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直接了当的态度,使得祖宽和吴三桂神情微愣。
他们没想到刘易说话能这么直接。
但是,两人在微愣之后,祖宽开口说道。
“我等归顺新朝,不求荣华富贵,只求为底下的兄弟们的将来找一条出路!”
刘易微微颔首,表示自己认同祖宽的说法。
然后开口说道。
“现天下局势日趋明朗,祖大帅派两位前来,属实是明智之举!”
“祖大帅若亲自来归,朕定当以礼厚待,出城而迎之!”
刘易十分客气的说道。
祖宽闻言,却是接话道。
“回陛下的话,我家大帅不是不愿自己来太原城拜贺陛下登基,而是有心无力啊。”
“我家大帅率兵征讨叛逆朝鲜,大军得胜之际,我家总兵却是于阵上受伤,伤情紧急,实在受不得旅途劳顿啊。”
刘易眼眸一转,开口询问道。
“祖大帅之伤情如何?”
祖宽语气哀伤的开口说道。
“大帅的情况很不好,被火枪击中,庚金之气入了肺腑,虽然未曾发热,但……”
刘易眼珠子一转,开口说道。
“朕这军中有几名医师,都长于火器外伤,等两位将军回去的时候,带着这几名医师去给祖大帅看看吧。”
祖宽连忙站出来向刘易谢恩。
刘易不是很在意的挥了挥手说道。
“祖大帅驻守辽东,抵抗建奴十余年,不光是对大明来说劳苦功高,对整个华夏对整个中国,功劳都是不可磨灭的。”
“朕不知该如何嘉奖祖大帅,只是派出几个医师,自是应该的。”
刘易再次和祖宽和吴三桂商量着辽东军归顺的事宜。
祖宽开口给出了辽东军的条件。
“辽东军孤悬海外,四面临敌,自有情况,和关内诸部兵马不同。”
“辽东军会归顺朝,听从朝廷的调令,但辽东军内部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包括军饷发放,军功核计,官职升贬,朝廷不要插手。”
“只要朝廷按时将军饷,军械,钱粮发放给辽东将门,其余事宜辽东军内部自己处理。”
祖宽说完,刘易没回话。
但心中却是极其不屑。
呵呵,辽东军怕不是在想屁吃,这种条件,
刘易疯了才会同意。
这条件,特么不是摆明了,要花他刘易的钱,来给辽东将门养私兵吗?
刘易放下茶杯,语气转冷,开口说道。
“辽东军……”
“这就有些不知进退了!”
“辽东军上下若是诚心归顺,就不该提出如此不切实际的条件。”
祖宽看着神情明显变冷的刘易,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但还是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这些都可以商量!”
刘易却是冷冷的开口说道。
“没商量!”
“若是辽东军有心归降,必须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辽东军上下全体接受改编重组。”
“各部军官全部接受枢密院领导,调整相应职位。”
“辽东军上下军饷发放,军械更换,立功计赏,全部交由枢密院相关部门负责。”
“否则,就免谈了吧!”
“朕要的是一个听话的辽东军,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藩镇。”
“辽东军上下若是怀着这样的心思,就不必谈了,且在朝鲜待着吧,等朕一统天下之后。”
“再派兵去朝鲜,和你们好好谈谈!”
刘易十分强硬的表态。
眸光逼视祖宽和吴三桂,声音中的威胁几乎丝毫不加以掩饰。
祖宽面色变了变,但却没说什么。
吴三桂却是尚且年轻,刚想要站起来说些什么,却是被身边的祖宽一把拽住。
祖宽向着刘易躬身行礼,然后开口说道。
“请陛下宽恕我等无礼!”
刘易挥手说道。
“退下吧!”
“你们先带着医师回朝鲜,等祖大帅伤愈,让他亲自来太原和朕谈吧!”
“记得把朕的原话转告给祖大帅,若辽东军不来归,待天下一统,朕派兵去朝鲜和他谈!”
祖宽和吴三桂躬身行礼之后告退。
刘易蹙眉沉思了起来。
从眼下这种情况来看,祖大寿或许真的有归顺的心思,但更多的应该是派人来试探他刘易的态度的。
若是刘易态度软化,辽东军或许怀着,干脆成为一个藩镇的主意。
但若是刘易态度强硬,那辽东军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他们以后能不能挡得住数十万如狼似虎的汉军了!
只能说祖大寿不愧是个老狐狸,自己都重伤要死了,想法还这么多!
第二日,祖宽便和吴三桂带着请来的医师,着急忙慌的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都很急迫,毕竟祖大寿的重伤可是真的,他也确确实实急需救命的医师。
……
天色黑沉!
太阳早已落下。
入冬之后日头短,太阳落格外的早。
考城,也就是后世的兰考县,县城地处黄河岸边,距离不远就是开封。
今夜的考城格外的安静,县城城头只有星星点点的火把亮起。
整个县城里,除去少有的几处地方之外,全部都是漆黑一片。
县城城头,几个值夜的衙役斜靠在城墙上,闲话着家长里短。
原本大明朝的时候,他们晚上值夜是不敢如此松懈的。
那时候整个河南到处都是流民,到处都是强盗,这要是一不小心被流民强盗进了城,他们的脑袋都保不住。
但现在不一样了,新朝开国之后,分田分地,三年不征,赈济也很得力,各地的流民都被安抚住,乖乖回家种地去了。
再加上新朝立国以来,大军一直都在剿匪。
那些土匪山贼要么被新朝大军给剿灭了,变成了军功,要么就是躲到了深山里,再也不敢冒头。
现在的河南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安全状态,他们这些衙役值夜的时候,也就不用在一直提心吊胆的了。
没了危险,人自然会松懈下来,值夜的时候凑在一起聊天,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其中一人开口说道。
“今年收成不错,等把收的粮食卖掉,卖的钱我要给家里起一间新房子。”
“我儿子也到该娶媳妇的年龄了!”
一旁的另一人开口说道。
“你儿子寻到好人家了吗?”
那人摇摇头说道。
“没呢,那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新房子不起好,媒婆都不登我家的门。”
“我家女儿也到了该寻夫家的年纪,要不?”
另一人开口提议道。
最开始说话那人快速点头说好,生怕对方反悔。
“成!”
“我看成!”
“咱们两家相互也是知根知底的,结成亲家倒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