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三年腊月初十,紫禁城内阁值房内。三位阁老正值房内批阅奏折,突然李冬阳高兴说道:“太好了,这莒州梁知州一下子解决了朝廷的大问题。梁知州不但是位能臣,还是一位贤臣啊!”
刘健和谢迁两人听到李冬阳突然如此夸奖梁知州,便同时问:“宾之,是不是梁知州又上奏折了?”
李冬阳心情大好,对他们两位道:“首辅,于乔,你们猜一猜梁知州在奏折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请求?”
“什么请求?”两人同时问。
“他在奏折中说,听闻他的家乡发生地震,全县百姓受灾,无家可归,冻饿难耐,痛哭不堪,他感同身受。作为皇上的臣子,决计为皇上分忧,为朝廷分忧,请求朝廷将朝邑及周边的受灾百姓迁往莒州暂时安置。他说莒州境内各作坊都需要工人做工,现大约需要一万余人。按一户五人计算,可接纳五万灾民。他还说莒州有能力让这些灾民有饭吃、有房住,不会有灾民因冻饿致死。”
刘健闻听此言,高兴的说:“这是好事啊,皇上正为此事发愁呢。如果莒州真能安置五万灾民,朝邑的救灾压力至少减轻了一半。”
谢迁也高兴的说:“此事若成,就无须再向江南各州县迁移灾民了。梁知州此举大善!”
李冬阳又仔细看了一遍奏折,又说道:“这道奏折还有莒州生员何志远的签名,也就是说这是他们两人一同上的奏折。”
刘健闻言抚须笑道:“这也正常,我听说莒州何家已成当地首富,没有他的支持,梁知州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随后刘健又说道:“剩下的奏折先不批了,咱们一起见皇上去。”
“等等,这里还有他的一个奏折。”李冬阳打开奏折匆匆浏览了一遍,然后说道:“这是一道弹劾朝邑知县苏盘的奏折。”
“那就一起带给皇上看看!”刘健说道。
于是三位阁老带着两道奏折急匆匆的来到了文华殿东暖阁内。弘治皇帝看到三位阁老一起过来,知道必有大事。此事的弘治皇帝正在为朝邑灾区的事情发愁呢。但他却看到三位阁老带喜色,等简单的行礼之后,弘治皇帝问:“三位阁老今日前来,面带喜色,必定是有好消息告诉朕吧?”
李冬阳拿出两本奏折说道:“皇上,这是莒州知州梁文盛的两道奏疏,请皇上御览。”
说完便将两本奏折奉上,弘治皇帝接过奏折先看了一下题目,第一本是弹劾朝邑知县苏盘只僻谣不防震导致朝邑百姓死伤惨重的奏疏。弘治皇帝看后,气愤的说道:“此等不作为的庸官留他何用,通知刑部先将他拿下,调查属实以后再论罪外罚!”
刘健答道:“老臣遵旨!”
对于他们三位阁老来说,一个小知县拿也就拿了,他们根本就不在乎。重要的是第二本奏折这地是他真正
关心的。李冬阳有意将弹劾奏疏放在上面,让皇上先看到它,等皇上下旨处理完苏知县,然后再看第二份奏折,这样皇上的心情就会好上许多,两个地方官的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果然,等弘治皇帝看完第二份奏折以后,怒气顿消,龙颜大悦。他拿着奏折对三位阁老说道:“看看,这才是我大明地方官员的楷模啊。与刚才那个苏盘相比,简直就是一个明珠一个粪土!”
站在旁边的谢迁心道皇上不要只夸梁知州忘了何志远啊,没有他的支持梁知州也不可能一下子安置这么多灾民。他早已从周拂来那里知道了何志远与周家的关系,而周拂来是他的学生,如果明年春闱他再争取到主考官,很可能他就是何志远的座师。即使不做主考官,有周拂来与他的这层关系,他与何志远的关系也相对近了一层。所以他内心当中还是偏向何志远一些。
其实皇上根本就没有仔细看第二道奏折,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明白了大致意思,没有注意到后面还有何志远的签名。
此明,谢迁轻咳一声说道:“皇上,梁知州虽是举人出身,在为官为人理政方面都不是进士出身的苏盘所能比的。梁知州上任不到一年能做出如此政绩,其中的关键是身边有一位能人在帮助他。”
说到这里,弘治皇帝明白过来,旋即说道:“谢阁老说的不错,没有那位独创科学门派的何志远,梁知州也不会那么快做出如此的政绩,两位都值得褒奖。”
李冬阳这时对皇上说道:“启禀皇上,这份奏折既然是由梁知州和何志远两人署名,老臣认为莒州完全有能力接纳五万灾民,朝廷应当马上批复同意,立即开始组织灾民迁徙。”
“应当如此。”弘治皇帝点点头,然后又提出自己的疑惑:“一年前,朝堂上还为莒县的盗匪横行、灾民遍地而发愁,没想到一年后莒县不但大治,而且还要安置五万灾民,我记得莒州在册四万多户,人口才二十多万。现在真的有能力安置五万灾民?”
刘健对此心中也有些疑惑,毕竟滋事体大,要是安置不好灾民闹出乱子,那可就是大事啊。是以他对皇上说道:“启禀皇上,老臣心中也有此疑问。梁知州奏折中虽说境内很多作坊需要工人做工,但毕竟滋事体大,故尔老臣建议请年前去莒州传旨的抚公公再详细说一说莒州的情况,再做决定不迟。”
谢迁的想法与李冬阳一样,他认为莒州完全有能力安置五万灾民,他的学生周拂来年前曾在信中提到过莒州的情况,知道莒州如今需要大量劳动人。但既然皇上和首辅都有疑问,他也不便反对。
是以他对李冬阳交流了一下眼神,便同意了刘健的提议。谢迁心想如果抚公公认为可以便罢,认为不可以,他再向皇上细说莒州的情况。
不一会抚宁便来到东暖阁内。等抚宁磕头见礼后,弘治皇帝问他:“抚
宁,去年你去过莒州传旨,你再给朕细细说一下莒州的作坊情况。”
抚宁站在下首,回想一下然后理了理思路回答道:“回皇上,奴才上次去过何家镇一次,在其作坊内大致走了圈。何家镇当时大约有二千多户,人口万余。其大小作坊有五六个之多,最大我作坊内有千多人在做工,加上其他作坊共有三四千人之多。”
“三四千人之多?一共二千户的镇子能有那么多丁壮?”弘治皇帝惊奇地问抚宁。
“回皇上,当时我也问过何志远。据他所说,不止这个镇子上的百姓在此做工,还有附近其他乡村的百姓也在作坊里做工,还有部分青壮妇人也在此做工。所以就到了三四千人。”抚宁解释道,接着又说:“在沭河两岸还有七八个水泥作坊,那里有七八千人在做工,还有二三千人在矿上采石头。据何志远说如果开始修建何家镇的城墙和城内建筑的话,水泥的产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工人去水泥作坊做工。”
弘治皇帝听抚宁如此说,心中的疑惑慢慢解开,他接着又问:“抚宁,据你了解整个莒州还需要多少工人做工?”
抚宁略微思考一下说道:“回皇上,据奴婢所闻单单一个何家镇,建成以后城的面积与莒州城不相上下,足可以容纳五六万人生活居住,以后必定各种商铺众多,再加上城外作坊,我想足够七八万人在此谋生。以后的何家镇,将会成为一个商业中心,此地正处在南北直隶的中心地带,商品足以通达南北,照此趋势发展几年,必是一个繁华之地。”
弘治皇帝高兴地再次点头,几天来的心烦之事随之一扫而空。但他仍不能太大意,随即看向刘健问道:“刘阁老,你可有问题再一个抚宁?”
刘健听闻抚宁的回答,心中疑惑也解了大半,不过此时他仍有诸多问题要做问抚宁,他首先问:“请问抚公公,你可知道那些作坊内的工人每月工钱是多少?当地粮价几何?”
抚宁心道刘阁老还真是细心,这么细小的问题都注意到了。幸亏他在莒州时与梁大人与何志远吃过几次饭,在闲聊中也问过类似的问题,所以对莒州的情况了解的很全面。
于是他毫不思索的回答道:“回首辅大人,据咱家了解,作坊内的工作最少的每月也有二两五钱银子的工钱,多的听说有六七两银子呢。至于粮价,听说在春未夏初的时候,一度达到了二两银子一石,还闹过粮荒。自从梁大人上任后,处理三家哄抬粮价的不良奸商,粮价就一直降价。到咱家去莒州时,当地粮价已经降到一两二钱银子一石米。粗粮价格更低,大约在一两银子一石。所以一个人工钱足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刘健闻听此言,满意地点点头。对皇上说:“既然如此,老臣也同意李阁老所言,马上批复梁知州的奏请,同时立即组织朝邑灾民迁往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