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说:“把文物卖给洋人,这事是万万使不得。”
代玉问:“为何啊?”
江流解释,文物一旦卖给洋人,那就拿不回来了。代玉则说,这不可能,洋人都是有契约精神的,我们与洋人签订合约,那就一定能买回来。
这个时代的人,都觉得外国人是文明点化身,可江流知道,外国人的强盗心理远大于契约心理,如果一个东西能抢走,那他们绝对不会花钱买!
只不过,江流没办法劝说代玉,二人观点不一样,见识不一样,说起话来也是鸡同鸭讲。
代玉也是个有水平的人,他俩谁都说服不了谁,只能就此作罢。
说着说着,又有两个人人推门进来。
这次来的是窦国和与贺立三,他俩一见到江流,便笑着说:“河流先生,原来你在这里啊?你让我找到好苦啊。”
他俩笑着走入房间,而项行和代玉听到他俩的话,却觉得坐立难安。
原来那个穿着破西装的人就是河流先生!传闻他与黄老板关系亲密,而自己刚刚还试图刁难河流先生。
再联想到黄老板刚刚的脸色,这俩人猛地站起来,说:“我们还有事,你们先谈。”
说完,这俩人就匆忙离开了房间。
这俩人一走,新进来的俩人便坐在他俩刚刚坐的位置。
这两人,一个翻译大师,一个现代诗大师,来参加文化沙龙,那就是璀璨的星,众人瞩目。大家都想和他俩交流,纷纷拉着他俩谈话。而他俩想尽办法,才得以脱身。
这俩人一脱身,就挨个房间寻找江流,总算是在“文物保护”房间里找到了江流。
贺立三见到江流,问:“河流先生啊,你快告诉我,你那最后一句的翻译是什么。”
贺立三就是想知道《请再说一遍我爱你》最后一句的翻译,这才来参加的文化沙龙,现在逮到了江流,可要问问他答案。
江流点了点头,说:“我当然会告诉你最后一句都翻译,但我们现在处在文物保护房间里,那不如你先说一说自己对文物保护的观点,我再来告诉你最后一句的翻译。”
贺立三听了这话,摸了摸脑袋,无奈地说:“我对这东西不了解啊,我就随便说了。我觉得吧,文物保护,根本没必要。那文物都是人造的,也就是时间久一点,有什么好保护的?有那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多翻译本书呢。”
听了这话,江流哑然,过了一会,贺立三才催促道:“河流先生,我的理解说完了,你也该告诉我最后一句话都翻译了吧?”
江流回答:“最后一句的翻译是:
说你爱我你爱我一声声敲着银钟
只是要记住还得用灵魂爱我在默默里”
听了江流的话,贺立三闭上了眼睛,好似在美美回味这翻译的意境,过了许久,他才睁开眼睛,缓缓地说:“真是好翻译啊,我听了你的话,心里忽然有了顿悟,对翻译也有别样的理解。我要回家好好梳理自己的理解,我先告辞,再见了。”
贺立三点外号不愧是“贺老魔”,有一点灵感,就直接回家顿悟去了。
贺立三走后,窦国和看着江流,问:“哈哈,贺先生了却了自己的心事,那我也该说一说我的需求了。河流先生,你还记得答应我的事情吧?”
听到这话,江流心里一咯噔,他是答应过窦国和,告诉他《雨巷》的第二节,但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第二节的内容。
这可怎么办啊?难不成要当个言而无信的人吗?
江流心里焦急,而窦国和见江流的表情有异,便问:“有什么难处吗?河流先生,你该不会还没写出第二节吧?你可不要欺骗我啊?”
窦国和似乎也察觉到江流不对劲,出声询问。而江流听到对方的话,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想出办法了。
江流说:“我怎么会欺骗你呢?这短诗的第二节,我其实已经告诉过你了。”
窦国和眉头一皱,说:“没有啊。”
江流笑了笑,说:“其实这短诗一共有两节,但上节和下节,内容是一样的。所以我说,我已经把全诗的内容都告诉你了。”
窦国和张大嘴巴,说:“上下节一样?这算哪门子诗啊?要是上下节一样,那写一节不就行了吗?还要重复一遍干什么?”
江流缓缓说:“窦先生,诗是用来表达感情的工具,使用不同的词,是为了表达不同的感情。那你有没有想过,使用相同的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吗?”
“这,我还真没听过。但真的有这种诗吗?”
窦国和如实回答。
江流说:“你细细品读上下两节,自然能得到不一样的感情。”
听了江流的话,窦国和虽然心有疑惑,但也跟着做了。
闭上眼睛,窦国和心里默念《雨巷》,在念上节时,他眼中似乎出现了一个愁怨美丽的姑娘。
上节读过,他又重复了一遍,而这一次,果然有别样体会。
随着窦国和的默念,那美丽姑娘似乎在不断靠近自己,自己也逐渐看清楚了她的模样。
到此时,窦国和才发现,这姑娘与自己长相如此相似!
不,这应该说就是自己。
姑娘是愁怨的,自己也是愁怨的,这姑娘,就是自己!
窦国和猛然睁开了眼睛,他大口喘着气,好像个刚从水里出来的人。
缓了一会,窦国和才问:“为何会出现这种感觉?”
这话问的江流一愣,他甚至下意识地想问“什么感受”。但好在,他及时止住了。
江流让窦国和再默念一遍,实际上实在匡他,想让他自己给自己找答案。因此,江流根本不知道窦国和说的感受是什么。而窦国和以为每个人读第二遍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所以才询问江流,为何自己会出现那种感受。
看着窦国和希翼的眼神,江流想了想,打算接着匡窦国和。
江流说:“你有特殊的感受吗?这就对了。其实,你只要再读一遍,就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