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
李纲、白时中、种师道等人神色兴奋。
就目前的朝中局势,尽管天子给了他们特权,但有些事情做起来也是束手束脚,难以处置。
一旦天子回京,坐镇中枢,那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李纲站出来,向皇后朱琏禀报道。
“皇后娘娘,陛下御驾亲征,得胜而归,乃大宋之福百姓之幸,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京中百姓,应出城迎接陛下凯旋而归,以扬国威,提升军民士气。”
李纲的建议,得到了种师道、张叔夜和白时中等人的极力赞同。
“天子御驾亲征凯旋归来,乃是国之大事,此番不仅全歼完颜宗翰麾下数万金兵,还擒获贼首完颜宗翰,陛下此番功绩,当斩杀金兵贼首,献祭太庙,告慰我大宋历代先帝。”
“陛下此番带领大宋将士全歼入侵我大宋疆土的金兵贼寇,实属大胜,乃是天下臣民同乐之事,理应上告天地,祭祀太庙列祖列宗,
以佑我大宋江山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相比起李纲、白时中、种师道等人的兴奋之色。
文宗道与司马和等人的神色则是极其的阴冷。
文宗道、司马和他们想着在天子回京之前,尽最大的努力将太上皇从深宫中给抬出来,来到达他们的目的。
出于这个目的,他们一直都在暗中唆使这些太学生搞事情。
此前闯宫门,今天又去开封府衙前敲登闻鼓闹事。
结果,这些事情悉数失败。
今天这件事尤其超出他们的意料。
不仅登闻鼓没敲响,这些太学生还被皇城司的禁卫军给全部抓走。
他们很清楚,这些太学生一旦落到了禁卫军手中,他们连救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有人扛不住禁卫军的审问,将这事的前因后果给说出来。
那后面很多事情也就非常的麻烦了。
“该死,算来算去,竟然没把皇城司给算进来,胡海洋这个混蛋,竟然敢派兵抓太学生,真是太意外了。”
司马和在心下将胡海洋骂了一通,意识到一个问题。
“此前,这些太学生闯宫门的时候,禁卫军压根就没出动,可今天为何出动得如此之快?难道说是……?”
司马和在朝中混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官场老油条。
稍微一想,就想到了只有一种可能。
“难道说,朝中发生的这些事,都在天子的预料之中?此前太学生闯宫门时,禁卫军没动,实际上,天子这是在等我们下一步行动?”
想到了这一点,司马和心下大惊。
“如此说来,我们这岂不是落入到了天子的圈套中。”
不仅仅是司马和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文宗道、肖河生等人也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一旦天子回京,定会严查发生在朝中的这些事,到时,他们多少都会受到牵连。
文宗道心下极其的不甘: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天子不是还有一日才能回京么?我们还有机会,得与那几位联合起来,或许,这就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尽管文宗道、司马和等人意识到局面对他们愈发的不利。
但也没自乱阵脚,而是在思考着退路,想着放手一搏。
要说谁心下最高兴。
莫过于是皇后朱琏。
自从天子御驾亲征后,她这个总领朝政的皇后,压力倍增。
每日吃不好,睡不好,生怕这朝堂局势出现意外,导致江山不稳。
自从上一次太学生闯宫门的事情发生后。
她的压力就更大了。
意识到这些朝中不少大臣是要趁天子不在京中时,将太上皇给搬出来,然后重新洗牌朝中权力,架空天子。
不过好在有李纲、白时中、种师道等人从旁协助,最终还是稳定了朝中局势。
总算是坚持到天子回京了。
她环视了一圈下方一众大臣,开口道。
“诸位卿家,陛下亲征大胜归来,乃是大事,不可不重视,朝廷一定要做好完全准备,迎接陛下凯旋归来,不可落了陛下天威,引得陛下的不快。”
朱琏吩咐白时中和李纲等人。
“迎接陛下凯旋归来一事,就交由李卿家、白卿家、种卿家你们三人全权负责,不可懈怠。”
李纲、白时中、种师道三人立即领命。
“臣等领旨。”
“皇后娘娘,那些太学生……。”
一旁的肖河生得到了司马和的暗示后,站了出来。
想要做最后的努力,将这些太学生给救出来。
再不济,也得将处置这件事的权力从皇城司转到开封府或者刑部。
那样的话,这件事就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
可以扭转现如今这种被动的局面。
然而,肖河生话还没说完,朱琏就打断了他。
“肖卿家,此事非同小可,这些太学生所做之事,实属荒唐之举,暂且关押在禁卫军大营中,此事牵扯甚大,还是等陛下回京之后在做处置。”
肖河生什么想法,朱琏可是一清二楚,压根就没给他机会。
安排好了这些事情后,朱琏对着下方一众大臣道。
“诸位卿家,今日朝议到此结束,都回各自衙门吧,好好处理政务,本宫不希望陛下回京后,在审查朝中政务时,发现你们怠慢朝政,进而重罚你们。”
李纲等一众大臣连忙领命。
“臣等谨遵皇后娘娘吩咐。”
朱琏离开了,今日的朝议也就结束了。
李纲、白时中等人神色兴奋。
而文宗道,司马和等人则是神色阴冷。
文宗道、司马和几人看着李纲、白时中他们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大庆殿。
文宗道对着司马和道。
“我们只剩最后的机会了,得抓紧时间,一旦天子回京,恐怕就满盘皆输。”
司马和,肖河生等人神色凝重,点头道。
“是时候走最后一步了,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得尽快进行。”
小声的议论了一阵,几人便神色凝重的离开了。
管城,位于开封府以西。
此时,赵桓带着大军正在此地休整。
赵桓正在府衙里审理公文,吴革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走了进来,向赵桓禀报道。
“陛下,朝中传来了最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