王子腼腆地笑笑:“不委屈,我没有坐过车,正害怕呢。”
淑娘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