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遐思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大臣们的话锋也是因而太子的莅临而突有转变,从一开始的小声谨慎交谈变成颂扬皇帝功业的表彰话语,其中最为值得重提的便是皇帝年末临关时下诏减少户调相关的一条政令:每户人家每年只需向朝廷缴纳四匹布。

户调,顾名思义简单解释就是按户征收的赋税,渊源可以追随到东汉末年曹魏时期,把秦汉以来按人口征收的算赋和口赋,改为按户征收绢绵,此为曹魏户税之制的开端。后来晋武帝司马炎又增其赋,称户调。

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以后,制订户调式,规定以丁男(指已及服役年龄的成年男子)为户主的户,每年交纳朝廷绢3匹、绵3斤。

若是丁女及次丁男立户,即按减半征收;边郡民户户调只纳规定数目的2/3,更远者纳1/3;少数民族每户纳“賨布”1匹(巴人称赋为賨),远地或纳1丈。(这时规定,男女年16-60为“正丁”;13-15和61-65为“次丁”;12以下、66以上为“老小”)

户调数额只是平均标准,在具体征收时,采用九品混通的办法,即依据资产多寡将农户分为九等,按照户等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绢绵。但其征收户调总数应与各地丁男、丁女及次丁男户数须纳户调总额相等。

这就是所谓的“计赀定课”,即根据民户的家财多少来定税,故户调亦称户赀。此制度自晋朝延续到了南朝,略微不同的是南朝户调的征敛物常为布,不在是绢锦这等高端布料,直到南朝后期梁、陈时才改户调为丁调。

其中身为刘子业舅舅的王藻对这道政令大为称赞,直呼道:“此令真乃造福天下苍生之良方。”

众人纷纷附和,刘子业亦是缓和笑过。他决定此令确实不错,只不过他觉得还差了些许火候,丁调和科举等改革被其放入了心中的议程。

士族兴起于魏晋时期(司马家本身就是士族出身,虽然并非鼎级高门,但在司马懿几代人的努力下早已成为了当时曹魏政局中颍川世家的最大代表),后来西晋灭亡,永嘉南渡,晋元帝在士族的帮助下建立东晋,导致东晋时期士族权利达到巅峰。

这时期的东晋皇权萎靡不振,已经到了朝政、军政、民政所有政策的正常施行皆需要依靠士族执行的地步。

但随着刘裕称帝,刘宋王朝的建立,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

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皇权与士族之间相互交织,刘宋王朝是南朝的第一个王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尾大不掉的弊端,皇权面临士族的诸多挑战,但刘宋王朝作为依靠军功起家的王朝,皇帝拥有对大部分军队的绝对控制权,这对提升皇权和对维护皇权的威严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刘宋前期皇权与士族多是对立局面,由于刘宋皇帝出身的底蕴较为卑微,双方在文化意识上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在士族面前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种自卑感,使得刘宋皇权面对士族时颇为尴尬,

武夫出身的刘裕是老来得子,对几个儿子的读书教育问题也没办法做到重视,老早便令诸子出镇地方了。次子刘义真更是在虚岁十一时出镇长安,堪称儿戏,结果促进了当时驻守关中的北府军全军几近覆没的潦草结局。

而四子刘义康在元嘉时期官至宰相,总揽朝政,可谓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却不好读书,在遭到文帝猜忌而落魄以后才方觉自己读书太少殊为不智,在其失势外调地方时读到了淮南厉王自污一事,更是大为感叹自己怎么就不能乘早明白君臣有别自己又岂能僭越的道理呢,只不过此时明悟的他已然是为时已晚。一代权臣因为读书少不知进退而被君王猜忌置死,何其令人唏嘘。

提及刘义康此人,刘子业还是颇为惋惜的。

刘义康生性喜欢处理官职事,处理公文都十分专心,查察人事对错时亦显得明鉴详尽。

在其任相时虽权倾朝野,但也没有懈怠,每天有数百辆车到东府求见,即使前来的人地位卑微,刘义康也会接见他。他也爱惜官爵,一直都没有用官位或封爵去贿赂人,但凡朝中有才之士都会招其入自己府下,而其府中无能或忤逆其意的都会调到朝中,故其手下属官都尽心做事。他这般不知收敛又岂能让皇帝安心呢?

不喜士族的他亦曾批评王敬弘及王球等高门子弟“坐取富贵”。

刘义康记忆力过人,听过的话和遇到的事都不会忘记,而且常常在众人聚会时炫耀自己的记忆能力,众人亦佩服他。

不懂收敛的他与宋文帝原本关系不错,在宋文帝长年患病的时候,刘义康就衣不解带、通宵达旦地尽心侍奉,进献的食品和药物都先试一口。可他又未曾在未向朝廷报告下私自设六千人的部曲,其东府之柑的典故更是令人唏嘘不已,后来的刘义康回想起这些僭越之事也是发出了实诚是他咎由自取的悔悟。可能他刘义康确实是将刘义隆当成了自己最为亲近的哥哥,却又飘得忘记了自己亦是他刘义隆的臣子呀。

而刘裕的六子刘义宣更是素来口吃,在发动四州叛乱时一次兵败后抚慰部下时更是将“汉高百败”说成了“项羽千败”,惹得在场下属将士无不掩口窃笑。当时同谋阵营的鲁爽之弟司州刺史鲁秀曾在见过刘义宣过后感慨道:“阿兄误事啊,竟然和痴人一同做贼,吾等必然要失败啊。”

不只于刘裕,整个南朝皇帝在教育后代这一方面上普遍皆是让人不敢夸耀的。

但到宋孝武帝时,一切截然不同,皇权与士族的关系可谓是攻守易型!文武双全的刘骏为大幅度提高皇权权威,便开始用强硬乃至到杀戮的强制手段迫使士族臣服(较具代表的就是身为当时门阀首领的王僧达被诬罪而死),一度导致皇权与士族之间关系僵化,士族们多会采取回避或远离政治的方式进行明哲保身。

刘子业认为,眼下的时局于刘骏而言,士族豪强什么的都并非首要问题,最为需要解决的是刘宋自从元嘉草草之后已然崩坏至今的货币体系,市面上的货币几乎丧失了交易功能,人民重新回到了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尤为不利的。

元嘉末年北魏南侵造成刘宋社会经济萧条,财政危机凸显,货币流通混乱,流通量减少,导致民间流通中的钱币的重量不断减轻,孝武帝于孝建元年(454年),改铸钱币,铸四株钱。

这就是有名的“孝建四铢”的由来。

刘骏一方面是想整顿钱币流通混乱的局面,解决因经济衰退导致民间对钱币流通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试图将财政大权收归中央以集中财权。但这位意图中兴的年轻帝王却是低估了民间(实则豪强)私铸钱财的能力,哪怕他多加劝责,“民间”盗铸钱币依旧屡禁不止。

早在元嘉时期,朝廷便官方铸制了四铢钱,这种四铢钱的轮廓、外形、样式和以前的五铢钱都差不多,铸就这种钱币并不能有什么赢利,仿制成本也很高,因此民间就没人什么人愿意去防制这种钱币。

而刘骏下令铸制的孝建四铢钱外形又薄又小,轮廓也不清楚明显,可谓做工粗糙,仿制成本低,故而有利可图。因此民间仿制之人不计其数,有人更是将原有的钱币敲砸成料,在往古钱料中掺杂入铅、锡等杂料以铸就更多的新浅薄来贪图更多的赢利。

那时的守宰等地方官们都禁止布料偷铸制钱币的事情,刘骏大为恼怒,因此事被处死或被免职的相关人员接连不断,而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愈发夸张,导致物件飞涨,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深为忧患,遂在不久后下诏,凡是钱币太薄或太小且轮廓不清的,一律不能使用,引起了“民间”的喧哗骚动。

这里的“民间”何其讽刺,简直就是某些地方豪强的贼喊抓贼,在他们的暗中操盘下,私铸的钱财得意进入市场,流入到了老百姓的手里,荼毒百姓。然后再以为民生为由抗议朝廷禁止流通私铸钱的政令,无非是不想让自己手上的财富变成一堆废铁罢了,毕竟他们可是最大的牟利者呀。

当时沈庆之沈庆之向刘骏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应该允许老百姓自己铸造钱币,各郡县都设立一个钱署,把愿意铸造钱币的人家全都安排在钱署里,由朝廷制定一定的铸钱标准,不准他们在钱内掺加杂物。

去年春天朝廷所查禁的那些新铸的钱币也都拿出来,允许继续使用一段时间,而从此以后,铸造钱币全都按照新制定的规格标准进行,一万钱收取税三千,严格检查是否还有偷偷铸币的人家。”

刘子业对此只能说这沈庆之固然功勋卓著,但在此事上非但顾虑简单,更是太过理想当然,诸多政令但凡牵及人事,又不知又会平添出多少暗通曲款之事,其中涉及钱财尤甚可鉴。

却是遭到了颜竣的据理力争,大力阻挠;“五铢钱币的轻重,是从汉代开始就规定了的标准,魏、晋以后,还没有谁能够更改。这实是由于钱币的价值和货物的价值已经相等,要是随意改变就一定会出现掺假的钱币的缘故。

现在说去年春天所禁止使用的钱币还可以继续使用,如果让这些大小薄厚不均的钱币,全都可以在公开场合下流通,而不用由朝廷监制,可以说,这对个人有很大的好处,重利之下,作奸犯事的就会没有穷尽,而私自铸造钱币和偷偷剪凿破旧钱币的,也就永远不能禁绝。

这样一来,财货还没有增加,而大钱却已用尽,用不了几年时间,四铢钱全都会变成尘土了。

现在,新的禁令刚刚开始实行,市面上流通的钱币的样式标准还没有统一。老百姓的骚动喧扰之声,不久自然而然就会停止,这不足以让皇上忧虑。

库藏出现亏空,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如今,即使是允许使用小钱,朝廷也没有增加赋税的。即使老百姓富足起来了,也解决不了朝廷财力物力上的短缺。现在,我们只有崇尚俭朴、反对浪费奢华,把心思都用在勤俭节约上,寻求富裕之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这颜竣虽然所言甚是,但私底下却又是个极为奢华之人,在当权之后大讲排场,每次外出都是让仪仗队开路,前呼后拥,典型的“暴发户形象”,身为其父的一代名士颜延之因此尤为懊恼,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很是哭笑不得,直叹道:“汝之骄矜傲慢,岂能久乎。”

讨论孝建私铸钱问题的人中,又有人认为:”铜矿不容易找到,应该改铸二铢钱。”

颜竣再是力排众议:“提这一建议的人都认为现在国库财物缺乏,所以应该改铸钱币。因为天下铜很少,所以就应该减轻钱币的重量,以此来制止恶性循环的局面,使国家富足,老百姓宽裕。

我认为这些想法并不是好办法。现在如果铸造二铢钱,只是一味地使用小钱薄钱,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朝廷的困难,而民间反而会发生更多的作奸犯科的事,天下的所有财货也将会被人们抢先用尽。只是空口说应该严格禁绝,但是获利大,就很难禁绝。不用一二年,这一弊病就会达到令人无法挽救的地步。

老百姓已经察觉到了我们要把大钱改为小钱,加之,他们害怕近日颁布的新的禁令,在市井街巷肯定会发生混乱、纠纷。我们还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而急切的弊端就已经显露出来了。致使豪富的商贾们越来越有钱、越来越逞心,而贫苦百姓们的生活却是越来越穷困、越来越艰难,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

退开一百步来讲,政令所出,频则容易生乱,朝令夕改,自乱阵脚的行为是绝不可取。

......于是孝建年间的这场争论只能由此告一段落。

不过刘子业却是从中看着了颜竣此人纵然因为刘骏的宠爱而飘上了天,如今得了个闲赋在家的可幸结局(毕竟若是广陵一事妥善解决,此时的颜竣造就溘然长逝了),不过颜竣在对待政事上的分析倒是头头是道,把握机要,确实是个可用之处。

于是,刘子业的心里再是潜藏预谋,嘴角扬起笑弧。

“殿下,殿下!?”总是袁顗的温声喊醒了发愣已久的刘子业。

刘子业尴尬一笑,这才发现庭内已然落幕,眼帘中残有几幅大臣们向自己行礼告退的画面,思绪放空的他那时还很是熟练的颔首示意知晓。

袁顗一脸狐疑,只是嘱托了一句:“殿下马术不精,明日务必要让左右紧身看护。”

“有劳先生担心了,孤自当有所注意。”刘子业语态谦和,惹得袁顗嘴角含笑。

这位当朝侍中随即拱手向踏步正离去的太子殿下言道:“老臣便再次预祝殿下明日入林狩猎之时春风得意马蹄疾,到成功!”

刘子业回顾一望,粲然笑过。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人族镇守使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我有一剑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相关推荐:我做货郎担的那些年掠夺诸天万界无悔九二异世之大汉风云铲屎官请注意快穿之虐文女主在线逆天都市之绝品老公我靠捡宝变无敌这样的我不能创造万物一个小人物的逆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