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休息,一早就列队出发,沿着桑干河一路向南,在这里,桑干河将变为原子河,现在的队列是,重卡后面3辆重机摩托,丁三公子2辆马车,不过一辆马车已被李卫部占了,后面是李卫部六辆驴车及昨天缴获的16匹好马,全用作驼货,把缴获的刀枪箭甲捆扎好,另四匹带伤的空马,走路没问题,需要时日养伤,舍不得扔也就带上了。
今天这一路走的很顺,路宽地平,远处西北面的山岭隐隐可见,
到下午时,遇到一列商队,全是车辕大马 ,整整有上百辆之多,全停路边让行,也不理会,商队的护卫全拔刀而立看着车队擦身而过,目瞪口呆中,最后费见深烧包地打开车顶天窗,露出半身,学着古人恭手对着路边看上去像管事的2人,大声说道:“多谢承让,后会有期!”引的2管事模样的赶紧回礼,一脸懵逼。
傍晚时分,车队来到了一个叫神头镇的地方,这小镇就一条直街,官道穿镇而过,在镇南原子河上有坐7孔石板桥,前面探路的好玉林回报,车队怕是过不去,不是宽度不够,宽度3米,正好,(古时一般的城门洞就是3米宽,刚好能同是过2辆马车),就怕会压断,车队只好停了下来,经过张恒一再一次观察后,看到石板虽然厚,却不匀,中间有几块还有明显断痕和残破,经过5人组商量后,决定在镇南桑干河边扎营,这一次扎营跟以往不同,在营地周围用挖机先挖出一条沟渠,宽度正好是挖2铲,大约1.5米左右,深度2米,中间留一个3米的道连通官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距镇太近,其实就在镇边上,为了不引起围观,最重要是防盗,不让陌生人溜进营地,挖掘机开动了2个小时,把所有柴油全用完了才刚刚挖好,营地紧靠河滩一个高地处,挖起的碎石土放在营地内侧,这样无形中又多了一道土坎墙,沟的深度又加深了不少,这也是古代行军打仗扎营的巧门。虽然营门处没有门,就用一颗小树做成了横杆栏着,由李卫部派出2人轮班值守,看上去还真不错,有点像鬼子据点的味道。
丁三公子呆立在沟渠边,眼望着挖掘机喃喃自语:“真是利器啊,有了这淫巧机器之物,还要人做什么?这帮人越看越不简单,好像也没领头之人,每做一件事却调理清晰,含义悠长。”
其实丁三公子这一天来,被震撼到的事有无数,决定要好好查看,现在赶他走,还不愿意呢。
其一,早餐送来的是方便面。来人简单地教会一下怎么个食用法就走了,那种滑滑亮亮的纸拆开,倒出里面的面食,看了半天也想不出,这弯曲的面为什么会是一整块而不散,来人说放在烧沸的水中就会变软,这些小纸包里是盐和调味用的,拆开倒进去可食,一人一包,3人三包。
这味道浓郁,香辣可口,鲜美无比,面条弹牙劲道,这是怎么做到的,这红红的纸上缺笔少划写着康师傅牛肉什么这面字,缺笔太多,只有半个面字,反过来,这些小字精美异常,还有图解食用之法。
一个上午,三人就在马车中反复研究方便面的包装纸。
其二,李卫部派人送来的是面饼,这面饼就是当地人吃食,可搭配的是一小瓶酱菜,也就是八宝十锦菜,装在一个玻璃瓶中,在明朝人眼中那就不得了,不是酱菜本身,而是这玻璃瓶,摆弄了半天也打不开,用力太大怕弄坏了,最后厚着脸皮找李卫部的人,只见那人用手一拧就开了盖。
接下去一个下午三人在车内反反复复地研究这玻璃瓶,密封盖的开合技巧,重要是瓶上的贴纸,上面的缺笔字太多,有些符号听也没听说过,好多字认得,意思却不知,好多不认得,比如这SB-T10439是什么意思?250克又是什么,真空消毒是什么,最大疑问是,不值钱的酱菜装在一个稀有玻璃瓶中,这不是金罐子里装臭豆腐么。
其三,就是这挖沟之器,一挖就是一大车的土石,再看那帮人的营地中,自会发光的烛灯,比蜡烛明亮数倍却不见火苗烟气,这些全不是人间之物啊,现在回想昨夜哪些能连续发射的火铳,不用点火,也不用装弹,区区几十人,打退了三千人马的进攻,哎呀呀!这些是什么人,来自哪里,又往哪里去?
闹哄哄地一夜后,早上王晓琳、李美芝、马克琳、程晨一帮女人说是要去镇上诳街游玩,经5人组商量后同意她们去,不过由好玉林、朱康警戒一起去。
费见深说:“这二十多天,全在紧张当中,难得今天有空闲,就让她们放松放松也好,不然精神压力太大。”
褚老说:“她们去放松,我们却没时间放松,现在就商量出一个过桥的办法。”
林中豪接口道:“没有什么好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木头加固这桥,大家看,这桥每一孔道的夸度太大,我们用木桩在每孔中间2边固定,在石板下面做横梁,特别是中间石板有断纹处多加横梁,这样我数了一下,共9根横梁,就用圆木,18根木桩,接下去就是砍树,也不用大树,直径15至20公分最好,这样工程也不是很大,从镇上找几个木匠、铁匠和民工2–3天就能完工。”
张天乐马上说:“这办法好,谁还有补充吗?没有的话,就这么决定了,林中豪负责找木匠和民工,工钱就是米面和盐,这些在明朝就是硬通货,我跟老费去找树林,恒一负责工地警戒。”
为了确保女人们诳街安全,李卫部还派出5人前后警戒,主要为了跟当地人沟通,免的有误会节外生枝,林中豪带着2名李卫部人员请木匠和铁匠,铁铺有3家,可木匠只有一家做木桶的,好在用木匠只是做木桩,把一头削尖,在横梁处钉骑木,技术含量很低,铁匠主要是打铁钉、骑钉,也不是什么技术活,民工就难了,一时半活还招不到,最后只招了3个闲汉地痞。又用3包300克装的含碘精盐在铁匠铺换了3把斧头,分配给了3闲汉,镇西有一片小树林,正好用来做成木桩及横梁,直到中午时分,砍了有7棵树时,从河东急匆匆跑来一管家模样的人,说这些树是他们东家的,跟着林中豪要赔偿并停止砍伐要讨说法,话语听气来虽然客气,可威胁味道很浓。原本林中豪想不理采的,可一想没这个必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当然是,砍人家的树就要先理赔,就好言问道:“我们需要30棵树,赔偿多少啊?”
那管家说道:“这个我也不清,得问过东家才行。”说完又急急地过石桥而去,过不一会,那管家带着东家老头,二个长随模样而来,这时,林中豪用手台早就把这个情况通知了营地对外联络组成员,就在河边褚老和吴一就拦下了这些人,褚老说道:“这位老哥,我们是外来的,路经此地,有大车要过桥,怕这石桥承受不住压坏,所以想用镇西的树木加固,好让大车通过,不知此地的树是有主的,请海涵。”
说话不亢不卑,说明来意,那东家也不是难缠之人,就坡下驴道:“好说,好说,不过这树林是我们辛庄辛家的,要树木花银两就可。”
褚老回道:“不知辛东家要多少银两啊。”
那东家回道:“这样吧,你们也是为了修桥,就按一棵树一两纹银怎样?”
其实现代人对明末的银两价值还真不清楚,吴一听说是一两,就满不在乎地说道:“好!就一两,”又从兜里拿出一包300克包装的精盐,给了东家道:“你看看这个值多少银两。”
管家抢前一步,接过盐,反复看了仔细,吴一说道:“可以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说完用一把折叠小刀戳了一窟窿,立马从白色纸袋中洒出细细盐来,一边吴一又说道:“可以尝一下。”
管家一脸疑惑,用手指拈了一点,放口中偿偿,这一偿不打紧,惊的管家连双手也抖了起来,手里的盐随着抖动,淅淅漱漱撒落下来,随后激动的大叫“东家,是盐!是盐啊!”
边上的2个长随疑惑了,“盐就盐呗,没吃过似的。”
只见管家一瞪眼,“你们懂什么?此盐非彼盐。”
明代食盐多苦涩,其实也有好的盐,称为白盐,是西南盐井所产,山西的盐全是盐池所产,因提取工艺落后,加上官府限量专卖,平常百姓想要吃点盐是很不容易的,盐的品种也多,比如还有黑盐、赤盐、胡盐、柔盐、臭盐、马齿盐等等,按照产地区分,还有石盐、伞子盐、木盐、蓬盐、崖盐。平常百姓吃的最多就是黑盐跟赤盐,在西北地区就是赤盐多,此盐中含硫较高,闻起来有股气味,而黑盐多杂质,有泥土腥味。
明朝的盐还有一个特点,特别是在西北和关外,盐是结成大块的,就跟一包香烟大小,吃时,就在食物上擦一擦,要不就用刀刮一刮,刮下点盐末出来调味,当然也可以捣碎了吃。
像这样,白如霜,细如雪,咸中带鲜,纯度如此之高连听也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