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楚洁正往上房走,忽然见那边许多人进进出出,动静很大。原来是有人来上门提亲,求的还是石悦宜的亲。
这么快就来了?石楚洁心里暗笑。
石楚洁好整以暇地看着那有十几人的提亲队伍,迈入爷爷堂子里把聘礼放下,复又折返了来,用了好一会儿才搬完聘礼。
她拉着蔺钊站在大堂门口一侧,也不急着跟石老爷请安,就这么看着他们搬完东西。
蔺钊略略思索了当下情形,问:“为何不进去?”
石楚洁窃窃一笑:“看热闹呐。这些聘礼也算大手笔,这会子肯定能把爷爷也给刁难了。”
石府也算大户门第,这些聘礼尚不足为奇,但这突然而至的提亲还是能把众人给吓着的。
石老爷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此刻不慌不乱地命人下去备茶,还特意嘱咐了用最好的竹溪云腾。准备好一切事务后,才命人把客人迎进来。
迎亲队伍的媒人是一个妇人,矮矮胖胖,但皮肤白得发亮,整个人看着珠圆玉润,讨喜得很。
石楚洁知道这人的,这是京城鼎鼎有名的王三娘,据说就没有她说不成的亲事。思及此石楚洁又是忍不住扑哧一笑。
石老爷坐在上座,手指摩挲着茶盏,面色有些凝重。
王三娘得了接待,欢喜地与石老爷见礼,眉眼舒展开,绘声绘色道:“石老爷见笑了,如石老爷所见,我也是为人办事。那人说石老爷您如果准了这门亲事,那人感恩戴德无以为报,愿意出这当下的十倍聘礼。”
十倍?一听这话,石老爷微微抬起了脸,问:“不知是哪家儿郎?”
那王三娘默了默,招呼下人给石老爷递上男方生辰八字。
石老爷略微迟疑地接过,只扫了一眼,突然脸色转黑,剜得王三娘轻轻缩了下脖子。
“啪”的一声,石老爷挥了那生辰八字,一掌拍在身旁的桌子上,怒道:“王三娘,你把我石府当什么笑话?敢给我提城西赵家的亲!?”
“城西赵家……”石楚洁听见身后蔺钊发出与她同样的疑问,“是赫赫有名的那家么。”
石楚洁正琢磨着,便见那媒人察言观色,笑着说:“石老爷息怒,咱家冤枉啊。那赵元虽说之前名声不太好,可他最近也没犯什么事,赵老爷虽然知道他这个儿子不省心,可他是赵家的独苗,赵老爷厉声教导,赵公子已经好转很多了,将来是要撑起赵家门楣的,这才同意了赵公子的求亲,让咱家带了生辰八字来下聘。”
石楚洁压低声,笑道:“还真是那个赵家。那赵家……”
那赵家是城西首富,听说城西一大半商铺都是赵家的。赵元是赵家唯一一个嫡子 ,此次来提亲的不是他又是谁?赵老爷老来得子,一向最宠爱这个小儿子,可宠爱得过了头,平日里那人无视王法横行霸道,京城简直人人皆知。
果然,石老爷脸色更黑了:“此事别来告诉我了。”他又挥了挥手,示意下人搬走旁边的东西,“赵家的心意敝人心领,但是无论如何,不会把孙女嫁到赵家的,说什么也不行。这些聘礼你也赶紧给他们拿回去,免得说我石府怠慢客人。”
“万万不可呀石老爷!”王三娘没想到他会如此,连忙起身:“石老爷为何不听听赵公子的诚心?那赵公子是真心喜欢石悦宜……”
石楚洁听到这里,觉得有趣得很,心里稍稍有鬼,在门外抬高声音问:“王三娘不如说说,赵公子对姐姐有什么诚心呐?”
众人的目光便都转向了他们。
见是石楚洁和蔺钊来了,石老爷绷紧的面色稍稍松弛,怒气平复了下去:“楚楚怎么来了?”
“可不是因为听到热闹了。”石楚洁舒展眉眼,开开心心地在爷爷身边坐下,给石老爷换了杯热茶,“爷爷消消气,孙女给您敬茶。”
她的讨巧对石老爷向来管用,果然爷爷乐不可支:“还是你这张嘴最巧。”
“孙女也是听到姐姐的婚事着急,才突然闯进来的。爷爷莫要怪我。”石楚洁慢悠悠抿了口茶,笑着对王三娘挤挤眼,“你继续说,赵公子有什么诚心哪?”
王三娘是个会审时度势的,听出她话里要帮忙的意思,也就顺着她,眉飞色舞道。
“这第一呀,浪子回头金不换。”
石楚洁问:“此言何解?不如说来听听。”
“这京城里赵公子的名号想必石老爷也知道,”王三娘笑意和善,“都说赵公子挥霍无度,天天进出茶馆酒楼赌坊,游手好闲的,心地也不好,早就恶名远扬了,”她顿了顿,“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是那是以前的赵公子了。士别三日,赵公子也早就变了。”
观察着爷爷的脸色,石楚洁“哦”了一声,佯装疑惑:“王三娘的意思,他现在变得如何了?”
蔺钊正淡淡引着茶,见她这副样子,不由得呛了下。
她的应和让王三娘很是受用,开心得两道描得夸张的眉毛都扬了起来。
“前段时间赵老爷见他的儿子是这副样子,在酒楼里找到赵元,可把他一顿好训。赵老爷罚赵公子跪了三天宗祠,抄了七十遍家规,那之后他可就老实了,现在已经痛改前非,悔定思痛了。”
石老爷眼皮抬了抬,“你说过的书真的?”
王三娘喜道:“当然是真的。咱们做媒人的,讲的就是一个信字,再说我怎么敢骗石老爷您呢?”
石楚洁说:“王三娘此话不假,孙女能作证的。”石楚洁柔柔地看向爷爷,“孙女之前去茶楼,爷爷猜那赵公子在做什么?”
石老爷抿了口茶,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我见那赵元在鞭打下人。”
石老爷肃了肃。
石楚洁继续道:“孙女原以为他又在以强凌弱,谁曾想一问,才知道他是因为下人欺负在外头欺负了几个小乞丐,他气不过才惩戒下人的。”
她把目光转向蔺钊:“赵元打抱不平此事,殿下也亲眼所见,可为我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