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璋是后周名将,一向在河东地区抗击契丹、党项,后来又对抗北汉国,战斗无数,几乎未尝败迹。这一年时间里,他先后被“散兵”兴唐军击败,又被辽军冲击得溃不成军,一万三千多精锐剩下不足半数,奇耻大辱啊!
这一次,他在洛阳城招兵买马,广纳良将,准备攻陷晋州城,一报前耻。可是,在他即将到达晋州城下展开攻城之时,要求他退兵的军令传来,让他气愤不已却不敢不服从命令!
做为一个职业军人,他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最主要的,那个传令兵告诉他,辽军十五万人已经在耶律述律的带领下全军南下,正在太原府一带休整!
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他当时就忘记了晋州之耻,直接把消息射到了晋州城中,然后果断撤向了洛阳城!
他没有犹豫,更没有想过把这个消息瞒下去。他主动告诉晋州城内的苗天煜这个消息,其实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做为与契丹人激战十几年的老将军,他骨子里还是有民族气节的!
当年石敬塘自称儿皇帝投靠契丹人时,他几乎拔刀相向,反出军中,要不是上下军将拼命保他,恐怕他早就被人以谋逆之名斩杀!
因此,听说契丹皇帝耶律述律御驾亲征,北汉刘崇自称为“侄皇帝”时,他火冒三丈,几乎未加多想,立即通报给了晋州城。
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符彦卿的认可:
从感情说,符彦卿对李煜领导的兴唐军感觉还不错。这支军队军纪严明,深入百姓,在河东地区几乎是子弟兵的代名词。如果双方不是敌对关系,他一定会亲自拜访一下李煜,向这位年轻的南唐六殿下学习一下!
从战略上讲,辽军的敌人就是朋友。在晋州一带,阴地关的刘滔、晋州的李守瞳、后周的杨延璋曾经联手灭了辽人七八千铁骑,这个仇辽人一定会报的!因此,和兴唐军李守瞳部搞好关系,将极大减轻洛阳后周军队应对辽人的压力。
从谋略上讲,鼓动辽人与兴唐军血战一场,让二虎相争,也有利于后周一方坐山观虎斗!
因此,符彦卿对于杨延璋的作法不但不反感,甚至大加赞扬,认为他有大局视野,能够审时度势,有大将之材。
当着众人的面,被符彦卿狂夸一阵,杨延璋感觉十分自得:二人岁数差不多,都算是后周元老级的将军,除了白重赞、李继勋等少数人,和他们能在军略上比肩的武将确实少之又少!
因此,杨延璋一面谦虚一面暗自得意,他拱手道:“大帅过奖,当下军务繁忙,如果有我老杨能做到的,就请大帅指派!”
符彦卿脸色一喜:“还真有一件事情需要杨老将军多劳!”
看杨延璋没有出言反对,也没有推脱之意,他立即笑道:“如果辽军近期要攻打洛阳,潞州(现在长治)是其必经之路。陛下近期就要启程,大军行动,粮草、人员等必然要临时征调,至少要有一两个月的缓冲期。辽人马快,如没有人阻挡这条官路,恐怕会……”
杨延璋心里暗苦,却又不好推脱,他拱拱手:“大帅,上党地区一向山高路险,守住此地并不难,但辽人扑天盖地,万一绕路而过,我难以起到阻挡作用……”
“一个月,只要杨将军坚守一个月,无论用什么办法,不让辽人过了此地,我定向陛下上奏,当为杨将军定首功!杨将军所需将官、士兵、粮草等可随意挑选!”
杨延璋心里盘算着,脸色渐渐凝重。他从晋州返回的路上,其实已经在思考如何抵抗辽人的入侵了!在他看来,以洛阳之险,辽军铁骑根本就不可能攻陷。马上入冬,辽人久持必失,恐怕春草一绿就会北撤!
因此他并没有太担心。可现在柴荣御驾亲征,反倒把事情弄麻烦了!
双方王对王、皇对皇,不决出一个胜负谁也不会罢手!因此,在开战前占据有利态势就成了他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正如符彦卿判断的那样,潞州一带,地势高险,自古为战略要地,境内主要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两盆地依丹朱岭、羊头山和发鸠山等山脉为界。如果守不住这处险隘,恐怕泽州也不保。
失去了泽州之地,整个洛阳北面将无险可守,辽人长驱直下,战斗在中原腹地展开,百姓将流离失所、家园难保。
相反,如果在潞州一带阻挡住辽军,将战斗结束在上党的群山之中,不仅洛阳一带保住了元气,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形成对辽军铁骑的地利优势。
思考着问题,他久久无语。
他站在帐下不说话,可急煞了旁边一年轻将领。只见此人头戴鱼尾卷云紫金冠,身穿石榴红锦绣罗袍,腰系荔枝七宝白银绦,足蹬枣绿弯钩画线靴,腰佩紫玉竹节亮银剑。
由于是在帐内,并未披挂战甲,但那浓眉虎目之中仍然透着难以抑制的杀气和凛然,一看就是久经战阵、沉稳异常的将领。
但是,他稀疏的胡须、稚嫩的眉眼和满头的秀发、银白的俊脸出卖了他的年轻。
此人上前一步,微微抱拳:“杨老将军莫非怕了?辽军十五万扑天盖地,可不容易抵挡呢!”
话中带着一丝嘲讽,更有几多轻蔑。这份轻视倒不全针对杨延璋,更多的则是对那十五万辽人的无视和蔑视!
杨延璋狠狠瞪了他一眼,结束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尚未接战,哪儿来的退敌之策?自己分明是有些犹豫和迟疑,难怪被年轻人笑话!
但是,他心里所想面上却不会表现出来,他怒瞪年轻将领,大声喝斥:“曹彬,你黄口幼子,乳臭未干,何德何能,敢笑话老夫?怕是你一见无边无际辽骑,吓得腿肚子都要发软吧!”
曹彬一声冷哼,又上前一步,已经超过了杨延璋半个身位,他向符彦卿深躬一礼:“符元帅,末将曹彬请令北击辽军,但有一口气在,不让胡马渡虒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