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贪婪的知州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重阳前一天,刘知州又打发人来请施禹水夫妻到州衙共度佳节。施禹水答应第二天一定到, 回家又告诉给淑娘:“娘子, 刘知州来请我们夫妻明天去州衙,你看着备礼吧。”

淑娘一脸的无奈:“我还专门叫姜娘子照着书做了菊花酒, 打算自己家里好好热闹热闹呢。”她颇有怨词,“咱们跟刘知州一家又不是多熟, 干什么非得叫上咱们一起过节?”

施禹水笑着跟淑娘开起了玩笑:“我记得早年娘子还叫我多多隐忍,现在娘子怎么连去上官家里做客都忍不了?亏得知州叫我去州衙是吃酒, 万一他叫我去来一桶臭骂, 难道我还能不去?”

淑娘被丈夫提醒,想起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只得牢骚一句:“在人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之后就出门叫人准备礼物去了。

第二天一早,淑娘领着春花坐车, 施禹水跟智清骑马, 王大王二押着礼物,一行人往州衙去了。

这次刘知州请客, 客人不止施禹水一个下官。州衙的通判等属官, 其他县的县令,全都被知州给请来赴宴了。

淑娘在后院见到光是女眷就开了四席。首席知州夫人带着州衙属官女眷,又加上了一个淑娘。次席是其他县令夫人, 后两席上坐得,其实全是各家的妾室。

州衙的下人原以为跟着淑娘来的春花也是个妾,准备安排她入席时, 被张氏给阻止了:“怎么这么没眼色?这是吴娘子的贴身女使,没有收房。”

首席上原本只有州衙一众官员的家眷,她们自成一个小圈子悠然自得,突然加进来一个县令夫人,有些格格不入。这会儿又听到张氏的话,一桌的人都惊讶地看向淑娘。

淑娘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席上人的目光快把自己烤焦了:“吴娘子怎么不把妾带来?见不得人吗?”

张氏又替她开口:“你们哪里知道吴娘子的福气?施县令对吴娘子可不光是敬重有加,还情深意厚到不肯纳妾呢。”

一道道目光更灼热了:“吴娘子怎么拿捏的?”

淑娘无奈地自嘲起来:“不是我不说,实在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的,能让官人说出不纳妾的话来。官人既说了不纳,我自然都听官人的。”

有一个不知道什么官的夫人就有些不赞同,她仗着自己年纪大些就来说教了:“吴娘子,我比你年长些,到底也多吃了几年饭,知道男人嘴上说不要,其实心里千肯万肯的。咱们就该贤惠些,主动给自家官人纳个妾回家。男人出来在同僚面前提起自己浑家贤惠大度,也是你的好处呀。”

淑娘装傻充愣:“可是,我听官人的话,不也是三从四德提倡的吗?官人都说过他不要妾的话了,我还弄个妾回家,这不是违逆官人的意思了?”

妇人被这话堵了回去。

张氏笑着打圆场:“吴娘子这话说的也没错,男人说要纳妾的,就高高兴兴地给他纳一个放在家里;说了不纳妾,那就听他的不纳,自己心里落个舒坦不是吗?”

又一个来凑趣:“夫人说的也是。别看男人家现在说不纳,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了,抬个新人进门也拦不住。还不如趁着这会儿赶紧把孩子生下养好,将来妾进了门,自己也有底气。”

又有人叹息:“我家那两个,整日的争风吃醋,都不把我这个夫人放在眼里。”还向劝淑娘主动给丈夫纳妾的夫人挤兑一句:“夫人如此贤惠,家里一定是妻妾和睦吧?”

妇人苦笑起来:“你还来取笑我。我若是早有吴娘子这般想法,也不至于叫官人左一个右一个的往家里领,但凡劝一句,就有一句‘你如今怎么这么不贤惠不大度’在那等着。”

席上开始讨论起妻妾不合的话题来,旁边两桌上坐着的各家妾室面面相觑:当着妾的面说妾不好?

淑娘见自己顺利脱身,暗暗舒了一口气。

张氏在讨论中途提到了安化县才出的以妾代妻桉:“哎呦呦,你们似乎没看那卷宗,正头娘子被一个做妾的给拿捏得当起了下人。”又问淑娘知道这个桉子不。

淑娘便说自己跟官人讨论过桉中的孙氏妻弱、刘氏妾强的问题,又特意说起宋家齐对刘氏真是爱护有加,连罪名都肯替她承担。

张氏点头:“官人也跟我说过,那个男的对妾这么有担当,对做妻子的却狠心至此。后来官人还把这两个人都重判了。”

立刻就有人说到淑娘跟施禹水提过的话:“这个男的也是,既然跟妾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在爹娘跟前说明了两家做亲就是,何苦平白得再害一个人?”

淑娘解释道:“说是这个男的家里有上千倾地。那个妾原先却只是他家的下人,因识字被爹娘安排在男人身边陪着读书。爹娘说身份不般配,寻了媒婆给他说亲。后来娶的妻子家里也有上千倾地,还是个独女,嫁妆就有一半田地呢。”

立刻又有人问后来怎样了。

张氏把知州的判决告诉大家:“夫妻是和离了,嫁妆全部还给妻子带回娘家去,还把男的家里三成家产给她做补偿。男的跟妾都充军十年,男的爹娘判监一年。”

席上众人纷纷称赞大快人心。

淑娘也补充了后续:“这男的爹娘出钱赎罪,没有坐牢,还拿了不少钱物给儿子充军路上打点使唤。不过他有两个庶兄弟,到衙门告他瞒税。官人查实之后把他家剩下的家产全部充公了。这两个老的都被那个和离了的妻给接回娘家奉养终老了。”

于是有人赞妻子大度,也有人说她太软弱。

只有张氏若有所思,问起那个妻以后的打算来:“吴娘子说她是独女?有没有想过以后?是想立女户招赘?还是要再寻一门好亲事?”

淑娘摇摇头:“官人说这个妻的爹还在世,自家女儿的终身该是他做爹的来管。”

这天散席之后各回各家,淑娘向丈夫说起女眷席上的争锋来:“几个人都在挤兑我,幸好没有一直这样,不然这个席还真难熬下来。”

施禹水笑着说她得了便宜卖乖。当然,他没有告诉娘子,他在席上被知州当面说他惧内,还说要送他一个妾。他浑家再是醋劲大,上官送的妾肯定也不敢推拒。

施禹水推辞说不是惧内,只是自己无心纳妾,免得家宅不宁。虽然仍旧被众人嘲笑为惧内,他心里却把得很正:

娘子用情深,容不得他有第二个女人。而他好不容易才把娘子的心牵到自己身上,万一这会儿纳个没要紧的妾,娘子跟自己生分了,日后真又遇到大水的时候该怎么办?娘子那个小空间再小,也有大用!再想纳妾也得忍到活过水患那一年。性命面前,女人算什么?

淑娘完全不知道丈夫心里的想法,只为他完全没打算借坡下驴趁机纳妾而高兴。

重阳节后没多久,孙太公忽然派人来到衙门求见县令。

施禹水问清了来人只是替孙太公来问问立女户的事,就想把来人交给王县丞接待:“这方面的事务是王县丞那边直接管着的,你去找王县丞问明白,直接回给孙老丈吧。等他决定了要给孙氏立女书,也是在王县丞那里办。”

来人却说孙太公有口信还有礼物捎给吕郎中,施禹水便笑着说:“是感谢吕江给他诊病的吗?今天不是义诊的日子,吕江在县衙后院。这样吧,你先去找王县丞办孙老丈交代的正事,然后自己到县衙后院去找吕江就行了。”

来人又说,带着礼物不好就去找县丞。施禹水无奈,只得喊了个衙役带他回自己家找吕江。等人走了,自己在衙门里摇头,孙太公派来办事的人也够不讨人喜欢的:放着自己这个县令不感谢,去谢郎中?郎中也是自家的好伐?

衙役把来人带到后院,向门口的吕老丈说明是吕郎中的病人派来感谢他的,之后才离开。

吕老丈知道自己孙儿这样出息,高兴的领着来人去书房找吕江。不想这人先跟吕江说了几句孙太公感谢他诊病,礼物奉上的话,突然话锋一转托他向县令夫人转介,说孙太公还叫他一定要求见到夫人。

吕江不明所以,觉得不大合适。但他也不敢做主推拒,遂借口找小草,问她该怎么办。

小草想了想,叫吕江先回去套套话,最好问出他的真正来意。自己去回表嫂,若是表嫂愿意见来人自然好;万一表嫂不愿意见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吕江答应下来,自回书房套话,小草却往正屋来回淑娘:“表嫂,有个事挺怪的。”

淑娘正无聊,见小草说到怪事,立刻来了兴趣:“什么事,说说看。”

小草就讲了原委:“找表哥告状赢了的那个老头,说是那时候病着,得了吕哥的照顾,专门派人来送礼物给他。结果见了吕哥之后,却说还要求见表嫂。还说,孙老头叫他一定要见到表嫂。”

淑娘也觉得奇怪:“见我能有什么事?真有事不是该直接求见你表哥吗?”她想了想,觉得事情的确有可疑,于是决定见见来人:“你叫人在二堂厅里摆好屏风,我过去见他。”

准备好之后,淑娘隔着屏风问来人究竟有什么事。

这人看看屏风后面隐约可见的不止一个人,却也不能再叫县令夫人摒退他人了,只得把孙太公遇到的事说了出来:“昨天庄子里到了个眼生的婆子,一去就说要见庄主,有关于小娘子的好事。太公就见了婆子。”

“结果这婆子说,她是知州大人请的官媒,来向孙娘子提亲的。知州大人允诺给孙娘子一个二房的名分,还说将来孙娘子有了孩子也叫她自己抚养,不会把孩子养到夫人名下。”

淑娘大吃一惊:“知州派人求孙氏做妾?这事儿到底怎么来的?”

来人继续说:“太公跟媒婆说,女儿才在妾手里吃了那样大的亏,要好好养几年;暂时不给她寻什么亲事,只能多谢知州大人的厚意。那媒婆突然就翻脸了,说太公不过一介庶民,知州这样大的官别说求他家和离了的女儿做妾,就是要寻黄花大闺女做妾,也有的是人愿意。别给脸不要脸惹恼了知州,把孙家弄个家破人亡轻易得很。”

淑娘听得直摇头,这样提亲跟明抢也差不多了。她又问孙太公如何应对。

来人告诉淑娘,太公最后还是以“女儿需要休养,至少这几个月不会给她寻亲”的话搪塞过去了。那媒婆离开前放了话,叫太公这几个月千万不要给女儿说亲,不然有他好看的。也别想着找县令做主,县令的官比知州小,管不了知州。

“太公寻思知州求亲不见诚意,觉得把小娘子给知州做妾可能不好。可知州是大官,真要惹恼了他,把自己弄死没什么,女儿怎么办?因前番是县令大人给他做了主,打算还是来求见县令。可太公又怕县令身边有知州的人,所以叫小人假托给吕郎中道谢,求见夫人,再转告给县令。”

淑娘点点头,轻叹一声:“我知道了,你先去办你的事,回头我会告诉给大人的。只是你回去也跟孙太公说明,知州的官是真的比县令大得多。所以这一次的事,大人未必能帮得上忙。”

来人忙回道:“太公也知道,只是没有法子,只能求到县令这里了。”他很快就告辞,到县衙去见王县丞了。

屏风后面,小草先问淑娘:“表嫂,表哥应该没办法吧?”

淑娘点点头:“别说知州想纳妾只是自己家的私事,外人管不到。就算是什么公事,你表哥这个做下属的,也管不了上司呀。”

春花疑惑这两个人怎么是有了牵扯的:“大娘子,不是说这个孙氏在夫家一直都被关着没出过门吗?知州大人又是才来渭州没几个月的,怎么知道孙氏这个人的?”

淑娘想了想,猜测道:“这个桉子往州衙报过,最后还是知州给断的。应该是在卷宗上知道了损失这么个人。”

春花仍然觉得不能理解:“可是不都说纳妾就要找那长得好看的吗?知州大人又没见过孙氏,根本不知道孙氏长得怎么样,就没想过万一不好看吗?”

淑娘皱起了眉头:“确实,应该是别的原因了。”刘知州,记得他是既好色又贪财的。不为色,那为的是财?

想到“财”字上,淑娘忽然想起自己在重阳节宴上告诉过张氏,孙氏是独女,家中有上千倾的田地……

她不敢再往下想了。

晚间施禹水笑着告诉淑娘:“娘子,前一阵那个告状的孙老头,今天专门派人来问给女儿立女户的事,然后把我丢在一边去谢吕江了。你说好不好笑?”

淑娘摇摇头:“郎君说错了,那个孙太公其实是想求你帮忙的。”

她把孙太公的求助告诉给丈夫:“虽然可怜,可惜郎君你这次真的帮不到他了。”

跟着又低声说了自己的猜测:“前几天过节吃酒的时候,我不是跟郎君说过,席上提起了妻妾不合的事吗?当时张娘子还专门说起过这个桉子。后来我把宋家如今所有的家产都没了的事也说了。我猜可能张娘子告诉给知州,那个孙氏其实家中良田千倾,之后知州才决定纳妾的。”

施禹水的眉头皱的简直能夹死苍蝇:“这个刘知州吃相也太难看了。他收了七万贯纳王氏为妾才多久功夫?这个孙氏除了田产之外,简直可以说一无是处,可知州连田产都想收到手里?田在安化县,这是叫我这几年都不要收什么田税了吗?三年后他调职走了,这些田地又带不走,到时候安化知县怎么办?”

淑娘叹口气:“郎君现在先管好自己这几年的事,后来的县令叫他们到时候自己看着办吧。”

施禹水也只能点头:“也只能这么着了。”

淑娘试探地问道:“郎君能有办法把知州给扳倒吗?”

施禹水一脸震惊地看着淑娘:“娘子,你是把我当成什么都能做得到的人了?”

他低声教训淑娘:“我知道你又是心软,觉得孙氏可怜。可娘子你不觉得我可怜吗?”

淑娘讪讪地笑:“我这不是就那么一说吗?”等施禹水要洗澡时,淑娘便狗腿一般递东递西,又是问水凉了没,又是主动要求给丈夫擦背。

施禹水得意地坐在水里享受,不忘指挥淑娘:“往左一点儿,再往下,嗯,对,就是这里……”

事后,淑娘躺在丈夫怀里问他:“就算不可怜孙氏,总该帮帮孙太公。他这么大年纪了,没了浑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又中了风。”

施禹水搂着娘子半眯着眼敷衍:“嗯。”

淑娘又自话自说起来:“郎君不是说孙太公要给女儿立女户吗?不如郎君假装根本不知道知州去提亲的事,只管把孙氏的女户立好。”

施禹水睁开了眼:“我确实能撇开关系,可知州能饶得过孙老头吗?在知州面前,女户没什么用。”

淑娘只得又说别的办法:“那,叫孙太公卖了地带着女儿离开呢?”

施禹水大笑起来:“娘子你真是……心乱了,脑子也乱了吗?地放在那里只能等收成,一卖就成了现银,立刻就能拿到手。”

淑娘在丈夫胸口轻捶一下,然后懊恼自己想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不过施禹水却觉得这个办法也有一半可取:“可以叫孙老头带女儿离开一段时间,地托给信得过的人照顾几年。或者就拼着这三年的收成不要,等三年后刘知州离开了再回来。”

淑娘立刻又高兴起来:“这样好。撒手一走,叫知州找不着人就罢了。孙太公父女又不是犯了国法,不会被通缉。”

第二天,淑娘悄悄叫来王大,把事情原委告诉他,叫他这两天想办法合理地去孙家凹见孙太公,请孙太公先到衙门给女儿立女户,然后办好路引带女儿离开安化三年。

王大挠了挠头:“大娘子,我是大官人从家里带过来的,这样去孙家凹怎么看都有问题吧?”

淑娘一愣,确实不能用自家的人。她打发王大先回去,等自己另寻他人办这个事。

王大却说:“大娘子,小的只是说自己不能去,可没说不能找人去。”

淑娘忙摆手:“这个事牵涉到知州,不敢让外人知道大官人掺了一脚。”

王大笑了起来:“这个没事儿,多找几个人去就行了。每个人都只带一句半句话,不凑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是大官人这边的意思。”

淑娘恍然大悟:“那好,这件事就全都交给你去办吧。”

王大答应了回去,没几天就通知到了孙太公。

那孙太公知道县令别无他法只能叫自己一走了之,左思右想之后下定决心。很快就到县衙找王县丞给孙氏立了女户准备招赘,又找县令办父女及家人的路引,说要到苏杭一带去养病。

施禹水正跟张主簿说事,听了孙太公的请求果然装作毫不知情:“令媛此番受了不少罪,老丈患病在身,也该往江南水乡休养一番了。”

孙太公表示自己就是这样考虑的:“老朽也是问过郎中,知道南边天气更养人,所以才要带小女前去。”他又请求县令替自己写个字,盖上县衙的大印,路上也能挡挡灾。

一边的张主簿笑着说:“孙老丈这是把官印当做护身符了?”

孙太公恭恭敬敬地说道:“老朽这几年求神拜佛,也没见哪个神佛解救小女。只有县令大人公正严明,替老朽做了主。在老朽眼里,大人的字,加上官印,比什么神佛都好使。”

张主簿大笑:“老儿有趣,你这么一说,大人不给你写都不行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网游三国之帝王志先生又要逃跑了成为作者后的我无敌了我打破了限制重生之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水乡闲情异界龙皇恶魔黑猫默示录黑魔法使全能大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