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有着他的计划,想要独揽大权,虽然皇太极是金国名义上的大汗,可这个大汗的权限却非常有限。
崇祯也有他的小计划,对于王振明带来的那些种子非常感兴趣,想要对其进行培育。
崇祯在京城的近郊找了一块地,打算在这里实施自己的种植计划。这块土地总共拥有一千多亩的面积,被分割成数个区块。
崇祯皇帝的兴趣很足,并不像是一时冲动,看起来倒是很认真。而王振明也很深受感动,他没有想到崇祯皇帝的动作和反应会这么快。
朝臣们看到崇祯皇帝突然种起菜来,以为崇祯小皇帝和天启帝一样,是一个有着特殊癖好的小皇帝。有那么一些朝臣他们倒是更愿意看到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如今阉党已去,朝中自然就成了文官的天下。
没有人去关心崇祯皇帝在种什么菜,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前程和家族的命运。
自从迷恋上种菜以后,崇祯皇帝也不再关心皇太极的动向,也不关心袁崇焕在干嘛,全身心的投入到种菜这个“利国利民”的事业上面,所有的奏道和奏疏都移交给了内阁,自己身边的几个“亲信”太监也开始纷纷进入到司礼监,成为了秉笔和掌印。
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的关系也似乎正变得更和缓起来,只要总体上看起来不错,崇祯便不会去过问。
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后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且最广泛的香辛料。
在这一千亩土地里面,崇祯皇帝把其中的一部分种植上了辣椒,辣椒也是崇祯计划种植的蔬菜中的一种。
王振明看在眼里,逐渐有了一丝感动,于是扔出了必杀技之一“马铃薯”。相必于其它农作物的亩产量,马铃薯是极其变态的。
实际上马铃薯能够出现在晚明,并不能算稀奇的。只不过在当时只有上流社会才能吃上这玩意,想要大面积推广和种植并不太可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种植技术并不怎么样,对于这种神奇的农作物的了解程度是有待提高的。
“朕依稀记得上林苑的菜地里有过此物,这不算什么…”
王振明道:“皇帝哥哥有所不知,改良过的金疙瘩产量是惊人的。”
明朝崇祯年间,相比较于普通的农作物亩产最多不过几石的产量,高产土豆动辄几十石(明一石等于153.5斤)的产量,一定会让小皇帝惊掉下巴。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如果能够让大明的百姓都能吃的上饭,那么还有谁会冒着生命危险谋反呢?
把全身心的事业投入到种植事业之中,崇祯皇帝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他从来没有想到做一个农民居然可以这么有成就,于是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能够当好一个农民也没有那么容易。
王振明的意识越来越清晰,就像是一只马上就要破壳出来的小鸟,就要被孕育出来了。
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这些“农作物”,崇祯越发觉得他们就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现在只盼望着这些野孩子能够快快的茁壮成长,直到收获的那一刻。
崇祯皇帝的荒废政务,并没有使得大明王朝这架破败的机器散架,反而让那些精神高度紧绷的朝臣的思想得到了缓解。从崇祯二年年初开始,大明上下的整体局势也并没有十分的糟糕,一切似乎都在得到赦免。而皇太极更多的时间也花费不了在处理内政方面,并没有对大明朝进行任何的行动。
唯一最活跃的是大明朝的那些文官,想要挤破脑袋入阁的大有人在,不论是论资历,还是看辈分,能够有资格入阁的总是少数的。而这些文官当中又是“党派林立”,大多数人并没有站在国家的层面上去看问题,他们计较最多的依旧还是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得失。
午时,崇祯在视察了自己的一千亩农作物以后,觉得肚子有些饥饿。对于鸿胪寺的菜深恶痛绝的崇祯皇帝,在吃了王振明的罐头食品和泡面以后,再也不相信皇家品牌了。
明朝,对于皇帝的膳食管理原本属于光禄寺的职业范围之内,然而,明朝的皇帝一般很少在光禄寺吃饭,就连大内的尚膳局也很少吃,原因很简单,他们做的饭菜都太讲究规矩,不合口味。
所以明朝中后期的皇帝的饮食大多是由身边的太监监管。太监们知道皇上的心思,也肯花力气研究,所以花样百出,味道自然也是不必说的。
崇祯皇帝在饮食这一块虽然并不算特别挑剔的皇帝,但是对于饮食这一块还是比较注重的,说白了就是皇宫里的菜好看不好吃。
于是崇祯便用内帑开了自己的小灶,找了两个小太监专门去培训如何做菜,如何做好菜。但崇祯皇帝并不奢靡,吃的都是一些现代人家里都有的“家常菜”。
有那么一些阁臣,因为有机会能够与圣上共同享受这些美食,一度成为了极其荣耀的事情。
现代有“巴菲特的午餐”,古代有“崇祯皇帝的圣宴”,因为考虑到崇祯皇帝比巴菲特早,我们有理由相信,崇祯是创造者。
崇祯从王振明那里听到了巴菲特的午餐的故事,很受启发,只要等到崇祯皇帝私人菜园里的农作物收获的那一刻到来,这也将成为一个新的产业。
为了防止被偷菜,崇祯皇帝调派了锦衣卫十大高手,外加一支百人的巡查稽查队。
一千亩土地,虽然面积不算特别大,但是所种植的农作物非常珍贵,所以这些巡查稽查队队员也是丝毫不敢怠慢。
王振明看到这些改变,非常开心,他多年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心过。崇祯皇帝泽非常开心,他也并不觉得自己和哥哥天启帝一样是不务正业,因为这样农作物的培育,关系到大明百姓吃的问题。