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加上边境地区暂时的安宁,农民匪军也暂时消停下来,崇祯皇帝获得了短暂的宁静。
接下来的二三年时间,必须抓紧时间发展科学技术和恢复生产。
崇祯的金手指“宝盒”,通过时空所能传递的物品非常有限,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不免有些羡慕那个可以带着仓库混大明的家伙。
然而羡慕也好,幻想也罢,一切没有意义的意淫不能带来任何的实质性的改变。羸弱的大明朝需要改变,但并不需要没有意义的改变。
科学技术改变世界是没有毛病的,在鸟铳等火器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以后,冷兵器时代的末路已经到了交叉口。
对于神机营的那些废物,崇祯从来没有对他们寄予希望,而对于火器的研制远比想象的还要艰难。在这一点上,大明王朝已经拖了西方的后腿了。
自从利玛窦来到大明以后,利玛窦在异国他乡为了寻求生存,和获得人生价值,从一个原始人开始学习汉话。为了学习大明的习俗,利玛窦没少受罪。
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利玛窦想要推广西方的科学技术,而目的是为了传教。
此后,大明王朝的上层社会,开始了解到了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但是在诸多的学术中,大明王朝的统治者最为看中的就是西方火器。
大明王朝了解西方火器前沿的典型代表就是:徐光启和孙元化。
然而早在宋朝,已经有了火药武器。
北宋的兵器研制者和统兵将领已经根据炼丹术土在炼丹制药中的火药配方,配制出最初的军用火药,出现了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把火药作为纵火剂而达到军事目的的武器--火器,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中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
在翻阅了大量书籍后,崇祯皇帝的目光被弓弩火药箭所吸引了,他没想到老祖宗的智慧是那么的过人!
首先看到的是弓弩火药箭,这是一种以火药为燃烧物,点火后用弓弩施放的一种箭。
这种类型的火药箭早在北宋初期创便已经有,其制品有弓弩火药箭与火药鞭箭两种。弓弩火药箭是在一支普通箭镞的后部,绑附一个环绕箭杆的球形火药包,包皮用易燃物制成,内装火药,药量视弓弩大小而定。通常使用的是一种内装五两火药的桦皮羽箭。
使用时,射手先点着火药包,然后将箭射至敌方粮草积聚上,在包皮引燃壳内火药后,即将粮草积聚焚烧。
有这样一个故事: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八月,金军统帅完颜亮命工部尚书苏保衡与浙东道副使完颜郑家,率水师从海路直趋南宋都城临安,船行至胶州湾的松林岛时,遇风锚泊。南宋抗金名将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李宝,已奉命率水军3000人,乘战船120艘,先于金军水师到达胶州湾的石臼岛附近锚泊,待机拦击南犯的金军水师。当李宝得知金军水师已到松林岛的消息后,即指挥水军乘顺风疾驶松林岛,向金军战船发射火药箭,抛掷火球。箭中船具后,烟焰旋起;火球所击,烈火腾飞。金军战船大多化为灰烬。最后,李宝又命壮士跃登残存的金军战船。金军主将完颜郑家也送了性命。
火药鞭箭与之不同,火药鞭箭因火药绑附于形似竹鞭的箭杆前部而得名,是利用竹杆制造的弹力装置发射的火药箭,多用于射高和攻城。
前几种火器的使用斗不算特别方便,所以后面有了鸟铳!但是鸟铳的发展和研制离不开一种技术:冶炼技术。
冶炼技术怎么样,关系到火器的性能,并且采用锻造工艺制造火器对材料的要求极其变态。
首先是选材,选用什么样的铁矿石,然后是冶炼材料,最后是炼制方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到最好。
大明需要人才,大量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在南方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带来好消息,他们找到了一种非常适合炼铁的矿石,于是当地巡抚把附近的矿山被圈地保护起来。
崇祯想要造火器,特别是鸟铳,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若是不能拿出几样像样的火器出来,会让周边的那些小弟国家看不起的。并且崇祯也清楚的意识到,大明与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上面的水平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神机营的堕落和荒废,导致会使用火器的士卒越来越少,会制造火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渴求。
虽然是从二十一世纪来的现代化好少年,但是崇祯对于火器方面的了解接近于一个小白。别说是火器,连生铁和熟铁的概念都分不清楚。
好在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一心想要光耀大明,或许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了。
崇祯是一个雷厉风行的皇帝,想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为了赶在五百民情报员在训练结束前能够完成对鸟铳的制作,崇祯决定让荒废依旧的神机营重新开始运作起来。
从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各方面,崇祯都提出了高要求。在专业技术上的小白,并没有让崇祯皇帝因此而选择退缩。
宝盒的作用,此刻明显的凸显出来。虽然不能把大件东西从另一个时空搬运过来,但是小件物品通过宝盒传递还是没有丝毫问题的。那个比王振明还要早穿越过来的宝盒,承载着的是更伟大的使命。
让崇祯皇帝略微感觉有些遗憾的是不能顺畅的连接两个时空,如果能那样做,崇祯觉得一定不会比其他穿越者做的差。
通过“宝盒”传递过来的东西,从种子、火柴、和各种小吃到一些相关的科学技术资料应有尽有,“宝盒”就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令王振明着迷。
在破虚空出来的那一刻,王振明成为了大明的崇祯皇帝,也正是从破虚空而出的那一刻开始,崇祯皇帝获得了新生,也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所在。
在那所谓的道与德之间,崇祯皇帝选择了革,一切都将按照自然法则去变革。为了大明王朝最初的梦想,明太祖立国之初的那个朴素愿景。
天下苍生,以安康为梦想。然而国破山河碎,一代明君落得一个吊死的悲剧,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哪怕世间之人皆在谤我,朕只是为了避免煤山之殇,所做之事又何须天下人尽知?”
火器,改变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野蛮走向文明的象征,大工业革命前的美丽曙光在照耀在自诩为大部落帝国之上的那一刻,大明王朝必然迎来涅槃重生。
他正在走来,他叫王振明…不,他叫朱由检,大明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