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第二天+
乳雀啁啾,日气渐浓。早晨微凉的空气里,透着一层薄薄的血腥味,细细地漂浮在考场之间。
东角门上,场外昼夜换班的人也在晨曦里交班了。
“换班了。”他拍了一把躺在一边打盹的,“回去睡吧。”
打盹的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昨晚上真静。一点儿声都没有,我都睡着了。”
“你可小心着别让包大人知道了,不然……”他话音未落,就听见里面扰攘起来。
几个兵丁匆匆从两人面前跑过,满脸焦急。他一伸手抓住一个,问:“出事了?”
“死人了!”那人答了一句,挣开手跑了。
死人了?他的第一反应是不堪考试压力而自尽;然后才想到,他那晚才一时松懈打了个盹,居然就这么巧的死了人,这么算计下来,这个黑锅是他背了。这该如何是好……
“砰”
包拯跌在遍地开花的纸堆里睁开了眼睛,一束阳光落在他的眼角,他一手扒着床沿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对着考生名录研究了一晚上,仔细地对姓孙的,姓公的,名字里带策的,带木的(策里藏木),并且发散性思维地对带水的,带封的,带师的等等等等做了分析比较,还是没有查到公孙策究竟用了什么化名混进考场,最糟的是不能使用职权高调地找人,他只好自己细细排查了。一边埋怨展昭为什么要告诉他,如果他不知道,他就可以当什么也没发生。包拯一向是对老庄之说很有同感的。
“包大人,你起了么?”门外有人叫他,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烂掉的槐花。这是本次科举副考官翰林院陈科律。这个人的理想就跟他的名字一样,酷爱律法,削尖了脑袋也想进刑部去。无奈朝中没人不好办事,于是就被分派到了翰林院做了个承旨。每每经过大理寺都嗟叹不已。
包拯掸掸袖子上的灰,开门,就见陈科律两眼放着幽幽的绿光,面部肌肉处在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
“怎么了?”包拯咽了咽口水,把那声“狼来了”咽了下去。
“考场里出事了,东二四三死了。”他说。
包拯两眼一翻,他就随便那么一主考,居然也会发生命案。他很想就这么昏死过去,但是陈科律喉咙里明显泛着激动且兴奋的情绪,都快烧开一壶水了。要是把案子交给他,估计能查得整个贡院乃至整个京城都鸡飞狗跳。
“陈大人你能不能帮我把展昭找来?”包拯幽幽叹了口气。
“这不合规矩吧。”陈科律皱了皱眉。
“反正案子发到开封府,一样是我管,不如一并管了。要是等到考试结束再查,恐怕线索都已经没了。”
陈科律忙道:“还是大人想得周到。下官这就去找他来。”转身要走,又被包拯一揪后衣领。
“你别忙,死的考生是哪个?”
“哦,他的名字倒是个状元的料。”他嘿嘿笑了两声,“他叫诸葛亮。”
包拯的脑袋嗡的一下,就像被流星锤和狼牙棒同时打中,还要灌下一大口展昭自酿葡萄酒。
“他是被人勒死的,死前挣扎过。指甲上还有点血迹,应该是抓伤了凶手。”验完尸,展昭又重新给诸葛亮盖上了布。
“展昭……”包拯不确定地开口。
“嗯?”
“他来干吗?”他伸手指了指在尸体边上蹿下跳,摸手摸脚的白玉堂。
“虽然我跟诸葛亮不熟,但总算相识一场,我也想尽点力啊。我们江湖儿女……靠得就是个义气。”白玉堂昂首挺胸,说得很正气凛然。
展昭冷笑了一声:“我以为你只是想看看考场。”白老鼠对那一间间的小屋子早已心驰神往,恨不得在里面住两天。
“当然能顺便看看考场也算是……一点意外收获。”白玉堂很郑重地点点头,嗯了几声。倒好像是他接纳了什么建议似的。
展昭却恶狠狠地盯着他撂狠话:“我警告你,你在开封府无法无天的就算了,反正开封府除了我也就没正经人了(包拯不悦地挑了挑眉)。这儿可是贡院,里面的人都是天子门生,一个不留神可能就出个宰相,你给我放规矩一点儿。”
“至于么你。”白玉堂不屑地撇撇嘴。
眼看着又要重演那幕血腥的猫鼠斗,一个兵丁跑了进来报告:“诸葛亮前后左右的考生都已经带到,可以分别盘问。”
几个人移步去了偏厅,诸葛亮的四邻左右人有很多,身上带着伤的一共八个人,这次会面让他们深深体会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即使是只有八个人的小世界,那也是异彩纷呈,妖孽横生的。其中有个人精神分裂,一阵狂笑之后说是他把诸葛亮给杀了,而且分尸成八十多块;另一个人由始至终都在背《诗经》,而且是倒背,白玉堂看了包拯一眼,问他,你行么?包拯白了他一眼,答,我倒能背,那也得有人听得懂啊。当第七个人抱着展昭的大腿哭喊着“展大人您是我的偶像”,然后一路鼻涕眼泪地被兵丁拖出去,留下一条水渍之后,包拯终于喝了一口茶,长长地吐出一口带着茶叶味儿的气。
“看来,这读书考试也真是挺不容易的。”白玉堂感慨道,“你看这一个个的……生活不能自理啊。”
“所以啊,像我这样,高中了三甲,却仍然保持人格健全的,是多麽百里挑一啊。”包拯不无得意地捧着茶碗仰天。
展昭沉痛地拍了拍包拯的肩,道:“不,你也是受害者。”
“= =……下个谁,给我进来吧。”
最后一个人证被带了进来,他却始终低着头,看不见脸。
“抬头。”包拯说。
“大人有话就问吧。”一个沉闷的声音从底下传来,好像九霄云外打了个闷雷。
“你的脸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没什么。”
包拯展昭和白玉堂都不约而同地把脸横了过来,从下往上观望,三个人忽然爆发出异口同声的疑问句:“公孙?”
“这样你们还认得我?”公孙策气哼哼地一把扯下自己的胡子,“那本教易容术的书一点儿都不靠谱。”
包拯一盆凉白开当头浇下,“你以为粘俩胡子你就变身啦。”
公孙策不置可否地“切”了一声。
“你说你好好的,干嘛呢,让我一通狂找。还叫什么袁庄,跟你的本名一点瓜葛都没。”
“袁庄么,你倒过来念念。”
“袁庄,庄袁……状元……= =”这就是孩子们最最原始的小把戏,想不到公孙策还挺有童心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