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新主簿上任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表妹身份?娘子这话说的又有点杞人忧天了,杏儿跟小草都是我的表妹, 不过亲缘都比较远了。”

淑娘叹了口气:“郎君, 杏儿是舅姥爷的亲孙女,小草只是他的外孙女。在世人眼里, 难道不是杏儿跟郎君的亲缘稍微近些吗?”

施禹水倒是还不这么认为:“我这二十几年来,从来没有跟舅姥爷家来往过。智苦虽然只跟了我三年多, 这件事他可也是清楚的。不至于为了这么远的亲戚谋划,不是我看轻他, 智苦当真想不到这些。”

淑娘见丈夫又开始替智苦开脱, 不由地笑了起来:“郎君不怪智苦了?”

施禹水摇摇头:“我倒也不是怪他。先前我就看出来了,他跟智清不一样,咱们没来安化时不是还说过他的事情吗?如今也不过是当面对我说了出来罢了。”

淑娘又问道:“那郎君同意叫智苦去从军吗?”不等施禹水回答, 她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先前咱们说的时候我也是这个意思,人各有志, 郎君放他离开更合适些, 好歹留个香火情。”

施禹水略有些心酸的感觉:“我也并不是待下人苛刻的,娘子你更是个心善的……”他长叹一声:“终究还是我这里给不了正经出身, 留不住人。娘子说得对, 人各有志。”

两人商议定了,之后对智苦仍旧跟智清一视同仁,只等智苦自己提出离开的时候就放他走。

年前施禹水对淑娘提出要派人到华阴县去给蒋家舅姥爷送年礼, 顺便也叫杏儿跟小草回家看看。

淑娘先叫来了杏儿跟小草,询问她们俩要不要回家住几天。两个人虽然嘴上说很想念家里,然而都不肯住下, 不过各人的理由不同,杏儿的借口是:“爹娘知道我在这里过得好就很好,回家住还要劳累了爹娘。”

小草的借口是:“表嫂,我现在正是学认字的关键时候呢,回姥爷家一住就怕住懒了,回来就不肯再学了呢。”

淑娘暗自发笑,又说天气冷,既然两人都觉得不回去更好,那就不用回去了。打发她们俩回去,一转头又告诉丈夫:“郎君还担心小娘子们想家,哪知道她们想归想,谁也不肯回乡下住那个冷得冰窖一样的家。”

施禹水倒觉得很正常:“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何况她们还只是女子?既然这样,叫智清去送年礼吧,他跟杏儿不是算定下了吗?”

因寒冬腊月,河里的冰结的硬实了,船已经没法开了,智清就从车马驿雇了一辆马车,并雇了两个车夫轮流赶车,赶在小年前打了个来回。除过把施禹水备下的年货送去,又从蒋家庄带了回礼。

时间过得很快,新年之后是元宵,几年下来施禹水早已做惯了,依照往年的例放灯就是了。

二月初三,县衙正式开始施行施禹水提倡的义诊。郎中方面,除了吕江出面坐诊之外,第一次一起坐诊的是县里最好的郎中刘郎中。也许是冲着这位最好的郎中的面子,有不少不是看不起病的人来看诊。刘郎中得过医官的吩咐,凡是来诊的病人先让吕江诊脉开方,他来复验。

吕老头跟吕壮原想跟着帮忙的,可惜他们两个实在不认识药材。而小草经过这几个月的突击,已经能够认识几十种常见的药材了,吕江早早地向施禹水提议叫小草帮忙。小草顾忌自己一个女子,怕人说闲话,又拉上了杏儿。两人都带着面纱,于是吕江诊脉开方,小草照方抓药,杏儿跟着添乱。

一天下来,吕江固然累得不行,可也很高兴能够接触到这么多病人,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医术。

刘郎中当着医官跟施禹水的面提点吕江:“吕老弟年纪不大,看得出根底还是有的,诊脉上不错,开的方子中规中矩,稍嫌不知变通了些。”又对小草大加赞赏:“小娘子家中原是接触过药材的吗?认得很准,分量也适当。”

施禹水还没觉得怎样,吕江先谢过刘郎中的指点,又对小草贺喜:“刘小娘子,恭喜了。几个月苦学没有白费!”又对刘郎中解释说小草是县令大人的表妹,只凭自己用医书上的草药图片教导,就记下了这些。

刘郎中不禁大叹可惜:“小娘子若是男儿身,只怕又是一位不世名医了。”

回县衙后院的路上,小草杏儿走在前面,吕江跟在后面。看着前面人的背影,吕江忽然有些心猿意马……

到三月份的时候,义诊已经举行过好几次,逐渐规范了起来。十里八乡看不起病的人也开始早早算好日子赶来免费看病。吕江跟小草是固定一直在的,搭档的郎中换了四五位。杏儿出过两次乱之后,说什么都不肯再来了,有添乱的功夫宁可在家里给智清做些衣服鞋袜。

这天三月十三,第五次义诊,县衙门口人头攒动,还要出动衙役来维持秩序。正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偏还有人凑过来添乱:“这位差爷,这里是安化县县衙吗?怎么这般热闹?”

衙役挥手驱赶来人:“去去去,县令大人好几个月前就在各村通知过了,还有谁不知道这义诊是县令大人的善心,要让贫苦的百姓也看得了病?”

来人本想发火的,不知为何又改为赔笑:“这位差爷,我家大人是朝廷派来的做主簿的,如今已经到了白岩河镇码头……”

衙役一听是新主簿的下人,就收起了嚣张的气焰:“原来足下是主簿大人的家人,还请到衙门里来。”

衙役带着新主簿家的下人去禀告县令,施禹水听了问道:“不知新来的主簿带了多少家下人等?可需要本县派车马去接?”

这位下人知道县令比主簿的官大,于是老老实实地答道:“我家大人带了二十几个人来,还有家具衣物这些行李物品,请县令大人多派几辆车……”

闻讯赶来的王县丞听了不禁目瞪口呆,等施禹水打发了人车马去码头之后就忍不住开口称奇:“县令大人,属下家中连下人在内一十四人,已经不少了,这位主簿什么来头?竟然能带二十几个人来上任?就是县令大人家中也才不到二十个人。”

施禹水摇摇头:“本县如何知晓?也许是大家之子?习惯了仆从环绕、出门前呼后拥?”

王县丞心道县令是个心眼小的——自家比县令多了一个花园而已,都被迫放弃了,这新来的主簿居然派头大过县令——看来以后的日子新主簿要被县令折腾了。

然而接到了人之后王县丞才觉得,这人应该被针对:所谓的二十几个人,竟然只是指主簿的家人,没有把女使、小厮、婆子等计算在内!

饶是施禹水自认见多识广,也被新主簿的排场吓了一跳:安化县是上县,县令七品,县丞从七品,主簿八品。这个八品的张主簿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有也五十来岁的妻子;官府里有名分的妾两个,都是四十多岁;典身只做几年妾的有四个,全是不到二十岁的小娘子。其中妻子生了两子两女,两个有名分的妾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五个女儿有三个嫁出去了,三个儿子已经娶妻生子,长子还有一个妾以及妾生的孩子。另外三个儿子两个已经娶妻,全家加起来一共是二十六人。

单单张主簿一家子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可加上下人更叫人震惊。伺候这二十六人的下人包括:张主簿从小的书童跟他浑家以及三个孩子;妻子的两个贴身女使以及一个心腹婆子和婆子的男人孩子;两个妾每人一个女使;四个典身妾没有下人伺候;六个儿子每人一个女使两个小厮;五个媳妇每人一个女使;长子的妾也有一个女使;四个孙辈每人一个奶娘;还未出嫁的两个女儿每人一个女使一个婆子。

施禹水看看王县丞已经被惊得说不出话了,便稳住心神跟张主簿寒暄。张主簿倒是很不客气:“县令大人,属下才到任,家中人还没有安置下来,还不能安心上差,请大人见谅。”

施禹水笑笑:“本县可以理解。这样吧,给假三天,十六张主簿要准时到县衙当差了。好了,本县派人给张主簿带路到官宅去,张主簿尽快家去吧。”

张主簿这次态度恭敬了些:“属下多谢大人体恤。”遂又上了车往宅子里去了。

他离开之后,王县丞把自己掉了的下巴推回去,一脸严肃地向施禹水说道:“县令大人,古人云,修身治国平天下。张主簿能把这么大的家管理得妥妥当当,看来至少实务上是一把好手啊。也许未来能做到相位也说不定。”

施禹水大笑:“王县丞,莫以为本县听不懂你的话。”

王县丞也绷不住地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当然还是奇怪:“县令大人难道不好奇这位张主簿的来历吗?他如此做派,显然不是出自大家了。”

施禹水摇摇头:“自然不是大家出身。敢是乡下土财主?”

两人猜测一番,倒把先前采买之事的那点隔阂给消除了。

回到家中,施禹水把新主簿的事情告诉淑娘:“娘子是没见到那情形,比吕江他们义诊那边的人都要多。”

淑娘也笑得不能自已:“这位主簿也是奇怪,又不是没有家乡的人,做什么把成了亲有了孩子的儿子儿媳都带在身边?又不是那还没成亲的,需要爹娘给寻亲事。至不济,留着长子长媳在家乡看着家业也好啊。一大家子人,光是看见这么些人都要头疼了。”

施禹水摇摇头:“不知道,也许张主簿有他的理由呢?”

淑娘接着说道:“郎君知道,我祖父没得早,我爹是大伯帮着养大的,我去过大伯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明里和和气气,私底下也是乱七八糟的。后来吴家酒店那边分家,还闹的很不好看。我如今听到主簿家这情形,总觉得以后会闹出难看来。”

施禹水呆了一会儿说道:“吴家酒店,吴家一朝爆发从村里搬到镇上,开了酒店。因为房子大,长辈又在世,所以住在了一起。我看张主簿家说不定也是这种情况。”

淑娘担心地问道:“回头张主簿的浑家会不会来拜访我?真要来拜访我的话,会不会带着妾过来?我可不想跟妾打交道啊。”

施禹水扑哧笑了:“娘子担心的真是奇怪。这都是以后的事,不想跟妾打交道就多摆两席,你只跟张主簿的浑家一处就行了。再不然,索性摆成单人单席,谁也不跟谁同席。”

淑娘也笑了:“那我还得准备些小点儿的桌子呢。”

虽然张主簿目前比较不像样子,可毕竟他还没有正式任职,不知道以后怎样,两个人取笑几句也就过去了。

没等到三天后,又有一对夫妇来县衙找县令。衙役见来人穿的衣服都打上了补丁,不免就看轻了些:“哪里来的?找大人做什么?”

男的陪着笑说道:“小人原是施县令半个同乡,受人所托前来,有要事要求见大人。”

衙役狐疑地再仔细打量,两人的衣衫虽然破旧,态度也很恭敬,却不像是无赖,便进去通报了。

施禹水再想不到自己会有哪个半个老乡,只得叫人进来,却是史书珠宝铺的史玖夫妻。他乡遇故旧,也算是一大喜事。

史玖拉着浑家就要行礼,施禹水忙拦住了:“你们还是我家远亲,又是久别重逢,何苦如此多礼?你们跟我回家去。”遂叫衙役去通知王县丞暂时看着衙门,自己提前下了衙带着史玖夫妻回家。

路上施禹水问起铺子的情形来,史玖面色微带羞赧:“大人,杭州在如今那位蔡知府手下,凡是铺子几乎都活不下去了。”

施禹水对此也无能为力,只得叹气:“好在蔡知府不会永远在杭州做知府,忍到他任期结束就好了。”

淑娘见到史玖夫妻也很高兴,忙叫厨房准备酒席接风。

席上孙氏看着春花一直笑,淑娘留意到了,下了席就问她怎么回事。

孙氏这才说了自己夫妻的来意:“原是铺子在杭州熬不下去,当家的又不肯回汴京去跟大伯二叔那边一起,就想着要不要回祖籍看看,若是种地能有活路的话,就关了铺子回家。武都头恰好抓了一批摩尼教的贼子押送回杭州,跟武泽叔侄一起到铺子里探望。听说了当家的的打算,就问当家的只是先回来探探路,还是已经决定要回来了。”

“当家的说,不是万不得已,还是不想弃了铺子。武都头就说,叫当家的带着我两口儿回来看村里情形,铺子留给孩子照顾,他会叫侄儿也在铺子里帮忙照看着。顺便叫我们两口来找施大人,替他侄儿跟春花把亲事定下来。”

淑娘便问武都头既然已经抓到摩尼教余孽,应该已经给高知府报完仇了,为何不亲自前来?

孙氏小声说道:“听说摩尼教的余孽分开了躲藏,且抓不完呢。”

淑娘会意,看来这位跟水浒中经历不同的武松,对认定的人忠诚度极高这一点上还是一样的。于是便提到春花的婚事上去:“武都头的意思是怎样?”

孙氏说道:“武都头说,他那里还不知道要忙多久,侄儿的年纪一天大似一天了,小娘子也是耽误不得。只能托人来办,可这种事情也不是随便托人就能办的,正好遇到我们当家的这个机会。武都头叫我充作男家的长辈,带上武泽的八字过来,寻一位官媒提亲。先下了定,他再寻着机会带武泽亲自来迎娶。”

淑娘听到这里多少还有些失望,“迎娶”的意思,差不多就表明了武松没打算到自己丈夫手下做事,这样一来春花势必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着武泽一起离开了。她跟自己了这么长时间,还真是舍不得。不过,难得两人一见钟情,又这么长情,自己当然要成全了。

说完春花的事,淑娘忽然想起来,从丈夫祖上见过的史书那里推下来,史玖跟史晋其实还是一家子的,忙把自己知道的华阴县的事情告诉孙氏:“先前官人上任途中经过华阴县,到县里去寻了祖上的亲戚家,言谈中说如今华阴县的知县也不是好人,田税加了一倍。”

孙氏顿时泛起愁来:“这可如何是好?”

淑娘倒是知道几年后杭州就会变成南宋的都城,因此劝孙氏留在杭州城:“杭州到底比乡下强些。华阴县小地方,官家又不是多看重。不像杭州,一来是运河所在,二来是鱼米之乡,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多。咬牙忍上两年,蔡知府走了就好了。”

三进的西厢房空着,就是预备来客住的,当下淑娘就把史玖夫妻安排在西厢房住下。没几天,孙氏就找了官媒上门,正式向春花提亲。

春花作为当事人没有出面,而是由淑娘这个主人替她应下,派了王大的浑家张娘子跟媒婆交换庚帖。

杏儿小草在西次间陪着春花,杏儿看着春花低头害羞的模样,不觉有些羡慕起来。她已经十六岁了,虽说是要跟智清定亲,自己给他做过几回衣服鞋袜,他也回过一两样小首饰,可毕竟没有正式定下来。不过自己一个女儿家不能上赶着,该怎么做才能叫智清主动请媒人呢?

春花留意到了杏儿的神色,略一想就猜到了她的心思,当天晚上就偷偷跟淑娘说了。

淑娘盘算一下,觉得正好可以趁着史玖夫妻回华阴县,请蒋家舅姥爷来人,把杏儿的亲事也给定下。便私下里跟孙氏商量。

成了亲生了孩子的女人,大抵都有做媒的欲望,孙氏听了还有一庄喜事,如何不替人高兴:“好,吴娘子放心,我回去一定拜访蒋太公,把事情讲明。”

到四月份初的时候,春花武泽的亲事正式定下。史玖孙氏当即告辞,施禹水想到船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叫水谷送他们夫妻到华阴县,顺便把蒋家舅姥爷一家带来。

这期间,张主簿正式开始到衙门上班,他家娘子郑氏也带着两个未嫁的女儿来拜访淑娘。淑娘见到两个小娘子也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就把杏儿跟小草叫来,跟张家两位小娘子一处说话。

郑氏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儿子没有娶妻,便拉着杏儿跟小草细看,又问她们两个的年纪。放她们跟自家两个女儿一处说话后,又笑着对淑娘解释:“夫人别笑话我,我原是个村妇。自己男人做官出息了,我也没改掉村里的做派。见着这两位小娘子可人,忍不住就想替她们做个媒。”

淑娘婉拒了:“郑夫人膝下不是还有两位小娘子云英未嫁吗?夫人有空多替她们看看就是了,我家这两位表妹交给我就是了。”

郑氏却不死心:“夫人,我家还有个小子,今年十七了,原来也打算给他定亲的。还没寻好亲事他爹就中了举,原先看的小娘子都不能了。改天我把家里的小子带来给夫人看看?不是我自夸,这孩子长的一表人才,读书又勤谨,来到这里还打算到县学里念书呢。”

淑娘笑着问道:“听说郑夫人自己只生了两个儿子,不知还没成亲的这位是郑夫人的第几子?”

郑氏脸上一红:“我那两个小子生得早,都成亲了。这个小子是……”

淑娘打断她的话:“官人是做县令的,万没有把自己亲戚家的妹子嫁给下属家里妾生子的道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网游三国之帝王志先生又要逃跑了成为作者后的我无敌了我打破了限制重生之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水乡闲情异界龙皇恶魔黑猫默示录黑魔法使全能大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